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预告丨先生之剑——徐兆前艺术作品展·广州画院先生画馆

 名人百科网 2023-11-27 发布于北京


先生之剑——徐兆前艺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广州画院
承办单位:广州画院先生画馆
开幕时间:2023年11月28日 15:00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8日—2023年12月28日
展览地点:广州画院先生画馆(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30号)

前 言
徐兆前老师和蔼可亲,个性内敛而不事张扬,风趣谦和,很是健谈。军旅生活让他磨砺出特有的刚毅、坚韧和执着,但又不失艺术家的敏锐、细腻和感悟。从画院退休以后,徐老师依然按照先前习惯,每周六天来画院画画。艺术始终能令他痴迷,忘却甘苦,无拘无束。他的创作也更加自由,不屑世俗,只问内心。
徐老师数十年艺海行舟,作品曾29次入选全国美展。他笃行不倦、笔耕不辍,退休后还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展事,展示了画院画家的专业性和自律精神。他以自身严谨扎实的造型能力,将西方绘画的造型和空间概念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气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徐老师是丰富的。他的创作手法多样,不论是水彩、水粉、雕塑,还是油画他都得心应手。他创作的题材种类繁多,场面恢宏的历史场景、铁骨铮铮的红军战士、窗前屋角的花草树木,都能通过他的绘画语言呈现给观众。
徐老师也是倔强的。无论什么题材,徐老师都赋予她强烈的人文关怀。对于过往,他有一种历史记录者的抱负和担当。慰安妇、东江纵队老兵,都是他长久以来想表现的人群,他用油画,水彩等媒材一画再画,一定要达到他的理想状态不罢休。
徐老师还是宽博的。他在艺术探索上始终保持着包容的心态,长期以来,他不间断的从事民间艺术品收藏和传统书法的研习,并成绩斐然。他在其中找到丰厚的文化传统,持续滋养着自己的艺术。居画室,心天下,他的艺术之舟越行越宽。
剑是利器,先生之剑兮,挥之云卷风烈,刺破空虚的寂静,让灵感如泉涌,播撒无尽的激情与勇毅。本次展览展示了徐兆前老师最新的一批作品,涉及题材广泛,既有徐兆前老师一贯风格的延续,又有新的创作元素和灵感的融入。展览呈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对绘画艺术的探索和创新。相信通过艺术家对色彩、线条和构图的巧妙运用,能够带给观众美好的视觉享受和丰富的哲学思考。

参展艺术家和部分作品欣赏

徐兆前
1950年出生于广东,广州美术学院进修结业。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毕业后调入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业美术创作员。后转业入广州画院曾历任秘书长、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二十九次入选中国文化部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六次获全国奖,并获广东省美展金奖。两次获广州市政府文艺奖、文化局专业人员突出贡献奖,作品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采访播放,十一件作品为海内外美术馆购藏。
1983年《农家》油画,入选“全国侨乡风貌画展”,作品荣获广州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1985年《今天·明天》丙烯画,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荣获鼓励奖。
1985年《信念》油画,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作品被该馆收藏,广东省美展获三等奖。
1989年《垄上的风》水粉画、《无名小巷》水粉画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两件作品均为深圳美术馆收藏。
1991年《鸣春》油画,入选“中国的四季”全国美术展,作品获铜奖,日本安部牡丹园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2年《静谧之惑》油画,入选“中国油画艺术展”。《静谧》水粉画,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1993年《春嬉》油画,入选“广东省体育美展”,作品获一等奖,入选“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
1994年《英雄树》油画,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7年《修筑虎门炮台》油画,入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作品获第二届广州文艺奖二等奖。
1998年《黄色花束》水彩画,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1999年《大花篮》水粉画,入选“广东省首届水彩画展”,作品荣获金奖,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获广州市文化局“专业人员突出贡献奖”。《前哨》油画,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花团锦绣》油画,入选“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
2000年《绿色的回忆》水彩画,入选“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荣获优秀奖。
2002年《古巷遗韵》粉画,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荣获铜奖,并入选在瑞士伯尔尼,苏黎世展出的“中国书画精品展”;《大红瓶之一》水彩画,入选“广东省第二届水彩画展”作品荣获银奖;《红瓶子之二》水彩画,入选“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荣获优秀奖。
2003年《期盼》水粉画,入选“中国首届粉画展”,作品被中国粉画艺术馆收藏。《向日葵之一》水彩画,入选“首届中国小幅水彩画展”荣获优秀奖。
2005年《窗前》水粉画,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2006年《绿色回忆》水彩画,入选“中国百年水彩大型画展”。
2008年《激情年代》油画,入选“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展”。
2009年《春阳晚照》油画、《古巷遗韵》水粉画,入选文化部举办“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0年《牧马人》油画,入选文化部中国油画协会举办“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2013年《激情年代》油画,入选文化部中国油画协会举办“吾土吾民全国美展”。

我的一些想法

文/徐兆前

大约几年前开始,每年除了出去采风,在家里的时间,我都关起门画画,潜心艺术的探讨。我觉得想要出点成果,绘画也应该像搞科学研究一样,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画家就在画室做研究,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学问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60cm×19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我觉得要画些讨人喜欢的作品并不难,但要画出高格调,让人看了心头为之一震的画就不易了。要实现这个愿望也许需要沉下心来作画,俗话说坐冷板凳。但话说起来容易,做却很难。首先要直面当今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有些画家画卖得热火朝天,作品拍出天价,而你却每天一个人在画室静静地对着画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创作,而且作品并不一定能讨好世人,在这种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定力吧。

《雄关漫道真如铁》

160cm×18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我这样做是原于一次思考。
从我接触绘画至今已四十年,而从事专业绘画也有三十年了。过去画画一心想上全国美展,多年拼搏下来,倒也入选了二十多次,也获过几次奖,但回过头看看,作品虽很丰富,但缺少一种属于自己的,有说服力的艺术语言。

《古巷遗韵》

80cm×90cm 纸本水粉画 2006年

要想改变这些,我想必须把心留在画室。
我的画室在广州画院,大约二十多平米,书是占据首位的物品,我也饮茶,但怕麻烦所以画室未设茶具,四张老酸枝方凳上面落着各种颜色,虽然早已干透,不会弄脏衣服,但来访的客人仍有些担心,他们宁可站着说话,这样交谈往往十几分钟便结束了。不少好友对我的做法提出异议,但我决定现阶段还是按已形成的方式工作。

《少女肖像之一》

60cm×50cm×4 布面油画 2016年

我绘画的营养除了采风外,书籍和网络是重要来源。每个月我必定去书店,从新画册中吸取营养,微信里推荐的画家作品我会把画转成照片慢慢揣摩。我看画很少注意作者的名字,只要有益于我的画面我都收集。为了提高涵养,工作之余,我爱收集各种民间古玩,这已持续了二十多年。我的收藏注重民俗性和艺术性,不追热门,不随大流,像刺绣、年画老印板、铜墨盒、铜手炉、冷兵器等十个门类当年都是冷门,无人问津,我把它们请回家来细细品味。现在好多物件升值百倍,朋友看了也想收藏,但我舍不得,这是我的老师呵。

《中国远征军老兵肖像》

60cm×50cm×9 布面油画 2020年

目标即定,我会义无反顾,必须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创作,我对此乐此不疲。每天当我打开画室的门走近画前,心头便会涌现冲动。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觉越发强烈,这是不是上天的馈赠?我青年时曾幻想如上天能给我一种选择,我就要内力,今天好像得到了。

《凝望》

80cm×7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红衣少女》

80cm×70cm 油画

《女作家》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我希望成为一个虔诚的艺术朝圣者,在通往艺术最高殿堂的道路上快步奔跑。

《舞蹈演员之一》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舞蹈演员之二》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斜阳》

50cm×7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油画家徐兆前数十年的创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个勤奋、严谨、从不满足现状而永远探求的艺术家。这是一个没有忘记从传统中吸取养分而又不断有所创新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主题性的创作他很拿手,静物花卉画得也很棒。从工具上讲他油画、水彩、水粉样样精通,屡屡得奖。近年来对年长一辈,饱经风雨的世纪老人的肖像创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他的画风日渐成熟,内涵日趋深刻。我们期待着画家徐兆前的创作闯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徐兆前是把生命投入艺术之中的油画家。从外表的长相来看,他平常得不像艺术家。但他确是广东油画界一员大将,实力不凡。不追风不趋尚,不张狂也不热衷于推销自己的艺术家。
——邵增虎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大风景》

8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恬静·恣意·骚动

一一徐兆前,在变的画语

文/赵旭虹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徐兆前一直给我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他纤瘦清爽,但你很难想象他年轻的时候曾做过码头搬运工人,可以扛上百斤的货,依然健步如飞。命运把他交给了艺术,从一个搬运工人蜕变为全国著名的水彩画家和油画家,这一巨变需要的不仅是爆发力,还要需要韧劲与坚持。他说他还要变。一个已经在中国的水彩画领域里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在接近知天命的时候还自觉地在艺途上求索求新,这,其实才是他的本色。

《花卉》

40cm×25cm 纸本水彩 2012年

一花一世界
明澈,这是徐兆前的性格基调,也是他水彩画的风格。在徐兆前的水彩画中,尤其是在他早期的花卉系列中,那种恬静和纯粹让人过目难忘。然而,恬静并不是花唯一的性格。一花一世界,徐兆前笔下的花不再是对自然单纯的描写,而是他对意象的概括和提炼。他笔下的花卉仿佛有了个性:傲骨的、狂野的、清高的、温和的……还有刚烈的。一丛丛、一簇簇,充满张力地绽放着。至于是什么花,你很难说清,恍若雾里看花,却又让人眼明心亮。徐兆前在创作时通常会先将水泼洒在画纸上,水痕瞬间在纸上游走幻化。在这个爱花人眼里,这分明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徐兆前顺势而为,迅速地用画笔将其勾勒出来,再用恣意的笔触将绚烂的色彩与斑驳的光影结合,挥洒出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花的意趣。真可谓妙笔生花!

《红色花束》

42cm×36cm 纸本水彩 2002年

一颗骚动的心
徐兆前的花卉系列已经自成风格并多次获奖,在市场上也得到了认可,但画人物一直是他割舍不掉的牵挂。想当年,画毛主席画像,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契机。今天,他想藉人物画再为自己确立一个艺术的高点。不过,现在有不少原来画人物画的画家纷纷转向风景:一来市场接受度更高,二来相对于人物画来说,风景画更容易表达,皆因“画形容易写神难”。

《有水瓶的花束》

45cm×32cm 纸本水彩 2006年

对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徐兆前来说,无论是画花卉还是人物,早已不再是形的还原,而更多是神的捕捉和韵的渲染。如果说徐兆前的水彩花卉系列有蕴藉淡远的朦胧美的话,那么其人物油画就有一种集激昂与冷峻于一身的格调。徐兆前试图用疾急奔放的笔触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向日葵》

45cm×33cm 纸本水彩 2006年

《牡丹花之七》

40cm×3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不妨以他的油画《广州起义赤卫队员邝六》为例,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80周年而进行的主题创作。在选材上,徐兆前没有放在对大事件恢宏场景的描摹上,而是把眼光聚焦在一位“老革命”身上一一广州起义赤卫队员邝六,一位暮年的英雄。徐兆前拿起油画刀,如同雕塑家拿起刀斧,刀凿斧劈,轻、重、缓、急的刀法在油画布上交织着,塑造出一座丰碑般的坐像:如炬的双眼深沉而坚强,紧闭的嘴唇透着倔强,握紧的双拳仿佛有千钧的力量,硬朗的骨骼像磐石一样屹立,而背景是一片猩红……

《水彩人物》

60cm×50cm 纸本水彩 2023年

《水彩人物》

60cm×50cm 纸本水彩 2023年

徐兆前说,为了酝酿创作的激情,他往往会刻意地为自己营造矛盾和愤怒的情绪,从花的恬静、恣意到现在人物画的富有力度和个性的表现风格,一个表面平和的画家的内心却一直在骚动着。

《牡丹花之六》

40cm×3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阳光下的水塘》

120cm×14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