分享

苏州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六)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

 吴越尽说 2023-11-23 发布于浙江

优秀案例推介

苏州文物建筑保护利用

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

“红色遗产”驱动的混合性历史街区

保护利用规划案例

案例概要


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由大公园、五卅路、公园路、锦帆路、民治路、体育场路、皇废基、张果老巷、孝义坊、通关坊、穿心街、大新街组成。五卅路片区始建于春秋时期,为吴国都城的子城所在。元末明初,子城宫殿被战火毁灭,至清末仍为荒地,被称为“皇废基”。直至近代,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在区域内建起,包括苏州第一座现代公园,即苏州大公园。



如今,五卅路片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浓厚,公共休闲设施集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章太炎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同德里同益里、信孚里、金城新村、叶楚伧故居、兰石小筑),及数量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苏州市高度重视五卅路片区的保护、更新与利用,力求打造古城高品质城市空间。


项目价值阐释

▲五卅路街区整体环境


01

子城遗址是苏州古城格局的原点

是历史信息的根基

苏州古城历经千年而格局未变,五卅路片区所处的子城遗址作为空间中心,见证了苏州古城的变迁发展。与《平江图》中子城格局对比可知,片区中五卅路对应子城南北向中轴线,锦帆泾通关桥对应子城西门,信孚里所在位置对应子城正南门,而南门正对平桥,平桥正对的街巷是如今的平桥直街。


▲子城先锋扫码聆听


02

近代公共化改造

是苏州城市公共职能建设的缩影

近代建设的公共体育场、图书馆、苏州大公园等公共设施,是公共职能向城市中心聚集的起点与标志,作为苏州近代大型公共活动的集中场所,五卅路片区是苏州人民集体记忆的承载体。


▲苏州大公园鸟瞰图


03

红色文化赋予五卅路建筑遗产

以独特文化精神内涵

从象征着文明近现代化的公园、体育场、同德里等里弄住宅,到传播新兴思想的乐益女中、章太炎等革命人士的故居,再到彰显着革命热血的五卅路、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五卅路片区内的革命场所与纪念地标关联起特定历史事件,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力量源泉。这些红色遗产资源丰富且具有延续性,是民国时期苏州城区发展、觉醒、抗争的历史缩影,再加上它们背后承载着的记忆景观,可一并成为五卅路片区开放利用的宝贵资源。


▲五卅路纪念碑


亮点一

探索社区居民自治路径


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路径,社区组织和动员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让居民成为真正的主角,通过排查整理街区内革命文物、启动“我的邻居”古宅故居文化收集项目、成立文物志愿者服务团队等举措,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五卅路社区的凝聚力和融合度。


▲街区路标及景点地图


亮点二

针对不同受众激发红色活力


为充分保护和发掘红色遗产资源,拓展利用途径,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不断创新,打造苏城红色文化核心体验区。“红色摇篮 初心之旅”青年学习社路线,将民国建筑风格特色与革命文物资源相结合,吸引年轻人来此打卡。


▲青年红色学习线路


依托红色资源,五卅路历史文化街区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将传统“静态观光”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


亮点三

空间精改善与微更新


街区利用改造采用特色空间精改善、普遍空间微更新的模式,实现红色资源与人居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同德里、同益里实施申请式退租、保留原住民和苏式生活印记;在金城新村聚集艺术品牌,打造活力市集;在苏州公园自然环境中植入室外艺术装置,打造新的游园感受。


▲同德里现状街景


微更新模式针对老旧街区,渐进式改造,延续城市肌理。一是优化景观环境,增加居民空间获得感;二是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加居民功能满足感。


▲街区内部巷道


▲精改善与微更新分布示意图

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公众号

2023-11-09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