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框架,绝离不开十二经络

 向芸生 2023-11-29 发布于湖南

今天飞机时间比较长,重点跟大家讲下中医〖六经辨证〗和十二经络的根本关系,这个内容非常重要!!!

---

这个事情,有很大的误解:

首先,很多人,认为中医中药方剂跟扎针,不是一套思路,不仅老百姓不知道,连很多医家都不清楚;

其次,一些大医家,包括胡希恕,都认为六经与十二经络无关;

大部分省级的名医,其实是熟背伤寒论条文,也还是弄不清六经辨证,加上排队人太多,所以多数网友去看效果也不好。

稍微稍微好一点的,认为六经是十二经络的升华,这还算说得过去。

---

就目前全国网友发来的药方来看,全国范围包括港澳台,仅有少数技术好的,他们属于那种经验丰富,熟悉伤寒论条文,遵守〖六经辨证〗框架的原则,且以经方为主的中医医生。

但他们仍然没有明确提出,六经辨证,与十二经络的对应关系

===

就目前我的体会,〖六经辨证〗框架中的〖六经〗,严格对应着十二经络。

太阴病,对应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

少阴病,对应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

厥阴病,对应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阳明病,对应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太阳病,对应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少阳病,对应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

1.太阴病

太阴病的主要病因是:腹部寒湿

表现为,舌苔水滑、苔白、白腻,黄白、奶白,舌边有齿印,舌中后部苔厚腻;

手脚易冷,大便粘马桶,易溏稀;

有白痰,痰中白泡沫多,易流口水,吐痫沫;

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厕所一滴水都能听见;

尿频,小腿水肿,有脚气,下肢冷痛,髋关节冷痛,髋部肥大;

有眼袋,眼皮水肿。。。

---

以上太阴脾经的症状,现在全世界99%的亚健康的人都是这些问题,原因是全球饮食都非常接近了,牛奶水果冷饮!

同时具有3项以上,基本就可以下太阴脾经寒湿,这个判断了。

大家对着《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体会上面的太阴脾经寒湿的症状,细细体会!!!

---

太阴病的方根方药比较多,我们从《伤寒金匮》里的方剂中大概总结一下,主要有:

白术茯苓、干姜炙甘草、生姜大枣炙甘草、细辛干姜、厚朴、花椒、吴茱萸。。。

===

2.阳明病

阳明重症

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主要是阳明经症白虎汤症,阳明腹实症三承气汤症;

阳明上焦湿热症的栀子豉汤症、三泻心汤症,阳明下焦湿热的白头翁汤症;

。。。

这些书上写的比较多,但是由于上面脾经寒湿的原因,平时这些病症比较少。

---

阳明轻症

阳明病的轻症比较常见,但是书上比较少,困扰了我很多年,总结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太阴和阳明是一组循环,所以太阴脾经寒湿脾经不升,必然导致阳明胃经不降;

表现为,呃逆打嗝、痰多,口臭,喝水就呛。。。

治法,搞定脾经寒湿,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比较重的打嗝呃逆,可以加半夏;还有肝气郁结、肝经上逆的问题

---

一些人苦恼的青春痘,脸上长痘痘,都是太阴脾经寒湿,阳明胃经不降导致的,只要把太阴脾经寒湿给缓解了,马上就会好转。

---

无汗,但身灼热口干渴,手心烫,是阳明郁热,用葛根透热,参考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

这里不用白虎汤,因为舌苔水滑有齿印,不是阳明热症。

---

以上诸多症状,都跟阳明胃经的经络巡行,有直接的关系,就是太阴脾经不升,阳明胃经不降。

===

少阴肾经寒凉不升,表现为阳虚的下利不止,手脚厥冷,身上恶寒,精神萎靡;

少阴肾经阳虚的病症,用一味附子就够了,常用四逆汤即可;

---

太阳膀胱经负责水代谢下降,废水排出体外,所以有五苓散的猪苓清膀胱水湿瘀堵的湿热,泽泻清胸腔水湿瘀堵的湿热;

太阳病还有表风寒无汗的麻黄汤、葛根汤症,轻度的解表用紫苏叶杏仁即可,婴儿用五六个小葱葱白就行;

有汗恶寒恶风的的桂枝汤症;轻症用一味生姜即可。

如上所有症状,体会足太阳膀胱经的巡行路线,细细体会!

===

厥阴病

厥阴肝经常见的病症,如女性常见的西医病症,上焦的甲状腺肿大,中焦的乳腺肿瘤,下焦的子宫肌瘤、宫颈癌、附件炎等等,显然都是肝经上的严重郁结。

---

《伤寒论》的厥阴病,讲的很多都是重症,比如上热下寒的乌梅丸症,麻黄升麻汤,比如纯寒症用四逆汤,纯热症用阳明症汤药的白虎汤、三承气汤、湿热症汤药;

厥阴病的气结,就是四逆散

厥阴轻症,有胸闷、嗳气,常用柴胡炒枳壳桔梗,2-3天就解了。

---

所以厥阴病的常用一味药,就是柴胡;

当然厥阴肝经的病症,很大程度上跟血虚有关,多用到白芍、枸杞、熟地黄,比如牙疼;

严重的血虚崩漏参考六味地黄丸作为方根。

肝经的轻症很常见,重症是女性的妇科病很常见,多数比较麻烦,一般号称省级名医的都不太会治。。。我自己也只能治70-80%。

---

现在很多书上,包括很多大医家,厥阴病都搞不清楚,原因就是没有把厥阴肝经的巡行路线,拿过来细细对比体会。

他们片面地把“上热下寒”作为厥阴病的主要特征,没有理解厥阴病〖厥〗有的纯寒、纯热、上热下寒、气郁、血虚血热。。。等几种不同的类型,以及它们的相互夹杂。

以至于把少阳阳明的大柴胡汤症,太阴阳明的三泻心汤症,也归到上热下寒里面去,误导了我很久。

---

有一本叫《千古疑案-厥阴病》写得挺好,让我开始找到一些厥阴病的思路。不过这本书的作者,仍然没有从肝经的巡行路线上总结,以至于他的其他书,如太阴病,有些混杂其他经的病症。

后来是在网上找了一两年,有个作者有一篇文章写的还比较清楚,作者名字忘记了。

---

厥阴病的病症,轻症、重症,挺复杂的,不会治厥阴病,估计有80%的病人你都没法下手;

这里我们不展开了,下次单写厥阴病的时候仔细写,最近几个月,我自我感觉基本总结有点清晰了,大部分病症都效果不错!

---

少阳病

少阳病跟厥阴病,紧密关联,因为太阴脾经寒湿的原因,以治厥阴病症为多,少阳热症其实比较少。

如民国和清朝,太阴脾经寒湿比较少,没有舌苔水滑,少阳热症就会比较多。

===

肺经

肺经本身属于太阴经,肺经脚踏两只船,一边是太阴脾经的寒湿,一边是太阳风寒无汗的表症;

所以我们看,多数感冒,被西医吊盐水,或者自己吃感冒西药之后,感冒发烧,感觉好了,但是转咳嗽有痰了,这就是风寒入里,进了一层到了肺经了;

---

新冠病症就是这样,迅速恶化为咳嗽、西医肺炎、咳血;

杏苏散、人参败毒散,重症痰血加苇经汤即可,其中有重要的、常用的肺经咳嗽方根柴胡炒枳壳桔梗前胡,很好用。

===

我们〖六经辨证〗框架,讲六经,不讲十二经络,是因为脚上的经从脚到头,其病症涵盖了大部分手上的经;

六经中,太阴少阴厥阴三经负责升,阳明太阳少阳负责降,就是〖三上三下〗;

太阴脾经和阳明胃经是一组循环,脾经胃经相表里;

少阴肾经和太阳膀胱经是一组循环,肾经膀胱经相表里;

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是一组循环,肝经胆经相表里;

就是〖三组循环〗。

这也不是我发明的,《黄帝内经》里有提到的,但是表述不明显。

===

扎针

针灸是包括扎针和艾灸,针是针,灸是灸!

艾灸,用火热的艾草,这个并不适合寒热夹杂的现在的大多数人,只适合局部的纯寒,这里不展开。

扎针,就是严格遵循经络的巡行路线的,推荐大家看《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和杨真海的《黄帝内针》。

看几天,就可以给自己扎针了,只是比较适合气的瘀堵的痛症;液体和固态的瘀堵还是要用方剂,见效快。

===

经络

经,是高速公路;

络,是田间小道;

脏腑,是高速路上的服务区!

所以〖脏腑论〗必然没法看病;

所以脾经寒凉水湿重症,会有肥胖和肌肉水肿;

所以肝经血虚血热,会有皮肤过敏,知道这个按脾经寒湿+肝经郁结血虚,过敏用不了2周就能治好!

---

〖六经辨证〗的症,六根全部的症,都要写出来,才能归类,再开方;

不能说,我先治脾经,下次治肝经,这个不行,他们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

比如胃病,很多是脾经寒湿,肝经郁结,导致的;

加重的进一步影响到肺经和心包经,出现打嗝呃逆、入水则呛、入夜咳嗽、心慌心痛,等等复杂的病症。

---

所以,单独今天去治胃病,明天去治失眠。。。是不行的,没效果的,身体病症是一个整体;

更不要说,西医的单独治牙疼、治高血压、治糖尿病,完全是荒谬的忽悠。骗钱是小,拖延数年成重症,才是大问题!

---

所以不能吃一味药,比如薏米,说去湿。更何况薏米本身是寒凉的,针对湿热,不是针对寒湿的。多数人越吃越糟糕。

更不能单吃一味黄芪,说补气!那是没用的!

其他,所谓阿胶糕、铁皮枫斗、枸杞。。。这些单吃都没用,它们都寒凉,多数脾经寒湿,舌苔水滑有齿印,大便粘马桶的,都是越吃越糟糕!

只有两个,一是生姜,每天少量煮汤喝;一是黄豆,每天单炖浓汤可以多喝,对于脾经寒湿的人很有好处。

血热的,舌头暗红,睡觉夜醒或燥热、例假提前量少崩漏的,生姜单次用量要少,以不辣为宜!

===

其他奇经八脉,我懂得不多

手上有〖六经辨证〗暂时没有碰到分析不出来的病症;

用不上奇经八脉。

---

总之

中医看病的根本方法是〖六经辨证〗,这个框架,绝离不开十二经络!

今天就写到这里。

这篇文章比较重要,希望立志学中医的人,多读几遍,对照经络,细细体会!

如果会灵活应用的,用不了几个月,技术水平肯定超过市面上90%的中医医生。

===

黎明素问

写于20231117飞新加坡途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