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时代的题海战术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吗?

 红鱼学长学习网 2023-11-30 发布于河南

刷题、解题、和研究题目:优先刷中考和高考真题,其次是模拟题、高质量的联考题等。

以上试卷,尤其是真题试卷,一定要买纸质版的,可以去书店或网上买。网上买的话,更优惠。

1、升学阶段,学生需要找出时间,研究近10年、近15年的中考真题,高考真题。最少是近10年的。因为总量试卷,每科就10张左右,总的加起来,也就50-60来张试卷。

从初二下学期及暑假开始、高二下学期及暑假开始,以及进入到初三、高三时期,就可以去研究中考真题和高考真题。

2、为什么要研究真题?这是因为真题之间,都是互相借鉴、互相出题的。因为教育院的出卷教授或老师,都是同一批人,他们之间,都是同事关系或朋友关系,他们所出的试卷,都是几万人、十多万人或几十万人参加考试,同时使用的试卷,所以他们一定会做到100%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出题的时候,就会参考往年的题目,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真题的试卷,不会出现“翻车”的现象。

这个“翻车”的意思,是针对升学录取来说的。因为中考和高考,其实本质上不在乎分数多高、多低,对于教育院和大学来说,他们关注的事情是录取。在保障录取率的情况下,以及优化录取工作的情况下,每一年的试卷,其实都差不多。因为从概率统计看,每一年的学生水平,其实都差不多。这是因为,历年的大部分学生的智商和努力程度,都是不会变化太多的。

所以,看以往的真题,其实就是提前进行中考和高考的。

3、尽快研究中考和高考真题,像语文科目,在初一和高一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研究。像英语、历史、政治道法、地理,在高二上学期,就可以进行研究。像数学、物理、化学,在高二上学期结束,就可以进行研究。

4、研究的意思,指的是,先去做一做真题,然后对照标准答案,去看看标准答案是如何写的。

如果真的看不懂,或者后续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不会做,那建议尽量去理解一下题目的步骤,然后多看几遍,看四五遍、十几遍都可以,最后是直接背诵标准答案的解题步骤。比如数学和物理,很多压轴大题的解题步骤,可以先多看几张高考真题、中考真题的压轴大题,然后再去背诵。直接死记硬背也可以。因为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可以再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在看了十几道高考数列的真题以后,发现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解答,那就说明,这个学生,对这些压轴大题的感知,是很薄弱的,相当于自己的大脑里面,没有建立起对压轴大题的一种解题路径。这个时候,那就先不去做题,而是应该先把以前看过的数学题目给拿出来,多看几遍,看看四五遍、十几遍都可以,然后就是直接背诵题目和背诵答案。因为这样的话,是可以提高学生对压轴题目的感知的。当然,背诵肯定不是硬性的死记硬背,肯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也不是说,把每一个数学符号和步骤都背诵的滚瓜烂熟,而是多看几遍,一边看,一边在草稿纸上,把重要的步骤进行写写画画,这样就可以了。针对每一种题型,比如导数、数列、圆锥曲线、不等式、解析几何等题型,每一种题型,都进行标准答案的研究和背诵,或者是多看几遍,那么每一种题型,重复10几道题目,这样的话,再研究完10几道题目以后,基本上会对这种题型,有一个感知。

有了感知以后,趁热打铁,去找新的题目、新的高考真题,去做一做,然后对答案,看看是否能够掌握。如果还是掌握不了,那就继续研究、继续看题目、继续看标准答案。

5、以上过程,辅导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进行解题或研究分析题目。当然,时间有限,大部分的时间,学生都在学校里面自学,所以学生本人需要掌握这个方法。以便自己能够进行研究和学习。

当研究了10几张试卷以后,再整体去分析一下试卷,以及细化到每种题型去分析一下,把这10几张试卷上的同等题型都去研究一下,比如导数题、数列题、磁场题、语文作文题、英语作文题,等等。把同等类型的真题,放在一起研究一下。再去记忆一些解题步骤和套路,就比较好。

6、中考和高考真题、模拟题、高质量的联考题,以及学校里面会发下来的各种试卷,再加上学生额外买的试卷,那么加起来,每个科目,会有30张或50张试卷,或者更多。这么多试卷,不是每张试卷都去全部解答一遍。因为学生没有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只做每张试卷里面不会的题目,对那些多次做过或者已经会了的题目,就不需要再去解答了。对于已经会的题目,可以直接舍弃不做,因为这样节约时间。除非是这张试卷或者这份作业,是老师检查的,不然的话,可以直接舍弃不做。这是因为,时间宝贵,不能把时间都用在做重复的题目上。因为很多题目,都是已经会了的。而不会的题目,依然是不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去研究不会的题目、没有研究难题。

研究难题和不会的题目,是一种自虐。这对学生来说,是心理的折磨,会让大脑感受到痛苦。

但是,只有把难题和不会的题目给研究好,才能提分。所以,把时间放在不会的题目和难题上。

7、当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例如到了每年的3月份,4月份,5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时间特别紧张了。那么学生的时间,应该多用在研究题目上去。尤其是历年的真题,因为这个时候,所研究的真题,有可能在当年的中考和高考中,会出现极其相似的。尤其是一些选择题或者压轴题。像物理化学中考,理念的很多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上都类似。只是改了一些文字描述或者数值,其他的基本都类似。也就是说,越到最后,就越应该去研究真题和题目,相对来说,就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解题了。每周只需要做做几道题,练练手即可。

8、在解题、做题、刷题和研究题目的时候,不要放弃背诵这个技能。

就是说,在解题、做题、刷题和研究题目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不懂的知识点,那就及时找大本复习资料,去把大本复习资料上的知识点,再去梳理一下。哪里不会就看哪里,而不是全部把某个知识点的一连串知识点给学完。只是学不会的知识点。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约时间。

9、如果不会的知识点特别多,或者说如果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或者说时间已经很紧张了。那按照这种方法去进行:以数学为例,此时就先找1-3张中考真题,或者高考真题,让学生做做真题,1-3张真题做完以后,就知道学生哪些知识点不会了。这个时候,就直接找大本复习资料,把不会的知识点给学习完。然后及时找新的题目,去练手。这样的话,就可以把不会的知识点,一个一个梳理完。

10、如果时间比较紧张,不会的知识点又太多了,学生又很焦虑,这个时候怎么破?

那就放弃解题、放弃背诵大本复习资料上的内容,直接研究真题,而不是去解题,然后对照着真题的标准答案,去看标准答案上的题目解析。多多记忆标准答案上的解析就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直接研究真题,而不是去解题”的意思就是,不去做题,直接去看题目和看答案。因为直接解题,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并且解完题,一对答案,发现很多都错了。那对学生心理,更是打击。这个时候,整个人都会不好的,整个人的学习效率,都会很低。那这个时候,还不如放下一切纠结,“直接去研究真题,而不是去解题,然后对照着真题的标准答案,去看标准答案上的题目解析”。

因为直接对照着真题的标准答案,去看标准答案上的题目解析,是比较轻松的,对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小,人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会舒缓下来。大脑的压力就很小,这个时候,就像刷剧或看书一样,反而会记忆一些知识点和题目的解法。这样会避免内耗。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直接做题然后对答案后,发现题目都做错了,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进入内耗和怀疑,以及难受的心理状态。而长期的这种内耗状态,反而把人的精气神给磨灭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生很努力,但是分数依然不高的本质原因。

以上所说的记忆,或者看题目和看答案,不是一定要死记硬背全部背下来。如果时间太紧张了,那么就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看几遍、多记忆几遍就可以。看几遍的意思是,就相当于我们刷剧、刷小说一样。一部剧、一部小说,比如说我们会看很多遍,但是在看这么多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把这部剧、这部小说的全部内容都给记下来了呢?

不是的,这里说的多看几遍、多记忆几遍的意思是:学生的心理要强大,心理要看得开,不要纠结于没记住。因为越纠结,心理越毛躁,那么记忆力就会越差。所以说,一定要看得开,在看得开的心理基础上,去找到真题试卷去看,来回多看几遍、多记忆几遍,看的时候,心态放平稳,不要有压力;看了一遍后,发现看不懂或者后续解题还是不会,那就再看一遍、再看两遍,甚至是三四遍。一般来说,看4遍,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看4遍题目以及题目的标准答案,这里所花费的时间,都是比较少的。这是因为,看题目和看答案,一定是很快的,很节约时间的。多看几遍,就熟悉了题目,就会对题目以及解题步骤有一个感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