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莱菔子治好1000例高血压!突然悲从中来:不是现在中医不行了

 岐黄之舟 2023-11-23 发布于江苏

从医40年,高血压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在我的门诊上,我一向坚持一个原则,能食疗就不用药,能吃中药就不吃西药。

接诊近万名高血压患者,无一例外,这是我的底线,也是我行医的初心。

早年也有好意的同学劝我别太实在,跟钱过不去。也有来跟诊的年轻同学问我:老师,你这半天10个有5个都不开药,白忙活了。

我常常一笑了之,但依旧我行我素。

我们做中医大夫的,来看病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能帮一点是一点。

实际上大部分高血压的问题用一味中药保就能解决,却还是有很多所谓“医生”坏了良心,让坚持吃各种药。

血随气动,莱菔子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曾以莱菔子15g,决明子15g泡水代茶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0余例,均收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兹举案例以证之。

刻诊:男,62岁、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滑。血压28/16kPa。

治疗:

内调:用莱菔子,决明子,泡水代茶频频饮服。

外用:曲池穴按摩。

取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取穴时,将手弯曲,横纹尽处,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即曲池穴。

服药3天,症状减轻,血压24/13kPa。继服1个月,睡眠好,诸症消失,血压20/11kPa。上方间断服用,4年来血压情况良好。

中医认为,高血压多因肝阴不足,肝阳、肝风上扰,血随气逆,气血运行紊乱而致。莱菔子性善降气,气降则血不上逆,气血冲和,血压自可下降,配以滋养肝阴、潜阳熄风之品,其效更佳。

莱菔子属耗气之品,一般用于高血压实证,但只要配伍得当,亦可用于虚证患者。生用易致恶心,故应炒黄入药。临床必须用较大剂量(30g以上),降压效果方显!

调理下来不过几十块钱,轻轻松松解决了高血压问题。

中医认为,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肺、脾、胃经。莱菔子除了降血压,还有以下功能:

1.消食化滞。

工作应酬多、周末不上班宅在家中的日子,吃吃喝喝,我们在饮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早饱,嗳气,脘腹胀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均可用炒莱菔子研末水冲服。此外,莱菔子质润多油,故可以润肠通便,对于秋季便秘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2.降气化痰

莱菔子的另外一个功效是降气化痰。

朱丹溪曾提出:“莱菔子治痰,有推倒墙壁之功”。如《皆效方》“三子养亲汤”治疗气实痰盛之咳嗽喘逆、痰多胸闷,其中就有莱菔子的参与。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老慢支发作后,很多人都有咳嗽痰多的症状,对此,荐大家使用三子养亲汤来进行个人护理。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由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组成的,即取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入冷水250毫升,煎煮25分钟左右后晾凉喝汤,每天1次。

有温肺化饮,降气化痰的功效。适合痰多,舌苔白滑,腹胀、饮食不易消化的患者。不过如果咳嗽咳痰厉害,或者同时伴有发热时,要及时就医。

3.排尿功能障碍

用莱菔子敷贴神阙穴可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尿潴留。还有吞服炒莱菔子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除此之外,莱菔子还广泛应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疗中。

我一直认为,中医流传千年没有衰败,正是因为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简单实用且能解决问题的方子。

而我们身为中医大夫要做的,就是记录下来这些简单实用的方子,让更多人能了解中医中药,让更多人能够通过中医药解决问题。

这也是我唯一能为中医贡献的我的微薄力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