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彭德怀任命黄克诚为纵队司令,黄克诚:我可能会贻误战机

 泊木沐 2023-11-25 发布于辽宁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朱德和彭德怀准备任命黄克诚为第二纵队司令员,面对这么一个好的职务,黄克诚却拒绝了。他说我不行,请另选他人。世上还有这样的好干部吗?


(彭德怀和黄克诚等)

黄克诚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他更像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老学究,而不像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将军。在红军时期,在长征路上,他担任过师政委,是高级将领,也是彭德怀的爱将。

黄克诚长期做政治工作。抗日战争爆发,黄克诚被派到344旅担任旅政委,和徐海东搭档。徐海东因病离开了抗日前线,黄克诚继续统领344旅。

虽然旅长换成了杨得志,然后又换成了刘震,但毫无疑问黄克诚才是这支部队的领导核心。到1940年,随着部队的扩编,八路军准备以原来的344旅等五个部队组建第二纵队。

第二纵队的干部有杨得志、刘震、韩先楚等,他们后来都是开国上将,尤其是杨得志和韩先楚,非常能打仗,堪称是我军第一流的战将。

八路军总部拟让黄克诚担任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担任纵队副司令员。接到总部的电报后,黄克诚立即提出了所缺团以上干部名单,关于他自己的任职,黄克诚有不同意见。


(粟裕黄克诚)

他说:我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身体弱,高度近视,这都是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的不利条件。而且我个人偏于谨慎,选择战机时,对可能造成较大牺牲的作战行动有时果断不足。

这是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中的不利条件。黄克诚认为自己不适合担任纵队司令员,提出了很多客观的理由,他身体不好,眼睛不好,靠前指挥有很多不便。

最重要的是黄克诚太过谨慎,担心部队的伤亡,有可能贻误战机。这点可以拿黄克诚和粟裕相比较。他们两位都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师范生,都是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

粟裕更擅长作战,黄克诚更擅长做政治工作。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总是审时度势,善于抓住战机,一举全歼敌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军肯定也有伤亡,可是如果担心伤亡就不去出击,哪有最终的胜利?

慈不掌兵,指挥作战,伤亡在所难免,有时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黄克诚更善于建设,在伤亡问题上会犹豫不决,不够果断,所以他不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军。


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非常难能可贵。一个人在权力面前不伸手,而是更多地考虑革命整体的利益,更是难能可贵。黄克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革命家。

他的确不适合当司令员,为此他请求总部另行考虑纵队司令员的人选,他只担任政委一职。八路军总部报经毛主席批准,同意成立第二纵队司令部,由左权担任司令员,黄克诚为政委。

左权是八路军的副参谋长,是难得的高级参谋人才,八路军总部离不开他。2个多月后,改由杨得志担任第二纵队司令员,黄克诚继续担任政委。

如果说黄克诚是专业的政工将领,左权是专业的高级参谋,那么杨得志就是专业的军事干部。戎马一生,杨得志没有当过政委,也没有当过参谋长,他是纯粹的军事干部,是最合适的纵队司令员。

这个纵队有25000多人,下辖三个主力旅。其中刘震是344旅的旅长,田守尧是新编第二旅的旅长,韩先楚是新编第三旅的旅长。汇集了那么多名将,八路军第二纵队是一支精英部队,威武之师。

(参考书籍:《黄克诚年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