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写诗要用“诗家语”

 小天使_ag 2023-11-30 发布于湖南
(3)《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写诗要用“诗家语”

     ---第五讲:吟诗写诗,提高品位(上)

         《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社会上多年就流行一种说法:人生在世,如果能够吟诵古典进而自己也能写点儿“像样的”诗歌,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儿,是一种幸福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说过“我羡慕、佩服、敬重、也有点忌妒那些会做诗、能吟诗、能体会诗的人(《中国诗学·序》)叶秀山先生的这番话,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很认真地说出来的是一很高学术修养的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叶秀山先生的番话,出了诗歌于人生的重大意义,这就是:诗歌能够使人变得高贵和高雅诗歌能够使人变得满足和幸福 

曰:“小子何莫学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奋发,所说的“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尚的盛衰得失,所说的“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群体之间的和谐与沟通,所说的“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表现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也就是批评、讽刺和鞭打孔子还说:学习《诗三百》,可以教育年轻人“可侍奉父母,可侍奉君王,还能够知道许多关于鸟兽草木名称方面的知识。  

《论语·季氏》篇写道: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一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我就听到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因其诞时别人赠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陈亢音gāng):孔子的学生,字子禽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别的学生所讲的内容。远:不亲近,不偏爱。  

《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叶秀山:“我羡慕、佩服、敬重会做诗、能吟诗、能体会诗的人。 

陈亢对老师儿子孔鲤有所羡慕,这是理所当然的。但陈亢怀疑老师自己的儿子开小灶,所以就从侧面询问孔鲤是不是得到过特别的教诲孔鲤回答的话,证实了老师表理如一言行一致对学生一视同仁,并没有给自己儿子留有私心。听了孔鲤话后,陈亢不但没有失望,反而说自己“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篇《论语·季氏》中所记述的孔子导儿子》、学《》的故事,历来传为美谈,称之为“庭训”“诗礼垂训”,孔子人则之为“祖训”,称“诗礼传家”。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在世,要学会做诗、吟诗品诗,每个都必须一种人文素养。因为会做诗、会吟诗、会品诗的人,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使人达到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的理想境界    

    如上所言,诗歌能够使人变得高贵和高雅诗歌能够使人变得满足和幸福;能够吟诵古典词进而自己也能写点儿“像样的”诗歌的人,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儿,是一种幸福!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下面就结合实例来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一,吟诗品诗,能够提升人的气质美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云: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古今很多诗人把雪和梅并写,因为雪因梅而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品格的高尚。举例来说,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这首词中,雪和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毛泽东笔下的雪和梅,其品格和气质是何等的高尚!但卢梅坡笔下的雪和梅,却为了“争春”而发生“摩擦”,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谁也不肯相让。这是何等的不应该的!

卢梅坡《雪梅》诗姐妹篇,诗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的这首《雪梅》,其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上联说二者争春诗人也无法判出高低;下联则巧妙地揭示出梅和雪都有长处和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这样写,不但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和梅各执一端的失误。品读全诗,人们立刻领悟了卢梅坡的“言外之意”,这就是:诗人借雪和梅的争春来告诫世人,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能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要有自知之明。卢梅坡的这两首《雪梅》既有情趣,又有理趣,喜爱诗词的人值得反复吟咏和品味。

 从赏读卢梅坡这两首《雪梅》诗可知:吟诗品诗,的确是能使人消除俗气,给人带来高雅趣味,能够提升人的气质美。梁武帝萧衍过: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说:士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他们的话意思一样,都是说:离开了诗书,一个人的趣味定然会变得低下。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这是因为凡属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往往喜欢追求一种诗性的生活。所谓诗性的生活就是生活中离不开诗生活一旦与诗发生了紧密联系,就会变成灵性,有了浪漫,有了趣味的人简言之,诗歌可以使人化解生活的平淡,使生活变得更加高雅有趣更加幸福快乐,这就像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二,吟诗品诗,能够让人享受音韵美

我国传统诗词,通常将平声和仄声间隔着配合使用,这就是近体诗的平仄律”。即: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按照这种格式写出来的诗,读起来自然有高低起伏的声之美。我国古典诗词朗诵起来之所以好听”和“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它要“押韵”,具有韵律美。

所谓押韵”,是指相同或者相似的音质(即同一韵部的字)在一定位置的复现出现通过这种复现出现,既使诗歌琅琅上口,富有美感;又使诗的情感在一定区域往复回旋充分渲染。我国传统诗词“押韵”都是压在句尾,句尾通常意义和声音的自然停顿。

我国近体诗押韵,通常是遵守平水韵。“平水韵其刊行者宋末刘渊原籍山西平水县)而得名。隋代人陆法言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人的《切韵》已被简化193韵。宋末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金山西平水官员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合并为106韵,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平水韵虽然南宋时才出现,但它反映了唐代人作诗用韵的“真实状况另外,近体诗通常平声韵的。这是因为平声韵比较绵长,读来有一种余韵悠悠、不绝如缕的感觉仄声韵比较短促,读来给人以刚健急促的感觉

下面请欣赏、比较大家所熟悉的两首绝句。第一首是李白《赠汪伦,诗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受到当地人汪伦热情款待。临走时,汪伦还亲自送行,于是李白写下了这首《赠汪伦以示留别。

本诗前两句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出一幅离别的画面。后两句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的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三字,既描绘了桃花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由于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已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惯常用语。正因为这首小诗,使得安徽的桃花潭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桃花潭也成为供人旅游访古的名胜遗迹。                             [未完待续] 

《门外谈诗》之第二十三:写诗要用“诗家语”(之五)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