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 八十年代后期始,港台歌曲在大陆非常流行,特别在校园中,很适合青春年少同学们的欣赏心理。而吉它是这一时期最流行的乐器。 八九年暑期,父母征求我意见,我愿意后,随父在父亲工作的水暖队打临工两月。返校一月余,工资下发共120元。自然年轻的我也爱赶时兴,索兴就去离校不远的体育路乐器店选购了一把美声牌吉它。 高年级同学有弹吉他弹的好的名手,一般在校内名气相当大。同学托同学,找了个名手给我调好了弦,又借其它吉它友的《刘天礼民谣吉它讲座》,这本教材在当时最流行,教材中曲目很适合初学者学习。吉它呢就放宿舍,校园治安非常好。从无失盗现象,白天在教室上课也放心不怕丢。 每天放学中午和下午,晚自习回到宿舍,都拿起吉它刻苦、认真地练习。当时在上铺,那一学年,时不时有同学来宿舍窜,他们中的很多都能拿我的吉它弹那么一两个曲子。 背带一般是乐器店附带的。拔片要另外掏钱卖,这是我练习一段后逐渐知道的。而《兰花草》,《爱的罗曼斯》、巜送别》等这时也渐熟至随手。 表弟个子特高,那年刚16岁就近1米7多了,现如今大约1米9几。他也爱好,那时我时不时把吉它借给他一段。我也趁此专研教材,学习乐理。 校园中当时,如齐奏的巜大约在冬季》同学们没有不会唱的,是当时最红的流行歌曲,至于拿吉他独奏或伴奏弹唱不少学生也都会。到后来《彝族舞曲》有一定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形。老师认真教,言传身教,自己不断苦练。再配上听录音带讲授。进步快又大。与老师直接交流,同同学互相帮助。日子飞快过去。到开学再赴校俨然己有师长的影子了,自己高兴。同学羡慕。吉他也长了一岁。自然,对这个伴我也有了一定感情。 等到毕业季,忧伤自然成了主题,《光阴的故事》最适合这时,这种气氛中传唱。匆忙中,恍惚中我们己步入社会。而时不时回忆校园生活,老狼的《同桌的你》恰迎合了这种心理。歌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中间,也很符合那年代人们欣赏心理,在大陆流行到了极致。同时弹唱易学。 有时,吉它在同学间转借,传来传去,似传递友谊,又似传递物主的牛逼,有时你也不知借给了谁,总之转了一圈最终回到了本人手里。象所有物品归还感觉一样,有种失而复得沉旧的喜悦。 工作后志向改变是常事,我上了驾校,生活的路同样越行越远,又参加汉语言自考等,对吉它的爱渐谈薄,后索性半卖半送给了以前某同学。吉它命运再无考,但这把吉它给了我许多美好回忆。成为我青春年华的留恋与点缀!伴随我渡过许多美好珍贵的时光。至今回想起,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