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发现最早的毛笔书法,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国的国宝级文物!

 三余字画 2023-11-11 发布于山东

说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大省,人们一般会提起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有一个省份却总被人忽视,它就是山西省。不论是出土文物数量还是现存的古建筑,山西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而在书法领域,山西同样很有“发言权”。

陕西有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有千唐志斋和洛阳博物馆,很多书友临摹的魏碑法帖、欧、颜、柳楷书,原碑都藏在西安和洛阳,而山西有一批文物,被誉为“传统书法的祖宗”,它们被统称为“侯马盟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毛笔字,历史价值之高不在西安、洛阳文物之下。

侯马盟书于1965年、1966年被集中出土,地点位于山西临汾侯马市秦村。这一批文物数量总计超过5000多枚,其中653件上的字迹可以辨认,累计字数超3000个,它们以大篆(或草篆)书写于玉片之上,最大的长32厘米、宽约4厘米,较小的则长18厘米、宽仅2厘米。

经过专家考证,这批文书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至前489年)期间,晋国世卿赵鞅与其他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距今已经2500多年了。通过其上文字,我们可以考察春秋晚期诸侯国社会、军事发展,也能从中看出书法风格的演变,它与楚帛书、秦简,都是先秦时期的国宝级文物。

“侯马盟书”多以朱笔书写,极少数用墨笔,书法风格与栾书缶、楚帛书、信阳简大体一致,笔法较为成熟,与早期金文差别较大。学界认为“侯马盟书”属于大篆一系,兼收甲骨文、金文某些用笔特征。书写时多用侧锋,笔画有提有按,顿挫明显。

落笔后笔速较快,顺锋自然挑出,因此形成钝入尖出的特点。笔画锐利多姿,圆转婉曲,这也与成熟的篆书写法不同。对比同时期其他地方出土的书法,会发现头重尾轻、头粗尾细处理在各大诸侯国非常流行,鉴于这样的笔画形状,后人也称其为“蝌蚪文”。

“侯马盟书”还展现出结字舒展率真,富有韵律感的特点,笔画的圆转对称,粗细、尖钝的对比,让每个字看上去充满张力和动势。每一个字的书写都非常自然,笔法多变、结体也因字赋形,这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范式。汉末书法家衞恒批评当时的字已经“转失淳法”,在他看来,这些蝌蚪文代表了最高古醇正的法度。

从侯马盟书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要性,因为同一个字,竟然会出现几十种不同的写法,有的是用晋国官方文字所写,有的则是用齐国、楚国的文字书写,这也提高了文字释读的难度。

侯马盟书是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如果大家想领略最早的毛笔字风采,可以前往山西省博物院参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