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效验秘方》—妇科验秘方篇

 贤霖堂中医馆 2023-11-27 发布于广东

第三章 妇科奇效验秘方

治痛经方;

方一;痛经汤(《福建中医药)

 [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牛膝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10克,赤芍10克,五灵脂10克,肉桂6克,吴茱萸6克,红花6克,元胡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次月经前3天左右开始煎服,每日1剂,服至月经来潮第1天后即停服,连续服完3个月经周期。

[功效]活血法瘀,理气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证见经前或经行期间腹痛,且经行按有瘀块,湿少不利,经行后逐渐减轻、消失。

 [疗效]本方收治187例痛经。治疗结果,治愈148例,其中未婚者96例,已婚者52例:43例惠患者在服药第2个周期后,痛经消失;有效37例,其中已婚11例,未婚26例;无效2例,均为未婚。

方二;失笑归竭汤(《江苏中医)

 [组成]炒蒲黄8克,五灵脂12克,血竭3克,田七粉1.5克(冲服),当归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消除癥瘕。 

[主治]痛经。证见经行腹痛拒按,痛势进行性加剧,腰酸楚,肛门坠胀,有排便感及排便时疼痛,经血量多,夹密块或经血量少不畅,舌质暗或瘀斑,脉弦紧。

 [疗效]本方治疗30例痛经,年龄35岁1例,36一40岁1例,41一45岁15例,46一49岁13例,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达9年。治疗结果,痊愈12例,占40%:显效16例、占53.3%: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

治经前头痛方滋肾养血汤(经验方) 

[组成]生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茺蔚子15克,槽豆花15克,白蒺藜10克,白芍12克,川芎6克,菊花10克,苦丁茶10克,钩藤10克,龙齿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滋阴养血,祛风止痛。

[主治]经前头痛。证见经前1一2天,常常巅顶疼痛剧烈,甚则恶心呕吐,月经过后痛减,时面眩晕,心烦郁怒,腕胀痛,经期前超,量少色淡,七八天始尽,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而滑。

 [疗效]本方用治多例经前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月经不调方(更年期综合征)

方一;理气调血汤(经验方),

[组成]柴胡9克,川楝子9克,香附9克,合欢皮12克,沉香6克,路路通6克,熟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药12克,枸杞子12克,川芎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气调血。

[主治]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周期素乱,经量减少,经期短,有的月经量多,或数月来潮1次,阵发性面部潮红,汗出,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紧张激动,善怒失眠,精神抑制,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心悸乏力,脉弦细数。

[按语]本方以月经不调,烦躁不安,善怒,失眠,头晕耳鸣,脉弦为用方要点。若月经过多者,加阿胶10克(溶化)、艾叶10克、血余炭10克:心悸,头晕,脉细者,将熟地黄、川芎减去,加丹参20克、夜交藤12克:口苦口干,脉数者,加栀子10克、黄芩10克。

[疗效]本方治疗45例更年期综合征惠者,其中38一42岁15例,43一47岁30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30例(主要症状消失,能进行一般工作或恢复原来工作),占66.7%;显著好转12例(主要症状有明显减退,恢复一般工作,占26.7%;好转3例(症状减轻或有所改善,尚不能从事工作,仍需要继续治疗),占6.7%。总有效率为100%.

方二;益肾汤(凌续百经验方)

[组成]沙参20克,熟地20克,山药20克,枸杞子20克,菟丝子2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5克,桑椹子15克,当归10克,茺蔚子20克,柏子仁12克,夜交藤20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用水8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 煎煮15分钟,煎2次,每日服3次,空腹温服。

[主治]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异常,精神倦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志不舒,烦躁易怒,心悸多梦,面部浮肿,手足热,汗多口干,尿频,便清等。

[按语]本方以月经不调,精神倦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烦躁易怒为用方要点。肾偏阴虚者,去当归,加麦冬、知每各15克、龟板20克:偏阳虚者,去荒蔚子、柏子仁,加山萸肉10克、附子10克、肉桂5克;心肾不交者,加远志10克、朱砂10克;肝肾阴虚去当归、五味子、菟丝子,加石决明15克、早莲草15克、夏枯草15克、珍珠母15克。

方三;更年康汤(梁剑波经验方)

 [组成]玄参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天冬5克,麦冬5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柏子仁10克,熟枣仁10克,远志5克,当归3克,茯苓10克,浮小麦10克,白芍10克,元胡6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5克,桔梗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16剂为1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宁神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证见月经不调,头晕头痛,焦虑优郁,失眠多梦,精神疲乏,心悸证仲,健忘,多汗,食欲减退,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按语]本方以月经不调,头晕头痛,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精神疲乏为用方要点。如自汗不已者,加麻黄根15克、牡蛎30克(先煎);面颊潮红,加丹皮9克、地骨皮15克;带下过多,加海螵蛸20克、芡实12克:头晕者·加天麻10克、钩藤12克。

治月经过多方

归经汤(刘凡经验方)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远志3克,酸枣仁10克,灵脂炭10克,桂圆肉12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服。

[功效]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甚至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滴不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按语]本方以月经过多,腹痛有凝块,淋滴不断为用方点若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党参30克、黑附子3克: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者,加生地15克、白芍15克;少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者,加炮姜3克、砂仁3克。

治闭经方;

三紫调心汤(经验方)

 [组成]紫石英15克,紫丹参15克,紫参(又名石见穿)15克,琥珀末5克,浮小麦30克,合欢皮10克,柏子仁12克,广郁金12克,生卷柏12克。

[用法]先将紫石英加水人煎,沸后30分钟,除琥珀末外,将其它药加入共煎,合欢花后下,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服,就珀末分2次吞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通经,

 [主治]闭经,证见月经停闭三个月,且为明显精神因素所致。证见性情优郁,心烦易怒,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湿。自建 [按语]本方以闭经,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舌质暗红为用方要点。若心火旺,口苦口干者,加焦山栀12克、麦冬10克:失眠多梦者,加交泰丸30克(包煎)。 

治崩漏方;

方一;止漏汤(《湖北中医杂志》)

[组成]冬桑叶30克,白芍药30克,生黄芪30克,田三七末8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平肝,益气止血。

[主治]崩漏。证见阴道出血,量多,颜色鲜红,心烦易怒,头晕身倦,口干口苦而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

 [按语]本方以崩漏,色鲜红,心烦易怒,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用方要点。若口干口苦甚者,加黄芩10克、生地20克:便秘,尿黄者,加番泻叶10克、栀子9克。

[疗效]本方治疗崩漏64例惠者。治疗结果,显效42例,占65.6%;有效17例,占26.6%1无效5例,占7.8%。总有效率为92.2%。

方二;国肾摄血汤(《广西中医药)

[组成]熟地黄12克,山药12克,吴茱萸10克,苟𣏌子12克,菟丝子20克,川断15克吴,海螵蛸18克,蒲黄炭10克,党参15克,黄芪15。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补肾益气,化瘀止血。

 [主治]崩漏。证见前漏,月经周期素乱,无定时,血量过淋离不断,小腹胀痛,腰能酸痛,肢体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眼多梦,纳善,食少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无。

[按语]本方以前,月经周期紊乱,无定时,血量过多、或淋离不断,小腹胀痛,气短懒言,脉无力为用方要点。若阴虚火旺,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上方去党参、黄芪、熟地黄,加太子参18克、生地黄15克:若道流血停止,上方去海螵蛸、蒲黄炭,加何首乌15克。

[疗效]本方治疗93例崩漏病人,治疗结果,临床治愈例(连续3个月以上,月经周期、血量、持续时间恢复正)占75.3%;显效15例(月经周期正常,但血量仍较多,时持续7天以上),占16.1%;无效2例(服药80剂以上,月闻期仍亲乱,伴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或行经时间长短不站2.2%。总有效率为97.8%.临床治愈的70例中,分药9-20剂后,未经其他治疗而愈的16例,占2.9%21-40剂治愈的25例,占35.7%;服药41一60剂治愈占30%;服药61剂以上治愈的8例,占11.4%。

方三;补益冲任汤(何任经验方)

[组成]小菌香3克,炒当归9克,鹿角霜6克,女贞子12克,沙苑藜9克,党参15克,肉灰蓉9克,补骨脂12克,淡竹茹15克,紫石英12克,枸杞子9克,旱莲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一、二个月。量。

[功效]补冲任,益肝肾。

 [主治]前漏。证见崩漏不止,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

[按语]本方以崩漏不止,或淋漓不净为用方要点;若时有少量血,或赤带者,加阿胶珠9一12克:胃纳欠佳者,加炒砂仁3克、炒谷芽15一30克。

方四;健牌冲汤(刘云鹏经验方)

[组成]黄芩9克,白芍12克,白术9克,甘草3克,生地9克,阿胶12克,姜炭6克,地黄炭9克,赤石脂30-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温服。赤石脂布包煎,阿胶烊化兑服。

[功效]。健脾坚阴,固涩冲任。 

[主治]崩漏。证见崩漏下血,量多色红,口干纳差,四胶无力,舌质红而干,或淡红,苔黄,脉虚数。

 [按语]本方以崩漏下血,量多色红,四肢无力,舌质红而干为用方要点;舌质红,苔黄厚腻,加黄柏9克下血量多或热,脉细数者,加女子15克、早莲草15克:腰痛者、加克线断9克: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民30克。

方五;清热止女汤(王云铭经验方) 

[组成]生地30克,黄芩9克,丹皮9克,地骨皮15克,地输30克,棕榈炭80克,阿胶12克(样化),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武火煎沸后文火煎20—25分钟,分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连服5一10剂为1个疗,待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个疗程。

[功效],养阴清热,止崩。

[主治]崩漏。证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悸气短,倦息乏力,舌质红,苔黄,脉数大。

 [按语]本方以阴道骤然下血,烦热口渴,心悸气短,舌质红,苔黄,脉数大为用方要点;若血色红,口干脉数者,加地炭30克;血色暗有块,舌有瘀点瘀斑,脉沉弦者,加三七粉5克;腹胀痛,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脉弦者,加乌梅30克:头者,加荆芥炭9克;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者,减党参,加人参9克;下血量过多不止者,加醋30克配水煎。

治带下方;

方一;琥珀丸(《湖北中医杂志》)

 [组成]琥珀、牛膝、乳香、没药、苍术、黄柏、当归各90克。扁蓄、瞿麦、车前子各150克,生黄芪、党参、白术各120克,柴胡、陈皮各70克,炒淮山、乌贼骨各180克,肉桂30克,甘草60克。

[用法]研末,加蜂蜜适量,作丸。每次服6克(约30丸),另以上茯苓30克煮汤送服,每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若病未愈,停服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功效]化湿除浊,活血散瘀,祛腐生肌。

[主治]带下病,证见白带量多,乳白色粘液状或淡黄色脓性,劳累过度或受挫后加重,有时甚至带如注,腰部疼痛,纳差,乏力,面色菱黄,舌质暗淡,苔薄黄,脉滑细。忍[按语]本方以白带增多粘浊,纳差乏力,劳累后加重,苔薄黄,脉细为用方要点;若腰骶部疼痛甚者,加五灵脂90克、蒲黄90克:白带量多而臭者,加鸡冠花10克、木棉花15克。

[疗效]本方治疗30例患者。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22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年,治疗结果,痊愈23例(诸症悉除,妇检时,子宫颈炎症消失),占76.7%;5例好转(诸症减轻,妇检时,子宫颈炎症好转或糜烂面积减少),占16.7%;2例未愈(病情无变化),占6.7%。总有效率为93.3%。治疗时间最短的15天,最长的3个月。

方二;健脾止带汤(许润三经验方) 

[组成]白术50克,泽泻10克,女贞子20克,乌贼骨5克。

 [用法]药用水浸泡后,文火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健牌利湿,养阴止带。(生白,证见白带清稀饮食减少,神芝力,否质红,苔白,脉细弱。

[按语]本方以白带清稀,饮食减少,神疲乏力为用方要点,若带下量多消稀如水者,可加鹿角霜10克,兼浮肿者加益母草30克兼食欲不振者加陈皮10克、麦芽30克,兼血虚者,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

方三;止带固本汤(彭静山经验方)

 [组成]山药15克,白芍20克,人参15克,炙黄芪20克,鹿角30克,龟板15克,龙骨30克,五倍子15克,升麻3克,牡蛎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早晚各服1次。

[功效]调理冲任,止带固本,[主治]妇女白带,久而不愈。

 [按语]本方以妇女白带,久而不愈为用方要点;月经前猪,加当归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月经后期者,加香10克、丹参20克;有瘀血者,加桃仁9克、红花6克。

治子宫颈炎方;

清宫解毒饮(班秀文经验方) 

[组成]土茯苓30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2,丹参15克,车前草10克,益母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主治]子宫颈炎。

 [按语]带下量多,色黄而质移如脓者,加马鞭草15克、鱼腥草10克、黄柏10克:发热口渴者,加野菊花10克、连翘10克:阴道肿胀辣痛者,加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20克带下夹血丝者,加海螵蛸10克、茜草10克:阴道瘙痒者,加白藓皮12克、苦参10克;带下量多而无臭秽阴痒者,加蛇床子10克、槟榔10克:带下色白,质稀如水者,减去忍冬藤、车前草、加补骨脂10克、桑10克、白术10克:每于性交则阴道胀痛出血者,加赤芍12克、地骨皮10克、田七末6克;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而痛者,加桑寄生15克、川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骨碎补15克。

治习惯性流产方;

方一;安胎防漏汤(班秀文经验方)

 [组成]菟丝子20克,覆盆子10克,川杜仲10克,白芍6克,熟地黄15克,路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棉花根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温养气血,补肾固胎,

[主治]习惯性流产。

[按语]腰脊及少、小腹胀坠疼痛者,加桑寄生12克、川续断10克、砂仁壳3克: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脉细数者,加荷叶蒂12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如出血量多色红,宜减去当归,再加鸡血藤20克、早莲草20克、大叶紫珠草10克;出血日久,淋沥暗淡,腹部不痛者·加桑螵蛸10克、鹿角霜20克。

方二;固胎汤(刘云鹏经验方)

 [组成]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炒扁豆3克,山药15克,熟地30克,吴莱萸9克,炒杜仲9克,枸杞子9克,续断9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水浓煎2次,分2一3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须超过以往流产天数半月。

[功效]脾肾双补,止痛安胎 。

[主治]习惯性流产。证见腰痛,小腹略坠略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

[按语]小腹下坠者,加升麻9克、柴胡9克;小腹掌痛或阵发性加剧者,白芍加至30克;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胎下血,加阿胶12克、早莲草15克;口干咽燥,舌红苔黄,去参加太子参15克,或选加黄芩9克、麦冬12克;胸闷纳差者如砂仁9克、陈皮6克;呕恶者,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妻9克;畏寒肢冷,少腹发凉者,加肉桂4克、制附子9克。

方三;调补冲任汤(王云络经验方)

 [组成]白术9克,黄芩9克,桑寄生9克,续断9克,党参30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砂仁2克,甘草6克。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武火煎沸后文火,煎20一25分钟。二前武火前沸后文火5-20分钟,煎好后两混匀,总量以2560一300毫升为宜,日服1剂,每剂分饭前晚后小时各温手怀孕之月起,每月服5剂,连服至妊娠7个月。

[功效]调补冲任,固胎。

[主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9克;血虚腹痛者,加当归6克、黄芪30克、白芍30克:降虚腰冷痛者,加巴戟天9克、鹿角胶9克白带过多者,加荧实30克、海螺蜻15克:恶阻者,加陈皮9克、竹茹9克。

方四;乌鸡归芪固胎汤(凌绥百经验方) 

[组成]当归12克,黄芪25克,党参3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莲子20克,怀山药30克,苡仁30克,制附子10克,熟地15克,扁豆20克,枸杞子30克,杜仲20克,桂元肉30克,乌骨鸡1只。

 [用法]将药用温开水淘洗1次,乌骨鸡去毛及肠肚,药装在鸡腹内,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沸,慢火煎煮40分钟,空腹时服药食肉。

 [功效]健脾补血,安胎。

 [主治]习惯性流产,证见形体消疲,面色无华,头目眩晕,纳差便清,四肢疲软,腹痛下血,带多质清稀,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按语]本方以形体消疲,头目眩晕,纳差便清,带多质清稀,苔薄白为用方要点;口渴,咽干,大便秘结者,去附子,加沙参15克、麦冬10克;失眠者,加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

方五;固元保胎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8克,续断12克,杜仲12克,菟丝子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浸透后煎煮,沸后用文火煎1小时,二煎沸后用文火煎半小时,两次药汁混合约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服1剂,以空腹时服用为好。若加阿胶,样化兑药服。

[功效]益气固元,补肾养胎。

[主治]习惯性流产。

 [按语]阴道出血者,加阿胶12克、艾叶炭3克、生地炭12克、黄芩炭10克、旱莲草12克:腹痛者,加苏叶10克、川6克:纳呆者,加砂仁6克、炒谷芽10克;气虚下陷者,加炙15克、炙升麻6克;热重者,加黄芩10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克、砂仁6克。

治先兆流产方

固胎饮(《上海中医药杂志》)

 [组成]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阿胶9克(样化冲服),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菟丝子15克,党参15克,苧麻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肾益气,止血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证见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或伴有腹痛,或腰痛,或头晕,心悸,恶心呕吐。

[按语]本方以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腹痛,腰痛,头晕,心悸为用方要点;若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心烦口渴者,加黄芩9克、早莲草20克:腹痛者,加白芍15克:腰酸明显者,加桑寄生20克;恶心呕吐者,加苏梗10克:小腹冷者,加艾叶炭5克:大便千结者,加淡蓉10克。

[疗效]本方治疗52例患者,年龄22一27岁27例,28一32岁21例,33岁以上者4例。治疗结果,痊愈36例(治疗5天,自觉胎安,兼症消失,观察2月后验血、尿,超声波及妇科检查,证实继续妊娠),占69%;好转13例(治疗5天,漏血减少,兼症改善,经上述检查仍为正常妊娠),占25%;无效3例(经治疗后,出血仍不止,甚至坠胎,小产或胎死腹中),占6%。总有效率为94%。

治宫外孕方;

郁结消散饮(《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丹参2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木香10克,川芎10克,桃仁12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蒲黄10克,桂枝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宫外孕。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与体证化验、HCG检验阳性者,B超检查发现子宫一侧有包块者。

 [按语]本方以宫外孕为用方要点:若大便秘结者,大黄5克、肉苁蓉10克:腰痛甚者,加乌药12克、沉香5克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口告为6,线为5[疗效]本方收治8例,年龄25-30岁4例,31一40岁4例,病程10一20天3例21一30天3例,31一50天2例。治疗结果,治愈6例(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大部分消失,B超检查包块消失),占75%;有效2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减轻, B超检查包块明显减少,腹部时见隐痛),占25%。有效率为100%.治滑胎方克0光应支01回安胎饮(《湖北中医杂志》)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枸杞15克续断15克阿胶15克(烊化)苏梗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白术20克砂仁3克甘草9 [用法]每日1剂,水煎150毫升,饭前服。微木直[功效]益肾健脾,补气血,固冲任。望不霸必露显圈主治]滑胎。证见有自然流产史,停经史,妊娠下腹部胀坠感,腰酸,神疲乏力,纳差,阴道少量流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按语]本方以不同程度早孕反应,HCG( )或超声波检查活胎,阴道少量出血,或有腰酸,下腹痛坠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为用方要点:有阴道出血者,加醋炒荆芥15克;有滑胎史,腰酸腹痛明显者,加高丽参10克。

 [疗效]本方治疗93例病人,其中22一29岁者45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