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喜丧,它的标准是什么?

 蔓萝花 2023-12-04 发布于安徽

这是一个喜丧,不应该流泪。

       通常情况下,家中有人去世,家庭成员会穿上丧服,悲痛不已,泪水满面。然而,却存在一种丧礼,以欢笑为主导,葬礼上的人们说说笑笑,而非满面忧伤。这就是所谓的喜丧。然而,并非所有人的去世都被称为“喜丧”,这有一定的标准。

传统与变迁——喜丧的深层寓意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生死的理解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过去的某些地区,人们普遍认为死亡是一件悲惨的事情,因此葬礼上总是充满了悲伤和沉重的情绪。

       如果有人在葬礼上表现出开心或不够庄重的样子,往往会被视为不尊重死者,甚至可能被赶出葬礼现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葬礼发生了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出现了“喜丧”的传统。与传统的哀乐并存的葬礼形式相比,喜丧伴随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冲击,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

       然而,如果简单地将其标签化为“背离传统”,那就显得太过肤浅。追溯喜丧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统治者满族有着独特的游牧文化,不像汉人那样坚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是认为人定胜天。

       起初,这种观念并未受到广泛接受,因为在过去的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死亡是非常悲伤的事情,必须以哀悼的方式表达,所以喜丧的做法遭到了强烈反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喜丧逐渐被一些汉族家庭所接受,并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有人认为,喜丧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与传统的丧礼中哭声悲凉的氛围不同,喜丧中明艳的灯光闪烁,热烈的歌舞表演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还有“头几天哭,最后一天演出”的奇特做法。这无疑将生与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既不忘先人,也不因悲伤过度而消沉。然而,喜丧的举办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

谁能办“喜丧”?

       喜丧是相对严格的,不是所有人去世都能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喜丧必须是老人去世。如果一个人英年早逝,那绝对不算喜事,也不适合办喜丧。英年早逝是值得悲伤的事,年轻人刚刚踏入人生,也许还单身,或者初为人父,他的父母朋友恋人都会为他悲痛欲绝。

       但是,老人去世的年龄也是有标准的。按照古代的标准,能活到80岁已经非常难得了。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差,平均寿命仅40-50岁,许多王公贵族也只能活到60来岁,秦汉时期的帝王们也多活不过60岁。所以说,如果能活到80岁,那简直是千里挑一,百年难遇,说明这个人福气非凡,基本上已经圆满了人生。这种情况下去世,才适合办喜丧。

       想要办喜丧的老人最好拥有一个兴旺的大家族,子孙满堂。这在古代来说也是难得的福分。能培育出这么多子孙的老人,说明他这一生功不可没。所以去世后,大家也不应该太伤心,而要用喜丧来庆祝他的一生功绩,后辈们应该张灯结彩,热闹欢歌,为他送行到极乐世界安享太平。

       不仅如此,喜丧要求老人的身体一直很硬朗,没有经历过大病,直到去世前都精神饱满,这种状态被认为是老人福泽深厚的表现。反过来,如果一个老人生前被疾病折磨,无法治愈,每天都要拖着沉重的身体在世界上苟延残喘,去世的时候枯骨嶙峋,也不适合办喜丧。

       在喜丧仪式中,是绝不允许出现哭声或悲伤气氛的。所有参加者必须身着红色喜服,面带笑容,主家还会邀请杂技、歌舞表演团队助兴。停灵结束后,乐队奏响欢快鼓乐,子孙们肩扛棺木,送老人入土安葬。 仪式完毕后,后代们仍需定期扫墓祭祖,以示孝心。那么为什么喜丧有这么多标准呢?这其实与古代的文化信仰有关。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善恶有报”。

       如果一个人生前行善多于做恶,那么他就会得到好报,福泽深厚,最后圆寿而终。相反,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多端,那么他的报应就是生病缠身,最终英年早逝。不仅如此,子孙多寡也被看作是一种福报。古人非常重视传宗接代,所以子嗣多是人生的大幸,如果一个人连一个孩子都生养不出来,那就是他有孽,报应不浅。

       所以说,从这种文化视角来看,办喜丧的老人正是报应最好的人——福寿双全,子孙满堂。他们这一生没有遭遇过什么大的灾难,可以说是人生圆满。可以看出,喜丧并非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它设置了多项苛刻条件,确保只有最德高望重、福报最足、子孙满堂的长者,才有资格获得这一殊荣。

       当然了,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有些迷信成分。但是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它却给老人的人生归宿形成了一个比较积极的解释。简单来说,喜丧主要是为了那些圆寿、子孙满堂、身体硬朗的老人设立的,来庆祝他们这一生的丰硕成果。不符合这些标准的情况下,就不应当办喜丧,它反映了古人对美好归宿的期许。

终寿而逝:古今对喜丧观念的不同看法

       在古代,人们将终寿而逝视为一种幸运,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结,不再受到病痛的折磨。对于老年人而言,能够安详度过晚年,无病无痛地告别尘世,被视为一种福分。当时的人们深信天命,认为老年人在晚年患病、卧床不起是正常现象,死亡只是人生经历的终点,并不值得悲伤。

       因此,古代的喜丧更侧重于强调寿命延续和子孙繁衍,这与现代的观念存在明显差异。古人视60岁为长寿,认为晚年患病多为年轻时作恶多端的报应,是天意所致,应该平和接受。此外,古代对于子女成双成对和儿孙围绕在身旁也有较高的期望。他们将多子多孙看作是福气,血脉能够延续是最大的安慰。

        因此,古人非常注重生育子女,期待儿孙围绕在身边,由于古代婚姻较早,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并不罕见。然而,现代结婚年龄较晚,人们更追求二人世界,喜丧的标准因此不再那么严格。同时,当时的医疗技术相对不发达,患病常见,因此60岁以上的寿命被认为是长寿,值得庆祝。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的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0岁以上,有些甚至超过80岁。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于死亡并不如古人那般恐惧,更愿意享受生命的每一刻,对于死亡也更加坦然。

       因此,喜丧的标准也随之提高,80岁以上才被认定为长寿。可以说,古代与现代的喜丧观念存在差异,古代更注重生命延续和子孙繁衍,而现代则更强调生活的质量。然而,无论哪种观念,都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在一个真正圆满的人生中,即便面对死亡,也不会给人们带来过多的悲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