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1976年入伍,奔赴前线作战后提干,转业回到老家工作到退休

 故事汇计划 2023-11-26 发布于湖北

今年,年过六旬的我,从法院退休已经几年时间了,我两个孩子都在城里安了家,我现在和老伴在老家县城生活,几年前儿子给我们换了一套新房子,还请了保姆照顾,平时我和老伴一起散步,我有时候到公园里下下棋,日子过的休闲自在。

其实我这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当年和我一起当兵的有些战友,牺牲在了战场或受伤退伍,我亲眼目睹了三位战友在我面前倒下,而我却无能为力,和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

我时常教育儿女,做人要学会知足,懂得感恩,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每当给孩子讲起我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军旅岁月,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就会浮现在我脑海里,只可惜有的战友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不怕牺牲,敢打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却一直在军营传承。

我出生在云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家里兄弟姐妹五人,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我父母都是农民,一家七口人,全靠种地为生,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因为小时间家里穷,经常吃不饱饭,我两个姐姐老早就出嫁了,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两个哥哥很早就辍学回家帮父母种地了,兄妹五人只有我一个人读了高中,因为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我高中毕业后,也回家帮父母务农了。

我在家里待了三个月,考虑到家里实际情况,我决定跟着大伯到外面工地上干活,这样既可以解决吃饭,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我在工地上干了一年,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我不甘心就这样平平庸庸过一辈子,当时家里刚好来信说,村里要征兵,让我回去一趟,如果能征上,就让我去当兵。

我当时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收拾好东西,跟大伯辞行后,坐车回家了,我回到家第二天,公社武装部王部长和征兵干部就到我们村,开始了征兵工作。

因为征兵名额有限,我们村只有五个名额,可是我们村报名参军的有三十多人,我当时心里也没底,但是,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得到一个名额,于是,我用打工挣来的钱,买了礼品准备去一趟王部长家,在去王部长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去王部长家送礼的人,我最后想了想,还是没去,我要考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一个名额。

报名三天后,我们村报名参军三十人到公社大院集合,坐车去县城医院体检,体检要求很严格,身高体重都有要求,身上不能有伤疤,这次体检就淘汰了十多人,接下来的政审环节,又淘汰了十多人,我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

负责征兵工作的赵文辉连长,知道我是高中学历后,叮嘱我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干,有了赵连长的鼓励,我信心倍增,我给赵连长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赵连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着离开了。

就这样,经过层层筛选,1976年,我顺利入伍成了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213团一名炮兵,在经历紧张而已充实的新训之后,我从一名热血青年蜕变从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虽然新训期间,我吃了不少苦,也挨了不少训,但是,却锻炼了我的意志和体魄,为我以后的军营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各项科目训练成绩都表现优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77年6月,赵文辉连长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很快我便迎来了一场生死考验。

1978年12月,由于边防战事告急,我们炮兵四班在班长郑海东带领下,到云南文山开展战前训练,没想到三个月后,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们炮兵第四师接到作战命令,奔赴前线作战。

为了配合边防十二团占领马关县船头,我们炮兵第四师经过伪装,配合团指挥制定作战方案,支援13军42师作战,赵文辉连长带领我们连夜修建炮车掩体,我当时又紧张又害怕,但是,看到战友一个个都在奋力挖着战壕,脸上毫无惧色,我紧张的心情顿时平静了下来。

这一次战斗,持续了十多天,十分惨烈,赵连长为了保护战友,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了,我们班长郑海东、战友马军涛和杨小光在炮击中被流炮炸伤,因为伤势严重,最后没能抢救过来,当时我就在离他们不远的阵地上负责装弹,我眼睁睁看着他们三人倒下,而我却无能为力。

一个月后战斗结束,我们连有十人牺牲,三十多人身负重伤,其他人身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我在这次战斗中左腿受了伤,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恢复,我也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后来我提了干。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88年,我转业回到了老家,进入了法院工作,直到退休。

如今我已闲赋在家,晚年生活也很幸福,虽然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但是,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因为有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