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天下,为他提供了诸多治国良策;除了治国才能外,刘伯温还擅长预测、窥破天机,他曾预测道“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但在朱元璋在世期间,这个预言并未得到证实,这不禁引得世人怀疑,刘伯温的预测究竟是真是假? 聪颖神童 刘伯温本名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伯温是他的字,而后世人也通常习惯称他为刘伯温。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人,而南田隶属古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 成语有言,地杰人灵,南田如此福地自然也是人才辈出,刘伯温就是这英杰之一。他自幼就表现出了超出同龄孩童的聪慧与才情,父亲在教他识字时就发觉刘伯温非常好学,于是更加耐心地教导他。 1322年,年仅12岁的刘伯温就考上了秀才,这更是让当地人将其视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刘伯温入府宅读书,潜心研究学问。 在此期间,他主要学习了儒家经典,其中春秋异常晦涩难懂,其他学童只是能读,未必了解其意,但刘伯温却读懂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能从中悟出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来,这让教书的先生也颇为惊艳。 三年后,刘伯温在府学再没有新东西可学了,他便离开府学,拜郑复初为师,学习程朱理学。郑复初对这个学生也很是看好,断言刘伯温日后必会取得大成就。 当然,刘伯温也并没有只学习了这些儒家为人处世治世之道,他对天文地理和数学科学等方面也了解颇深,可以称之为发展全面的多功能型人才。 坎坷仕途 元统元年(1333年),刘伯温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虽然考中了进士,但不幸生逢乱世,并没有立刻上任做官。三年后,元朝局势尚且平稳了些,刘伯温才被任命,前往江西高安县,担任当地的县丞。 官职虽不大,但刘伯温对待工作仍然一丝不苟。高安县内有不少富有乡绅勾结官府,为非作恶,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当地县长对此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伯温不畏强权,下定决心整治高安县,他在查明证据的情况下严厉打击了当地的恶霸,对县衙内的贪官污吏也严惩不贷。刘伯温的做法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民心,同时也因破坏了豪绅们的利益而招惹了不少仇恨。 在任期间,刘伯温多次辞官又因能力强而屡次被朝廷召回任职,仕途生涯可谓起起伏伏。 开国功臣 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应天(今南京)做谋臣,为朱元璋作战出谋划策。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建议,击败敌人的同时还收揽了不少人心。 当时陈友谅接连战胜惹得人心惶惶,不少将士都劝朱元璋投降以求保全,朱元璋一时也陷入纠结,举棋不定。在左右摇摆之间,朱元璋召来刘伯温,询问他的意见。 刘伯温指出,当下这些主张投降之人理应诛之,否则这样下去势必会扰乱军心。与此同时,刘伯温还指出,陈友谅为人傲慢骄傲,若是利用他的这个缺点一举进攻,必能灭其锐气。刘伯温的建议让朱元璋茅塞顿开,战争局势一时明朗。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前的战事里,刘伯温指点沙场,为他出了不少良策,因此被视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 刘伯温擅长占卜预测,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也对这些产生了些兴趣,便请刘伯温来算卦,推测明朝的国运,这也算是历代皇帝共通的爱好了。 天子之命,难以推脱,刘伯温只得答应,沉思一番说出这样一句话:“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 彼时朱元璋已经成了天子,但他又并非出生于福建,这个预测的言下之意是此后福建也会出一个皇帝,说得直白些是未来造反的人出自福建,而三山就是造反之战的战场。 朱元璋听了这个预测后对福建地区略加上了些心,但也没有完全放在心上,好在他在世期间福建地区并无谋反之事发生。后世人只当刘伯温的预测并不准,毕竟谁又能真的预见到未来发生的事呢? 预言成真 刘伯温的预言直到嘉靖年间才成真,那时正是明朝第十一皇帝朱厚熜在位。朱厚熜在即位初期对待国家政务也是尽心尽职,整顿朝纲,宽以待民,还减轻了赋役,史上称赞“嘉靖新政”。 但朱厚熜到了执政后期却懈怠起来,对道教尤为感兴趣,不理朝政,将政务几乎全部交给严嵩处理,但这奸臣又哪里会正经理政,导致朝政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到底还是引起了民间叛乱。 民间反叛声四起,其中以广东潮州的张琏为首,这也和刘伯温此前的预言“福建出天子”相呼应,潮州虽属广东省,但在秦朝之前则属今天的福建省。 张琏不满嘉靖皇帝的作为,带头造反,杀死了当地的族长后,投奔了造反的义军,后来被推为义军首领。 1560年5月,张琏正式发动了起义,自立国号为“飞龙”,自称“飞龙人主”,世人称之为“飞龙皇帝”。 明朝朝廷虽说腐败不堪,但军事力量比起民间自行组织的散兵来说还是要占很大的优势,更何况还有戚继光这样骁勇善战的大将领军,起义军在反抗过程中也不免伤亡惨重。 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此几番下来,张琏率领的起义军最终逃到了福建地区,占领了当地的三佛齐岛。 张琏仗着朝廷管不到这里,便在三佛齐岛做起了当地的土皇帝,这也正是刘伯温预言中所说的“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只不过后期张琏并没有闹出什么动静来,也只不过是当地一霸。 结语 刘伯温所预测的“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虽然没有立刻成真,却在遥远的岁月过后得以实现,当然这预言也并非全然是真,毕竟民间起义只是短暂的一瞬,在那之后明朝又迎来了先后五位皇帝。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