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扬眉剑客 2023-12-03 发布于内蒙古

“范天恩同志,你们才是这本书的作者。”

这句话是魏巍写在自己的书籍 《谁是最可爱的人》扉页上的一句话,这本书后来被收藏在了国家军事博物馆中。

魏巍笔下的“范天恩”,是打松骨峰阻击战的3连所在的335团团长。范天恩既只是“团长”,又为何会被魏巍如此看重呢?要知道,抗美援朝战役中,能留名的军长都寥寥无几。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范天恩

实际上,范天恩不仅仅被魏巍看重,还因为松骨峰一战,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松骨峰一战的确是3连打的,但这场仗的最关键人物,正是他范天恩。某种程度上,没有范天恩,就没有后来3连的松骨峰阻击战。

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得穿越回1950年说起——

1950年,年仅28岁的范天恩成为了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将士,主动请战的他,被任命为了38军112师335团的团长。入朝前,他曾拍着胸脯放言说:“我范天恩要用一个团,灭美国一个师!”

没人敢不把范天恩的“豪言”当回事,因为,他从来是“说到做到”。入朝前,范天恩年岁虽轻,仅28岁,却已是12年的老兵,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过八路军山东第4支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曾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警卫营营长、作教科科长

可以说,范天恩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都在马背上。长期的实战,不仅造就了范天恩敏捷的身手,更让他成为了一个胆识与谋略兼具的战将。范天恩的自信,有根。

入朝后,一心想打大仗的范天恩专挑硬仗打。松骨峰战役前,范天恩刚刚打完飞虎山阻击战。而这飞虎山阻击战,正是38军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唯一的亮点,也是第一次战役的最后一仗。

第一次战役中,38军军长梁兴初因为过于保守,犯了延误战机的错误,38军全军因此被统帅彭德怀点名批评。若非范天恩率部打的飞虎阻击战极其漂亮,38军遭受的批评可能会更狠。

飞虎山阻击战中,范天恩率335团先后击退美军、南朝鲜军连以上兵力的攻击57次,毙伤俘虏美联军1800余人,自身伤亡700余人,顺利完成了阻击任务。

飞虎山阻击战中,范天恩打得非常猛,以至于军长梁兴初有点“吓坏了”,军长甚至担心:范天恩的335团打如此狠,会影响志愿军诱敌深入布局的继续。

的确,美联军在飞虎山遭遇了猛烈阻击后,他们的确动摇了,麦克阿瑟甚至因此而犹豫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北进。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麦克阿瑟

范天恩他们具体打得有多猛呢?仅仅在第一天的阻击战中,负责阻击战的4连就伤亡过半,6连只剩下不到一个班。根据史料记载,这场阻击战中:很多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抱着手榴弹、汽油桶冲进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打得如此猛烈的范天恩并不知道:军长梁兴初没有把整体计划告诉他。如此一来,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诱敌深入”,他一心以为自己的任务是守住阵地、打退敌人。

梁兴初瞒着范天恩是有原因的,他怕一旦将整体计划告诉范天恩,范天恩这个实诚的山东汉子会“演砸”。

范天恩再次打退敌人疯狂进攻后,师长杨大易给他下了命令:“335团放弃飞虎山,向后撤退三十里。”

范天恩听到这个命令后,竟以为自己听错了。待确认命令是“放弃”“撤退”后,他瞬间被点着了,他在电话里大声对师长喊道:

“退?拼死拼活没让敌人前进一步就落了个撤退?再退就退到鸭绿江了?士兵们的工作做不通。”

杨大易不敢跟范天恩解释太多,他只得在电话里吼道:“范天恩,这是命令!执行!”

范天恩被杨大易吼得有点懵,他只得命令部队主动撤离飞虎山。这次阻击战中,范天恩的335团与南朝鲜第7师和美军一部血战数昼夜,始终没让敌人北进一步。他们共毙伤俘虏美联军180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不计其数。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范天恩

撤离飞虎山后,范天恩怒气冲冲地率部去打德川。攻打德川,是第二次战役打响后,范天恩接到得第一个命令。

范天恩率部火速赶往德川的路上得知:他们的任务是和40军一起攻打德川的韩军。“韩军?”范天恩气坏了,在他眼里,韩军弱不禁风,根本就不配和他们主力部队38军作战,他们想打的只能是实力最强的美军。

范天恩很不想和韩军打,在他看来,和韩军打仗压根儿就不叫打仗,只能叫“玩儿”。范天恩天生大胆,又憋了一肚子气,同时,他还想给38军立功。要知道,当时的38军可是在第一次战役后挨了狠批,军长梁兴初早就交代了:第二次战役,一定要打出38军的威风来。

“威风”?范天恩寻思着:跟韩军打,赢了也威风不起来。恰在范天恩心理活动最激烈的当口,335团的电台坏了。范天恩灵机一动:不如趁此机会去追38军主力,赶上主力,就能跟美军血拼了。反正电台坏了,追问起来,就说是没收到讯息。

范天恩并不知道,他们的电台之所以坏了,是因为师长梁兴初启动了“无线电静默”,所谓“无线电静默”,就是既接收不到讯息,也发不出讯息。这样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不易被敌人察觉动向。这样的一个坏处是:如范天恩这类不清楚总部作战计划的部队,连大部队都可能跟不上。

范天恩不想管顾什么了,他下定决心去追大部队,至于德川,去他娘的德川。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志愿军雄兵出击》里的范天恩

范天恩让战士们轻装简行,只带必要的作战装备,剩下的东西全部藏在一个山洞,让部分士兵看守。“全体都有,我们去追大部队(主力军)!”范天恩一声令下,335团的将士们热血沸腾地出发了。

范天恩心里其实有些打鼓:在部队,私自做主是要受处分的。况且,他们说是去追主力,可出发前,只能大致估算主力的方向,至于主力具体在哪儿,他们和美军一样,完全不清楚。

没有师部联络方式的范天恩部,只能两眼一抹黑地前进。他们拿了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北针,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行。他们一口气,走了两天两夜,这一走居然是近百里路。

眼看着部队实在走不动了,范天恩才决定让大家在当地的小村庄休整一夜。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范天恩等竟在当夜抓住的逃兵口中得知:“德川已打完,38军主力正朝噶日岭方向前进。”

范天恩听了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终于能赶上了,可以接着打美军了。”没等部队完成休整,范天恩就急不可耐下令:“朝噶日岭方向出发。”

很快,38军主力就被范天恩部追上了。此时的38军正在攻打噶日岭,在此之前,38军已抢占了三所里和龙源里,现在的38军主力,正在这两处阻击南逃的美军第八集团军。龙源里、三所里被抢占成功后,38军的无线电恢复通讯,他们在第一次战役中丢掉的脸,也终于被找回。

范天恩跟师部联络上时,112师师长杨大易则正在看着地图发呆。杨大易刚刚接到命令:派出一支兵力前去抢占松骨峰。

松骨峰海拔只有288.7米,但山脚边缘就是公路,公路旁边有一条南北铁路,铁路附近还有一条容易涉水通过的小河,如果不能在松骨峰阻击被“分流”出的美军,极有可能会让一部分美军顺利逃脱。

38军要想打出威风、找回丢掉的脸,非不能让美军跑了。梁兴初和杨大易都非常清楚,如果松骨峰守不住,等于是让南逃的美军找到一个突破口了,其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在整体作战策略中:当下的龙源里、三所里面临的阻击压力非常大,为了分流,梁兴初已经开始对美军进行截断分流,而分流出的这批美军,极有可能向松骨峰逃窜。

梁兴初和杨大易都知道:若不在松骨峰挡住南逃的美军,他们38军刚刚找回的脸又要被丢了。按理,松骨峰战役既如此重要,必须派出最厉害的部队去阻击,可眼下的38军却面临“无兵可调”的尴尬境况。

杨大易的两个重要兵团正在凤鸣里和美军血拼,其他兵团,要么是离松骨峰十万八千里,要么是也有重要任务在身。

杨大易根本没考虑335团,因为按照原作战计划,此时,335团应该在离松骨峰百十公里外的德川。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杨大易

也因为根本没考虑335团,杨大易接收范天恩的讯息后,根本没当回事。可范天恩开口的话却让杨大易震惊了,他说:“咱们不是要抢占松骨峰阻击美军吗?我们去。”

杨大易听了差点气到吐血,他很不客气地骂道:“你不好好打你的德川,又跑来发什么疯!”

范天恩听明白了,杨大易压根儿就不知道他已经赶到了噶日岭附近,而噶日岭离松骨峰,几乎是一步之遥。

听说范天恩正在噶日岭附近后,杨大易眼睛瞪得溜圆,他高兴地说:“简直是神兵天降”。当晚,他就给范天恩下了命令:“敌人可能经书堂路逃窜,你团可直插松骨峰,在那里截住敌人。”

范天恩把好消息告诉335团的将士们后,原本经数天奔袭已疲惫不堪的志愿军将士,立马兴奋起来了,疲惫也一扫而光。

之后,范天恩带着将士们连夜冲破敌人炮火封锁,抢占了松骨峰。1营3连刚刚爬上松骨峰,南逃的美军就抵达了松骨峰,一场伏击式遭遇战就此展开。

作战中,1营3连充分发挥范天恩教导得“灵活作战”原则,他们在第一第二次战役时,采取的是近身作战原则,也就是说:他们会等到敌人离得非常近时才动手,具体多近呢?大约在敌人距自己30米左右时,才动手。

为了不让敌人侦测到他们的开炮位置,炮兵每打完一轮,就迅速切换位置。以防止被敌人摸透规则。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敌人调整战略后,在第三次进攻前,用飞机大炮对松骨峰进行狂轰滥炸。范天恩察觉到“情况不对”后,冒着暴露部队位置的风险,命令位于松骨峰公路东侧的2营以火力支援3连,关键时刻,1营营长王宿启派3连左侧的1连从侧面攻击敌军,与3连战士端着刺刀冲出阵地与美军进行肉搏。范天恩在重要关头给予3连的支援,成功帮助3连打退了敌人的第三次进攻。

正在松骨峰战役进入白热化之际,范天恩接到军长梁兴初电话,他命令范天恩:无论如何,也要把335团防区,南逃的4辆美军跑车追回来。也从接下这个任务起,范天恩才终于没法再顾及松骨峰战役。

松骨峰上的3连,最终在武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肉搏的方式,抵挡住了南逃的美军。可打退敌人第五次进攻时,3连仅仅剩下了7个活着的人。

3连拼命阻挡敌人第五次进攻的当口,范天恩终于率335团反守为攻,开始全团主动反击。之后,他们一路冲杀向松骨峰,并同主力部队一起,聚歼了美军。

松骨峰一战,335团3连,以一个连一百多人的兵力,阻挡了美军一个师几千人。此战,也意味着范天恩入朝前“以一个团,灭美军一个师”的豪言被实现。范天恩的名字,也在此战后,被永久载入了史册。

志愿军松骨峰血战背后:团长范天恩私自率部赶入战场,却永入史册

范天恩全家福(除妻子外,范家全是军人)

松骨峰一战,还让范天恩成了唯一让日本人钦佩的志愿军团级干部。也因此,范天恩的事迹后来被收录在了日本出版的《朝鲜战争名人录》中,该书中,日本人曾这样评价他:

“范天恩1950年任团长。率部参加韩战,于第一次战役中,指挥仅有短兵火器的1个团(政委赵霄云)穿插到联军第9军后方,抢占了飞虎山(622.1高地),威胁第九军补给总站军隅里。后受联军韩军第7师及美5团一部在大量空炮战车支援下的反扑,坚守五昼夜,主动脱离敌军,以是成名”。

“主动脱离,以是成名”,这样的传奇故事,也只有范天恩能写就。

末尾附上范天恩的名言:

“和平谁不喜欢啊,都希望,哪里有愿意打仗的,这么残酷,老死人,咱们好好地生产不行吗?敌人不让我们安稳,那既然不让,我们就干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