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后鉴定人披露雷锋事故发生细节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12-03 发布于河南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可当时在场的战友却都毫发无伤,40年后,当年的鉴定人终于说出了事故现场的细节,并直言后悔了一辈子,这个消息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用短短的一生,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究竟是怎么意外去世的?他的战友为什么如此悔恨呢?

最后一件好事

1962年8月15日,这天空气非常闷热,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汽车连工作的雷锋和战友乔安山接到了运输棉衣的任务。

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气和泥泞的路面,乔安山心里十分不安,似乎有一些不详的预感,但战士是必须按时完成任务的,俩人开着车便出发了。

一路上乔安山都小心翼翼地开着车,雷锋在旁边也不断的观察着道路,因此尽管天气恶劣,任务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这也让俩人松了一口气。

忙碌了一上午的俩人此时都是饥肠辘辘,准备赶紧回连里吃饭,可到营地之后,雷锋看着汽车上遍布的泥痕非常心疼,他对乔安山说:“咱们先去把车洗干净吧,这样之后别人再用也很方便。”

乔安山一想也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于是两人便把车往炊事班外的水龙头,可开到拐角的时候,乔安山发现营房和房前的晾衣杆之间距离太窄了,而且还有一根木杆就立在正中间。

乔安山把车停下来,观察完路口对雷锋说:“这一次开不过去啊,得先拐个直角弯。”

雷锋听了连忙跳下车,笑着说:“我看着后面,给你做指挥。”两人嬉笑了几句,雷锋便往后面走去了。

乔安山听着指挥的声音,小心翼翼地调整方向前进,湿滑的土道让车轮不断打滑,汽车左摇右晃就挂上了旁边晾衣服的铁丝,但专心开车的他却并没有发现。

雷锋在后面看到铁丝挂在了车上,连忙上去解开,然后给了一个“前进”的指示,可随着汽车猛地向前,木杆突然从根部折断了,站在下方的他根本来不及闪躲,直接被砸到了头部。

听到声音的乔安山连忙回头看,却发现雷锋满脸血迹地倒在了木杆下面,他吓得大脑一片空白,反应过来立马冲下车,等挪开木杆便发现雷锋呼吸微弱,已经失去了意识。

他大声哭喊了起来:“来人啊,出事了,快送医院。”周围的战士们闻声赶来,连忙抬起雷锋上车赶往最近的西部医院。

一路上乔安山不停地哭着,看着昏迷的好兄弟,只恨自己没有没有把车开好,所幸大家反应很快,雷锋被及时送到了西部医院的急救室。

听到受伤的人是雷锋,院里的领导都被惊动了,院长决定亲自进行抢救,可当他接手的时候,却发现雷锋的体温极高,口鼻也在不断出血,有经验的他立马判断出,这是颅内出血,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可当时的西部医院条件很简陋,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院长果断的下令:立马派专车送往沈阳军区202医院。

一行人只能连忙出发,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太过着急,驾驶员把车开得非常快,一不小心就在路上撞到了别的车,这个时候汽车是非常昂贵的财产,对方说什么也不愿意了。

战士们拼命地解释着情况,表示要先开车走,事后一定会进行赔偿,可对方就是不肯让路,最后还是随行的连长曹玉德看不下去了,强行推开了车主,这才得以继续赶路。

可时间终究是被耽误了,伤势过重的雷锋抢救无效死亡,这个热爱党和人民的年轻战士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天他为了工作,甚至早饭和午饭都还没吃,就这样牺牲了......

听到噩耗的乔安山等人痛哭流涕,尤其是乔安山,他悔恨地打着自己的脑袋,不断吼着:“为什么不再小心一点!为什么!”

可想着想着,他也开始怀疑起来,明明自己没有感觉碰到木杆,为什么它会断掉呢?而且只有6厘米宽的木杆怎么就砸死了人?

令人叹息的调查结果

得知雷锋同志牺牲的消息,部队领导们也都非常震惊,为了调查清楚,政治部派出了史宝光、张峻两人到现场调查,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当时的驾驶员乔安山。

看到调查人员找上自己,乔安山非常害怕,他认为对方是要来逮捕自己了,可随着询问的开展,他才明白是为了查出真相,这下他忍不住哭了。

乔安山哽咽着说:“我真的没看到车碰到木杆,如果早知道会砸到雷锋,还不如砸到我。”

史宝光听了他的描述,也觉得十分蹊跷,于是便带着人去检查了当时的车辆,结果证明,汽车的上方和木杆上方确实没有剐蹭的痕迹,这就意味着汽车确实没有碰到木杆。

这下史宝光也迷惑了,为了找到原因,他让乔安山开着车再次到现场模拟,这下总算被他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原来通道口太狭窄,地面又高低不平,所以木杆埋的地方是不统一的,当天乔安山开车避开了木杆,却碾压到了土地里的木杆根部,导致木杆从根部折断,再加上铁丝断裂产生了快速反弹,这才猝不及防的击倒了雷锋。

更可惜的是,木杆砸到的位置刚好是太阳穴,这才是一根小小的木杆造成雷锋同志颅内出血的原因。

事故发生后,九连的战士立刻用担架将雷锋送去了连队附近的抚顺矿务局西部职工医院里抢救,雷锋在去往医院的路上,头上止不住地往外冒血,人也抽搐得十分厉害。

部队各级首长也都闻讯赶来,医院紧急为雷锋腾出了一间急救室。刘院长为雷锋查看伤势,体温烫得吓人,她赶紧让一旁的战士下楼给雷锋买了一些冰棍拿来物理降温。

温度刚刚降下来,刘院长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症状,雷锋的呼吸很是微弱,她赶忙为其做了人工呼吸。

雷锋在被抢救

就这样雷锋的呼吸状况好了很多,紧接着医护人员们开始为雷锋检查伤势,他们发现雷锋的伤势远比预想中的更为严重,多半是颅骨骨折导致头部出血必须得做开颅手术,否则一旦颅内出现大面积出血,人可就就不回来了。

当地医院的条件实在有限无法进行高难度的开颅手术,刘院长建议部队领导派人前去沈阳军区医院将脑外科主任请来会诊。

屋漏偏逢连夜雨,连队领导派去沈阳迎接专家的车辆在慌忙之中与一辆大货车撞在了一起,双方争执了许久,在军方人员下车赔礼道歉将紧急情况说明后,对方才肯将其放行。一路上,车辆行驶得十分不顺利,遭到了多拦截。

与此同时,雷锋同志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西部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开始为其实施急救工作,可惜雷锋的伤势实在是过于严重,没能将其抢救过来。

一位医护人员从急救室里走了出来,对守候在门外的战友们说道:“人已经不行了,你们赶紧回去准备后事吧。”

听到这个噩耗,乔安山一下子就瘫坐在了门口的椅子上,他始终不肯相信雷锋就这样没了。

中午时分时,西部医院的刘院长拿起听诊器为雷锋做了最后一诊断,这一雷锋同志已无生命体征,这位年仅岁的小战士就这样永远离开了。

后经医生诊断:雷锋因头部右侧太阳穴遭到木棍剧烈撞击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脑内大量出血致死。

当副连长曹玉德拉着沈阳军区医院脑外科段主任赶回抚顺市西部医院时,雷锋同志早已停止了呼吸,此时无论做什么都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因公殉职,事故现场鉴定人年后说出细节

关于雷锋同志事故现场的细节,一直以来官方也尚未将其公布,许多影视片和新闻报道中对其的描述也稍有偏颇。

直到年时,当年雷锋事故现场鉴定人史宝光走了出来,接受了媒体采访,为大众还原了事发时的真实情况,讲述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雷锋同志事故发生后,工兵团政治部领导深感事态重大,决定成立专案组进行事故调查。他连忙找来政治部干事史宝光与宣传处的张峻开车前往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仅仅两个小时后,调查组就开车来到了位于抚顺市望花区的运输连里,那时只有几个留守士兵在场,剩下的战士们还都在医院里没有回来。

没有目击证人很难查清事件真相,他们只好先去事发地点九连营房前的那条通道里看看,为了证实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史宝光让连长将事故的另一位当事人乔安山叫来了事故现场。

起初乔安山以为他们是军法处派来逮捕他的同志,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史宝光连忙安慰道:“同志,你先不要紧张,我们只是接受上级命令来调查事故现场的,你一定要将当时的情况说清楚啊,这样对你也有好处啊。”

听到史宝光的话,乔安山的情绪也慢慢稳定了下来,他将事故经过从头到尾复述了一遍,并驾驶车辆重演了一遍当时的经过。

他告诉史宝光与张峻,他和雷锋从工地执行任务回来时发现卡车被溅满了泥水,为了不耽误下午的任务,两人商量后决定先将车开去水龙头处清洗干净再回去吃午饭。

汽车要想通过九连营房和门前那排晾衣杆的夹道,得先拐个弯才行,但这一个人很难完成,所以必须得有一个人下车查看地形。雷锋让乔安山驾驶车辆,自己下车去指挥。

乔安山看到雷锋给他打了一个通过的手势便将车辆发动,然而就在卡车快要通过的时候,车子右侧的后方轮胎却不小心滑进了旁边的水沟里头,车身一下子倾斜了过来撞到了一根平日里用来晾晒衣物用的方形木杆。

木杆当时连着弹性极强的晾晒绳,铁丝具有极为强大的拉力,因此木杆一下子狠狠砸到了雷锋的右太阳穴上。

车上的乔安山刚听到“咔嚓”一响,就看到雷锋已经晕倒在了地上,那时的雷锋已经不省人事了。

史宝光在事故现场发现那根击中雷锋头部的方形木杆,木杆上面还沾着许多黑色的橡胶粉末,事发时他们所驾驶的那辆嘎斯卡车后轮胎上也有几道深深的划痕。

不过,车辆其余部分并没有什么被碰撞的痕迹。据此,他们认为由于过道狭窄加上地面不平,所以汽车在驶入该路段时有些倾斜,车后轮胎压到了埋在土里的方形木杆并将其折断。

木杆折断后绑在上面的晾衣绳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弹力,木杆迅速击中了站在那里的雷锋同志。雷锋同志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竟是被一根不到六厘米厚度的木杆击伤致死。

通过对雷锋事故现场的勘查史宝光与张峻一致认为,雷锋同志的牺牲是因公殉职,这是一意外事故,这场事故乔安山并没有直接责任。

随后,史宝光将雷锋同志的牺牲经过、性质及事故调查结果撰写成了正式报告上交给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这个报告很快得到了组织内部各级领导的首肯。

在结束调查后,史宝光一行人来到雷锋所在的医院,张峻还为雷锋同志的遗容拍下了几张照片。

战士们给躺在病床上的雷锋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军装,将他的遗体送回了连队里,害怕天热遗体会遭到损坏,部队还购买了许多大冰块放在遗体旁边为他降温。

当所有人都离开了医院时,只剩下乔安山一个人坐在那里久久不愿意离去,拿着雷锋出事时所穿的那套沾满鲜血的军装掩面哭泣。

看到乔安山这般意志消沉,史宝光和连队指导员纷纷出面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卸下沉重的包袱。

这只是一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意外事故,不要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尽管组织上百般劝说乔安山,但雷锋的死一直让他难以释怀。

 战士逝去,数万群众赶来送行

雷锋同志的遗体在月日上午入棺,那口黄花松棺材是抚顺政府的一名机关干部在听闻雷锋去世的噩耗后送来的。那一晚,与雷锋朝夕相处同一连队的战士们彻夜未眠,为他守了一整夜。

沈阳军区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内为雷锋同志举行了一场十分隆重的追悼会。

据说那日为他送行的民众有近余万人,沿途群众知道是为雷锋送行后,也都都纷纷加入送行的队伍之中,整个马路两旁都站满了为他送行的群众。

在这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表文章介绍他的感人事迹,他生前所在的班级也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也相继为他题词。

那一天,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为雷锋亲自题词,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至此,每年的月日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纪念日,学习雷锋同志的活动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物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乔安山从部队退役,他将自己与曾经的亲密战友雷锋之间的往事深深埋藏在了心中。

他从不向他人提起,也拒绝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但私底下他从未放弃过做好事,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延续着“雷锋精神”。

这一切,直到年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乔安山的事迹才为众人所知。

调查清楚的史宝光提交了报告,正式提出了“以身殉职、意外事故”的意见,不是因为驾驶员的失误,也不是雷锋的指挥出错,仅仅是偶然的意外导致了牺牲,真是让人叹息不已。

全国进行悼念

调查结束之后,史宝光的报告得到了领导们的首肯,但考虑到避免暴露部队内部的一些信息,最终这场事故的细节被隐藏了下来,只对外宣布雷锋因意外殉职的消息。

这个消息很快被报道了出来,全国人民都惋惜不已,许多被雷锋帮助过的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1962年8月16日,雷锋的遗体举行了入棺仪式,史宝光等人给雷锋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帮他最后一次整理了仪容,将遗体送回了连队。

乔安山一看到棺木就嚎啕大哭,尽管大家都说不是他的过错,但自己的好兄弟就这样离世,他怎么也无法原谅自己,他下定决心用一辈子继承雷锋精神。

8月17日,战友们为雷锋举办了追悼会,会后,大小20多辆军车载着战士们和棺木开往南山墓地,正当大家沉默地坐在车上的时候,一个战士低喊了出来:“快看外面。”

大家连忙往车外看去,只见道路两旁站满了送别雷锋的群众,大家默默地目送车队远去,许多人都眼泛泪光,战士们也被这个场景震撼了,他们再次意识到,雷锋精神给人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各大报纸都开始自发报道雷锋的过往事迹,用这种方式来送别这位英雄,部队里的首长们为了纪念,也将雷锋的二排四班命名为“雷锋班”,到了2022年,这个班级依然人才辈出。

甚至伟人毛主席都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从这天开始,3月5日就成了学雷锋日,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有的人可能会奇怪,一个普通的小战士,怎么就引起了这么巨大的轰动,甚至成了名流千古的英雄,他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吗?这还真不是。

真实平凡的英雄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农村贫困户里,幼时的他就经历了不少的苦难。

新中国没有成立之前,农民们的生活是水深火热的,雷锋的家庭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父亲被人打死,母亲也被地主逼死,甚至哥哥也因为做童工病死了。

小小的他在邻居亲人的帮助下存活了下来,因此他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很快新中国成立了,农民们随即迎来了解放,生活也越来越好。

看着家乡的改变,雷锋心里暗暗做了决定:要去当解放军,要跟着毛主席一起为人民服务!

1960年1月8日,多次申请入伍的雷锋终于成功了,20岁的他成了运输连的一名驾驶员,刻苦训练的他很快就成了部队里的五好战士,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还获得了许多荣誉。

这都来源于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入伍之后,雷锋每个月都有六元的生活补贴,但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花钱,甚至连袜子破洞都舍不得换。

但当听到有灾区需要捐款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积蓄200元立马捐了出去,还笑着跟战友们说:积少成多,这才是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了。

除了勤俭节约,雷锋还是一个走到哪好事做到哪的人,有次他坐火车,一路上又是给人让座位,又是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在他帮下车的乘客拿东西的时候,人家甚至都把他错认成了列车乘务员,直夸他工作认真。

因此战友们也常常笑着称赞他:“雷锋同志要是出差一千里啊,好事都能做满一火车了!”

听到这话的雷锋总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都是应该做的,你们别夸我了。”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发生,雷锋的举动感动了许多部队的战士,掀起了一阵学雷锋的热潮,领导们发现之后,也是非常激动,给了雷锋多次的表彰。

不少报社听说了这位小战士的事迹,也纷纷对他进行采访报道,就这样雷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全国各地都开展起了学习雷锋的浪潮。

受到众人关注的雷锋也很紧张,在他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荣誉。

听到他的担忧,身边的战友纷纷安慰他:“难道你不想更多的人去帮助其他人吗?你做好这个榜样,就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雷锋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他不再推脱,开始配合部队安排的活动,在每一次报告上,他都用真诚的态度讲述自己的故事,经常在场的群众都潸然泪下。

其实一件件小事看下来,似乎雷锋从来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其实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做着小事的英雄,不然为什么到了今天,雷锋精神依然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呢?

传承雷锋精神

1966年,乔安山退役了,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最亲密战友的离世始终是他心中的一道疤,他把自己的余生都留给了传承雷锋精神。

他默默地每天到处帮助别人,即使因此遇到了许多麻烦,可下一次,他还是忍不住上前,这让家里人都很不理解。

每当这时,乔安山都会沉默许久,然后解释:“雷锋精神应该有人去传承,如果是雷锋他一定会去帮忙的。”

听到这话,家里人明白了他的苦心,也不再阻止他的行为,就这样,乔安山一直坚持了下来。

不仅如此,从1997年开始,他开始到各地发表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雷锋做的每一件“小事”,也有人质疑过他是为了名利,可乔安山并不在意,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从来没有借此谋取利益。

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加,雷锋的事迹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也因此,许多人都开始追问雷锋去世的细节,在经过组织的同意之后,乔安山对外讲述了当年的意外事故,即使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还是悔恨无比,这些信息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彻底消灭了关于雷锋去世的种种猜测。

到了2022年,已经81岁的乔安山依然在不断地宣传雷锋精神,此时在他心里,也许雷锋的面容早已模糊,但雷锋精神会永远清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