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花山房说诗:诗歌体裁与学诗义法

 浣花山房 2023-11-23 发布于福建

一、今人学诗写诗的意义

      读诗学诗,与往圣先贤交友,倾听高贵灵魂的吟唱,与之产生共鸣,长此得以熏陶,培育人格;

       学习和创作诗词,可以训练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易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诗词创作能力,是一个人传统文化水平的最直观体现;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人格成长,还是为了对诗词之道的真切理解,都提倡一面读,一面写;在传统时代作诗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最基本的要求;

     学而不作,如习字而不临帖,无法领略其精妙幽微,无法提高鉴赏能力,分辨优劣;更无法从审美角度去体验文学,变化气质,滋养心灵;

      当今许多中文系研究诗词的教授,只将诗句作为一种解剖式的赏析,本身却一句优美的诗句都吟不出来,未尝不是一种悲哀。例如某教授的所谓集句诗: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我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学诗三步骤:背诗、用诗、写诗

二、诗歌体裁演变发展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核心是“体性”,所谓体,是指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形式上的要求,即“文体”的要求';所谓性,是每一种文体都有这种文体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像认识一个人,首先通过其体型外貌,然后则是其性格脾气。

      古人重视文体,各种不同的“体”,不允许杂糅,写哪种文体就必须是那种文体的样子,此即“得体”。诗文得体,方能及格。因此,学写诗词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大致可分为乐府、诗、词、曲四大类。除诗之外,其他三类都是合乐的音乐文字。单诗而言,则有古诗与近诗之分。

       唐代产生了具有严谨的平仄和押韵规则的近体诗之后,就将近体诗产生之前存在的各种诗体统称作古诗,又叫古风、古体诗。几个名词称谓的纠正:古体诗词、旧体诗、新诗、现代诗……

       古体诗包括乐府和古风。乐府一般题目带有“歌、行、吟、哀”等字眼,故又称歌行。歌行较注重音节的流畅性。而古风非但不讲究这一点,有时甚至故意制造一些崎岖的声效,追求极度的跌宕起伏,让诗变得不那么好读,古诗体气高古,五七言古诗要力避律句,七言歌行则完全不避。

      古体诗按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古诗和杂言诗等;

      近体诗讲究格律,特点为:只能是五言或七言、句数有严格限制、平仄有严格要求、只能押平声韵且不能换韵重韵、律诗讲究对仗等等。骈文是近体诗的一大渊源。近体诗分按结构为绝句和律诗,按字数又分为五绝七绝和五律七律、排律。其中,五绝多为古绝。

      词别是一家。词为诗余,是隋唐时期形成的一种音乐文体,最早是配合燕乐的曲子,在宴会上演唱的歌词,本名曲子、曲子词。因为大多数词表现为长短参差不一的形式,又称长短句。词的曲调,就叫词牌。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的外形要比诗更美,文辞也要比诗更多修饰。诗可以言志,可以抒情,可以叙事,而词只适合抒情。

      诗至唐而盛。唐代各种诗的体裁都已完备;唐诗包含了各种可能的风格,包蕴了各式各样的情调,突破了之前一个朝代就是一个朝代诗风的单一局面;作者的范围无比广大。

       但不应该认为诗歌的发展因至唐而盛就后继乏力。相比于唐诗的绝代风华,宋诗以筋骨思想见胜,在语言上尤其有独特的创造;宋朝涌现出大批在文学史上光芒万丈的诗人;与宋并峙的金代元好问等;元代王冕、张养浩、耶律楚材;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傅山、陈子龙、屈大钧、钱谦益、吴伟业等。

      清代诗兼得唐宋之长,是中国诗史上的又一高峰。清朝中叶的郑珍、龚自珍、陈澧;同光体诗人沈曾植、陈三立、陈宝琛,丘逢甲、黄遵宪、黄节……同样,清代的词,号称中兴,清词多有家国情怀,政治寄托,境界宏大得多。清初陈其年,中叶蒋春霖,清末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况周颐四大家等。

       诗词长河,奔流不息,江山代有才人才,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学诗义法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

       《红楼梦》香菱学诗: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按传统的说法,多读古人诗,特别是古代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肯定是写诗入门的必须途径。然而写诗本质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无论喜欢汉魏还是唐宋的作品,都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定,但是你所撰写的,必定是你所处时代的作品。

     襟怀上博爱古今。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取法上先正后变。选取什么时代的诗歌学习;选取什么样的诗家学习。

     方法上摹古成己。遵照古人,破除陈规,发掘新意。

     道路功夫为重。陆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学习传统文化五字诀:熏、模、学、练、默

      熏即熏陶,潜移默化;模即摹仿,接受了解;学即探究,提升精进;练即练习,日积月累;默即转化,参悟内化。         

四、从近体诗开始学写诗

      李白杜甫并称为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不能,何也?李白擅长古体诗,思飘云物动,杜甫精研近体诗,律中鬼神惊。李白是天才型诗人,如泼墨写意画,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杜甫是集大成者,杜诗极致精妙,如工笔细雕,有章可循,甚至如做好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

      近体诗与古体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声律上有着严密的规则。詹安泰先生在《无庵说诗》中说:诗有声韵之美,学诗者自当兼讲声韵。近体之声韵易循,古体之声韵难知,故学诗者当先学近体,次学古体。

      写近体诗,有如朝九晚五的工作,领导安排什么你就做什么,只需遵循公司章程惯例就好。写古体诗,犹如自己创业,具体创什么业,怎么个创法,遇见困难该怎么办,全靠自己发挥。到底是沿着古人开拓出来的道路走,还是自己在荆棘旷野中趟出一条路来,虽各人喜好不同,但显然前者更容易些。

       当前不少诗词爱好者,信口而道,信笔而书,虽然也凑成四句八句,却不考虑声韵还自称是古体诗。须知,字迹潦草与狂草书法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前期回顾:

浣花山房说诗:诗歌概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