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故寻影 ——纪念电影家钱筱璋逝世30周年

 雪峰读书 2023-11-27 发布于黑龙江
  • 忆故寻影 ——纪念电影家钱筱璋逝世30周年

纪念日

忆故寻影 ——纪念电影家钱筱璋逝世30周年

2021年 5月 15日 

太行英雄 

无评论


中国电影家钱筱璋


钱筱璋 (1918年2月5日 ~ 1991年5月24日),原名钱德麟,安徽芜湖人。中国电影家、新闻纪录电影编导和电影剪辑专家,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建者、中国纪录电影的开拓者。

1933年9月,当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发动军事和文化“围剿”时,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党的“电影小组”成员钱杏邨(阿英)介绍钱筱璋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在一些共产党人的革命影响下,他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左翼电影运动中革命的、进步的影片剪辑工作。他剪辑了《乡愁》《船家女》《生死同心》《清明时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奔》等电影。

1936年8月,钱筱璋加入中共领导的救国群众组织“国难教育社”,参加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他即去《救亡日报》担任摄影记者。随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按照党组织决定,他与陈波儿、袁牧之一同参加在武汉组成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工作,先后编辑了《抗战特辑》《电影新闻》等多部新闻影片。 1938年6月,钱筱璋经陈波儿、任泊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秋,钱筱璋随“中制”迁移至重庆,后由“中制”派往香港大地影业公司,剪辑了抗战故事片《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及纪录片《保卫大四邑》。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庆反共局势紧张,他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于当年6月转移至延安。

钱筱璋在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5月加入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任秘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编辑了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



1945年10月率延安电影团先遣组离延安赴东北,参与接收伪“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企业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厂管委会委员、技术部副部长和新闻片组组长,领导新闻纪录片的生产,主持编辑系列片《民主东北》,组织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和后方的摄影工作,并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专业新闻纪录片编导。

1949年4月率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片组和摄影队进入北平,参与建立北平(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新闻处处长,组织新闻纪录片的摄制工作。编辑解放战争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和抗美援朝长纪录片《打击侵略者》。1953年7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历任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1973年调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任领导小组成员;1974年调文化部电影局筹备领导小组工作,1975年兼新影厂负责人,1978年任命为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兼新影厂长),主管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和电影技术方面的工作。

1982年离休。1984年任文化部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委员、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中国电影编年纪事》的编审工作,监制了中国电影党史人物传记片《阳翰笙》《司徒慧敏》《阿英》。

1950年编导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荣获第五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一等奖。

创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当选名誉会长,致力于提高中国电影剪辑专业水平;创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当选副理事长(代理事长),最早迈出影视合作改革步伐。

当选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1991年5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剪辑《民主东北》。


电影创作档案

一、剪接故事片

           《乡愁》           1935年      

           《船家女》       1935年

           《生死同心》    1936年

           《清明时节》    1936年

           《十字街头》    1937年

           《马路天使》    1937年

           《夜奔》            1937年

           《孤岛天堂》    1939年

           《白云故乡》    1940年


1935年    编剧、导演:沈西苓    摄影:周诗穆

主演:高倩萍、宣景琳、赵丹、梅熹


1935年 编剧、导演:沈西苓    摄影:周诗穆

主演:高占非、徐来、孙敏


1936年 编剧:阳翰笙 导演:应云卫 摄影:吴印咸       

主演:袁牧之、陈波儿、李清


1936年    编剧、导演:欧阳予倩    摄影:严秉衡

主演:黎明晖、赵丹、英茵、舒秀文


1937年    编剧、导演:沈西苓     摄影:周诗穆、王玉如

主演:白杨、赵丹、沙蒙、英茵


1937年        编剧、导演:袁牧之     摄影:吴印咸

主演:赵丹、周璇、魏鹤龄、赵慧深


1937年 编剧:阳翰笙 导演:程步高    摄影:董克毅

主演:梅熹、谈瑛、徐莘园


1939年     编剧、导演:蔡楚生     摄影:吴蔚云

主演:黎莉莉、李清、蓝马、李景波


1940年    编剧:夏衍      导演:司徒慧敏      

摄影:姚士泉、吴蔚云

主演:卢敦、风子、江村、黎灼灼


二、编辑新闻纪录片

     《抗战特辑》第2–5集1937-1938年

     《电影新闻》第42/44–47号1938年

     长纪录片《保卫大四邑》1939年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南泥湾)1943年

     《民主东北》1947-1948年

     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1949年

     长纪录片《打击侵略者》1950年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南泥湾》)


章正风系钱筱璋编辑《民主东北》笔名


  荣获第五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一等奖。



三、总策划和监制

电影党史人物传记文献纪录片

《阳翰笙》《阿英》《司徒慧敏》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第三厅秘书阳翰笙在武汉。


  司徒慧敏(左一):1939年在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与廖承志、夏衍等在一起(上图);1962年与赵丹、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先生在北京(下图)。

四、策划出版

    《我们的足迹》(第一册) 1963年

    《延安电影团成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三十周年》 1983年

    《延安电影团成立五十周年》 1988年

    《延安文艺丛书:电影、摄影卷》主编 1988年

    《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副主编 2005年


革命电影事业



1918年,钱筱璋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贫穷家庭,童年仅读过四年私塾,13岁时父亲病逝,辍学到米行当学徒,1932年去上海投奔堂兄钱杏邨(阿英),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党的“电影小组”成员。在他的引导和影响下,钱筱璋积极自学文化,阅读进步书籍,帮助阿英的地下工作。图为钱筱璋初到上海留影。


1933年,钱筱璋由在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特邀编剧的阿英介绍,到明星公司制作部学做电影剪辑。在明星公司5年中剪辑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7部左翼进步电影。图为钱筱璋(右一)在剪接间。


         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制片部同人合影,三排右四为钱筱璋。


  1936年,钱筱璋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国群众组织”上海国难教育社”,正式参加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受共产党领导的《救亡日报》主编夏衍聘请,担任该报战地摄影记者,采访淞沪抗战。


1937年9月,钱筱璋与陈波儿、袁牧之一起离上海赴武汉,中途在南京会同阳翰笙等一路乘船共赴武汉。图为由南京至汉口的长江轮船上钱筱璋与陈波儿的儿子任克合影,左边读书人为廖沫沙,陈波儿摄影。


1937年9月,钱筱璋与陈波儿、袁牧之到达武汉后,按照党组织安排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剪辑《抗战特辑》《电影新闻》等多集抗战新闻片,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战的第一组镜头——平型关大捷,自此开始了他的新闻纪录电影生涯。右图为1938年钱筱璋在武汉,左图为武汉杨森花园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1938年6月,钱筱璋经陈波儿(左图)和任泊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代表党组织与钱筱璋联系和谈话的是著名电影演员金山(右图),第一次参加党组织活动是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

1938年8月底,钱筱璋送袁牧之和吴印咸离开武汉赴延安建立电影团。他按照党组织的安排留在武汉,为延安电影团物色和输送电影干部,后介绍中制的马似友、周从初、陈蓬心、戴琛、方汲等电影骨干赴延安,有些人参加了电影团工作。


1938年秋武汉陷落前,钱筱璋随中制迁移至重庆,年底受中制派遣赴香港大地影业公司剪辑抗战故事片《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和纪录片《保卫大四邑》。图为钱筱璋在香港。


1940年,钱筱璋从香港返回重庆”中制”任电影剪辑,同时与周恩来保持党组织单线联系,继续为延安发展和输送电影干部。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保护宝贵的电影骨干,周恩来亲自到新华日报馆接钱筱璋送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具体安排了他从重庆转移去延安的事宜,事后周恩来在与国民党的张治中交谈中说出已经到达延安的钱筱璋是中共党员的身份。钱筱璋在离开重庆前,将程默介绍给党组织以便继续进行党的工作,1943年程默也到达延安加入电影团。左图为钱筱璋临别重庆时与程默(右)合影;右图为1985年钱筱璋重返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红岩留影。


钱筱璋到达延安后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后又参加征粮及盐务工作。1942年5月调进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延安电影团)任秘书,协助负责人吴印咸组织电影团的工作,同时兼任电影编辑。图为钱筱璋初到延安时与陈波儿合影。


  从1942年至1943年春节,延安电影团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使用早已过期的电影正片和药剂,以中国西北山沟里最简陋的条件,创造性地拍摄和制作完成了反映大生产运动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钱筱璋担任了影片的编辑和解说词撰稿。影片制成后,钱筱璋率领电影团的放映队走遍陕甘宁边区,为民众和部队放映,并亲自做现场解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受到热烈欢迎,影片被大家简称为《南泥湾》。上图为钱筱璋在延安编辑影片使用过的放大镜(现存中国电影博物馆);下图为延安电影团放映队巡回放映《南泥湾》时合影,后排右起:钱筱璋唐泽华、周安国、席珍、罗光、陈英;前排右起:索心忠、刘发忠、王永振、赵天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0月16日钱筱璋受命率延安电影团先遣组离延安赶赴东北,争取抢先接收日伪电影企业“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出发前,他起草了《接收东北敌伪电影事业,建设我党电影宣传机构方案》。图为钱筱璋(左二)和张建珍(左三)等离开延安时在宝塔山下留影。


1946年初,钱筱璋经过数千里长途跋涉到达东北,在西满军区待命时,受命出任特邀战地记者,为《东北画报》拍摄了秀水河子战役和苏联红军告别吉林市等新闻图片。上图为秀水河子战役专题题头图片,下图为战役中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军官。


1946年2月下旬,接收组成员田方、钱筱璋、许珂(中间三人)奉命化装成普通居民,准备进入长春敌占区,到伪“满映”动员群众保护器材,待我军解放长春后接管。图为接收组在吉林市化装出发赴长春前拍照留影,这张照片成为了记录中国电影史的经典照片《特殊任务——接收伪“满映”》。


1946年4月,钱筱璋参与接收在长春的伪“满映”,20天后因国民党军进攻而不得不撤退,遂进行了动员满映人员及家属、迁移人员和设备、建设兴山(今黑龙江鹤岗)电影基地等一系列艰巨工作。在共产党的电影队伍延安电影团到达兴山后,同年10月1日,中共第一个电影企业——东北电影制片厂(东影)在兴山成立,钱筱璋任东影厂管委会委员、技术部副部长兼新闻片组组长。上图东影厂领导会议,左一舒群、左二田方、左三钱筱璋;下图:1947年7月1日东影厂主要领导合影,左起:钱筱璋、何文今、袁牧之、吴国英、沙蒙、张辛实、田方。


1946年初新闻片组建立,钱筱璋亲自带领新建的摄影队到西满的齐齐哈尔和内蒙古乌兰浩特王爷庙拍摄《民主东北》新闻素材。


钱筱璋主持编辑制作系列片《民主东北》,手把手培养起了第一批专业新闻纪录片编辑,建立起一支新闻纪录电影队伍。上图为钱筱璋在编辑《民主东北》;左下图为新闻片组合影,左起:王岚、钱筱璋、任颖、王云晖、张建珍、杜生华、吴国英、姜云川、高维进、张璞;右下图为剪接组合影,前坐者为钱筱璋,后立者左起:张晶波、周骅、晨烽、民野(日本技师)、祖述志、于季芳。



  钱筱璋同时还组织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和后方的摄影工作。为支持在各个战区前线进行艰苦拍摄工作的摄影队,为迅速提高前方摄影师和后方学员的摄影技术水平和及时总结战地工作经验,钱筱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新闻摄影杂志——《新闻摄影通讯》,在东影共出版了6辑(后转至北京改版)。这个全部手工制作的简易杂志,及时制作,快速传送给摄影队,使远离东影大本营的摄影师们得到专业信息和组织关心,提高了新建电影队伍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更加努力地完成摄影任务。上图为1948年欢送东影首批进关摄影队,左起:刘维汉、叶惠、徐来、于德水、高振宗、龙庆云、张永、翟超、吴国英、刘德源、吴本立(总领队)、钱筱璋、XXX;下图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全部6辑《新闻摄影通讯》。


1948年,随着我军在各个战场由局部反攻转为全面反攻,中共中央在11月27日发出《对电影工作的指示》;”战争只有一年即可根本打倒国民党,应不失时机把摄影队派往各前线,争取拍好许多纪录片……” 为欢送东影第二批出征的刘德源、石益民、葛雷3个摄影队,《新闻摄影通讯》第三辑仅4天就编印出来,开篇就是钱筱璋撰写的充满战斗激情和胜利信心的出征词,摄影师们就是带着这个鼓舞人心的小册子走上战火纷飞的前线。


1949年4月初,钱筱璋率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片组和摄影队离开东北兴山,开赴即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平(北京),去迎接革命的新局面。图为告别东影合影留念,二排左三为钱筱璋。


1949年5月初,夏衍从香港北上,来自红区和白区的两支共产党电影队伍会师在北平(北京),与老战友李克农聚会。左起:钱筱璋、阿英、夏衍、李克农、袁牧之。


1949年,解放区的电影干部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北京,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管理者和创作骨干。图为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前的大合影,前排中白衣者为钱筱璋。


1949年8月,中央电影局在北平召开第一次新闻纪录电影工作会议,总结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新闻纪录电影工作的经验。图为全体代表合影,前排中间为袁牧之(右)和钱筱璋(左)。


新中国初建时期,中国和前苏联的电影工作者进行了很多交流与合作。上图:钱筱璋(左一)陪同受邀来华的前苏联著名纪录片导演拍摄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纪录片,在天安门留影;下图:中央电影局领导和著名电影演员接待前苏联电影代表团参观北京电影制片厂时合影,三排左二为钱筱璋。


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处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需要和全国六大行政区的建制,将摄影队调整为六大区队,图为钱筱璋(左一)与六大区摄影队长合影,右起:吴本立(摄影总队副队长)、张沼滨(华北区队)、吴梦滨(华东区队)、鲁明(中南区队)、梁明双(西南区队)、翟超(东北区队)、金鵄(西北区队)。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纪录电影事业急需大批优秀人才。下图:1949年11月,经过挑选的华北联合大学51名学生骨干调来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电影工作,被称为”学习团”。钱筱璋亲自授课,为他们讲解电影制作,不少学员都一直精心保存了课堂笔记。学习团的学员很快就投入工作,后来都成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力量。1989年11月新影纪念学习团40周年,钱筱璋(前排左五)等领导和教员与部分学员合影。上图:1952年新闻处第三届学习队开学典礼留影,二排左三为钱筱璋。


1953年7月7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下简称”新影”)成立,毛主席为新影题写了厂名,从此中国的新闻纪录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钱筱璋历任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电影局副局长兼新影厂长。上图为钱筱璋(左一)亲手将毛主席题写的厂牌挂起来;下图为钱筱璋在新影成立大会上讲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新闻纪录电影也开始走向世界。上图:1950年7月,新中国第一次派出电影代表团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百万雄师下江南》等纪录片获奖。右起:罗静予、钱筱璋、于敏。下图:1954年6月起,钱筱璋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电影访问团赴前苏联考察学习三个月,钱筱璋(右二)考察莫斯科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与生产副厂长和总工程师合影。


上世纪50年代,钱筱璋在位于北京新街口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办公楼前留影。


中央领导一直都很关心新影。左图:1956年12月11日钱筱璋陪同朱德委员长和康克清大姐参观新影;右图:1960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上钱筱璋受到刘少奇主席接见。


钱筱璋在工作中。左图:接待全国劳模、鞍钢老工人孟泰。右图:钱筱璋(右一)到正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摄制组检查工作。


国际著名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是中国电影人的老朋友,1938年他在武汉拍摄中国抗战纪录片《四万万人民》时,向即将成立的延安电影团赠送了急需的宝贵摄影机和电影胶片,促成电影团顺利启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工作。图为1958年钱筱璋(右)和司徒慧敏(左)到首都机场迎接伊文思再次访华。


1963年5月30日,文化部举行纪录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授奖大会,嘉奖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出色完成了随军摄影任务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新影厂出席大会,图为与钱筱璋亲切握手。


在“十年动乱”期间,钱筱璋受到迫害。但他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没有丝毫的动摇,在这场斗争中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正直的品质。图为钱筱璋四清时参加劳动。


1973年,钱筱璋调到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任核心领导小组成员,领导科影广大职工积极生产。对人民有利的他尽力干,不利的坚决不干,直到粉碎”四人帮”后调到电影局。图为科影领导小组成员,右起:钱筱璋、申伸、吴本立。


1973年春节,马海德、苏菲夫妇邀请电影圈老友到家相聚,前排左起:袁月华、于蓝、苏菲、张建珍;后排左起:钱筱璋、何文今、田方、陈强、马海德、汪洋、赵子岳。


1974年,钱筱璋调文化部电影局筹备领导小组工作,1975年兼新影厂负责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钱筱璋迅速组织新影全厂力量投入摄制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影片制作过程中,一再被”四人帮”刁难打压,多次审查不能通过。为防备这批宝贵素材遭毁,钱筱璋亲自安排将胶片珍藏到不为人知的地方,直至”四人帮”倒台,这部影片得以重新编辑上映,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久演不衰。


1976年10月24日,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大会,钱筱璋率新影摄影队满怀激情在天安门广场工作。


1977年3月,钱筱璋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电影节。这是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日本举办的第一个电影节,得到日本主流媒体的支持,放映的中国纪录片受到日本观众的欢迎,此行开启了钱筱璋对中国新闻纪录电影走向世界的新思路。图为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左起:成荫、钱筱璋、王苹、龙森林。


1978年钱筱璋正式被任命为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兼新影厂长),主管中国的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和电影技术方面的工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钱筱璋衷心拥护党的决议,积极工作。他对全国电影技术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医治“十年动乱”的创伤,整顿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影片技术质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同时指导纪录片、科教片摄制出许多好影片。图为钱筱璋在电影局办公室工作。


钱筱璋主管全国电影技术工作,为提高中国电影事业的技术水平做出许多努力。上图:1980年11月钱筱璋(前排右二)率中国电影电视技术代表团参加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学会第122次年会,与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学会主席合影;下图:考察日本东洋现象所京都分所车间的技术设备。


1978年10月,“日本东影归国者第一次访华团”与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及后代在北京民族饭店欢聚一堂。前排右五为钱筱璋,是该访华团的中方组织者。


东影归国者是原在长春的伪“满映”的日本电影工作者,中共接收后受感召携家眷随迁至兴山,以他们的电影技术,帮助建立起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展电影制作,培训大量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并与东影的中国电影人及后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50年代初他们分批回到日本后,对中国一直怀有深情,从1978年开始不断组团回到中国探望老友,旧地重游,积极参加中日友好工作,延续深厚中日友谊。


1979年10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迎来了中国文艺界的春天。钱筱璋担任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当选为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图为钱筱璋(右)与汪洋在大会主席台上。


1980年12月,文化部电影局成立技术委员会,钱筱璋任主任。1982年3月,他积极参加组建了”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当选为副理事长(代理事长)。他直接关怀、督促、组织了多次国内外学术交流、新技术探索、先进设备展示、技术评奖,主持召开了一系列电影技术专业会议,最早迈出影视合作改革步伐,在促进学会充分发挥纽带桥梁和助手作用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


1981年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成员合影。第一排左起:王苹、洪林、白杨、钟惦裴、陈鲤庭、于蓝、林杉;第二排左起:程季华、梅朵、王家乙、张骏祥、于敏、钱筱璋;第三排左起:罗艺军、谢飞、特伟、沈浮、水华、张天民、史超。


与著名电影演员在一起。上图:访问法国合影,左起:郝玉生、钱筱璋、法国导演、法国著名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法国导演、翻译顾凌远;下图右起:钱筱璋、丁峤、白杨、香港演员夏梦。


钱筱璋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从事左翼电影的剪辑工作,在剪辑艺术创作方面卓有成就,是我国早期的电影剪辑专家。在钱筱璋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1981年成立了“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他担任名誉会长,促成中国电影金鸡奖设立剪辑奖,参与举办全国电影电视剪辑进修班和专业读书会。钱筱璋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电影剪辑艺术和技术水平,为培养影视剪辑人才做出了卓著贡献。图为第一届电影剪辑学会理事合影,前排左三为钱筱璋,左二为剪辑学会会长傅正义。


80年代初,中共党史资料征集研究被列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已经离休的钱筱璋于1984年起担任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委员、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长。他不顾自身严重耳聋、白内障和心脏病,以他熟悉的历史脉络和人物关系,带着小组成员奔赴各地,遍访电影老人,调查历史真相,核实历史档案,搜集历史资料,落实了许多历史细节。主持了《中国电影编年纪事(解放前部分)》的编写审校。图为1986年12月钱筱璋与左翼电影运动领导人司徒慧敏在电影系统党史征集工作规划座谈会上交谈。


1985年秋,钱筱璋(后排左三坐者)与参加第五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代表大会的新影代表合影于北京友谊宾馆。


1988年举行了纪念延安电影团成立50周年活动。上图:王震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延安电影团成员并参加了座谈会,后排左二为钱筱璋;左下图:电影团成员重访延安在宝塔山下延河边合影,立者右二为钱筱璋;右下图:钱筱璋在延安。


钱筱璋与老首长张爱萍、钱益民及他们的夫人在一起。


看望和采访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领导人和上海老电影人。上图:1989年10月29日,陈荒煤和新影三代厂长钱筱璋、郝玉生、靳敬一共贺夏衍90华诞。下左图:钱筱璋(右)在上海与陈鲤庭(左)、吴蔚云研究中制抗战时期拍摄新闻电影的史实;下中图:1990年钱筱璋(左)和陈播(右)采访于伶征集电影党史资料;下右图:钱筱璋(右)采访阳翰笙。


1990年10月,钱筱璋、张建珍与安徽芜湖文化局就联合摄制党史人物传记片《阿英》达成协议。


1991年5月24日,钱筱璋逝世,终年73岁。他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党史征集工作。遵从钱筱璋生前意愿,遗体捐献作病理研究,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保留骨灰。

1992年6月18日,钱筱璋监制的电影党史人物传记片《阿英》在阿英和钱筱璋的家乡安徽芜湖举行了首映式。同天,钱筱璋的骨灰撒在了芜湖市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处,随滚滚长江而去。这是芜湖市历史上第一次举办骨灰撒江活动,也是他奉献给家乡移风易俗的新精神。钱筱璋最后的告别,再一次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图片为钱筱璋1990年10月最后一次在老家安徽芜湖工作时在芜湖镜湖留影。


结束语


钱筱璋是一位将终生贡献给电影事业的电影家,不仅从事过新闻纪录电影,还从事过科学教育电影和故事影片的工作,后期还从事了电影技术管理和电影历史研究工作,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他的贡献。

钱筱璋是我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创业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领导工作,探索了发展社会主义新闻纪录电影的道路、方针、政策,总结了新闻纪录电影丰富的创作经验。新影厂从创建至今,由小到大,由设备简陋到具有相当规模,钱筱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图为钱筱璋电影人生:明星影片公司时期、中国电影制片厂时期、延安电影团时期、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


这是钱筱璋最喜欢的一幅照片,是他在东影时期为庆祝七一而在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毛泽东旗帜下的留影。这张照片表达了他一生的追求。


他曾写到:”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追求的不仅是专业上的成功,当一个人的专业不能为一个伟大的信仰服务的时候,这个专业上的任何巨大成就也会毫无价值。正是由于把职业和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才走出了自己一生的道路,我从自己的职业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剪接影片的工作帮助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应走的道路,我的心逐渐凝聚到吸引着我的一项伟大的事业中。”

钱筱璋投身于电影事业58年,经历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时期、国共合作的抗战电影时期、延安电影团时期、解放战争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期、全国解放后的人民电影时期、改革开放的电影新时期的全过程,是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世纪所有电影历史阶段的电影人,是党的电影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把全部忠诚和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党的电影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永远怀念他,纪念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