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石台秘境——八棚大峡谷~龙王洞穿越

 cjs芈人 2023-11-30 发布于安徽
石台天路环天外,云中净土七井山。
龙王洞瀑迷人醉,八棚秘境谷幽深。
遍寻不得三角措,见得尊容遗憾归。
夜宿农家品土菜,共话驴行户外情。
图片

        前一周末去湖北大悟、罗田和安徽金寨大别山老区一行,没看到令人心醉的秋色,2023年11月最后的周末继续追秋,往皖南的石台天路一行,看看几个古村,探访一下早就想去的八棚大峡谷和龙王洞。

        这些年去石台县已经去过不少次了,但是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受。那些年石台一直未通高速,合肥过去要4个多小时,而前年高速通车后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开篇前先简介下石台县吧。

        石台县,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位于黄山和九华山之间,号称“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是国内罕见的三大富硒地之一,称为“中国生态硒都”,还有个著名的长寿村“大山村”。曾经的石台县城很小,记得十多年前去时都还没有红绿灯。石台县的美景很多,国家4A级景区都有7个,没开发的景点更是不计其数,还有条“流淌着诗歌的河流”——秋浦河,唐代的超级驴友、大诗人李白也曾在此流连忘返,写下著名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其中的第十五首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说不完的石台,看不完的石台,这里不多说了,免得又被举报非原创,大家有空还是多多去实地感受吧。

        2023.11.24(周五)晚下班后和波波两辆车合肥出发,波波走京台高速,我走低速到舒城接上天外来客后走德上高速到石台县城下高速,然后到蓬莱仙洞处进入石台天路,前行几十公里到八棚村农家住宿,到那已是晚上10点多了。

        PS:“石台天路”西起蓬莱仙洞,东至七都镇,全程65公里,平均海拔在650米以上,最高处达到901米,全程穿越在群峦起伏、谷险渊深的七井山间,山路蜿蜒回环,惊险刺激,曲径通幽,沿途还有一个个散居在山岭间如神仙秘境般的高山古村落,等待着你去逐一探秘。

        周六早起来看一下农家周边。

图片
        土灶大锅。
图片
        小时候经常捣锅洞。
图片
        航拍一下八棚村,还有大峡谷,这一片山峦就叫七井山,群起伏,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悬在云中一片净土”。
图片
图片
        农家旁边的一株银杏虽不大,但树叶很黄。
图片
        早餐后先下去大峡谷看龙王洞瀑布和龙王洞。原先是计划先到画坑村看晒秋和那个网传的三角措,但是后来考虑到周日下大峡谷的话,时间久,还要开车回程,大家会比较累,于是改为周六下大峡谷看龙王洞,周日再去画坑,然后一路返程。
图片
        漫山的山茱萸,已经全落叶了,枝头上还有一些红果。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图片
        十分钟就到了大峡谷天坑旁边的简易观景台,俯瞰天坑石壁千仞,谷险渊深,让人惊叹于上苍的鬼斧神工。天坑底下就是大峡谷,名字叫法不一,七井大峡谷、八棚大峡谷或黄尖大峡谷,下去峡谷的小道非常陡峭,基本是沿着绝壁树林往下,不是玩户外的老驴都不知道此处,更别说下去了,所以这条峡谷仍保持着原始的神秘。
图片
图片
        下行的道路仿佛在此处断了,最后把轨迹看了好久,才发现就是钻进观景台旁边密密的小竹林前行的。
图片
图片
        下到悬崖边的一块巨石处看天坑绝壁。
图片
        绝壁中间凹陷处还长了几棵树,应该有个小洞还有点水流出的。
图片

图片

        下行的路很陡峭,平衡不好的只能屁股坐地往下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到天坑绝壁下时,就从林间滚石陡坡往下了,需要时刻小心脚下,注意石头松动,还有不要崴脚。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观景台下到谷底,海拔差不多下降400多米,谷底的峡谷上方是一道断崖,往下流水潺潺,龙王洞还在此处下游300多米远。
图片
图片
图片
        循涧水一路往下,在小溪两边跳来跳去。
图片
        这处瀑布从一个小洞中流出来,有点长白山北那个峡谷泉水的感觉。
图片
        谷底阳光较弱,苔藓长的很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峡谷内多处绝壁,很不好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一道小瀑布下都有一个非常清冽见底的小潭,这水超级好啊,并且富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瀑布的轰鸣声越来越大,行不多久,终于看见这传说中的龙王瀑布了。一面巨大绿色的岩壁上,数百道涓流沿着长满苔藓的崖壁挂落,汇入下方碧绿的深潭。这种苔藓涓流瀑布很少见,多数在喀斯特地貌才会有,我老家丫山那边的九龙瀑布也是这样的,但没这个瀑布规模大,也不及这瀑布的原始静谧。这一帘瀑布的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感受,不枉那么艰辛从崖上爬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我很少拍自己,但如此美景我必须留影一张。
图片
图片
        再从瀑布右边的山坡往上,寻找瀑布顶端。
图片
        瀑布顶端就是一处高约50米的悬崖,下方是一个巨大的三角状洞口,这就是龙王洞,龙王瀑布的水就是从这洞里流出来的并一直流向峡谷下方六百丈水库,再至清溪河,最终汇入太平湖流经故乡的青弋江,在芜湖市汇入长江,直至上海市进入大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洞口内有点钟乳石,洞内黑咕隆咚,里面是一个神秘世界。曾有探洞队伍划皮艇深入数公里,还没到尽头,看到里面还有个洞内瀑布,感觉和池州长生洞有点类似,也许找个夏天,我也会划艇进洞一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洞口有棵很直的树,应该是青檀,树稍正好顶住洞口上方的一块钟乳石,好似把洞口撑住一样。
图片
        洞口外侧下部有块钟乳石好似一个龙头,从山体里探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洞中的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游来游去,这正是有水的地方必有鱼,无论多高。
图片
        洞口有道天然石坝挡住流水,洞内形成一个深潭。
图片
图片
        洞口待了半小时,后面的队友还没到达,于是我三就下撤返回了。
图片
图片
        谷底途中遇到另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还有其他的队友。
图片
        上山容易下山难,爬上去就轻松多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到观景台处稍作休息,看峡谷对面还有个观景台,那边是黄尖小队,等一下开车过去看看。
图片
图片
        此次八棚大峡谷~龙王洞徒步轨迹。
图片
        此次徒步视频。

        时间尚早,还不到两点,我们几个人也不等在峡谷底的队友了,继续去那个传说中的三角措。

图片
        八棚村是辣椒种植基地,最后的挂在枝头的品相差的辣椒都不要了,直接倒在地头,着实有点可惜。
图片
图片
        网上曾有推文介绍这个八棚“三角措”,说这个高山湖泊状如三角,故被探秘者称为“三角措”,是深藏在七井山的动人眼泪,像一块日复一日地被绿叶尽染的百年翡翠静卧在七井山的天际云端汲取着朝霞和余晖、露水与星辰却美得无声无息,甚至不曾拥有姓名......
        这一切的描述深深的吸引了我,所以这次过来咋样都要去这三角措看看。那篇推文里特地在卫星图截图上标注画了位置,我看到那位置离八棚村也就一公里,于是大家便步行过去。但这却是上了一个大当,走了几公里丛林野路子,到了卫星图截图标注位置却只发现一个低洼的坑,没有任何湖泊迹象,又前行找了一圈,还是没有,最后好不容易看到村民问了才知道标注位置搞错了。大家又看到那篇“厚度旅行”的八棚三角措推文时,千万不要按那位置前去,看后文我标注的位置,这才是正确位置,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湖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到盘山小水泥路拐弯的这个小庙时,就感觉到那个标注位置的方位不对了,因为前方已是山坡,不可能有水池了,于是转头往回。按照经验,一般说天池的,都是藏在山中的山坳处的。
图片
        不过这小庙后的柏树,估计有数百年了。
图片
        村民的蓄水池,种菜灌溉用的。
图片
        漫山秋色,大棚都是种辣椒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村名在挖一种药材,他们说是柴胡,但我查了一下,这不是柴胡,叶形完全不一样,应该是前胡,也是药材。
图片
图片        回转农家, 开车去那个三角措,也就是村名口中的天池,农家老板说就沿大路前行4公里,然后在拐弯处沿水泥路上山几百米就到了。
图片
        这个天池具体位置见下图右侧那个红五星处,左侧那个×处就是那篇推文标注的位置,与实际差了几公里远。
图片
        上到这传说的三角措,大失所望,池水几乎干涸见底了,也许夏天水满时感觉会好点,飞起航拍一下,随拍几张走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路,大峡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池畔的喀斯特小石林还有点感觉,不过满水时应该在水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池下来后继续前行一公里多路到黄尖小队,这是那棵夫妻树。

图片
        然后再去峡谷边观景台看八棚村这边。
图片
        黄尖这边的银杏叶落得差不多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条线就是我们上午下谷底的路线,站在峡谷这边看实在是太陡峭了。
图片

图片

        农家门口晒的火红哦山茱萸肉。

图片
        回到八棚农家乐,五点多点就开始干饭,正宗农家土菜,吃的很过瘾。
图片
图片
        周日早餐后离开前,和八棚农家老板夫妇两来个合影,老板两口子非常热情、淳朴、厚道,住宿,吃饭的价格很经济实惠,家里的辣椒随便我们拿带回家吃,明年夏天一定再次过来避暑,有想过来的驴们可以直接导航“石台八棚农家山庄”。
图片
        请继续关注,下一篇:探访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石台秘境——画坑晒秋。
驴行户外,一直在路上!户外纯属兴趣爱好,希望有一天能走遍神州大地。有空时我会慢慢记下现在以及过往的驴行历程同大家分享,也许偶尔会发发牢骚。喜欢的点下面名片关注,驴行路上有你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