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中的华夏|1926年的吉林延边,70张珍贵的影像瞬间!

 华民 2023-12-01 发布于吉林

上个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为吞并中国,派出情报人员以探险和学者的名义,拍摄大量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2000余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 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特别制作《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照片均来自吉林延边地区。

21回第4张(1926年4月出版),位于敦化附近的原始森林,采伐树木的工人在林中搭建有木屋,白雪覆盖林间,两位伐木人正在门外,屋前地上,有一头小猪和蔬菜,供山中食用。

21回第5张(1926年4月出版),位于敦化境内的梧松砬子山(今大砬子山),从高处俯瞰,远方是桦甸方向,分布着广袤的林海,是土匪马贼的栖息地,林间的白地为积雪覆盖的平地,是种植的鸦片。

93回第1张(1932年4月出版),延吉县的局子街,光绪即位的前几年,中国遇到称为“丁戊奇荒”的大灾荒,关内灾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遂允许开荒并设立开垦局,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设立延吉厅,民国间的1912年改为延吉县,图中街道两边商铺招牌林立,路上马队穿行。

93回第2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龙井市的开山屯(今龙井市),图们江对岸为朝鲜的上三峰,图中一列火车正行驶在图们江桥上,这条铁路为中日官商修建的天图铁路(从天宝山到今开山屯)。

93回第3张(1932年4月出版),当时龙井村(今龙井市)的日本街,几辆牛车载满柴薪,行人身穿厚厚的棉衣,在街道上往来。

93回第4张(1932年4月出版),龙井村(今龙井市)的集市日,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聚集一处,买卖所需的物品,近处的摊位上,几串糖葫芦正等人购买。

93回第5张(1932年4月出版),龙井村(今龙井市)的集市场景,身穿黑衣的是汉族商贩,白衣的是朝鲜族百姓,选购着所需的日用品。

93回第6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龙井市境内的天宝山,原名为红石砬子,储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当时珲春总垦局官员发现矿脉,后官办采矿冶银,当献银至慈禧时,矿山被其命名为“天宝山”,日本抢占东北后,矿藏被日本人大肆掠夺。

93回第7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龙井市境内的老头沟,是天图铁路的终点,周边煤炭储量丰富,图中是当时朝鲜族百姓为主的一条街。

93回第8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龙井市境内的一处朝鲜族农户,依山而建茅草土屋,屋前的晾衣架上,晒满了白色衣服,屋角的烟囱炊烟升起。

93回第9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龙井市境内的头道沟,又名山河镇,地处海兰河上游,清朝晚期,因朝鲜境内多次遇到大灾,很多灾民为了生存,便越过图们江来到延吉开荒种地,图中的农田土地肥美,一望无际。

93回第10张(1932年4月出版),位于今安图县境内的明月沟瓮声砬子(现为明月镇),东北抗日史上的“瓮声砬子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2月7日,日本两个测量人员强行在军事要地活动,登爬炮台被守卫的中国士兵击毙,后来驻守的吉林省防军第277团3营被我党策反,走上抗日道路。

94回第6张(1932年5月出版),位于敦化附近的牡丹江畔,几个伐木工人将从山林中砍伐运来的整木切削平整,以便于编筏运输。

94回第7张(1932年5月出版),敦化附近的牡丹江上,加工好的方木,放置在马拉雪橇上,运往前方。

108回第1张(1933年7月出版),当时的灰幕洞,满语为“山棱子”之意,1933年改名为图们,也就是如今的图们市,片中街道店铺众多,小摊贩在路旁支起货摊,百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右前方的一处牌匾写有“大兴理发馆”的字样。

108回第2张(1933年7月出版),俯瞰灰幕洞(今图们市),日本侵略东三省,为了攫取资源,建设了敦图铁路,通至朝鲜北部港口,方便直达日本的本土,图们因而成为交通要地,从一处荒凉的小镇逐步发展起来。

108回第3张(1933年7月出版),站在高处,远眺灰幕洞(今图们市)的城景,嘎呀河在此注入图们江。

108回第4张(1933年7月出版),位于灰幕洞(今图们市)与朝鲜咸镜北道南阳的图们江上,建有一座跨国铁路桥,由敦图铁路通往朝鲜罗津港。

108回第5张(1933年7月出版),灰幕洞(今图们市)境内图们江上的国际铁桥,1932年8月建造,长420米,有20个桥柱,当年竣工,对岸是朝鲜的南阳。

108回第6张(1933年7月出版),位于灰幕洞(今图们市)的图们江,岸边停靠了来自上游的木筏,江中间几艘船载人而来。

108回第7张(1933年7月出版),在朝鲜南阳境内的一条铁路,延申至前方隧道,图们江隔开中朝两国,左岸山山水水就是中国的土地,江水下流3公里便到达如今的图们市区。

108回第8张(1933年7月出版),开山屯(今龙井市境内),图们江两岸绿树葱茏,沿河而建的房屋密集,街道上可见零零散散的百姓。

108回第9张(1933年7月出版),俯瞰开山屯车站,作为天图铁路的终点站,通过图们江铁路桥连接着对岸朝鲜。

108回第10张(1933年7月出版),原图注明为朝鲜南阳与中国开山屯中间位置的图们江支流石门子河,两岸巨石相对正如一门,明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其武将加藤清夫攻占朝鲜咸镜地区,曾从这里经过,并度过图们江进入当时的明朝中国。(注:暂不知具体位置位于哪国)

109回第1张(1933年8月出版),位于灰幕洞(今图们市)附近的嘎呀河,夏日时分,河面上舟船扬起白帆,山水风光旖旎。

109回第2张(1933年8月出版),正在修建中的图们火车站,位于站屋脚手架上有工人在施工,站前一群人正在挖沟。

109回第3张(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图们市)的城市建设场景,因铁路的修建开通,从一处小镇慢慢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民宅也大量开建。

109回第4张(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图们市)的伪满洲国税关,与日本人侵占朝鲜设立的南阳税关隔江而对,左侧飘起的旗帜为是伪满洲国旗,岸边还有一处写有“注意”的告示栏,守卫正在检查过往百姓的行李。

109回第5张(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图们市)附近的江岸,堆积着从上游运来的木材,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当时木材加工场就地加工,用于盖房之用,图中工人众多,一起劳作。

109回第6张(1933年8月出版),图们江上,来往两国的渡船,一直一来是灰幕洞(今图们市)与朝鲜南阳两地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图中两艘渡船,大小不等,人们站在船上,挤在一起,连自行车也一起过河。

109回第7张(1933年8月出版),在布尔哈通河上修建的铁路桥,连通着图们到佳木斯的铁路,两个守卫模样的人坐在岸边聊天,简易桥中,几人正行走其上。

109回第8张(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图们市)附近的图们江畔,因为修建铁路,利用渡船运送着各项物资。

109回第9张(1933年8月出版),位于灰幕洞(今图们市)附近的嘎呀河畔,几位中国士兵,站的笔直,正在敦图铁路建设工地上守卫,已防止土匪侵扰。

110回第1张(1933年9月出版),位于敦图铁路线上的延吉火车站。日本人借鉴了弗兰克· 劳埃 德·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将延吉站修建成草原式住宅的建筑风格。

110回第2张(1933年9月出版),明月沟全貌,位于今安图县明月镇。

110回第3张(1933年9月出版),日本侵略者为了攫取中国东北的资源,修建敦图铁路,在明月沟(今安图县明月镇)为死亡的72名修路人员建了一座碑。

110回第4张(1933年9月出版),位于敦图铁路上的桥隧,为整条铁路的第八遂和第十六桥。

110回第5张(1933年9月出版),敦图铁路沿线的五虎顶子地带,溪流在山间流过,山崖临水,风光迷人,而铁路正沿着山势弯曲而建。

110回第6张(1933年9月出版),敦图铁路沿线,位于延吉站与磨盘山站之间的一处地点,一池深潭,如同碧玉,铁道顺着水边向前延申,消失在群山之中。

110回第7张(1933年9月出版),初秋时节的哈尔巴岭,早晨的雾气在草丛中弥漫,两个当地百姓,身穿白衣,走在小路上。

110回第8张(1933年9月出版),敦图铁路沿线,依兰沟河口附近的风光,山峦起伏,河水奔腾,穿行奇崖之间。

110回第9张(1933年9月出版),敦图铁路沿线的延吉境内,位于榆树川站与茶条沟站之间的布尔哈通河,一处巨大的山峰,当时称为白磊砬子,是整条铁路线上最难施工的路段。

110回第10张(1933年9月出版),延吉境内敦图铁路上的朝阳川火车站,位于朝阳川镇,因地处朝阳一马平川而得名。

111回第1张(1933年10月出版),从高处远眺延吉城区,布尔哈通河畔,一片广阔的沃野,满是收获的痕迹。

111回第2张(1933年10月出版),位于延吉的一处田地,农民正在割粟,去壳后称为是小米,是当时东北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

111回第3张(1933年10月出版),位于延吉的一处朝鲜族百姓村落。

111回第4张(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境内,在一处朝鲜族百姓生活的村落,依坡而建的草房旁,两个孩子正在玩耍。

111回第5张(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境内朝鲜族百姓生活的村落,各家各户的房屋在谷底错落而建,大块的耕地沿着缓坡种植着农作物。

111回第6张(1933年10月出版),延吉的农村,这间朝鲜族百姓居住的房屋,较为宽敞,家中还有一匹马和车,房子主人和主妇,身穿白衣,在阳光照耀下,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111回第7张(1933年10月出版),1920年10月2日,位于珲春的日本领事馆被身份不明人员焚烧,日本人被打死打伤几十人,日本侵略者借此出兵,事后分析极可能是日本人为蚕食中国东北地区而自导自演,图中是日本人在延吉城区的本愿寺后方建立所谓的“间岛事变纪念塔”,又成为日本侵略行径的见证。

111回第8张(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城区的一处街道,两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迎面而来的马车驮着货物,左边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

111回第9张(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城内的一处市场,来自各地的百姓,聚集起来,人头攒动,在露天的摊位前,购买所需的用品。

111回第10张(1933年10月出版),位于延吉城郊西边的河面上,河水浅流,洗衣物的妇人沿着水畔洗涤,一辆牛马车正拉货过河,当时的马贼为患甚烈,远处的群山就是其活动的巢穴。

138回第1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境内,沿着珲春河上游四十里左右的北岔子采金场,这里的河床出产砂金,被日本人所控制。

138回第2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采金场,四个劳工正合作,将锥管敲入地下取土,再分析不同土层的含金量,确定挖掘方案。

138回第3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采金场,当试掘确定了含金丰富的砂层后,进入正式的开采阶段,采矿工将挖好的砂土,通过水的冲击,形成矿砂再装入轨道车运送。

138回第4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采金场,利用机械的砂金洗矿机对矿砂进行洗矿作业。

138回第5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采金场,正在运行的洗矿机,利用电力抽取的水冲击着矿石和矿砂,几个工人在操作,中间戴平帽的应是一个管理人员。

138回第6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附近的一处农家,一个农民站在牛车旁看着镜头,远方的霞光从老爷岭的山峦照了过来,早晨的雾气,弥漫山间。

138回第7张(1936年1月出版),位于珲春的北岔子附近,一些贫穷的朝鲜族百姓,在土坡中掘洞成屋,上面再搭建草棚,图中一个农民正坐在土坡上。

141回第1张(1936年4月出版),位于珲春县城的镇定门,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在此设珲春协领,第二年开始建城,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城楼墙上,张挂了4张“红锡包”牌的香烟广告,几位百姓正从门洞中走过。

141回第2张(1936年4月出版),珲春城内的一处书店,名为“中书堂”,店门右侧的竖匾写有(伪)“文教部审定 满洲国小学校教科书代理店”的字样,书店外还有摊贩设摊。

141回第3张(1936年4月出版),珲春城内,远处的城门隐约可见,右侧的木道上,前方走来几个年青女子,步态意气风发。

141回第4张(1936年4月出版),位于珲春城内的一处商铺招牌,上面刻有形象生动的人物对饮图案,中间的四个大字是:“东盛烧锅”。

141回第5张(1936年4月出版),位于珲春城内灵宝寺(民间俗称西大庙),修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公元1714年,后毁于特殊年代,今为重修,门前的“甘棠遗爱”碑,是珲春百姓为纪念首任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而建。

141回第6张(1936年4月出版),延吉城内的街道,商铺旁的电线杆林立,路上车轮印辙纵横,左侧的第一家是日本人所开的“田村洋行”百货店,右侧的第一家应是中国人开的“和盛兴”百货店,还有“两千元的大赠品”广告,下方一人正匆匆赶路。

141回第7张(1936年4月出版),延吉城内的六角堂,登入高处,可以俯瞰延吉全貌。

141回第8张(1936年4月出版),日本人在延吉的一处高台建立的所谓“延边四县殉职昭忠之碑”的纪念塔,这些人大多死于中国百姓的抵抗,又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历史。

141回第9张(1936年4月出版),位于敦化城内的一处街景,一辆牛车,两头牛正拉着车,上面装着一只大桶。

141回第10张(1936年4月出版),敦化城内的街景,道路平阔,几人正慢悠悠的走过,店铺招牌众多,可见“华东百货店”、“增源老金店”的字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