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挤爆儿童医院,家长快崩溃了

 视觉志 2023-12-05 发布于山东

午夜时分的北京儿童医院,明亮如白昼,人头攒动。

无处下脚的候诊大厅,到处都是婴儿车、露营车搭起的“病床”;

输液室里,密密麻麻的吊瓶挂了一排又一排,墙根儿底下坐满了怀抱孩子的家长;

这里的候诊时间短则8小时,长则24小时以上,停车、挂号、候诊、化验、缴费、输液,每一项都是漫长的排队。

爆满的儿科诊室,神秘的支原体、腺病毒……纷纷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同时也拉开了这个冬天的序幕……

儿科门诊告急,并不是本月才出现的。在九月底十月初,北京的支原体肺炎感染就爆发式增长。

从十月初到十一月底,短短两个月时间,齐佳的儿子已经发烧四回了。“孩子这学期就没上几天学,看病一次比一次难。”齐佳心态有点崩了。

听说最近北京小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已经从“有个高中上”,变成“别发烧就行”,齐佳彻底理解了这种心情。

接受采访时,齐佳已经在儿童医院连熬了两个晚上。

11月20日,齐佳的儿子高烧到40度,虽然吃了退烧药,到第二天半夜孩子丝毫没有退烧,她和丈夫不得不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看了急诊。

齐佳家住在海淀北部,开车到儿童医院大概需要一小时时间,凌晨的路况一路畅通,但到了儿童医院门口,却出现了严重拥堵,排队进停车场就花了将近半小时。

原本静谧的夜晚,儿童医院里人声鼎沸,小孩的哭声,家长焦急的询问声,医生忙碌的解答声……

齐佳排到了1700号,前边还有390个孩子,护士告知,至少要等8小时。

为了防止孩子交叉感染,齐佳带孩子在车里小睡。爸爸去急诊现场等,万一排队加速了呢?早上六点,孩子爸爸过来叫醒蜷缩在车里的母子。

结束候诊,其实只是过了第一道关卡。排到的孩子,医生会简单检查一下,然后开出一些列的检查化验单。后续验血、看结果,还要继续排队。

最后,孩子确诊为肺炎。但支原体、甲乙流、和新冠查了一个遍,都是阴性,不知道到底感染了什么病毒。医生说,试纸也有一定误差。但肺部炎症是确定无疑的,只能先选择先输液。

和输液大厅的拥挤程度相比,挂号只是毛毛雨。

齐佳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密吊瓶。上百个孩子密密麻麻地坐在一起,简直可以用“壮观”形容。

如此密集,齐佳很担心孩子肺炎还没治好就又传染上别的病毒,就带着孩子去了医院的三楼,那里是眼科和骨科,至少没那么多传染病。她还自备了粘钩,用以输液。

虽然历尽快10小时,终于成功输液,但孩子的治疗并没有就此落定。医生说,急诊只能开3天的药,如果没有见好,就要去挂呼吸科的号,办理住院。

齐佳不确定三天后孩子能不能康复,确定的是呼吸科的号,只会更难挂。

感觉这十一月如此难捱的,不仅仅齐佳一位家长。

二孩家庭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赵铭说,家里的两个孩子分别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烧得昏天黑地。“最严重的时候,俩娃温度加起来能有八十度。”

家里老大上二年级,在十月份的时候感染了支原体,半个月没上学。十一月份刚上学一周,就感染了甲流。

班里46个孩子,只来了二十多个,剩下一半孩子几乎都在医院,老师说,在这么下去,班级就要停课了。

老二还在上幼儿园,因为担心生病,妻子一个月没有送孩子入园。这会儿,他更担心老二被老大传染。虽然妻子每天都让俩孩子隔离,并随时做衣物消杀,最终还是老二没能躲过去。

他们先带着老二去离家近的医院就诊,当时医生怀疑是甲流,可是试纸显示阴性,医生建议先吃上奥司他韦——甲流的特效药。

没想到,特效药也没有起效。11月21日,老二的病情突然加重烧到39度,一度有抽搐的症状,赵铭惊慌失措,只好直奔三十多公里外的北京儿童医院。

因为情况紧急,医生没有让他排队。但是这却引起了一些排了一夜队、并不知道情况的家长的强烈不满,差点发生冲突。

赵铭只觉得身体累,心更累。

因为自己还要上班,不能被感染,他只能戴上n95口罩,同时还要给各种人解释自己不是加塞的。一番折腾下来,赵铭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

一圈检查下来,老二并不是甲流,而是感染了腺病毒。据医生说,这种病毒要高烧一到两周,而且没有什么特效药,如果孩子病情严重,在家怕发生危险就只能住院观察。

而赵铭自己因为两个孩子轮番生病,已经请假快一周了。明天赵铭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再不去上班,今年的绩效没了事小,公司正在进行调整,要是被“优化”了就糟了。

我国儿科爆满的情况,甚至惊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有人怀疑,此次病毒大爆发,是不是类似于2019年11月的情况,有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一番调查之后,好消息是,并未检测到任何“异常或新型病原体”,都是“已知病原体”;坏消息是“已知病原体”的种类有点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是: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支原体……

所以此次儿科门诊看病如此费劲,并不是医院不努力。

社交媒体上,就有医生反映,因为院里儿科人满为患,大家都去支援了,连主刀的大主任已经被抽调去儿科做“苦力”。

情况确实如此,根据“儿研所”的新闻稿显示,九月下旬以来,出诊医生较以往增加86.36%,输液座位也比日常增加48.7%;而朝阳医院的公示则显示发热门诊值班医生由5名增至9名……

只是和源源不断病人相比,增加的医疗资源显得微不足道。

九十月份的支原体,十一月份来势汹汹的甲流,合胞病毒、腺病毒多重叠加,使得今年的儿科根本没有喘息倒手的机会。在杭州,10月份的门诊数据超过40万,同比增长了9万多,相当于每天增加3000多号。

更要命的消息是,本轮感染除了多种细菌病毒叠加,感染也尚未达到峰值。

11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曾表示,“一般在1月份左右达到峰值”,我国各地冬春季的流感流行季一般是从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的3月中上旬左右。

网络上也弥漫着各种看病难的恐慌,号源成了一种紧俏的资源,恐慌加重了连续挂号和反复就诊。一轮轮人潮冲击的儿童医院。

医生反复强调,80%的儿科发热性疾病都是自限性的。

如果轻微咳嗽,低烧,可以给退烧药并观察一两天再决定是否就医。先别马上来医院,毕竟医院一进来就是大染缸。

七八个小时以上的排队,几十个小时的多病毒混合攻击,大人都不一定扛得住,更别说小孩了。很可能支原体还没治疗好呢,又传染上甲流了。

“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很多家长也深以为然。在各种育儿群里,大家分享各种治疗心得。

还有的家长已经总结出了,各种病毒的应对策略。颇有孩子久病,自己成医的味道。

看到女儿班里一半同学都去了医院,李楠深知此次呼吸道疾病大流行的威力。

她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啥时候就中招,为此李楠已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她在网上买了阿奇霉素和奥司他韦,分别是治疗支原体感染和甲流的药物。

为了要确定到底是什么感染,她还屯了不少支原体和甲流、新冠的试剂盒。

让她感叹的是,网上真是什么都有,她买到了能同时测三种病菌的超级试剂盒。

李楠说,她已经万事俱备,但还是希望这些都不要用上才好。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孩子家长,对自行囤药,自行诊治的方法表示并不认同。

隋丽丽说,都说大部分没事,不用去医院,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小部分呢。孩子在家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她不信会有哪个家长还能稳得住。

对此也有医生表示,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热,都是致命的,必须马上就医。

而目前流行的合胞病毒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来说也很危险。在全球五岁以下儿童中,五分之一的死亡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

今年的冬,已然是新冠疫情后呼吸道疾病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

凌晨四点,赵铭家老二终于就诊结束,他感觉自己除了疲惫之外,还有浑身的酸痛,忍不住的咳嗽,“没准儿我也中招了。”

不过他根本顾不上自己,他担心孩子再烧起来,也担心在家里照顾老大的奶奶。

在如此多的病毒之中,老年人似乎更危险,怎么保护家里的老人呢?

对这些中年人来说,最可怕的就是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