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静王和忠顺王为什么争夺蒋玉菡?他和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

 栖鸿看红楼 2023-11-23 发布于山西

你误会了,这里根本没有“争夺”的事。

蒋玉菡,又名琪官,和贾府的十二个小戏子一样以“官”为名,大概是那个时代戏子的通名,和小厮常叫“来旺”、丫鬟多名“彩云”“彩霞”一样。

艺人需要流量,自古至今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明星常常给自己起名有个性、易辨识的名字。而蒋玉菡却起了“琪官”这样没个性的名字,为什么?

因为他自己根本做不了主。他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别说名字了。

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这样说:“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日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

长史官在开口索要琪官之前,先把这话说在明里,就是告诉贾政父子:这个琪官是我们忠顺王府的家伎!

是的,琪官是忠顺王府的家伎,身份等于是芳官和潘又安的结合:潘又安逃走了,贾府不也“打发人四处找他”吗?

答案一:蒋玉菡是忠顺王的家伎,忠顺王是蒋玉菡的主人,他们是人身从属的主仆关系。

北静王呢,作品并没有直接写他与蒋玉菡的关系,只借蒋玉菡之口说出,他赏给蒋玉菡一条珍贵罕见、外国进贡的汗巾子。

汗巾子这东西,现在是不见了,古代的用途也很模糊。从字面来看,汗巾子就是擦汗的巾帕,跟手帕是一个道理;从《金瓶梅》里来看,汗巾子是用来“搭头”的,类似于头巾;从《红楼梦》里来看,汗巾子是“系裤子”的,明明白白是裤腰带了。

既然说蒋玉菡,我们只能在《红楼梦》范围里讨论,也只能用汗巾子“系裤子”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属于衬里衣物了。用汗巾子送人(或者“赏”人),是为了什么?你别跟我装天真!

第二十一回里,贾琏因为女儿出痘,不得不与妻子分居,回来后王熙凤就怀疑:“这半个月,难保干净,或者有相厚的丢失下的东西:戒指、汗巾、香袋儿,再至于头发、指甲,都是东西”。可见情人之间,会用汗巾之类的东西相赠,是传情之物。

北静王把汗巾子送给蒋玉菡,当然也是这个用意。在《红楼梦》这个“大旨谈情”的故事背景下,“情”这东西并不局限于异性之间,同性也可以定情、传情。

所以,第二个答案:蒋玉菡是北静王的娈童。

不过,蒋玉菡与北静王的关系,和《水浒传》里卢俊义燕青的关系不同,倒像是《红楼梦》里薛蟠和锦香院妓女云儿的关系:云儿唱“将来终身指靠谁”,薛蟠就接话“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但薛蟠从来没想过把云儿娶回家去、做香菱那样的屋里人。

蒋玉菡与北静王也是这样。蒋玉菡应酬北静王,也应酬冯紫英、薛蟠、贾宝玉这些贵公子,这是他的“副业”。但他与北静王等人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可以算作“朋友”往来。

于是,第三个答案:蒋玉菡是忠顺王府的家伎,偶然能出门应酬,与北静王相识,也得到过北静王赠送的财物,但并没有成为北静王的禁脔。

蒋玉菡还是忠顺王府的,不回去也是忠顺府的“逃仆”,跟北静王并不存在“争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