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举起电锯意欲何为?

 老庄友华 2023-11-26 发布于海南

从社会发展轨迹来看,地球上的主要国家大都走在由穷变富的路上,虽不见得顺风顺水,但大体上还是在曲折中前行的。但这个世界还是有几个国家反向而行,从富裕向贫穷一路狂奔,有的沦为犯罪天堂,有的遍地贫民窟。亚非拉最杰出的代表有伊朗,南非和阿根廷。此外,优秀代表别忘了拉美的委内瑞拉、古巴和巴西。

阿根廷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广袤的南美大平原地肥水美,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妥妥的世界粮仓和畜牧养殖场。按理说,阿根廷闭着眼睛就能迈进发达国家的大门。

可惜,阿根廷庇隆主义兴起,刚一只脚踏进去,第二只脚不仅没有进入,而且连先前的那只脚也退了回来。如今阿根廷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糟得不能再糟的程度:阿根廷过去12个月的通胀率达到142.7%,创32年来新高,是全球通胀最高的国家之一。贫困人口高达40%,其中9.3%属于联合国认定的极度贫困人口。阿根廷近期外汇储备已不足320亿美元,而且其中的100亿美元还是私人部门的外币存款准备金。与可怜的外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底阿根廷外债规模达2767亿美元。

阿根廷已经输得连裤衩都不剩,照着老路走下去,无疑是死路一条;如果仅仅是修修补补式的改良,也将是于事无补。唯一办法是下猛药,来一次彻底的变革,只有大破才能大立。反正南美是各种政经模式的试验场,再试试一下也无妨。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莱赢得了选举,成为新一任阿根廷总统并将于12月10日正式就职,任期4年。

米莱给出的第一个药方是:体育与旅游部,afuera! (滚蛋), 文化部,afuera!, 环保部,afuera! 妇女事务部,afuera! 为了消除臃肿的政府机构,米莱将原来的21个部门砍剩8个,只留下外交、国防、经济等必不可少的部门,其余的部门都被“锯掉”,撤销所有的政府监管机构。米莱认为,政府部门不仅不能创造一分钱的财富,而且还是阻碍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把政府部门砍到最小,才能节约更多的财政经费、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扰。

第二个药方是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将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养老院、矿山甚至监狱统统卖给私人。

最猛的药方是撤销央行,废弃比索,改用美元,取消外汇管制,资金自由流动。米莱的名言是:如果印钞票能脱贫,那么印学历证书就能脱傻。

其他大招包括:允许全民持枪、开放武器销售。卖银合法化、独品合法化、器官交易合法化,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反对全球化,反对唤醒文化,反对堕胎,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无关。

米莱所有的改革举措,终极意图是吸引外资,因为阿根廷左翼政府长期以来的自力更生目标已经失败。只有外资进入,才能带来新鲜血液,否则内循环也是枉然。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吸引到外资呢?

首先是排除行政干扰,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必须尽可能多地砍掉政府部门,真正做到简政放权。米莱知道,真正影响外资进入的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只只腐败的手伸过来,外资不吓死才怪。其次,给外资指明进入阿根廷市场的路径和方向,那就是国有企业曾经占据的领域。反正国企没有效率,不仅不能创造盈利,而且还会吞噬社会财富。因此,卖掉国企并不是卖国,只是将国企资产转换为货币或股权而已,通过外资的进入,反而会让原来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甚至发展壮大。在米莱看来,各行各业都应该给外资让路,为外资的进入创造必要的条件。其三,撤销央行,改用美元,这是给准备进入阿根廷的外资定心丸。信心比黄金珍贵,有了信心,才有进入的决心。如果比索还继续存在,即便外资进入了阿根廷,民众还会用比索支付。外资拿了比索,等于拿到一堆废纸。因此,要想让外资真正放心,就必须扔掉比索,让阿根廷真正融入美元体系,以绝不回头的姿态拥抱欧美。

这就是米莱主要改革举措的内在逻辑。

那么,阿根廷希望吸引的外资从哪儿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当下的产业链转移说起。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基本上体现了美国的意志:去风险。只有将产业转移到意气相投的国家,分散到不同的地区,才能真正做到去风险。为此,拜登政府继承了川普政府的关税战略、限制高科技进入特定国家、重新组建区域和经济联盟,打乱原有的产业链条,让资本和市场在压力下重新选择和建立新的体系,从而达到减少自身风险、孤立对手的目的。

从川普到拜登,虽然不过是短短的几年时间,但产业转移在不停地加速。第一波直接受惠的是越南、印度、新加坡、印尼、孟加拉和墨西哥。第二波受惠的是发达国家本身,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外资首先选择的是上述发展中国家,主要考虑的是低廉的工资和运营成本,但这些国家显然还没有做好接盘的准备,工人的素质、劳动技能离中国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特别是市场条件远未成熟,给外企造成了太多的麻烦和问题。在此背景下,不少外资迫不得已回到了发达国家。

但是,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弊端:极高的人工成本、难缠的工会、复杂的法律体系等,这是发达国家始终不能克服,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阿根廷看到了机会,即第一波和第二波产业转移中尚未消化的外资,它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出路。显然阿根廷想抓住产业转移最后的尾巴,这就是米莱胜选后在车上举起电锯最终意图。

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阿根廷希望吸引的外资从何而来?这已经不言自明。外资对于一个国家到底有多重要,不需要再进一步探究。需要探讨的是,如何留住外资,至少要减少外资流出的趋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如果只是盯死门口或把大门关得更紧,外资只会更加心慌,早晚还要逃跑出去。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打开大门,而是拆除大门,让外资清楚,他们来去是真正自由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门。惟其如此,才能实实在在稳住外资的心。

当年诸葛亮唱空城计,把大门打开,司马懿不敢贸然闯入,从而使蜀军得以全身而退。如今,比诸葛亮更大的智慧是拆除大门,让城内的人安心、让更多城外人有进入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打败米莱的最佳策略是,米莱你狠,但我比你更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