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怕十月十四晴”,今日十月十四,晴天有啥说法?看农谚咋说

 春天书屋 2023-11-26 发布于黑龙江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十四,对应的干支时间为癸卯年、癸亥月、戊子日,如今距离大雪节气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意味着天气将越来越寒冷,同时白昼时间还将继续变短。

进入11月下旬,我们要尽快收获大白菜,以防冻害的发生。对于越冬的麦苗、大蒜、韭菜等农作物,我们可以在作物的根部撒施草木灰,草木灰不仅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而且还能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保证越冬的作物安全越冬。老话说“趁地未封冻,赶把地翻”,对于闲置的土地,我们可以趁着土壤还未封冻赶快翻耕一遍,这样不仅能破坏土壤中害虫的越冬场所,而且还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合理搭配衣服,坚持用温热水洗脸脚,早晨太阳出来后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10天除了我国云南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东部降水量较往年偏多外,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降水都比往年偏少;从气温来看,未来10天我国除了东北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偏低1~3℃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都比往年偏高,其中我国新疆北部以及甘肃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3~6℃,难道今年冬天很暖和,是暖冬?

农民靠天吃饭,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经验,在我国民间就有“最怕十月十四晴”的说法,说的就是如果这天是晴天,那么就有不好的预兆,那么十月十四晴有啥说法?我们看看古人留下的农谚咋说。

一、十月十四雨淋淋,三九寒天雪堵门

“雨淋淋”说的是下雨,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当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三九天”的时候会下大雪,地面雪堆积得很深。

我国从冬至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三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第3个九天,2024年三九时间为1月9日~1月17日,三九时间段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在三九时间段下大雪,大雪覆盖在麦苗上就像棉被一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麦苗受冻,当雪水融化时不仅能浇灌土地,而且还能冻死土壤中的病虫,因此冬天下大雪对农民是好事,在我国民间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

二、淋了十月十四,今冬麦地三场白

这句农谚的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下雨,那么预示着冬天雨雪天气会比较多,麦地上会覆盖皑皑白雪,这也说明冬天非常寒冷。

三、十月十五晴,单衣可过冬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当天是晴天,这天气温比较暖和,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会相对暖和。

冬天正常来说比较寒冷,我们需要穿棉衣才能过冬,而这里的“单衣可过冬”指的是穿比较单薄衣服即可度过冬天,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但是表明冬天相对暖和,是“暖冬”。

四、十月十四好天空,六十天无雨雪

这里的“好天空”指的是天气好,说明是晴天。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这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没有雨雪天气,说明天气以晴天为主。

“六十天无雨雪”并不是指接下来的60天都不会下雨、下雪,而是指长时间不会出现雨雪天气,这也表明冬天比较暖和,属于“暖冬”。

为什么说“最怕十月十四晴”?这是由于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这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冬天雨雪天气比较多;而如果在农历十月十四这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冬天是“暖冬”。

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天暖和说明天气异常,其不仅会导致冬小麦旺长,而且还会导致来年病虫害高发,冬天暖和还会导致土壤变得异常干燥,越冬作物的生长以及来年春耕、春播都会受到影响。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所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但是现在全球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现在的天气和古代完全不一样,因此农谚可能也就没那么准了。

你们那里今天的天气如何?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