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安如梦》姜雪蕙根本不知,为何没了薛姝,她依然做不了正妃

 相见相思 2023-11-24 发布于四川

沈玠选妃时,内心几经纠结,还是把牡丹给了方妙,月季给了姜雪蕙。给予牡丹,表示被选为正妃,给予月季,表示被选为侧妃。

姜雪蕙跟沈玠两情相悦,在选妃之前,沈玠曾承诺过姜雪蕙,要让她做正妃,也正是因了这个承诺,姜雪蕙才鼓起勇气去参选,也是生平第一次忤逆了自己的母亲。

原本姜雪蕙觉得,薛姝才是薛太后内定的临孜王妃,即便沈玠属意于她,事情也没有那么容易。可在选妃之前,薛姝意外地成了圣上的贤妃,最大的障碍明明已经去除了,自己却依然做不成正妃。

《宁安如梦》姜雪蕙根本不知道,为何没有了薛姝,薛太后依然阻止她成为正妃。

婆媳之争?

在选妃之前,沈玠曾问薛太后,姜雪蕙究竟是哪点不好,竟让她对她生出那么大的恶意。

薛太后说:

她错就错在居然能够让你忤逆哀家,你是哀家几个孩子中最为听话的,却为了一个女人牵扯出这么多事端来,你让哀家做何感想啊?

这话一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普通的婆媳矛盾上。婆婆害怕儿子太听儿媳妇的话,从而让自己失去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对儿媳妇百般刁难,越看越不顺眼。

但其实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这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倘若薛太后真觉得沈玠娶了姜雪蕙,就能让他忤逆她,那么正妃和侧妃又有什么分别?姜雪蕙只要进了这个门,都一样能够左右沈玠的行为。

更何况,以太后的见识和胸襟,又怎么可能像普通老太太那样陷入为婆媳矛盾争风吃醋里?她心里想的,远远不止这些。

姜雪蕙的聪慧。

《宁安如梦》大家对姜雪蕙普遍的评价都是性情恬淡,不争不抢。她看上去永远都是那么置身事外,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对任何人和事也没有太明显的态度。

但在那些高门贵女当中,姜雪蕙其实是最聪明最通透的一个。薛姝虽有一定的智商和手段,但她在一些事情上,远没有姜雪蕙看得透彻。姜雪宁也很聪明,但与姐姐相比,姜雪宁的聪明显得太过惹眼。

姜雪蕙属于那种在不显山不露水中就能洞察一切的人。

当初她丢了手帕,也知道手帕是被沈玠捡了去,却只当作没事一般。后姜雪宁让她入宫为伴读,嘴里说着是怕薛姝对付自己,姜雪蕙也是什么都不说。其他姑娘试图挑拨她和姜雪宁的关系,姜雪蕙则表示她们姐妹情深,别人挑拨根本没用。

所有人都觉得姜雪蕙大度,是个好姐姐,却不知道姜雪蕙其实早就洞穿了姜雪宁的心思,她知道姜雪宁是在帮她,所以才愿意以善意待她。

姜雪蕙看似恬淡无争,却把每一个人是敌是友看得十分清楚。她爱沈玠,但她知道薛姝对正妃之位势在必得,因此一直跟沈玠保持着距离。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够要什么。这样一个对自己和周围的人认知都非常清晰的人,如果把她放在一定的高位上,便很少有人能是她的对手。

这其实才是薛太后不敢让她成为正妃的最关键原因。

薛太后心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让沈玠成为皇太弟,将来继承大统,而她要成为掌权太后。

可倘若姜雪蕙成为未来的皇后,她想要掌权的目的便很难达成了,如此,她又怎么可能会为自己埋下这样一个隐患呢?

姜家的立场。

除了姜雪蕙本身的聪慧之外,另一个阻止她成为正妃的因素,便是姜家的立场。

薛家和燕家多年来一直处在明争暗斗当中,眼下虽然薛家占了上风,把燕家赶出了京城,可薛家自己也面临了巨大的困境,沈琅正千方百计除了薛家这个眼中钉,薛姝又成了沈琅的贤妃。

姜家在朝堂上虽素来中立,可私底下却跟燕家交好,姜雪蕙的父亲又刚刚升了尚书,即便姜家不会站队燕家,也断无帮助薛家的可能,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薛太后也绝不可能让姜雪蕙坐上临孜王妃之位。

无论从长远还是眼前来考虑,姜雪蕙都没有一点儿可能成为沈玠的正妃,也正是因为如此,沈玠才在内心纠结挣扎之后把那朵牡丹给了方妙,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一意孤行,便是把姜雪蕙逼上死路。

只可惜,任姜雪蕙如此冰雪聪明,也终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姑娘,跟掌控朝堂多年的薛太后相比,她还是嫩了许多,怎么可能看得清这其中的错综复杂的掣肘呢?

她满怀期待去参选,不过是落了一个大婚之日独自坐在偏殿被冷落的结果,这份深情,终究还是被辜负了。

看《宁安如梦》这部剧,你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女人太蠢笨,会变得不幸,太聪明,也会变得不幸;遇不到爱情,会成为不幸,遇到爱情,依然可能会成为不幸。

因为她们从来就没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因为她们的命运,向来都不由自己作主。

现如今的我们,拥有了自己做选择的权利,拥有了掌控命运的能力,却依然有很多女人去试图依附别人,依赖别人。

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反思警醒之处。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影视情感方向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领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