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古代讽官刺官趣诗20首选说

 小天使_ag 2023-11-29 发布于湖南

常逢饿夜叉 百姓不可活(刺贪赃害民也)

唐人王熊,任泽州即今山西晋城都督府法曹参军,掌刑狱事宜。在任贪赃无度,劣迹甚多,判案却是糊里糊涂。譬如,抓住几个劫掠官粮的所谓贼人,不问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责打一百大板。而王之前任尹某,则较为公平。因此,当地士民就写了这样一首诗讽刺其人:

前有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

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诗中所谓的“驴咬瓜”、“牛嚼铁”,是说王熊判事传人的不利落,实际是讥其庸碌无能。后面的“镪”,本指古代串钱之索,假借为串就的钱币;“夜叉”,是佛经中吃人的恶鬼。王熊见钱眼开,无钱大施淫威,遇上这样的“饿夜叉”百姓能有活路吗?——(唐·张鷟《朝野佥载》)

所以名为姜侍郎(刺选司舞弊也)

唐玄宗时宠臣姜皎,与玄宗早有深交。玄宗登基后,姜皎出入宫闱,颇受信赖,曾经官至秘书监,封楚国公。姜皎之弟姜晦,目不解书,胸无实学,却凭借哥哥势力出任主持官员铨叙的吏部侍郎要职。其人又贪赃成性,选官从不考虑才学品德,皆以礼物多寡而定。所以,有人以诗诮曰:

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

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

诗中,“座主”即指姜晦。诗不仅讽刺了这位吏部侍郎的“无文章”,且由其姓氏“姜”字生发,联想到煮肉必备之生姜以及“冻猪肉”,从而巧妙地勾勒了一幅惟利是图的粗俗贪官的庸劣嘴脸。——(唐·张鷟《朝野佥载》)

忽然逢着贼 骑猪向南窜(刺宠臣丑态也)

唐人武懿宗,则天皇帝堂侄,为人残酷凶恶。则天皇帝曾命执掌大狱,审讯王公臣下。懿宗巧引口供,滥用严刑,诛杀无算。他镇守河北时,士卒有被俘而逃归者,均一律处死。就是这么一个家伙,在敌手面前却胆小如鼠。某次西戎犯边,则天皇帝派他率兵抵御。结果还没见戎寇入塞,就畏怯而逃。鉴于这一情事,又鉴于其人身材短小,左司郎中张元一乃赋俚俗诗嘲之:

长弓度短箭,蜀马临高蹁。

去贼十百里,隈墙独自战。

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

“蹁”即歪腿翻身上马状,“隈”即墙角落。此处的“战”,也绝非战斗之战,而是“战抖”之“战”。就是说,懿宗矮小无力,拉不开长弓,只能搭支短箭,“蜀马”个头不大,他也得“高蹁”一番才能上去;距贼还有百十余里,就蜷曲在墙角独自打颤。猛然看到敌人,竟然吓得仓皇失措,小个子上不了马,只能“骑猪”逃窜了。据说,则天皇帝闻知此诗后还问张元一,“难道懿宗没马吗?为什么骑猪呢?”张元一风趣回答,“所谓骑猪,是两腿夹猪跑也”。原来还是一个小猪啊,直逗得则天皇帝哈哈大笑。武懿宗这样的讽刺愤懑不已,但张元一也是当朝亲信,只得自认晦气。——(唐·孟棨《本事诗》)

今年敕下尽骑驴(刺作秀廉政也)

唐懿宗咸通年间科考,朝廷不满赴京举子生活奢华,突然下诏倡导勤俭节约,诸生一律不准乘马,只能骑驴。举子中有位郑昌图者,学业出众,但格外魁梧肥胖,是个特大块头,骑着小毛驴招摇过市,就显的十分滑稽可笑。遂有人作诗调侃道:

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辔长鞦满九衢。

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

“敕”即皇帝诏书。“辔”是驾驭牲口的缰绳,“鞦”是牲畜后面牵引的革带。“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长街。诗中说,今年天子下令只能骑驴,因此大街小巷尽是些拉着“短辔”、拖着“长鞦”的书生。“清瘦”点儿的还差不多,却把个又肥又大的郑昌图“愁杀”了也。孰料,此公竟然一举成名,高中状元,一直做到了户部侍郎的显位。——(五代·王定保《摭言》)

世上如今半是君(刺官场暴虐也)

晚唐诗人李涉,洛阳人,曾隐居庐山。后于唐宪宗时出仕,也屡遭谪迁。唐文宗时一度当过太学博士,又因写诗讥谤朝政,抨击权贵,而被罢官。

一次,李涉乘船还乡。夜雨朦胧中,一条强盗船突然追了上来。盗首问道“船上何人?”船家只好如实回答“是 李博士。” 盗首又问“是李涉博士吗?”李涉只好出来应付。确认无差后,盗首反而拱手道“我等虽啸聚江湖,但以劫富济贫为本,李博士的人品诗才久已知晓,今天绝不为难大人。不过,还请博士留诗一首为赠!”李涉听罢,沉思片刻,乃口占曰: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潇潇暮雨”时刻遇到绿林好汉,并以今后不必“回避”的切近语,表达了对这些强人的同情与理解。“世上如今半是君”一句,更将自己的社会体验与判断和盘托出。须知,其时的唐王朝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40年后即爆发了黄巢起义。所以,李涉的诗绝非虚与应付,而是有感而发之作。——(宋·计有功《唐诗记事》)

唯有蝗虫感恩德(刺烂政祸众也)

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王安石,抚州临川即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时举进士,神宗熙宁初年官拜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不久又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王安石任职时,施行青苗、水利、免役、保甲等变法,史称“熙宁新政”。其变法虽有史家称道,实际上问题多多,农民受惠甚少,负担反而加重。因此,熙宁七年被罢相;八年复职,九年再罢。王安石罢相后,曾担任江宁即今南京知府。是年秋,恰逢江宁一带蝗灾大起。于是,有人便在王常去游览之“赏心亭”题诗刺之:

青苗免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

唯有蝗虫感恩德,又随钧斾过江东。

“斾”,即古代高官出动时开路护驾的旗幡。说蝗虫随王安石到了江东,未必就是事实,但这种冷嘲热讽却实在犀利尖刻。因此,某日王安石宴客“赏心亭”,见诗后颇为不悦,命人追查,但终不知何人所作也。——(宋·岳珂《桯史》)

任尔啾啾到日斜(刺刮噪空谈也)

北宋名臣夏竦,仁宗时任职礼部、户部、刑部,还当过一段宰相。对古文字也有一定研究,并能写一手典雅的文章。夏竦早年镇守襄阳,有一个叫胡旦的也居住于此。胡为人躁急,言论狂放,说起来就没边没际、没完没了。但其曾为夏竦老师,故夏虽有不满,仍时而抽暇看望。一次,胡旦问来访的夏竦,“近来读书吗?”夏回答说,“政事太忙,难得读书。不过偶也写点绝句”。胡请诵读几首,夏竦就说,“前日写了一首'燕雀诗’,是这样的”。说完,就随口念道:

燕雀纷纷出乱麻,汉江西畔使君家。

空堂自恨无金弹,任尔啾啾到日斜。

诗中,“使君”可理解为对胡旦的尊称,“汉江西畔”借指襄阳。意思是说,燕雀纷纷从君家飞了出来,只恨我空堂没有金弹子,只好任其成天从早到晚,叽叽喳喳了。胡旦听罢,意识到是在发泄对自己唠唠叨叨的不满,遂不得不有所收敛。——(宋·文莹《湘山野录》)

功臣都是盗根株(刺官贼一窝也)

宋时,学士温叔同徜徉于京都书肆,欲购几册好书。发现一册手抄本《唐诗节要》后,就信手翻阅起来。突然他大吃一惊,原来在这本书中竟题写着这样一首诗:

中原不可生强盗,强盗生来不可除。

一盗既除群盗起,功臣都是盗根株。

强盗为什么除不尽呢?原来功臣都是从强盗根上长出来的。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社会晦暗必致官贼一窝的本质,读来令人解颐也令人解气。当然,这样的诗作者是不敢署名的,故只有在书籍的夹缝中聊抒郁积而已。——(宋·侯延庆《退斋雅闻录》)

多少旁人冷眼看(刺奸佞遭报也)

南宋理宗时宠臣贾似道,字师宪,台州即今浙江临海人。少时不务正业,依仗其姐理宗贾妃之势,竟官至知枢密院事,权倾朝野。其人当政后,滥施法度,贿赂公行,群小齐进,士林侧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佞臣。贾似道得势之时,曾有人作诗嘲讽道:

收拾乾坤一担担,上肩容易下肩难。

劝君高著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

诗中说,你“收拾乾坤”一担子挑在“担”中,但上台容易下台难也。奉劝不要作事过绝,还是将那遮天的手抬高些吧,须知有多少人冷眼看着啊!轻蔑之情,警告之意,俱皆直言不讳,这位无名诗人够得上一位有胆有识之士了。而结果,也被其不幸言中,贾似道晚年遭贬放逐,行至漳州木绵庵,被解送人郑虎臣杀死,一命呜呼。——(元·李有《古杭杂记》)

也被官中要纳鱼(刺苛捐繁杂也)

中国古代,每遇衰朝或乱世,税敛是相当可怕的,往往使百姓蒙受极大苦难。宋金末年,时事扰攘,课赋多如牛毛,几乎无处不至,无物不收,士民不堪其忧。因之,有位道人写诗叹曰:

太公寿命八十余,文王一见便同车(ju)。

而今若有磻溪客,也被官中要纳鱼。

“磻溪”一名璜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商朝末年时,姜太公年过八十未遇,垂钓于此,后被周文王发现而获重用,助周灭商,建立了旷世功勋。诗中说,当今如果再有姜太公那样的“磻溪客”,恐怕不仅不会碰到文王,只能被官府强令缴纳钓鱼税了。借古讽今,对比鲜明,针砭辛辣,入木三分,很能发人深思。——(元·刘祁《归潜志》)

放宽些子又何妨(刺严政冷酷也)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严刑律,整吏治,抑富豪,客观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主政过于威猛,嗜杀成性,却令许多人胆战心惊。一次,太祖到一佛寺游览,寺外赫然陈列着戈矛剑戟,寺中却没有一个和尚,唯见墙壁上画着一条墨迹未干的布口袋,旁边还题诗一首: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也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就是说,浩浩茫茫的大千世界,居然都被你藏在一条口袭中了。然而,凡事有收也应有散,管得宽松一些又有什么妨碍呢?无疑,这首诗是专门写给太祖看的。但太祖看后,却立命手下人追捕作诗者,终究一无所获。——(明·徐昌国《翦胜野闻》)

分明两个剪刀箍(刺滥竽买官也)

明代嘉靖年间,有个裁缝匠不学无术,但因贿赂有道,善于巴结,居然也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为此,名士顾霞山乃作诗戏之:

近来仕路太糊涂,强把裁缝作士夫;

软翅一朝风荡尽,分明两个剪刀箍。

“士夫”是士与大夫的略称。士,古代原是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后泛指任事者或者具有知识文化的人;大夫,古代是属于卿以下、士以上的官职阶层。诗中说,近来的仕途何其“糊涂”,裁缝居然也能加官进爵了。但瞧瞧吧,倘若一阵风吹去乌纱上的“软翅”,原来他的帽箍是两把剪刀支起的啊!对得志裁缝的不伦不类,挖苦得实在令人发噱。——(明·锺惺《谐丛》)

捕官被盗叫爷爷(刺武吏怯懦也)

据说,明代嘉靖十九年曾经出过这样几件稀奇事:一是杭州某稳婆即收生婆给人接生时,自己却在人家家中生下了孩子;二是某医生出诊看病,却突患急症死于病家;三是某看守仓库的捕官被强盗劫掠时贪生怕死,竟跪地连叫强盗“爷爷”。为此,有人口占一绝曰:

稳婆生子收生处,医士医人死病家。

更有一般堪笑者,捕官被盗叫“爷爷”(ya、ya)。

诗中,前二句实为调笑性的烘托,以此作为陪衬讽刺了那个吓破了胆的“捕官”,对平时耀武扬威的无能小吏,予以了尖刻的嘲弄。——(明·郎瑛《七修类稿》)

真个有天没日头(刺大员专横也)

明代苏州有一僧人,会写诗,才思敏捷奇诡。一次,在路途中遇到当地太守。太守知道他的才名,就以自己车驾前所撑凉伞为题,强令赋诗,否则不准离去。僧人稍加思索,立成一首:

众骨攒来一柄收,褐罗银顶覆诸侯。

当时撑向马前去,真个有天没日头。

诗之前二句直接描写凉伞,众伞骨聚拢在一起又由一伞柄收束,上面蒙着褐色的绫罗,银闪闪的顶盖罩着仿佛诸侯般的大人。后二句则借题发挥,一语双关,用伞之挡住太阳讽刺太守的滥施淫威,这世道真个是“有天没日头”了。此公本想以势压人,反受讥讽嘲弄,只好在难堪之中悻悻然而去。——(明·尹直《蹇斋琐缀录》)

辜负朝廷用尔曹(刺恶吏如狼也)

过去,荆州即今湖北江陵一带有一太守,施政暴虐寡仁,屡成冤案,搜刮钱财则贪得无厌,生活十分奢侈。百姓非常不满,极为愤恨。故有人以七律痛斥之:

食禄乘轩着锦袍,岂知民瘼半分毫?

满斟美酒千家血,细切肥羊万姓膏。

烛泪淋漓冤泪滴,歌声嘹亮怨声高。

群羊付与豺狼牧,辜负朝廷用尔曹。

诗中“民瘼”即民众疾苦。“尔曹”是对晚辈或不尊敬者的称谓。这位无名作者运用辛辣的笔调、犀利的语言,无情地宣泄了对混帐太守的愤怒之情,揭示了这些锦衣玉食但从不关心百姓疾苦的赃官恶吏的劣迹。全诗直言不讳,痛快淋漓,抨击之激烈令人叫绝,实在是一篇暴露官场罪孽的不可多得之作。——(明·冯梦龙《广笑府》)

黑漆皮灯笼半天萤火虫(刺庸劣昏官也)

某官浑浑噩噩,嗜酒爱财,一向怠于政务,断事不明,糊里糊涂地处理官司,以致百姓怨气屡积,士子啧有烦言。因此,就有人作诗讥诮道:

黑漆皮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样白虎,青纸画乌龙。

茄子敲泥磬,冬瓜撞木钟。但知钱与酒,不管正和公。

诗中前四句,黑漆的灯笼,半空的萤火虫,粉墙上的白虎,青纸上的乌龙,均是不清楚不明白之意。五六句茄子、冬瓜敲撞泥磬、木钟,意为不鸣,也谐言不明。诗充分运用了博喻的手法,为这位昏聩大老爷生动地描绘了官场写照,机趣幽默且入木三分。于是,很快就不胫而走,被人四处张贴。——(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却把江南寸寸量(刺强占民田也)

南宋理宗时期,蒙古军屡屡南侵,大片的山河沦于敌手,国势风雨飘摇。得宠的贾似道御敌无术,收复失地无能,却执意在江南一隅推广什么“公田法”,大肆进行“经量”。也就是通过丈量土地,贱价收买。后来,这种搜刮式的“经量”越搞越烈,民众颇有抵触。遂有人写诗嘲之:

失淮失蜀失荆襄,却把江南寸寸量。

一寸纵教添一丈,也应不是旧封疆。

两淮、巴蜀以至荆襄全部丢失,却把剩下的一点国土寸寸“经量”。纵然把一寸量成一丈,也不是在曾经自已的疆域上施行啊!后来,更有人填词戏之,“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轻狂太守在吾邦,闻道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你宰相一说“经量”就“经量”,下面的狗官一听“经量”就连夜“经量”;可是,落在敌手中的山东、河北,也应该“经量”啊,为什么不去“经量”呢?对这帮混帐官僚的荒唐举止,讽刺得也够淋漓尽致了。——(清·郭霄凤《江湖纪闻》)

面糊糊了青州府(刺官场笨伯也)

明代名臣、万历状元赵秉忠,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忤触魏忠贤阉党而被削职。据云,赵秉忠状元及第后回到故乡,青州府衙设宴隆重庆贺,道台、知府、益都知县等官员均皆出席。宴会举行时刻,恰好下起了大雪,众人遂求新科状元赋诗,赵秉忠则请一起联句。于是,道台出首句曰:

剪碎鹅毛空中舞,

接着,知府出次句曰:

山南山北不见土,

继而,知县续之曰:

琉璃碧瓦变成银,

最后,赵秉忠作收结句曰:

面糊糊了青州府。

诗的前三句,粗陋平庸,颇为拙劣,这些笨伯官员的水平一目了然。赵秉忠的第四句,却意在言外,很有别趣。表面看,此位状元郎仿佛也是“打油”之辈,其实他是故意运用巧妙的俗语,讥诮青州府衙诸公,脑子里均都不过一盆“面糊”而已。因此,宴会上陪客中的会意者,无不暗暗叫绝。——(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先取獐头鼠目人(刺小人易升也)

相士给人相面算命,在我国古代颇为流行。一般来说,相士所谓的贵相,多半是一些“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类的富态人物,反之则认为是贱相。但在清代,曾经有人写了这样的诗赠给某位著名相士:

相法于今大不伦,我将秘诀告诸君。

要看世上公侯相,先取獐头鼠目人。

诗中的“伦”,可作比类解。也就是说,今天的相法与过去大不可比了。我告诉诸位吧,要算人能不能当上公侯,只要取“獐头鼠目”者流笃定错不了。诗表面上是给相士传授“秘诀”,实际是讽刺当世显宦,多是贼眉溜眼之辈而已。诗人一语破的,直陈世相,读来痛快淋漓,更颇可引人联想也。——(清·袁枚《随园诗话》)

迫得诗人坐后艄(刺贵少傲慢也)

郑板桥一次搭船外出,适与某曹姓贵胄公子同舟。公子依仗乃父的势力,竟拒绝衣着寒素、不修边幅的郑板桥居于中舱,而迫其退至船艄。随后,板桥遂吟一诗道:

可恨当时偃月刀,华容道上不诛曹。

至今留得奸雄种,迫得诗人坐后艄。

郑板桥言,真可恨当年关云长在华容道上,没有用青龙偃月刀诛杀了曹操啊!结果使奸雄留下了后代,如今竟迫使我堂堂诗人坐在船艄。那位曹公子听罢,忙打听吟者是谁。当他得知是赫赫有名的郑板桥后,不禁赧然,只得赶紧趋前,急忙请罪。

附记:20多年前,吾尝与大学挚友,合著中国古代谐趣诗书籍一册,选注 300余首,已置诸高阁久矣。近偶尔翻出重读,虽觉多所粗浅,然亦聊可献曝。遂不揣惶恐,略摘一二,以飨识者,非敢借古喻今,唯愿博取列位一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