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亚细亚: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学科史

 湘沪新生 2023-11-23 发布于广东

牛军凯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学系教授)

2018年,中山大学举办了东南亚研究所建所40周年纪念会。2021年,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与东南亚研究所决定合编《亚洲史研究》集刊。值此之际,吾辈回顾总结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缅怀前代学人,继往开来。

一  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的机构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部鼓励高等院校的历史系开设亚洲史课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响应国家号召,1954年成立了世界史教研室亚洲史小组,担负起亚洲史的教学任务,参加第一次亚洲史小组会议的有朱杰勤教授、陈竺同教授、戴裔煊教授、金应熙教授、黄重言教授。亚洲史小组后改名亚洲史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为朱杰勤教授。1957年,教育部在华南高校中布点东南亚研究机构,批准中山大学成立东南亚历史研究室,主任由历史学系副主任钟一均副教授兼任。亚洲史教研室和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集中教师队伍着手从事亚洲史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了一批研究资料,并开始编写相关教材。朱杰勤教授编写的《亚洲各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和何肇发教授编写的《亚洲各国现代史讲义》(出版社高等教育,1958)相继出版。这两部教材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内容完整,涉及面较广,成为当时高校亚洲史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参考书。可以说,中山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开展亚洲史教学工作的重要拓荒者。1958年朱杰勤教授调任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山大学亚洲史教研室主任由何肇发教授担任。

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是中山大学亚洲历史研究的起步阶段,60年代前半期则是初步发展阶段。当时东南亚历史研究室在资料的积累上已有一定的规模,开设了单独的资料室,同时也在培养人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当时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本科是五年制,前三年学基础课,后两年分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东南亚史三个专门组进行专业学习。同时也开始了东南亚史研究生的培养,从1955年开始,历史学系招收了五届东南亚史专业的研究生,到1967年共培养了8名东南亚史专业的研究生。当时开设的东南亚史专门组课程有:东南亚古代史,东南亚近代史和现代史,有关东南亚的外国史籍评介,有关东南亚的中国古籍评介,菲律宾史、印度尼西亚史和缅甸史等国别专题,等等。这一套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至今,相关课程仍是历史学系东南亚史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成为当时高教部批准成立的为数不多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尤其是东南亚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66年之前,在国内高校担任东南亚历史课程教学的多位年轻老师曾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进修。除了东南亚史的系列课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还开设亚洲通史,以及印度史、日本史等国别史课程。

“文化大革命”时期,相关研究陷入停顿状态。1973年以后,研究工作慢慢恢复。改革开放推动了新时代的学术研究。1978年,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正式升格为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该所是系一级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独立研究所,何肇发和刘玉遵为副所长(所长空缺)。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下设东南亚历史、华侨华人、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三个研究室。

198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对国际问题研究的需求增强,经学校批准,“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更名为“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1989年东南亚研究所正式挂牌。研究所的内部架构改为设东南亚历史、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当代东南亚政治与经济、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四个研究室。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南亚研究所拥有一支学科齐全、梯队完整、素质颇高的科研队伍,张映秋教授、许肇琳教授、余定邦教授先后出任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所人员掌握的外语种类涵盖面较宽,除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外,还有印尼语、泰语、越语和柬埔寨语等。东南亚研究所资料室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东南亚研究图书馆之一。在 12000册藏书中,外文图书占了一半,中外文期刊约 350 种,中外文报纸约 50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报纸均有订阅。国外的机构和个人向东南亚研究所赠送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此外还有民国时期和东南亚国家的相关出版物。东南亚研究所资料室成为从事东南亚研究的人员收集资料的必到之地,每年接待大量前来查阅资料的国内外研究人员。

2002年,东南亚研究所并入当时新组建的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简称“政务学院”),并与政务学院相关师资结合,改组为国际关系学系,汪新生教授担任系主任。一部分研究人员调入历史学系,2003年,历史学系在此基础上重建亚洲史教研室,原东南亚研究所教师袁丁教授、牛军凯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近年,历史学系引进了多位研究日本史、韩国史、西亚史的年轻才俊,亚洲史教研室的研究力量从东南亚研究拓展到更大范围的亚洲史研究。

2007年,国际关系学系从政务学院分离,与东南亚研究所和其他相关研究所,合并组建了亚太研究院,聘请亚太问题研究的国际权威学者滨下武志教授为院长,刘志伟教授为常务副院长。2015年,学校在亚太研究院的办学资源基础上成立国际关系学院,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又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后改为南海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推动科研工作,东南亚研究所和其他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归入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院有较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资助校内研究人员出访、考察和出版学术著作,间接推动了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

二  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历代学人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1952 年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会集了来自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机构的优秀历史学者。中山大学自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亚洲史研究,大约经历了四代学人。

第一代学人是新中国成立前读书、新中国成立前或成立初期进入学界的老一代学者。先后参与亚洲史教研室和东南亚历史研究室的重要学者有陈序经教授、朱杰勤教授、戴裔煊教授、金应熙教授、谢建弘教授、蒋相泽教授、何肇发教授、陈竺同教授、郭威白教授、李永锡教授、钟一均副教授、江醒东副教授等。陈序经教授、朱杰勤教授、戴裔煊教授、金应熙教授、蒋相泽教授、何肇发教授均是知名学者,学界了解甚多。郭威白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纽约大学法学博士,曾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工作。亚洲史研究室成立后,郭威白教授兼任研究室资料室主任,编辑《东南亚各国中国史籍介绍》,开设“有关东南亚的中国古籍评介”课程。陈序经教授关于东南亚古史的著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山大学编辑的东南亚古籍系列,均得益于郭威白教授早期的学术工作。陈竺同教授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长于印度文化史、日本史。李永锡教授是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院系调整前系华南联合大学法律系主任,在亚洲史研究室主要从事菲律宾历史的研究。钟一均副教授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读书,1948年清华大学政治学硕士毕业,曾任岭南大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末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兼东南亚史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英属殖民地缅甸、马来亚历史的研究。江醒东副教授系中山大学政治学毕业生,曾任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国民大学教授、岭南大学副教授,20世纪40年代曾任国民党广东省参议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工作,主要从事印度尼西亚历史和华侨史的研究。

第二代学者在“文革”前读大学,并逐步进入学界工作,主要有黄重言教授、林家劲教授、刘玉遵教授、刘迪辉教授、张映秋教授、温广益教授、许肇琳教授、余定邦教授、陈树森教授、罗汝才教授、徐善福教授(后调入暨南大学)、马宁译审、黄倬汉译审、邓水正研究馆员等。这代学者大都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学界工作。黄重言教授50年代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后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苏联专家主办的亚洲史研究生班,与著名中东史专家彭树智先生等系研究生班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要从事中国东南亚关系史和侨乡研究,是侨乡研究的重要奠基学者。这一代学者有多位是东南亚归侨或侨眷,懂得东南亚本地语言,对东南亚研究有天然的亲切感,如温广益教授是印尼归侨,许肇琳教授是柬埔寨归侨,邓水正老师是越南归侨,张映秋教授和陈树森教授是泰国侨眷,等等。

第三代学者大致是在恢复高考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读书,后进入学术界。这代学者有段立生教授、汪新生教授、袁丁教授、喻常森副教授、范若兰教授、潘一宁教授、黄云静副教授、魏志江教授、张祖兴副教授、林英教授、牛军凯教授等。这批学者包括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研究生、大学生,到80年代末受改革开放影响的新一代大学生。段立生教授“文革”前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泰语专业,恢复高考后成为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的第一代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90年代被学校外派至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汪新生教授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到广州,入读东南亚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关系学系首任系主任。袁丁教授在中山大学读完本科、硕士后,到暨南大学跟随当时广东省唯一的历史学博士生导师朱杰勤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研究所工作,21世纪初长期担任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喻常森副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师从著名东南亚史学者韩振华教授。范若兰教授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师从彭树智先生,后在中山大学获得东南亚史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融会了国内两大地区国别研究所之长,取得丰硕科研成果。魏志江教授在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读完博士后,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进入东南亚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日韩等东亚地区研究。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中国发展,这代学者在90年代以后大都有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访学经历,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雅典大学等,接触了更多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代学者多有东南亚的田野经历,出访过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尼、菲律宾、希腊等。相较于第二代学者,他们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

第四代学者大致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读书的青年学者,其中多位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这代学者有张志文副教授、张宇权副教授、尤洪波讲师、段颖教授、张龙林副教授、曹善玉讲师、黎相宜副教授、姜帆副教授、朱玫副教授、朱坤容副教授、杨洋助理教授、李智助理教授、李廷青助理教授等。除了前几位学者从事东南亚研究之外,中山大学还引进研究日韩西亚等地区历史的青年学者,为亚洲史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积极因素。朱玫副教授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系(历史学),并获博士学位,201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进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任副教授。朱玫副教授同时担任韩国历史研究会会刊《历史与现实》编委、韩国《共存的人间学》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朝鲜时代史和东亚史,主要侧重社会经济史、古文书学、历史人口学等领域。历史学系朱坤容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朱坤容副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日思想文化交流、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历史学系杨洋助理教授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日本京都府立京都学·历彩馆研究员。杨洋助理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日本中世思想史、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李智助理教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亚述学研究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代西亚、地中海区域历史研究。国际翻译学院黄永远副教授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近现代史、中韩关系史、东亚医学史。历史学系(珠海)李廷青助理教授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中世史、中韩关系史及东亚海域交流史。

三  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

20世纪50年代,继朱杰勤和何肇发编写两部亚洲史教材后,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进一步取得研究成果。毋庸置疑,早期中山大学的亚洲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历史。陈序经教授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撰写了一系列东南亚史的论文和专著,其中《东南亚古史初论》《越南史料初辑》《林邑史初编》《扶南史初探》《猛族诸国初考》《掸泰古史初稿》《藏缅古国初释》《马来南海古史初述》等八本书的刊行,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90年代,这八本书以《陈序经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为书名结集出版(海天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陈序经教授撰写的研究东南亚史的论文,后来大都收录于《陈序经文集》(余定邦、牛军凯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的排华浪潮促使东南亚历史研究室的教师开展华侨史的研究,写出了一批有关华侨对侨居地开发贡献的论文。有的教师还带领参加毕业实习的同学深入海南兴隆华侨农场,通过调查研究,编写《兴隆华侨农场史》。东南亚历史研究室的黄重言和刘玉遵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的两位教师合作,到广东阳江进行有关“猪仔华工”问题的调查,并整理出《猪仔华工访问录》一书。这是历经苦难的契约华工最早的口述史,保存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研究室的教师撰写有关华侨史的论文有:郭威白《马来亚华人在发展当地经济中的作用》;江醒东《荷兰殖民主义者对印度尼西亚华侨的压迫》;李永锡《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律宾华侨压迫的政策与罪行》。这一时期,研究室学者发表的有关东南亚史、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的论文有:钟一均《17~18世纪英国对缅甸的侵略与英法争夺》;何肇发《旁尼法秀与1896年菲律宾人民武装斗争》《1899~1902年菲律宾共和国的抗美战争》《试论 1898 年菲律宾独立及其国家活动》;李永锡《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早期的大帆船贸易》;林家劲《十六世纪马来群岛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斗争》《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两宋与三佛齐友好关系略述》;刘玉遵《1926年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统治的民族起义》《1930~1932 年缅甸人民反英大起义》《试论泰国1932年政变》;张映秋《论泰国一九三二年“六·二四”政变的性质》;等等。这些论文在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其中代表性论文收录于研究所1979年编辑的《东南亚历史论丛》(第1集、第2集)。

“文革”期间,中山大学的东南亚历史研究陷入停顿状态。亚洲史教研室和东南亚历史研究室的业务工作,除了应出版社的要求写一些普及性的读物之外,就是组织力量翻译国外有关东南亚历史的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缅甸简史》(1979)、《菲律宾史稿》(1977)、《泰国简史》(1984)等书就是在这个时期完稿的。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的《缅甸史纲》(商务印书馆,1975)、叶法诺娃的《文莱:历史、经济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78)、菲律宾学者赛迪的《菲律宾革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等书也是在这时译成中文。此外,为结合当时东南亚地区的形势,编印了《东南亚问题》专刊,前后共出了17期。

东南亚历史研究所建立后,主办了学术期刊《东南亚历史学刊》,1983年出版第1期,1984年出版纪念中山大学建校60周年专集《东南亚历史论文集》,因此 1985年出版第2期,其后基本维持年刊的频率。从第5期开始改名为《东南亚学刊》,1996年出版第16~17期合刊。1997年,从第18期开始按年度出版,1997年、1998年各三期,1999年两期。2000 年改名《亚太研究》,半年刊,每年两期。2004 年改名《亚太评论》,每年两期。2006~2009 年每年两期合刊,2009年以后暂停,2013年出版最后一期“大洋洲专号”。《东南亚(历史)学刊》发表了近200篇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论文,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东南亚史最重要的学术阵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山大学在东南亚史研究方面还出版和发表了大批代表性学术著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四方面:有关东南亚史的古籍整理、东南亚史代表性著作的翻译、东南亚史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华侨华人史研究。

古籍整理代表性成果有:《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0),余定邦、黄重言编写了《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2)、《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2)、《中国古籍中有关泰国资料汇编》(出版社北京大学,2016)。以上四本是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成果。许肇琳教授参与了《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陈显泗、许肇琳等编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的编注工作,段立生辑注了《泰国吞武里王郑信中文史料汇编》(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出版社,1999)。牛军凯教授与“域外汉籍编委会”合作整理影印出版多部越南古籍,如《皇越一统舆地志》(2015)、《大南一统志(嗣德版)》(2015)、《钦定大南会典事例》(2016),校注《大越史记全书》(2015),等等。

“文革”前,郭威白老师着手组织研究力量集体翻译东南亚史经典著作、英国学者霍尔所著的《东南亚史》,这一翻译过程历经20年,“文革”结束后才最终完成,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运用自己的东南亚史研究专长,不仅准确翻译,还能订正和补充该书的不足,该书出版后对我国的东南亚历史研究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于2017年荣获“第二届姚楠翻译奖”一等奖,这份迟来的奖励是对该书翻译质量和贡献的肯定。马宁老师与姚楠先生合作,翻译了另一部东南亚史经典著作、美国学者卡迪的《东南亚历史发展》。东南亚研究所教师还翻译了披耶阿努曼拉查东的《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马宁译)、《泰国当代文化名人——披耶阿努曼拉查东的生平及其著作》(段立生译)、阿利·披荣的《新时期泰中建交内幕》(林明点译)、俄罗斯冈察洛夫的《环球航海游记》(黄倬汉译)、中外关系史名著《中国印度见闻录》(黄倬汉等译)和《陈富传》(邓水正译)等著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所还组织力量翻译外国有关东南亚的重要史料以及论文,并编印《东南亚历史译丛》共 4 册。

东南亚史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方面,金应熙主编的《菲律宾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迄今仍是国内菲律宾史的扛鼎之作,几位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还出版了一部“副产品”《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余定邦教授编著的《东南亚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教学用书。何肇发教授、许肇琳教授等合编了《泰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段立生教授长期从事泰国研究,出版了多部泰国史著作,有《泰国史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郑午楼传》(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泰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柬埔寨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等。张祖兴副教授出版了《英国对马来亚政策的演变(1942~1957)》(出版社社会科学中国,2012),范若兰教授等出版了《马来西亚史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姜帆副教授出版了《英帝国的崩溃与缅甸模式》(出版社社会科学中国,2020)。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史方面,主要有《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余定邦、喻常森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中缅关系史》(余定邦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中泰关系史》(余定邦、陈树森著,中华书局,2009)、《元代海外贸易》(喻常森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1949~1973)——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潘一宁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牛军凯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等。

在华侨华人史研究方面主要论著有:《近代广东侨汇研究》(林家劲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广东籍华侨名人传》(温广益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温广益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晚清侨务与中外交涉》(袁丁著,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近代侨政研究》(袁丁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民国政府对侨汇的管制》(袁丁、陈丽园、钟运荣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东南亚华侨与广州》(牛军凯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台山侨乡与新宁铁路》(郑德华、成露西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范若兰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缅甸华侨史》(姜帆著,广东出版社高等教育,2019)等。

新时期以来,中山大学在日本史、韩国史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成为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新的一极。

中山大学的日本史研究包括中日关系史、日本思想史、日本社会经济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方向,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系,其他院系如外国语学院、博雅学院、哲学系等也有教师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2007 年,知名学者滨下武志教授担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历史学系全职教授。滨下武志教授著述宏富,任职中山大学以来,陆续出版《東アジアの中の日韓交流》(滨下武志、崔集章编,庆应义塾大学出版社,2007)、《歴代宝案 : 訳注本》(第 8 册,滨下武志译注,冲绳县教育厅文化财课史料编集班编,2021)、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Routledge,2008;中文版《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王玉茹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華僑・華人と中華網:移民・交易・送金ネットワークの構造と展開》(岩波书店,2013;中文版《资本的旅行:华侨、华汇与中华网》,王珍珍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等著作。历史学系孙宏云教授长期致力于学科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与政治思想史、中日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日本史相关的代表性成果有《清末预备立宪中的外方因素:有贺长雄一脉》(《历史研究》2013年第5期)、《学术连锁:高田早苗与欧美政治学在近代日本与中国之传播》[《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高田早苗与清末中日教育交流》(《史林》2012年第6期)、《東アジアの近代学術の連鎖——新社会科学運動の出現》(《東アジア近現代通史》第4卷《社会主義とナショナリズム》、岩波书店,2011)等。朱坤容副教授出版著作《风土与道德之间——和辻哲郎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18)及译著《风土:人间学的考察》(和辻哲郎著,东方出版社,2017),代表论文有《幕末勤王思想对明治维新的影响——以水户学为中心》(《世界历史》2016年第4期)、《人道与仁道——和辻哲郎伦理学中的儒学因素》(林美茂、郭连友主编《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等。杨洋助理教授已出版译著《日本室町时代古钞本〈论语集解〉研究》(高桥智著,出版社北京大学,2013),代表论文有《从“文”向“道”——花园天皇与14世纪初日本宫廷对宋学的接受》(《文史哲》2021年第5期)、《花園院と宋学再考》(《京都学·歴彩館紀要》第1号,2018年)等。

外国语学院佟君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日本文学、日本文艺思想、日本历史观念等。佟君教授已出版专著《子規文學の思想と精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主编《华南日本研究》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代表论文有《司马辽太郎及其中国文化史观》(《日本学刊》2000年第1期)、《论司马辽太郎的日本国家史观》(《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论池田大作教育思想中的人本理念》(《日本研究》2009 年第3期)。哲学系廖钦彬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哲学、比较哲学、东亚哲学、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宗教哲学的救济论:后期田边哲学的研究》(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近代日本哲学中的田边元哲学: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的视点》(商务印书馆,2019),代表论文有《京都学派的华严哲学:以铃木大拙、西田几多郎及田边元为核心》(《学术研究》2021年第10期)、《两个关于“世界史”的哲学论述——京都学派与柄谷行人之间》(《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等。博雅学院傅锡洪副教授在日本思想史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论德川儒者中井履轩对儒家祭礼功能的探求》(《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4期)、《从〈中庸〉“鬼神”章注释看江户日本朱子学的展开与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中山大学的韩国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年代跨度广,研究视角多样,在韩国中世史、近世史和近代史,以及社会经济史、中韩关系史等专门史领域都有一定学术成果。国际关系学院魏志江教授主要从事高丽史、东亚国际关系、丝绸之路区域史和非传统安全研究,已出版《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韩国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著,发表《〈辽史·高丽传〉考证》(《文献》1996年第2期)、《论1020~1125 年的辽丽关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辽金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论后金努尔哈赤政权与朝鲜王朝的交涉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广东护法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历史学系朱玫副教授从韩国留学归来,以论文《朝鲜后期家族和亲属秩序研究——以17~19世纪大邱月村地区为中心》获博士学位,代表论文有《朝鲜后期大邱月村丹阳禹氏族产盗卖的纠纷和诉讼》(韩文,《韩国史研究》第166辑,2014年)、《朝鲜后期宗契田的运营与功能》(韩文,《大东文化研究》第93辑,2016年)、《朝鲜王朝的户籍攒造及其遗存文书研究》(《史林》2017年第5期)、“Joint Families in Korean Rural Society, 1690-1861”[The History of the Family 25:1(2020)]、《17世纪朝鲜基层组织“五家统”的成立与制度设计》(《古代文明》2021年第3期)等。

此外,历史学系林英教授在西亚、中亚古代史研究取得突出成就,已出版专著《金钱之旅——从君士坦丁堡到长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等,有《九姓胡与中原地区出土的仿制拜占庭金币》(余太山主编《欧亚学刊》第4辑,中华书局,2004)、《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20世纪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综述》(《世界历史》2006 年第 5 期)等代表性论文。李智助理教授研究西亚古代历史,发表《苏美尔人驿站系统的形成及其作用》(《世界历史》2021年第1期)、《上古时期两河流域驿站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8日)等学术论文。

(本综述文章得到范若兰教授、林明点老师、朱玫副教授、杨洋助理教授、张钊博士等提供的资料协助,特此致谢!)

编辑 / 王颖珊

初审 / 朱玫老师

审核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柯伟明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