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夫妻还是情人,关系再好,都要有这“三不做”,一做你就输了

 zhp001007 2023-12-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

和婆婆闹矛盾的时候,你们的老公在做什么?

问这话的网友,刚跟婆婆吵完架。

这边还没消气,那边和丈夫的关系也闹僵了。

“我老公又帮着她妈一起指责我,每次都是,不问青红皂白!”

结婚十几年,她跟婆婆感情并不好。

这也成了夫妻吵架的最大原因。

因为只要婆媳有矛盾,不管谁对谁错,丈夫都认定“妻子必须先道歉”。

一旦妻子提出一点点异议,丈夫立马翻脸。

每次回想丈夫的态度,她的感受就是:

委屈。

委屈“很多时候,我明明是占理的一方,却因为婆媳的身份压制着,总要我低头认错。”

有理,最终也成了必须要服从的“愚孝”。

委屈在丈夫心中,永远是“母子关系”优先于“夫妻关系”。

她这个妻子始终是外人,只能“靠边站”,不能有自己的脾气。

她的经历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同款老公。

这些丈夫都有几个共同点:

一提到婆媳矛盾,他们要么立马躲开,避而不谈;

要么一味拉偏架,护着婆婆,有的甚至上手打媳妇:

“她是我亲妈,你让让她怎么了。”

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关系往往都走向一个结局:

婆媳不和,夫妻不睦。

其实,想要保住家庭,丈夫在婆媳间的态度尤为重要。

他要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一个聪明的丈夫,绝对不做以下三件事。

建议先收藏或分享,再细细阅读。

图片

爱情心理专家涂磊曾经说过:

“婆媳关系,是所有丈夫的梦魇”。

这话说得不假。

母亲,是生养自己前半生的人;

妻子,是自己决定携手度过后半生的人,

然而这两个自己最爱的人,却很难和平共处。

总是为了家庭琐事针尖对麦芒,永不消停。

双方战火激烈,夹在中间的丈夫更是左右为难。

前脚听亲妈数落自己的媳妇,让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好好管管老婆;

后脚听妻子抱怨亲妈,让他尽快拿出态度解决问题。

网上有位周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他的母亲、妻子已经为了“要不要请保姆带孩子”这件事吵了大半年。

双方各执己见。

在妻子看来,婆婆觉得带孩子太累,而她也不想为了带娃辞职。

请个保姆是当下的最优选。

但婆婆一直持反对意见,她坚决认为,儿媳妇就应该为了家庭放弃工作。

“这就是浪费钱,你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请保姆,不如自己回家带小孩,这样也放心。”

图片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认同对方的想法。

在这件事里,丈夫周先生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他觉得自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不就是为了请不请保姆吗?我在单位一天工作到晚已经很累了,回家还要听两个人抱怨,都叫我主持公道,我都无所适从了,只好尽量不在场。”

而且婆媳的争吵,还总要把他牵扯进去:

妻子不止一次在争吵时提及他工资低的事情。

婆婆也总说他一个大男人,总被老婆牵着鼻子走。

这都让他很没有面子。

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婚姻也随之出现了危机。

因为事情迟迟无法得到解决,妻子觉得丈夫不爱她了,也不爱孩子,嚷着要跟他离婚。

而母亲也对儿媳妇感到厌烦,多次提出要回老家。

周先生始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家怎么就要散了。

图片

在这个故事里,看上去丈夫是满腹委屈无人诉说,但我们反过来想一个问题:

在这场婆媳矛盾里,丈夫做了什么?

是快刀斩乱麻了?还是让两边都得到满意的解决办法了?

都不是。

他选择了“逃避”和“不作为”。

怎么带孩子,本该是夫妻两人一起商量的事情。

跟长辈关系不大。

但他选择了把责任转接到妻子和母亲身上,只顾关心自己身为男人的面子。

任由这两个本来相处就不太和平的人继续争吵。

去加重育儿这件事对妻子、对母亲的心理负担。

孩子没人带,好像都是妻子和母亲的错,与他无关。

他只等一个结果。

这样的不作为,致使妻子和母亲无法和解。

这是对婆媳关系的失望,也是对他这个丈夫、儿子的失望。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

“婆媳矛盾的根源是:男人的不作为。”

绝大多数婆媳矛盾的导火索是家庭琐事、是婆媳双方对彼此的看法。

也是家庭权利的争夺。

但核心却是丈夫。

是他将婆婆和儿媳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连接在了一起。

丈夫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不甩锅,不逃避,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图片

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男人的质问:

“我已经很努力调解婆媳矛盾了,为什么老婆就不能放下心结呢!”

他清楚地知道一个家庭的相处必然存在磕磕碰碰。

尤其是婆媳关系。

所以他总是在妻子和婆家的争吵中当“和事佬”,努力调停矛盾。

但即便他做得再好,妻子还是不满意。

甚至为了一点“家庭琐事”,闹到离家出走回娘家的地步。

那是去年的11月,小女儿刚出生没几天。

妻子胃口不好,只喝了几口婆婆炖的鸡汤,就放下了勺子。

结果被婆婆数落“不尊重老人”。

他心里也觉得是妻子的错,就回房间说了几句:

“老人辛苦给你做饭,你这什么态度。”

没想到这句话一下激怒了妻子,当时就哭了一场,摔门走人,两三个小时才回家。

一见到儿媳妇是这个态度,婆婆也不高兴了,第二天就嚷着要回去。

丈夫见状,又去质问妻子“我妈要走了,要不要挽留”。

他本意是想给两边人一个台阶,但却再一次地把矛盾抛给了妻子,想让妻子先低头认错。

还在气头上的妻子,气冲冲地回应“不用你们走,我走”。

图片

丈夫脾气也上来了,有心惩罚妻子不尊重爸妈的事,就没去追。

两人从11月冷战到春节后。

“我是真觉得她不懂事,孩子出生才几天就闹,还离家出走!”

后来因为孩子,两人和好。

但丈夫发现,妻子还是难免跟他父母有争吵。

一次两次无数次,他次次调停矛盾,但婚姻还是走到最难堪的局面。

妻子要他二选一:

婚姻和父母只能选一个。

他彻底无奈了,他对妻子的要求只有一件事:

尊重他的父母。

为什么妻子都不能满足他呢?

看完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这位丈夫始终没有注意到他在婆媳关系中的行事作风:

拉偏架。

看起来在解决矛盾,但他总是下意识地站在父母的立场,去否定妻子的行为。

要求妻子要对父母孝顺、低头。

这无形中助长了父母对媳妇的长辈压制。

也导致了妻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一步步降低。

因为无论她说什么,也无论她做得再好,丈夫的第一信任人永远是他的父母。

久而久之,妻子难免会产生“自己在这个家是外人”的想法。

既然成了“外人”,又谈何“尊重家人”呢?

图片

在传统观念中,妻子和婆婆的关系其实就是不对等的。

不论是儿媳妇还是亲闺女,强调的都是子女的孝敬服从。

但现代家庭结构变化,婆媳之间的权力更迭到一个新的概念:

妻子和婆婆是各自家庭的女主人。

不是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而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相互尊重。

丈夫则是这个关键纽带。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家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女主人。

想要家庭和睦,丈夫必须拎得清婆媳之间的界限。

不是“孝顺外包”,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抚养顺从的责任强加在妻子身上。

“绑架”妻子替代自己完成照顾老人的义务。

而是强调父母和妻子的相处界限,提前进行干预。

让妻子回归妻子的身份,父母回归父母的本分。

各司其职,家宅才能宁静。

图片

回顾前面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

不论是哪位丈夫,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都严重忽略了妻子的情感需求。

他们或许更在意自己,或许更在意父母。

但每一种选择下,被忽视的一方是妻子,牺牲的也都是妻子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婆媳矛盾到最后,都会演变成夫妻矛盾。

因为妻子的生气对象并不是婆婆、婆家,而是丈夫。

图片

丈夫在这件事情里有没有给予足够的情绪支持;

丈夫在公公婆婆面前是维护父母还是为妻子说话;

丈夫会不会主动解决婆媳问题。

这些由丈夫决定的行为处事都影响着妻子对丈夫的观感。

所以,婆媳问题本质是夫妻问题。

婆媳关系自始至终都是夫妻关系的一面镜子。

婆家好不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丈夫值不值得妻子为这段婚姻继续努力。

然而,大多数夫妻在这之前,都只会强调付出。

丈夫承担家庭经济,就希望妻子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妻子忙里忙外,也希望得到家庭的认同。

当夫妻双方都只强调自己的付出的时候,也很难见到对方为家庭所做的牺牲。

图片

当彼此觉得对方付出不对等,自然就会变成用自己的付出去进行“道德绑架”。

但这样做,于事无补。

夫妻双方要对外有一把尺,明确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界限。

对内也要有一把尺,分清夫妻的职责。

在婆媳相处上,探讨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明确各自的身份职责

面对长辈,妻子、丈夫都各有各的责任,亲生子女占最多的养育义务。

同时也需要厘清家庭边界,适当保持距离。

因为孝顺面前,尊重先行。

曾经看到一个丈夫阻止妻子做家务。

那是妻子婚后第一次到婆家,婆婆要求她往后负责家里老小的一日三餐。

不等妻子回应,丈夫便亲自出面表示:这饭他来做。

孝顺父母,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责任。

二、用好话,做好“润滑油”作用

婆媳关系处理得有多好,全看丈夫的提前干预到不到位。

在日常生活中多强调婆媳双方的付出,引导双方多看到彼此优点。

好话多了,坏话就少了。

三、屏蔽负面信息,当好“中间人”

在家庭陷入婆媳关系内耗时,丈夫拥有相对“中立”的立场。

不偏帮,不偏心,不偏信,才能在婆媳关系中起到“权威”作用。

心歪了,理就偏了。

丈夫的话有说服力,才能极大程度正面影响婆媳关系的走向。

图片

心理学中讲,最好的家庭模型是: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丈夫、妻子与子女是家庭结构的基本单元。

这意味着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都有着同等的良好的关系。

夫妻关系稳定、亲子关系和睦。

相互影响,互相支撑。

婆媳关系也是如此,婆婆、儿媳、丈夫三方相互影响、支持。

不是家庭话语权的争夺,而是给予对方平等、尊重与爱。

而这爱,会在稳定的三角关系下,双向流动。

点个【在看】,愿每个家庭都能争吵无碍,感情长久。

你们经历过婆媳矛盾吗?丈夫会怎么处理?是否会影响夫妻感情?又是怎么应对的?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一起探讨婆媳矛盾的解决办法吧。


作者 | 微微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