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简繁字知识,书法高手也容易忽视,建议收藏

 南山友 2023-12-01 发布于广东

改写的地名是简化字吗?

我们国家有些县区的地名不仅笔画繁琐,而且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对这些地名作了改写。这些更改的地名虽然都是原名的同音字,但并不能认为是原名的简化字。如四川省的“酆都县”改为“丰都县”,“酆”改为“丰”,并不是以“丰”代“酆”。从繁简字的角度看,两个字互不相干,而“酆都”却不能写作“丰都”。文学作品中形容阴曹地府的“酆都城”不能写作“丰都城”。新疆的“于阗县”改为“于田县”,也不能认为“田”可以代替“阗”。“于田”也只能作为一个县名,不能作为其它和“于阗”有关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于阗”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在古籍中不能写作“于田”。毛泽东“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中的“于阗”也不能写作“于田”。因为所指的不只是“于阗县”,而是代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且当时的地名也没有改写。类似“酆都”、“于阗”的地名还有很多,都属于这种情况。如陕西的“鄜县”(已改为“富县”),古为“鄜州”。新疆的“婼羌县”(已改为“若羌县”)古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史记·西域传》:“婼羌,国王号。”贵州的“婺川县”(已改为“务川县”),古时为“婺州”。以上改写的地名原字均没有简化,改写后的地名不是原名的简化字。

“尝、会、层、动、运、酝、坛”等字中的“云”从何而来?

“尝、会、层、动、运、酝、坛”的繁体字分别为“嘗、會、層、動、運、醖、壇”,这些字中不同的偏旁怎么都简化成了“云”呢?其实,这些字中的“云”有不同的来历。“尝、会、层、动”四字中的“云”是草书楷化的。《王羲之草书诀歌》:“惧怀容易失,会念等闲并。”中的“会”和“念”草书笔画基本相同,下部结构都近似“云”字。又“旧说唐同雁,尝思孝似存。”中“尝”的下部结构也似“云”字。“层”中的“云”是根据“会”的繁体结构类推的,也属草书楷化。“酝、运”二字中的“云”属于声旁更换。“醖”右边的“昷”(jǔ),因表音不准,故更换作“云”。“運”因右边笔画太多,也更换作了“云”。“坛”是近代产生的俗字,其中的“云”属于群众创造的一个结构符号。

“回”和“迴”有何不同?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刻画孔乙己的迂腐形象,让他写了“回”字的四种写法。其实,“回”字除了四种写法之外,还通“迴”。“回”字有10个义项,其中只有一个“回旋”之义与“迴”相通,其余的均不能相通。“迴”是一个后出字,它是从“回”中演生出来的字,专门用来表示“曲折回环”之义。繁体字“迂迴”、“巡迴”、“迴旋”、“峰迴路轉”等词语中的“迴”也可以用“回”。但“回頭”、“回家”、“回禀”、“回絕”、“一回事”、“第二回”等词语中的“回”,一律不能用“迴”。

“划”与“劃”有别吗?

“划”与“劃”古为二字,汉字简化时废止了“劃”,其义由“划”代替。“划”与“劃”的不同有两点:一是读音有差别。“划”古时又读“guò”和“guǒ”;“劃”古时又读“huò”。二是含义也不尽相同。“划”在读“huá”时,义为“小船,拨水前进。”如“划子”、“划船”不能与“劃”通。也就是说“划子”、“划船”不能写作“劃子”、“劃船”。在读音为“huà”时,义为“刻、擦”,可以与“劃”通,如“划玻璃”可写作“劃玻璃”。

“汇”和“彙”相同吗?

“汇”的繁体字为“滙”,本义是“汇合”,即多条河水交流在一起,如“百川汇流”。“彙”的本义是“聚集”,如“彙报”。一是多条河流在一起,一是多种事物聚集在一起,这就给人一种概念相同.之感。其实不然,繁体字“滙”与“彙”在运用中是有明显区别的,如“百川滙流、滙款”不能写作“百川彙流、彙款”,“彙编、彙總”不能写作“滙编、滙總”。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