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感受到:普通人的宿命,刷题、内卷、挣扎一辈子

 舒山有鹿 2023-11-30 发布于广东

低欲望的年轻人 00后想丁克,90后不结婚,80后性冷淡

01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调侃:做题,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一谈到做题,就会想到近两年的一个热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从小到大,就埋头于题海当中的普通人们。

在深入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为什么会存在“做题”的行为?

古时候,人们都会通过考“科举”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科举的本身,就是根据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考试的主题,进行策论的回答。

说到底,这就是“答题”的行为。到了现代,也是如此,以考试、做题来选拔有潜力、会考试的孩子,让他们去到更好的学校、岗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年级的小学生,如果利用周末时间补习奥数,对学习的帮助大吗

02

普通人从3岁读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就会接触到应试教育,需要做少许的题目。比如说,小班升中班,中班升大班的择优考试。

到了小学、初中、高中,每一次的考试,都决定你的排名。每一次大型的考试,比如说中考、高考,都决定你去什么层次的学校。

中考,不论报考的学生有多少人,都会五五分流。筛选一半人读高中,筛选一半人去技校,培养成为蓝领。如果你不想读技校,就只能拼命刷题,去通过中考。

你有幸,通过了中考的考验,到了一所不错的高中读书。这个时候,你会面临一个问题——能不能考上本科,是考上本科的三本、二本,还是一本?

高考比拼的,不是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你排到了多少名。排名越前,所能选择的好学校就越多,未来的前途也就越光明。

考研、考博、考公、考编也是如此,只要涉及到“考”,就需要你去刷题,成为考试的机器人。一张卷子,定了你的输赢。

为什么马云下辈子想做女人 复旦教授6年跟踪调查46户上海家庭

03

有人会说,为什么非要以刷题、考试来定输赢呢,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评价标准吗?

很遗憾地说,在今时今日,对于没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没有什么方式,比考试的分数更公平。所以,应试教育,是无法改变的。

试想,人那么多,谁有本事一一素质教育,一一挖掘潜力呢?成本太高了,也没有人可以做得到,所以“刷题考试”就是普通人必然的经历和宿命。

你懂得刷题,会考试,那你多半可以读不错的大学,毕业后找到工资还行的岗位。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命运了。

反之,你不懂刷题,也不懂考试,哪怕你才华横溢,其他方面很突出,也有可能被埋没,因为你没有通过应试教育的考验。

我们要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筛选器,让会读书的人,干脑力活,而让不会读书的人,干最底层的体力活。

谁希望自己干底层的体力活呢?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想干,所以每个人都拼命内卷。

早知道种牙这么便宜就不戴假牙了,现在,在北京这个价就能种牙

04

只要谈到“刷题家”,就无法避免一个问题——内卷。

为什么存在内卷呢?因为资源不够,而每个人都需要争夺资源,这就注定人们会为了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内卷。

比如说,当地的优质学位只有100个,而学生有1万人。这1万人会为了100个优质学位而内卷,拼谁会考试,谁能卷到最后。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难道就做不到1万人,对应1万个优质的学位吗?做不到。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分为三六九等。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你就是喜欢当办公室的状元,而不喜欢当洗厕所的状元。而办公室的竞争,终究是激烈的。

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坐办公室,凉空调,终究需要有一大堆人去送快递、送外卖、日晒雨淋,活成劳碌命的样子。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就会存在内卷。人多,内卷更大。人少,内卷可能会小一点。

研究表明,大多数 低欲望 的普通人,其实离绝望不远了

05

普通人的宿命,刷题、内卷、挣扎一辈子。

谈到这里,屏幕前的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这标题,不是“人的宿命”,而是“普通人的宿命”呢?

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哈士奇的差距还要大。普通人,指的是没背景、没关系、没靠山、没后台、没势力、没家底、没资源、没人脉的平凡人。

如果你有靠山、有关系、有资源,那你就摆脱普通人的行列了。靠山、关系、资源,可以让你摆脱刷题、内卷的命运。

这单位的负责人,是你父母的老熟人,那你进入这单位,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哪怕你学历是大专也没问题。

反之,这单位的负责人,跟你毫无关系,那你就需要跟一同前来应聘的人竞争。哪怕你学历985、211也有可能落败。

普通人之所以刷题、内卷、挣扎一辈子,是因为他们缺乏突出的优势。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