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世生活(part1)

 mayprc 2023-11-2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拉马纳的亲口教导》

(连载十六)

阿瑟·奥斯本(编著)

翻译:纯然的空   

校对:静静

第三章  俗世生活(part1)

一旦有人决定以薄伽梵的教导为基础从理论转向实践时,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修行是如何影响俗世生活的?基督佛陀的原始教导一样,印度教并未要求积极的求道者弃绝物质。相反,身为一家之主是光荣的,正确行动之道是一条受到认可的道路。事实上,在古印度经典系统中,一个人只有在完成了身为户主的责任,有一个或几个儿子接替他之后,才应该退隐进入弃世的状态。

不过,不二论的教义以及基于它的真我质询之道(将在稍后的章节中描述),在传统上被认为适合弃世者。因此自然而然地,博伽梵的追随者经常问他:他们是否应该弃绝世界?与此同时,弃世在现代印度仍然是衡量求道决心程度的显著标志。因为弃世并不意味着在一间小房子和自己的花园里离群索居(这是西方可能出现的情况),甚至退休进入一简朴安全的修道院,而是无家可归、身无分文,依靠他人的慈善获取食物和衣服,睡在山洞、寺庙里或任何可能的地方。在现代社会有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名苦行僧从他的家人那里接受一笔小额赠款——足够买食物和最简单的衣服;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种赤裸裸艰苦生活。尽管如此,人们一直要求薄伽梵允许他们采取这种方式生活,而薄伽梵常常不答应。无论生活条件如何,工作是内在的,必须在头脑中完成。

        薄伽梵: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即使你成为了托钵僧,“我是一名托钵僧”的念头也会萦绕着你。无论你继续在家或弃世进入森林生活,你的头脑都一直跟随着你。小我是念头之源。它创造了身体和世界,还让你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如果你弃世,这将只是用弃绝之念取代家族之念,用森林环境取代家庭环境。但心智障碍一直与你同在。甚至在新环境中障碍会增强。改变环境没有帮助。无论在家还是在森林里,唯一的障碍就是头脑,而这必须被克服。如果在森林里你能够做到,那么为什么在家不能呢?所以,为什么要改变环境呢?即使现在你可以做出努力,无论环境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