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成长,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

 gfergfer 2023-12-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意大利数学家和哲学家Gian-Carlo Rota 曾经在《整体思维》 (Indiscrete Thoughts)中表示 :“我们给他人的建议同时也是自己所要采纳的。”

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身体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免疫系统”,它会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然而,思想的“免疫系统”会排斥出现于内部或者从外界直接移植来的新思想,让我们无法对新思想做出应有的反应,以至于无法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这是我的原则,你要监控自己思想的免疫系统,做出应有的正确反应(开放),最终自己再加工(思考),成为自己的物质,让其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分享这件事情,如果等到自己非常完美才肯总结、才肯分享。我将无法运用和传达自己学到的东西,这就会成为鸡和蛋的关系。关于成长,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

 目录:

  • 成长心法

    • 成长公式

    •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 独立思考不是指一个人思考

      • 潜意识和意识

      • 关于阅读中的开放

      • 事实和观点,逻辑的一角

    • 成长型思维

      • 大脑可塑性原理

      • 不装、持续不装

    • 稀缺

      • 资源稀缺

        • 你的花钱动作决定赚钱动作

      • 时间稀缺

        • 时间管理的本质

        • 我没有时间读书是什么意思?

    • 思考才有未来

    • 无限游戏

  • 成长身法

    • 自我预言实现

      • 目标

    • 快速成事的阳谋

    • 我们严重低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 自学不是自己个儿一个人学习

    • 寻找好处的悖论——丢掉的那一只袜子

    • 语言限定思维之学习方法

      • 必要的难度

      • 速成可靠吗?

    • 如何制造意外的好运 —— serendipity

    • 选择大于努力

成长只能靠自己

       ——我可以替你准备饭菜,但我没办法替你吃饭。

并不是你交了钱,获得了会员资格,又或者你收藏了就可以自动获得知识、甚至智慧。成长最终由个人的践行来实现,行动是改变的必要条件。 

对于改变,接受是改变的金科玉律,可以说无接受、无改变。改变恶习的开始,是你接受自己有恶习开始;改变自己的错误,是你从接受自己有错误开始。接受自身成长有需要,是你成长的开始。无知无畏的人,他们不接受成长是需要的。接受,是成长型的重要特质之一。

为什么改变显得很困难?一个不起眼、下意识的“动作”的背后是信念、价值观、思维的支持,而价值观、信念的背后是一个人周围环境,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运气、社会发展等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的结果,想要产生“脱胎换骨”的效果,就要从底层着手。着手改原因,而非治标不治本地改结果。

总是想着寻找干货,寻求“术”层面的技巧,只是暂时按了葫芦,而最终会起了瓢,本文章的内容更多地属于“道”,是思维方式、观念、认知层面的转变。

你想现在出现改变,你应该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开始去改变;你要未来的自己出现改变,那就从现在开始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

发生改变,尤其是发生肉眼可见的改变需要耐心,它并不容易。我们需要接受改变并不容易,打破一个稳定、自洽的系统构而构建另一个新系统更不容易,只有接受现实、接受改变不容易才能平静地发生进步、持续地发生进步。

金科玉律根植于内心,现在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成长心法

图片

成长公式:(阅读 思考 践行 总结 分享)* 每天

阅读:阅读不只是读书,当然,读书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能力,但阅读远不止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千万人都是在阅读。阅读是我制造意外的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serendipity 中再次提及。)

阅读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反正人是受不了无聊的,总是要干点什么来“杀”掉无聊的时光,有人就选择了阅读短视频(我不反对),机器算法的读物,反正就是不读书,就是不!

你用什么喂养自己的大脑,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是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阅读那些真正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多数人阅读是资讯、是消遣读物,然后自己以为是读了书的,读啊读而生活还是从前熟悉的样子,转而沦为读书无用论的坚定支持者。

在信息时代,过剩的信息才是我们要面对的,做选择题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而执行力得靠后。请不要因为无聊,去读无聊的读物,去消磨无聊的时光。

阅读——识千万人——查理·芒格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说: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吸取教训,这味肯定能保证你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对于阅人(别人),这句话把我的思考精要地概括了,用芒格自己经典回答来说,就是“I have nothing to add,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识千万人——阅己。我们很多的错误就像脑门上的印记,就算别人提醒你了,你去触摸,你也毫无察觉,只有给自己“照镜子”才能看到错误和不足。不给自己照镜子,很多错误致命而不自知。吾日三省吾身,多把焦点调动到自己身上。读书要带着自己的生活,多数人的读书只有读,而没有阅。(阅己,在潜意识和意识中再次提及。 )  

思考:思考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能力,只有人类才具有如此的能力,且在人群中的少数人,才愿意使用如此的能力。思考是极度耗能的,大脑的工作方式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大脑懒到为了避免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的地步。

多数人是不愿动脑的。要干货、要重点、直接告诉我做点什么都是不愿思考者的语言。思考是信息加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没用的,只有思考后的产出才是决定价值的。思考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如果信息有用,一人多机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亿万富翁。

总结(建模):不愿成长的人,犯错的第一反应是掩盖错误,更好一点是改变结果;而愿意成长、会成长的人,第一反应则是思考犯错的原因,总结经验,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坑掉入两次。

若没有反思总结,错误就是错误,直接产生了时间成本、资源成本、机会成本,而反思总结可以把此次的成本在未来产生收益,因错误有了反馈,它成为了进步的“原材料”。

没有把自己的过去总结成为一个可靠的算法,错误就是成本、成功就是一个偶然幸运的事情。让自己不在同一个坑掉入两次,让自己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运气。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赢得起的人,就要对成功和失败找原因,去原因、去总结——一个具体目标的成功和失败并不代表事情的结束,其中的原因也同样重要。

不要太相信你的记忆力和回忆里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大脑加工加工再加工后连爹妈都认不出后的样子。时常要记录、总结,真实记录、真实总结。

分享:套用《双城记》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每个人都是“作家”。对于可以利用网络的人,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被网络利用的人,这是最坏的时代。

分享可以让自己的成长产品化,在互联网——人人发声的时代,你不应该视而不见。我会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有所得、有所悟,然后我会把所得、所悟分享给大家,这就是成长产品化。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流量(影响力),获得了反馈和观察的机会,发现了思考的片面。(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分享更多的关于“分享”的思考。)

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思考,以博客、代码、书、论文、演讲、视频....的方式分享出去,杠杆化自己的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可以是作者、演说家、教育家,请千万不要对边际成本近乎为零的新杠杆视而不见。

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个“新手”,请选择以写文章、写书的方式开始分享。写这个动作是最高效的思考练习。在信息时代,信息不值钱,只有对信息思考后的“行为”才是值钱的,再说一遍也不过分。

你发现了好的书籍,分享它;你发现了好的思维,分享它;你发现了一个好的视角,分享它。真诚的分享,把你的好东西分享出来,很多人把知识当做了力量,不敢把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分享给别人。知识是力量,它是谎言。知识是没有力量的,除非它碰到了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别想当然地认为,你分享了,别人就会按照你的意思采取行动然后来打败你。再说这么做了,打败你了,你的竞争力也是值得怀疑的。分享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值得传播的事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至于践行,没有人不认为它重要,就像读书,大家都说好,就是不读书。用一句话可以说明践行的重要性:行动构成生命。

成长是有飞轮效应的,践行刺激思考和阅读,阅读带动思考之轮,思考能力提升带动总结和分享甚至生活质量。各个成长之轮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各个轮子主动去转动,就会加快飞轮效应的出现,让你的成长飞起。

我想用木桶再类比一下成长——多数人只有一块板且其质量也让人堪忧。多个木板拼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可以盛水的木桶。一块木板就只有被别人当混子耍的命运。你不能是条混子,你要成为木桶,要阅读、要思考、要践行、要总结、要分享。

成长之轮几笔带过,但我会终生去,再阅读、再思考、再践行、再总结、再分享。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即终生成长

成功就像写给儿童的故事的结局: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大人最清楚,其实生活才刚刚开始。成功了就好了,和童话一样,都是不真实的。所谓成功了,生活可能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成功,意味着更大的困难、更大的责任。通常,你弱,你遇到的困难也是和你一样“弱”,有一天你变强了,你遇到的困难它也会和你一样“长大了”。

我们永远无法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因为我们在成长的途中以同样的复杂程度创造出了新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就像打游戏一样,你的等级越高,怪物的等级也会水涨船高 。

人生就是不断挣扎,有一天我们突然回到了过去的阶级时代,而你就是那个皇帝,你也要拼命成长想办法稳固江山,不成长可能会带来阶下囚的命运。一个商业体就是不断地发展业务、增长业务,只要它不是在增长,不是在挣钱,它不是归于平静,而是轰然倒塌。有一天你幸运地中了一百万的彩票,你也要赶紧成长,你要让自己配的上那一百万,使其保值,甚至不断升值。

你可能说:我可以存起来吃利息,那么你可能犯了人生中最大的陷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者陷阱。不知道通货膨胀这个财富的“天敌”,那么,你迎来财富自由最大的陷阱。

为什么提倡去折腾去成长,最终人类的幸福感来自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对别人的价值。即自己进步、帮助他人。

图片

独立思考不是指一个人思考

人生最大的坑就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且保持封闭(自以为知道的结果)。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一无所知。无知永远存在,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且封闭且自信,那么它是一个不可打破的自洽系统。

我们不能消除无知,我们只能缩小无知的边界。尤其是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关心的领域,对我们至关重要的领域,像苏格拉底一样接受无知,并保持开放。这是最好的成长策略。

为什么要保持开放Open?

“独立思考”不是和“不听老人言”等同起来。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讨厌老生常谈,都不自觉地把不听老人言当成独立思考,而等自己意识到朴素、简单而又老生常谈道理的真谛的时候,自己已经处在“老人”的方向了。然后发誓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但孩子是马上能看穿了父母的言行不一致。父母说少壮不努力,但他们自己不努力;父母说读书重要,但他们自己不读书。

父母错把“不听老人言”当成“独立思考”,吃过不少亏,于是等自己的孩子上学就着急了,于是成功地把孩子养成了“鸡娃”。

总之,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时候是先考试再学习的模式;总之,独立思考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思考却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思考的很缜密。

井底之蛙,再独立思考,还能怎么样。独立思考是为了获得正确有效的思考,而不是反过来。

为什么我们并没有察觉自己竟然把独立思考和不听话等同起来?为什么没有察觉自己竟然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体上?——因为潜意识和意识。

---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早晨我们会有一个这样的脑中对话:

A小人:现在起来吃个早饭,然后去读会儿书(层次高、弱小)。      B小人:没事,明天开始早起吧,再睡一会儿(层次低、强大)。

两个“你”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通常是B小人获胜,除非你特意去注意这种脑中对话,帮助A小人夺得控制权。如果你意识到潜意识的对话,通常你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听A小人的话,如若意识不到,身体就会听B小人的话。

此种情况很多,当你面临一项挑战,你的意识告诉你:勇敢一点,而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你做不到,放弃吧。

你一定有在电影院看恐怖片的经历,当我们在电影院看恐怖片时候,在荧幕上出现“鬼”之类吓人的画面,你并没有立刻逃出电影院,但你又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恐惧。坐在电影院里看恐怖片的时候,是你的清醒意识在感受恐惧,但,你的潜意识实际上并不恐惧,因为你的潜意识很清楚,这只是电影中的画面而已,并不是真的,所以你并没有跑。

相反,你在一个真实的大草原上遇到了一只老虎,此时,和你在电影院的动作完全不一样了,你不再是坐在那里感受恐惧,而是撒腿跑开。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你真的碰到了一只老虎,你有生命危险。

再有,为什么玩模拟盘(投资)你就稳赚,而真金白银的投入就不同于往常了,因为你投入真金白银,你的潜意识知道那再也不是模拟盘,那是真的白花花的“银子”,你不自觉地恐惧和贪婪,你的人性弱点阻碍了你的稳赚。

关键点在这里,你的意识不知道潜意识对你的影响,意识很少注意到潜意识的“行为”。潜意识就像悄悄来,悄悄去的人,你不特意观察,以为没“人”来过。

潜意识里面存储着很多你并未认真去审视的认知。各种被家人、学校、社会等灌输的价值观、思维、信念、认知 —— 比如,做好事是赚不到钱的、认错=认输、女生学不好数学等。这也是开放的必要原因,你的思考质量通常由潜意识的各种认知、思维、观念深受影响。若不开放,欢迎外界的检验和挑战,你的观点只是一种偏见和狭隘。

屎壳郎认为人也会把粪球当成财富。不要对习以为常的观念迷之自信且封闭。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称其为命运。

你的信念和价值观、思维会影响你的选择并影响选择后的行动。行动必然为改变所谓命运的必要前提条件。阅读自己的思维和信念是重关重要的,潜意识的力量是强大的,正向的潜意识可以帮助你“开疆拓土”,而负向的潜意识会把你“拖向深渊”。

通常,在人的潜意识层面,会使用“预筛选”模式识别信息。也就是说,输入的信息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被真正处理。而那些不满足条件的信息就被直接过滤掉,用一句不是特别准确的话说: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只能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而筛子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

我们倾向于不断寻找并吸收能够证实我们想法的信息,如此,你得到的信息简直就是毒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开始变的不可救药。

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思维、信念和利益过滤后剩下的东西。潜意识中的很多底层观念来自环境的灌输,若当做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自知,也就没有自我更新的机会。

你的语言和行为都有底层潜意识观念的支持的。

有没有可能,大家即全正确,大家又全错误。盲人摸象的故事从小就熟悉,每一个盲人理解都是正确的,同时每一个盲人的理解也都是错误的。站位不同,视角不同,看到世界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需要多倾听、多观察,你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再回头把那个标题图再看一遍。)

打破无知的边界,一:靠个人的阅读(不只是读书)。二:别人的启发——如此,开放至关重要。

习得开放,就要更新你的潜意识中筛选信息的标准,干脆换掉。潜意识让你拒接和你认知相反的信息,你必须训练它。每一次不起眼的选择和行动,都是来自潜意识的支持,你要尽可能地意识到过它,不让它悄悄来、悄悄回。

所谓的新习惯的养成和旧的习惯的改正、技能的培养、精湛无非就是,(无)潜意识 —— 意识(重复刺激)—— 另一种潜意识的过程。要养成开放的心态习惯,就是这样的发展过程,每当你阅读到自己的封闭,就要调用意识去修正,如此往复潜意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潜意识,你就可以不用依靠意识去修正,你拥有了开放的心态习惯。

刻意练习更准确地说就是锻炼潜意识,所谓的专家就是在潜意识层面比非专家在此领域知识更丰富。在生活中80%的决策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很多的决策是自动化,你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听那些话、看那本书、和什么人交流都是几乎不思考的,全是自动反应。你的潜意识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选择质量。

当别人提出一个相反的意见,想要否定你的想法,立刻产生的“去他妈”的情绪是要不得的,好的独立思考者,前提就是好的倾听者。

意识察觉不到存在这么一个叫潜意识的“小人”——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而一旦开始封闭,等于给自己的错误判了死刑。很多人从来注意过自己起床的第一个动作是拿手机,用意识去阅读自己的潜意识对话,它对话可“看见”。看见才能有意识去改变的机缘。

没有开放的心态,就会形成低层次的自洽的逻辑,永远自洽下去,最后混了一个“死因不详”。

如果你是那只井底的蛙,你再怎么独立思考、再怎么努力,你对事情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你必须学会时常欢迎那些“鸟儿”来趴到你的井口,告诉你:老兄,你看到的只是井口里的天空而已,而不是真实的天空。

关于读书中的开放。苏格拉底曾经用“药物”来比喻阅读,书籍就像药,可能是一剂良方,也可能是一剂毒药。我是这样解读的,如果一个人去书里寻找自己对的证据证,寻找自己的优越感,而不是去寻找真理,那么书籍就是毒药。开放,把读书当做对自己观点的挑战,那么就是一剂良方。

大数据和机器算法应用,进一步为那些封闭的人“雪上加霜”。不要让大数据“圈养”你,你不应该为其贡献自己的数据然后来“圈养”你。过多依赖它,大数据比你爹妈还了解你,然后反过来控制你信息的输入。

封闭,你就看到了你想看到的世界。过分依赖大数据算法,你就会看到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总之,都不是真实的世界。笨蛋是不知道自己笨的,这就是一个死结。

只能圈养自认为有吃、有喝,还不用干活的猪。那些看到被圈养的猪,注定是关不住的。

给自己营造开放的社交氛围。读书,好书的作者他们反而乐于打破你的偏见,乐于打破你的观点,他们乐于如此。

事实和观点,逻辑的一角。事实就像三视图,多种视角的组合,才能看清真实的物体。我们听到的大多数是观点,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视角。

房间里的温度是十度(事实),有人说热(观点),有人说冷(观点)。你觉得你热,你就以为房间里的人都热。难道这就是独立思考吗?不会吧!

开放不是不去独立思考,而是把质疑拉到一个正常应该出现的时间点上。暂停放下自己的成见去倾听。逃开自己的过去知识和经验的“地心引力”。接受并作为一个假设,自己去证实。

等完成了倾听,再去所谓的独立思考,为什么他这么说?有可信之处吗?它的论据符合逻辑吗?如果有,为什么会有冲突?他所说的概念和我所理解的概念是否一个意思?有偏见吗?有什么可能的动机?这个想法是否不够全面?对立的结论是否也成立?有什么要素、观点、立场是我的盲区?

就像在老师、同学、父母眼里的“好孩子”的标准都不是一模一样的,你要从别人眼中了解什么是好孩子的标准,总结属于自己的好孩子的定义。

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那只是独立思考的冰水一角。我们的大脑还存在许许多多的思维漏洞和悖论、心理偏差。需要终生成长探寻真理。

一句话概括就是:听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地方在于独立地做决定,而不是在思考上。

封闭是独立思考的大敌。

图片

成长型&固定型思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人之初,人与人之间差距并不大,后来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能只是一种思维的差别造成罢了。

人群可以粗糙地分为两种:成长型思维(少数人)和固定型思维(多数人)。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阐述了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之间的区别。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下,学生认为自己的基本能力、智力、才能都只是固定不变的。换言之,他们具备特定的基本能力、智力和天赋,且一成不变。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学生明白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可以通过个人努力、优质教学和坚持不懈得以提升。

(请逐字阅读以下对两种思维总结浓缩,阅读卡罗尔·德伟克的《终生成长》书籍辅助理解。)

固定型思维的人,追求“相对进步”,常常用 “我行,你不行” 的意淫方法来获得优越感。他们是“宁为鸡头”的典范,是“事情失败=人失败”的支持者,是“能力是固定的、天生的”坚定拥护者,“他们是一鸣惊人”思考方式的持有者。固定型思维持有者追求外在表现、在意别人的评价,为了减少出错会更少行动,选择容易赢来别人的认可赞美的行动,喜欢用失败的事件来定义别人与自己。

而进取型也是比较的,但不同于固定型,他们是拿自己的过去的“现状”和自己的现状比较,他们更多把自己的注意力用在了自己的成长上。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敢于试错、敢于坦然面对失败、敢于接受现实、把一切的事物,当做自己成长的教材。他们从来不怕成为新手。他们没有成功,只有不断的成长;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没有成功。他们不是太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会去尝试,他们会去学、去行动  ,他们知道自己可能失败、可能做不好,但那只是过程,进步是行动的注定结果......

人这一生漫长的“进步史”中,有的人追求“相对进步”,而有的人追求“绝对进步”。两种比较方法把人塑造成不同的样子。

判断固定型思维的方法很简单。是否害怕被他人嘲笑或者自己嘲弄别人。

一个成长思维的人是不会害怕别人的嘲笑的,因为他们坚信进步一定会发生,而他们的比较方式也注定无所畏惧;一个成长思维的人是不会去嘲弄别人的,因为他知道人是可以进步的,他们知道进步不是一蹴而就。成长型思维者对同类更为感同身受。

图片

大脑可塑性是被科学实验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但尴尬的是,想要出现大脑可塑性的结果出现在你的身上,你需要笃信这个事实。也就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无论你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都会被自证预言所证实,然后成为一个死结。(在下文中,信念是怎么起作用的——自我预言实现中)。

大脑会对丧失的功能进行代偿,增强剩余功能,如若一个人失明了,那么负责接受视觉信号的神经回路往往会被强化,也就是古代谚语所描述的那样——瞎子的耳朵格外灵。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是来自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即便你不了解脑科学,如果有过自己真切感受到的改变,潜意识里还是相信此信念的。和电影院看恐怖片一个机理,外界声音认为你不行,只会影响清醒意识,而潜意识知道你可以的。

大脑是可塑的,人是可以成长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观念思维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固定型思维,人生路上的不如意,你都了合理的借口——我天生就不是“XX的料”,我生性如此。从此,你就不再挣扎,你的预言也是自动实现——你真的不是干XX的料,你生性真的就这模样。

天赋,是懒惰的遮羞布。自知道了Why ,所谓的What、How 也就不言自明了。真正的关键不在天赋,而是懒,人们口中的天赋可是通过正确的方法获得的。

“智商”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它会误导你认为人不需要成长、甚至更过分的是不可成长。智商就是一个需要清除的概念。

真正的成长型都是开放思维者。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固定型思维,你就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固定型的思维讨论又是一个对 非开放的封闭 的危害论证绝佳的例子。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固定型思维,就就会处处碰壁,然后又看似有了合理的理由,令人毛骨悚然。

固定型思维持有者把注意力用来和别人比较,他们把注意力用于分析别人的优缺点的人,注定没有盈余的注意力关注自身的优缺点上。还有更有意思是,人自发地和优于自己的人比较,且常常败下阵来,且耿耿于怀。进而获得的是失望。

从长期来说,固定型不仅在能力和成长方面落后于成长型,且在生活幸福、健康友谊方面也同样会落后于成长型。因为他内心没有希望、没有乐观、没有激情  —— 理由就一个,他们认为人是不可改变,都是命中注定。

我深知两种思维的差别巨大,因为自己曾经是固定型思维,或者部分是。

固定型思维持有者的世界和二进制世界一样,有就是有——1,没有就是没有——0。

不装、持续不装。进步是需要勇气的,与其说是没有进步的方法,而是不敢进步。进步意味着你可能会在你原来的“朋友圈”成为一个异类。别人说去玩,你要看书;别人看无聊读物,你看严肃非虚构读物,你开始在原来的朋友圈容不下来。你读了书,好处不是马上就显现;你学了习,其效果还不如不学习的人。你会不断失败,你要承受长期的低估时间、你要遭受别人非议。进步是需要勇气的。

改变带来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常常让我们感到害怕。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懒惰,准确是,懒人没有勇气面对不确定性。进步是需要勇气的,勇气是唯一不可造假的美德。不要为自己成长过程中找借口,诚实一点。

不装,我的意思是诚实 —— 对自己诚实、对别人诚实。对别人的不诚实,我们还会感受自责并意识到,而对自身的不诚实让自己“浸泡”在舒适圈且不自知。

对自己不诚实,很多时候是出于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对于关注成长的人来说,自尊就是没必要的多余东西。注重面子是人之初都会携带的思维,需要后天的重复刺激而习得。注重成长而“踩”死面子并不是一个天赋,而是可以习得的事情。

自欺欺人,伪装着、伪装着,最终那张面具开始长在你的脸上,开始有幻觉“面具就是我们原来的面目。”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受控制地去“扮演”我们像别人描绘的样子,直到真的成为那个样子。

注意那些喜欢抱怨、卖惨的人,为了博得同情,甘愿“砍断手脚”,他们愿意为了博得同情,接受不成长、不进步。最终真的成为了值得关照的人。

接受自己的弱小、接受自己的无知——开始成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固定型思维,实际上讨厌成长的,就像心理病患者,只要痊愈了,就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能再把病(天赋)作为借口,要开始承担责任。

自我成长大于自我尊重(自尊),不要让自己的自尊成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稍微放大一点说,自尊和成长是互相矛盾的。自信来源于你做过的事情和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好的信念。越是想要表现给人看的固定型,越呵护面子,死要面子。

开始审视你的态度,倾听你说话内容,从你的话语内容开始成为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模式通常会从你的语言中流露出来。我不会XX、我天生XX、我生性如此、智商、我比你强、我们不是天生一对......

用乔布斯的话作为此片段的结语:我特别喜欢喝聪明的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把自己从追求BE GOOD型的人变成追求BE BETTER的人。 

图片

稀缺:贫穷而忙碌的人生诅咒。

为什么有的地方早早进入了工业文明甚至科技文明,而有的地方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甚至狩猎-采集文明——盈余。因为一些地方有盈余的“粮食”去供养那一类不直接生产(迂回生产)“粮食” 的人—— 文字工作者、神父、士兵、统治者甚至科学家。有盈余的地方更有资源去支持、去做创新等不确定性(偶然)但利益巨大的迂回生产工作。

在这里和盈余相对立的是稀缺。稀缺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思维。稀缺会造成我们的短视,人天生短视,这并不丢人,这是基因决定的。

科学家们经常引用托马斯·霍布斯的话来形容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方式:“凶险、粗野、短命。”  他们似乎不得不努力工作,每天为寻找食物而四处奔波,常常难免饥馁,他们没有柔软的床铺和足够的衣裳之类的基本物质享受,而且年纪轻轻就死了。

物质稀缺、短命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记忆。短视是最好的生存策略。现在不同往日,没有人再因为吃不上饿死,全世界的80%的粮食是用来喂牲畜的,且人均寿命不断增加,千禧一代的人要面对的是百岁人生。

在狩猎采集时代,短视是非常合理的生活方式。采集的果实需要马上吃掉,不然就坏了,就算可以储存,省吃俭用储存起来等以后吃,不一定哪天人就被剑齿虎吃掉了或者天灾而亡。没有先进的工具和分工合作,劳动效率低下,他们不得不努力工作、不得不忙碌起来。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人是基因的机器。基因给人设定的任务只有生存和繁衍两个。像短视、自尊、面子是基因在狩猎-采集时代的生存、繁衍的极佳策略。

现代文明的时长过于短暂而让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好像是昨天的记忆。人们的基因改写还未完成,我们就快速进入了另一个和采集时代完全不同的时代。因为环境的改变,我们过去的合理做法就变的荒诞不经。就好像把夏天生存的经验,带到冬天来应用一样。

生存≠“好”活着。这是重点,基因不需要你活得很好。

那些还没有转变思维的,称他们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远古人。

掉进可看见的坑里,也许是好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而掉入不可看见的陷阱,且不自知,且封闭,就会成为怨天尤人者。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而稀缺,你都不知道撞到了什么,它是个隐形的南墙。

贫穷而忙碌的人生掉入了稀缺陷阱。

跳出隐形陷阱的方法也很简单 —— 看见它 ——觉能生慧。有些陷阱就是那样,从你看见陷阱就等于跳出了陷阱。

稀缺并不是真的物质的稀缺,而是一种思维和基因记忆。

资源稀缺——一套看不见的枷锁。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做了有一个叫“棉花糖”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孩子可以选择立刻拥有一颗棉花糖,也可以选择返回房间等待十五分钟后得到两颗棉花糖,研究发现,能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但对于有盈余和稀缺的人来说,棉花糖实验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稀缺的人面对的情况是,如果不把这个糖吃了,你就饿死了。而有盈余的人是刚吃完饭来参加游戏的,已经没有食欲了,等十五分钟反而是帮了“我”。有盈余的人自然就能保持耐心。

那些在资源上拥有更多盈余的人,他们通常可以做到更有耐心等待长期而巨大的利益。而稀缺的人,只能选择短期的小利。

有盈余的人,他们可以不用一毕业就忙着赚钱,他们可以试错、学习、甚至读很长的书,去赚一年抵十年的钱。而稀缺的人,赶紧找个工作养活自己。

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贫穷,稀缺是一种信息时代远古人的思维方式而已。

你的花钱的动作,预示着你赚钱的动作。想要赚钱,就要学会花钱、花时间、花注意力。

投资和消费两个“人”,他们就像一对双胞胎,在一开始很相像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在一开始都是拥有“消费”的人脸,买个阅读APP会员和买个影视会员,在一开始(短期内)都是消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一个成为了投资,一个成为了消费。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对双胞胎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投资本质是跨时间、跨空间去调用资源的。而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盈余。拿盈余去买“资产”,然后和时间做朋友,就这么简单。有盈余的人和稀缺的人玩的“投资”游戏难度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稀缺的人自带短视,所谓人穷志短。他们没有时间盈余、没有资源盈余、没有注意力盈余。没有时间去研究未来、没有资源闲置、没有注意力成长。

有盈余的人,当他们勤奋没有直接、快速的回报之时,他们更不容易急,而是显得更有耐心。他们可以等待很长时间的没有回报的日子,他们有时间、有资源、有注意力。

切记这里的投资不只是进入股市,成长、学习、读书、创业、培养技能、寻找更高效的工具......皆是投资。用于投资的不只是钱,还有注意力和时间。

辨别需要什么是投资和消费很重要。负债不一定是消费,买书也不一定是投资。投资和消费在短期和长期的情况下拥有不同的样子,请考虑行动的后续结果、后续的后续再后续的结果。

投资有了收获,你时刻感受到时间、注意力、资源金钱的机会成本,你就开始觉得消费不划算,形成良性循环。短视,让我们做出消费的动作,恰恰短视只是让我们活着 。

在古代帝王把人民锁在生存线,宁愿辛苦工作,也不要使用更有效率的工具。稀缺是古代的帝王术,控制百姓思想的方法,而你要真的当自己的帝王吗?

图片

时间稀缺 —— 忙碌 =?产出。消除稀缺——“穷”,之前我们必须先定义它。多数人认为忙和穷是两个事情,而事实上忙就是穷。衡量财富的应该是时间。我们用朝九晚五的劳作去换取短暂的周末或短暂的假期;我们储存退休金,换来退休后不用工作的时间。

有一个叫《时间规划局》的电影(可以看看),在这里,时间就是货币,房租8小时、一杯咖啡3分钟之类的,然后自己工作去赚取时间。本质上,我们也是如果。我们用钱去买时间,当我们在饭馆吃一碗面,付费13块元,等于买了别人做饭用的时间。时间才是财富。

忙是因为我们要不断地出卖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更多用来消费的时间。只要我们创造时间的速度赶不上用于消费的时间的速度,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忙碌。

我们一开始都是用时间去换钱,月薪就是老板一次性买你的时间,而你分批卖掉时间罢了。随着不断地成长,我们需要用更少的时间,甚至不用时间去换钱。

自己的时间若是被单一、重复的工作所占据,那么自然没有时间提高自己,造成自己的单位时间的效率(产出)没有提高,获得金钱相应也少,就需要更努力、卖更多的时间来工作换取工资,造成恶性循环。

工作和生活、工作和成长不是独立的,工作也可以是生活,工作也可以是成长。因此,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重复性的劳动,没有成长空间的。

当你意识到问题的时候,最致命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跳出低效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注意力和时间用来提高效率而不是在没有产出的事情上。

把你工作比喻成钓鱼,而鱼是你的工资且你每天需要吃掉一条鱼来维持生存。

你一天能钓一条鱼,那么,那一条要被吃掉,你就没有盈余用来投资。而如果一天能钓两条鱼,那么你可以用剩下的另一条鱼,用于投资。

比如:暂时存起来过几天买一个更好的工具(渔网)或者雇用一个人来帮自己钓鱼,而自己去阅读、旅行等,又或者把鱼定投到“鱼市”去增值。又或者造个大船,往海里走,去钓到大鱼。

而拥有了一个更好的工具(渔网),得到效率的提高,有更多的盈余,那么想象一下 .......

织网、造船、成长都是迂回生产,它们不直接参与生产的。一定要跳出原来的思维去生产。不是只有去河边钓鱼,才是去挣“鱼”的。

投资的前提就是有盈余。有盈余才能投资、持续增值。

关于投资最害人的一句就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风险和收益相关而不是正比。他们害怕失败,害怕风险,害怕不确定性。认真思考,不行动,才是真正的有风险。

提高效率没有风险吗?一定有,但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准备、成长、小成本试错去控制风险。做手术没有风险吗,但主刀医生一复一日地学习和练习可以把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消除全部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的安全感,去追求效率。

难道你会因为手术有风险而选择放弃做手术治疗吗?你学了经济学,能不能得到效率的提升,答案是不确定,那就不学了吗?不学了吗!

不学、不成长、不阅读 —— 不投资自己 —— 那么,没有成长是确定的。

稀缺会造成我们的短视,想象不到未来,及时满足当下。当你处于稀缺,你的所有的思考空间都被“当下怎么度过”占据而没有留下对未来的思考空间。 无暇思考未来,更无力为未来布局,每天都在应付眼前的窘迫。而别忘了,你是要活在下一秒、下一个月、下一年的。

稀缺造成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的焦点关注的错误。

不仅是忙碌,如果整天无所事事,那就更应该把自己的时间、注意力转移到“投资”上来。当你的时间用于投资时候,等于你的时间开始变贵了,你的时间有了机会成本、你会不忍心未来的投资收益在降低。当你的时间用来消费,就会深切的感受到机会成本的存在,自然而然地珍惜时间了。

若你还没富,请先让自己像一个富人——让时间盈余,让资源盈余,让注意力盈余。

图片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紧急 =?重要。走路时候拿出单词卡背个单词,洗澡时候听个书、在地铁上打开音频课程学习,吃饭时候反思上午做的事情。这样的时间管理可行吗?可以,前提是,任务执行者是一个充电就能运行的机器。 

忘我地忙碌起来,全然不顾结果是否陪同演出。

消除两个幻觉,耗时的工作不等于有产出的工作;紧急的工作不等于重要的工作。时间管理的本质已经道尽了,那就是区分它们四个,一一执行。

时间管理拼的不是执行的能力,而是任务的选择能力。What、Why比How重要。

二八法则也叫帕雷托法则。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906年提出了著名的关于意大利社会财富分配的研究结论:20%的人口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

还在花园里 80%的豌豆都是从他种的20%的豌豆荚里出来的等,许多领域里发现里不均等的现象,其称之为二八法则。

不仅仅应用于经济学,事实上,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发现它。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80%的产出来自20%的投入。

根据事件、情况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句话: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80%的成果来自20%的时间和精力。80%的公司收入来自20%的产品和客户。80%的股市盈利由20%的投资者和20%的个人投资来实现。

拼命思考到底是哪20%带来80%的效果。二八原则可以适用绝大多数领域,你的社交、信息来源、人脉、客户、书籍、任务的步骤、技能的学习应用。把它们识别出来,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主动发生一次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改变,是养成、开放、成长型、长期主义最少且必要的知识 —— 所谓的速成罢。

你的目光应该盯住重要的、最有效率的事情而非紧急、耗时的任务。最重要的永远只有一件事情,专注于它。(二八法则,快速成事阳谋继续深入。)

按时间的产出重要性,一定要把最好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那件事情。比如最重要的时间:早起后的那一两个小时;最重要的事情:阅读。那么,早起后的一两个小时去阅读。

如果忙到没有时间用来思考、阅读、成长,就要重新思考工作的“钱途”。

我没有时间读书是什么意思?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天的意志力大部分用在了工作上,用于读书的意志力也是所剩无几了。自然对读书力不从心。

我没有时间做XX = 那件事情不重要。更准确的意思是你的潜意识认为并不重要,而意识可能认为重要。在上学时候数学成绩不好的人,在潜意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买菜又不用二元一次方程、又不用微积分。

大家都知道不吃饭就会死掉(重要性),就算再忙也会挤出时间去吃饭。而更多的人没有意识到吸收无营养的垃圾,我们的大脑就会“死机”(重要性)。我今天去聚餐了,所以没有时间读书,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聚餐重要性>读书重要性。

在意识层面每个人都说读书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就没有答案——潜意识里没有。人人都说读书好,但除了用一个“好”字范范形容外,再也说不出一二。本质上这个好字,是社会的声音,投射到意识层面的一个信息。潜意识里的声音是读书多没意思。

你的潜意识如若不觉得重要,你潜意识总会帮你找到不去做的理由。如,今天阳光很好,好不容易阳光这么好,书以后可以读,别读书了,去玩吧。

当你的潜意识觉得重要、有用,那么,意志力有限对读书成为意志力无限。别人认为耗能的事情,对于你来就是在充电。

多数人误以为紧急等于重要,你看读书这个最重要的阅读,它从来就显得不紧急。不紧急那就当成不重要的事情,那就不做了吗。

学会花自己的注意力、时间、金钱。它们在带引号的“投资”上,你就获得收益;你的注意力在消费上,你就获得穷忙上。越是看起来复杂的事情,解决方法恰恰很简单 —— “投资”。(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图片

思考才有未来,思考才能看得见“看不见”的。

稀缺不仅不可看见,还像拥有成长型思维持有者一样具有自我强化的技能。

动物是没有长期思考能力的,若一个老虎吃饱了,它就会找个太阳好的地方睡着,吃饱了,就算它的前面跑过一只鹿,它也就看看,它不会想着先把他抓起来,等饿的时候再吃,动物是不会这样的。就算动物为过冬储存食物,那也是基于本能的。

而人不同于动物,在动物脑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大脑皮层,它可以使得我们具有高级的认知思维活动。我们可以思考抽象为发生的事情。

我们可以思考未来,为未来做准备,应对未来,而不是动物一样,只有永恒的当下。

在某一些时刻(快临近考试、公司人事调整、出现重大环境变化等),我们“发现” 某个技能是刚需,然后再去学,但可惜却肯定的是,到那时候时间预算总是并不充裕。你很清楚需要改变什么,但往往很难做到,时间紧迫(稀缺)—— 压力之下注意力集中是个问题。

你应该吸取教训,尽量让自己提前知道未来大概模样,预测未来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技能等并留出足够的时间并提前练习。

不得不提一下,上面的刚需场景。在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做着最优决策,但这一切的大前提是在短期内。会进行收益成本分析,但都是放在一个短时间的纬度,而不是长期。

学习英语,短期成本无限高,但长期来讲收益无限高。再比如盲打、双拼盲打,短期看成本>收益。而放在一生角度去审视,和短期的直觉完全相反。

我们太聪明,能不学就尽量不学,能绕过去就绕过去。结果就是未来代价无限大。花时间成长学习,短期成本高,如果长远考虑边际成本产生的边际效益是逐年递增的。正如《超越智商》的副标题所言:聪明的人也会做蠢事的。短期的精明的动作,在长期会是完全相反的愚蠢的动作。

纳瓦尔说: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长期后果思维的能力。你看,聪明和智慧还是有区别的,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投资本质是时间和金钱跨时间交易,够用就可,停过“眼前的苟且”想办法提高效率,买入那些真正的核心资产:阅读能力、思考的能力、总结能力、分享能力等...

没有盈余,就会患得患失,不受控制把思考注意点和眼光从远方挪到眼前,变成“近视眼”。(要省钱,但不能用时间去省钱,省出时间去赚钱,用钱去省时间,这才是良性循环。)

人越年轻,欲望就越多越强烈,消费能力越强而投资能力很弱。没有足够的盈余,显得浮躁、耐不住性子,显得没有耐心。耐心是和时间成为朋友的必要的品质。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复利》这个概念,也只有思考明白了,才能“坚持”的住。没有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人,没有行动能力的人实际是他们不思考的、或者思考有误差。

重新思考,你已经习以为常的各种观念、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潜意识层面的事物很难到意识层面让我们去思考的,因此,你要刻意思考。

有些坑掉进去,可能反例是件好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但还有些坑很可怕——它们是隐形的,没准儿已经掉进去了却全然无知。

思考了,看见了,你就无法做出看不见的样子,再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成长。

无限游戏——此游戏非彼游戏

夸梅·阿皮亚的名言:“关键不在于你游戏玩得多好,而在于你想玩什么游戏。”这句名言区分了努力和策略。

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认为,在选择的游戏中,每一次选择是个有限游戏,我们期望这个选择的质量更优,让我们能得到一个期望的结果。

同时,我们在和自己进行无限游戏,目的是让这个游戏持续下去,只要每次选择不会让游戏结束,你还可以再次回到赛场进行下一次选择的游戏。

有限游戏的目的是终结这个游戏,要赢;无限游戏的目的是让游戏得以继续,不需要结束。有限的游戏是在规则内玩的,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规则,探索并改变其本身。

成长型思维的人天生就是无限游戏玩家,玩无限游戏唯一的条件就是避免游戏结束。

不要竞争性毁灭。永远不做承担不了后果的事情。如果我知道我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 查理·芒格。

玩一个游戏,不仅要了解游戏规则,更要关注赌注。

认真研究你玩的游戏的攻略,再出发。有些选择注定是不良的后果。

开放、成长、长期思维会影响我们如何解读刺激和经验以及我们自己所构建的生命的意义。错误不再错误了,而是进步的阶梯;坏事不再是坏事,而是成就好事经验提供者。对许多的原先的事情,有更多的解读和更积极的意义的赋予。

开放、成长、长期,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你的性格。性格将改变命运。

成长身法

图片

自我预言实现,你觉得你行,你就能行。

“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词在1948年由罗伯特·默顿提出。用默顿的话说:“起初,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现实情况的错误定义引发了一种新行为,这种新行为使得最初错误的想法成为真实。

简言之,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莫顿教授用银行挤兑的例子来说明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一家银行本来运作正常,但是突然有流言说银行要倒闭了。流言越传越凶,信以为真的人们越来越多,逐渐开始有人跑到银行把自己的存款取走....结果,挤兑真的发生了,这家银行真的倒闭了。

大脑可塑原理的证明,也是自我实现的结果。学习的本质是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当习得某样技能和内容时,大脑有实实在在的变化。

当相信自己可以习得,他就会充满动力去实现,而若不相信,他对此的习得没有希望,不愿浪费时间去做没希望的事情。

拿外语的学习,证明自我实现和大脑可塑原理。

如若一个人相信能学好外语,他就会变着法子去学习,最终获得了进步,自我预言实现;而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外语,一开始的动力就少了,更少地花时间学习,更少地折腾了,或干脆就就放弃,自我预言同样会实现。习得一项外语(技能),大脑有真正、实在的变化,这点是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方式见证。

很多人用很笨的方法也照样学好了那该死的英语。不就是自我预言实现吗,很多没有习得英语的人,一半倒在寻找方法的路上,一半倒在不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的路上。

我学不会英语的,不自觉地花的时间少了、他们的脑子也开始不活跃了,他们也顺理成章地“印证”了自己的感觉:“看,我就说我学不会英语吧。”

再一次,又开始。翻开英语词汇书,没有比它更好的证明案例了。反复的制定目标,半途而废,就会恶性循环,出现习得性无助。就会形成遇到任何机遇、挑战,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做不到”。第零步就放弃了,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确实“做不到”。

小时候我们对一些人瞧不起,告诉他你一定干不了XX,结果那个人不服气,默默下定决心要证明给你们看,就充满动力。不对那个人说“你不行”可能不会成功,但说了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我要证明给你看。

你想成为一个为心中的"我"而活的话,千万不要给自己任何标签——专家、年轻人、老人、女(男)孩、医生、大人、善良等等。标签没问题,问题存在于给标签赋予的认知。老人应该是这个样子,女生就应该这个样子,好学生就应该这个样子。当认知和行为不匹配时候,我们会尽量追求一致才会感觉良好。我们尽量使自己的特质和自己的行为保持匹配。最终预言会实现。你要小心地审视自己给自己的讲的故事。我岁数太大,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年纪;我不够聪明;我还没准备好。

这就是为什么星座这么神奇、为什么职业测评这么准确、内外向性格如实地反应到生活中的原因。

在几年前,我出于好奇,我在网上填写了自己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的测试,答案是:内向性格。从此,我开始像内向性格一样生活,安静、不敢说话、独处、在人群中胆小。最终我真的成为了一个内向者。我原先不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后,我在心理学书籍上知道了,自我预言实现这个极为有意思的概念。自我预言实现是我遇到的最有意思的心理学概念,没有之一,很多成功学对此概念的应用最透彻。比如,想象自己变的很有钱后的样子。每天告诉自己,我会成功的。类似。(还有一个叫“逆火效应”的心理现象,可以了解一下。)

幸好我意识到了自己前后微妙的变化。从此决定,不许给自己贴上任何的标签。

自证预言更多地发生在坏事,这也不是不可解释,对于人失败的恐惧大于成功的兴奋,人是种规避风险的动物。在进化上,活着大于活好,与其冒险活好不如安稳活着,这就是生存的策略。

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

宁愿自负,而绝不自卑。关于自卑,接受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做到自信,其次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持有者,具体为什么,自己体会。如果你自卑,你并不孤独,我曾经也是自卑到骨子里的人,到现在我重拾了很大的自信。

什么是自信?当你真心鼓励别人,真心为别人取得的成就高兴,不用遮遮掩掩来保持自信,你就自信了,你彻底解脱了。

只有在潜意识层面的真正相信,才会发生自我预言的实现。如果你不相信,大脑根本就不会试着去解决。大脑的潜意识力量是很大的,它会不断告诉你:“放弃吧,这不可能。”

潜意识里真正的相信,而不是通过壮胆来表现的很相信(意识层面)。那不叫自信,那是自我欺骗。

相信自己来源于你做过的事情和你的成长型人格(我相信我一定会进步),你做过的事情的经验和思考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当你主动做成一件事情,你就不再是你了。

下面是一段TED《凭什么你认为自己不会画画?》演讲的开场白。

嗨,我有一个问题问大家:

今天在场多少人敢说他会画速写呢?我看举手的大概有1%到2%。很有意思是不是?有点像人们想起拼写或者唱歌,他们想,“或者会,或者不会。”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当人们说他们不能画的时候,我认为跟他们的信仰有关系,而不是他们智商和能力。

我和别人提及二八法则、反常的想法,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普通人根本做不到,我可没那个天分 。我的回应就一句话,你的预言一定会实现。

信仰,是一套自洽的逻辑。信仰无关对错,信仰不讲逻辑。先看见再相信和先相信再看见,持有不同信念的两个人就是两个物种。

目标。黑石集团的苏世民有一个观点,设定更高的人生目标去追求富足和繁荣并不会比接受苦难和贫穷需要更多的努力。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大多数人将“现实”等同于小心翼翼地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面对有难度的目标,你没有自信,本能地认为“我不行”,那么你的自我预言也会实现。

你的自信(相信自己)程度,决定你成事的大小的边界。你做的事情大小又反馈“喂养”自己的自信。如果一直做成的是芝麻大一点的事情,遇到西瓜那么大的挑战,本能就是退缩。

对于成长型,能力是最不重要的,能力完全可能重塑,再磨练。目标的选择,也就是选择把什么样的事情作为目标、对于目标的自信,都远远比能力重要。

目标的选择大于执行。是否值得花时间、精力、资源去实现才是我们需要在出发前再三思考的。不管你选择做大事情、还是放弃做大事转而做小事作为目标,最终,你的预言都会自我实现。

不是吗?不是吗!

设定SMART(智能)目标是极受欢迎的方式。

  • A-Attainable可实现

可实现的,如果你不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你的大脑就会让你放弃去行动——就会预言实现。可能随着自信的积累,你认为不可实现的目标就会开始意识到可以实现,过去认为不可实现的目标开始觉得可以实现了。

每个人都是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真理,但相信的有几个。

  • T-Time-bound有时限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不要拖延,时间会变的紧迫(稀缺);不要半途而废,小心习得性无助。

还有一点,目标和计划不要混淆。切记不要,“死守计划”而无法达成目标。

图片

快速成事的阳谋——全面应用二八原则。

目标制定好了,是时候快速达成目标。

用更少的时间、用更少地资源、用更少的精力去实现,那就全面应用二八原则,尽百分之一百的力气,每个“二”达成“八”,百分之百的力气最终达成百分之四百的成果。

我们通常一厢情愿地认为,紧急、耗时的任务等于最有产出的事情。而不然,二八原则无处不在。

是哪几个20%的业务带来80%的业绩——专注;是哪几个20%的原因带来80%的结果——去原因;是哪几个20%的事情带来80%的财富——花精力;是哪几个20%的书籍带来80%的智慧——反复读。就好像程咬金的三板斧,练好真有用的那几招。

80%的精力放在能产生对结果产生占比最大的方法上,就是快速成事阳谋。

人是有路径依赖的。

我们想要学好英语(目标)。

因为在学校里学习方法的影响,我们第一反应是背单词(路径依赖 ),然后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和人交流、看美剧、读期刊、背单词背语法、报课、阅读。

然而渐渐发现,阅读是一个极为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对于实现目标都有哪些方法?哪一个方法最高效?有更好的方法吗?—— 哪个高效就选择哪个,不要忘了目标,“患有”路径依赖。

你就应该不断用,“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的句式,探求更好的方法。

如果目的是赚钱,开公司、买股票、买基金、买房子,上班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手段,应用二八原则快速成事,不可路径依赖。(很多人是没有目标的。)

你的朋友让你赶紧去拿灭火器,你完全可以把旁边的水管子递给他。计划执行过程中,死记你的目标。你往往会达成的更好、更准确、更快。

任何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 投资:买入公司的一部分。

  • 定投: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 学习英语:用。

  • 提高写作能力:提高思考质量。而提升思考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阅读、每天写

  • 科学研究还是个人学习有两种方法,一:归纳法 ,二:演绎法。      多使用演绎方法,用原理、规律、底层着手学习。  演绎法往往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二八法则,甚至一九法则。

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你就自动屏蔽了不重要的事情和反锁的细节。这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显得忙碌只是懒惰的形式——懒于思考和未经选择地行动。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我们严重低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父母数学不好这件事,是怎么遗传到孩子身上的?

一,父母数学不好,辅导的孩子水平也就值得怀疑。   二,父母在孩子的数学作业上显得更没有耐心。父母也认同,买菜又不用数学  —— 父母没有学会,自然就发现不了数学的有用之处。 三,最致命的,告诉孩子我们家没有学习数学的基因。

这就是父母数学不好这件事情,遗传到孩子身上的过程。知识、习惯和思维是不能通过基因遗传,但绝对靠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

周期、时代这样大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自明。身边人构成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直观。

励志演讲家吉姆·罗恩说:你最熟悉、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决定了你的高度,你能达到的高度等于这五个人的平均水平。先不谈身边人的信念、价值观等不可见的思维的潜移默化影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都是最直观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因为寒门的孩子身边全是“多数人”,身边所谓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全部都在灌输成为多数人的思维思考和做事方法。他们在身边看不到一个真实的“少数人”的榜样,即便知道诚信经商这种朴素的道理,它是很容易放弃的,他们看不到有人因为这样获得了成功。

鼓励大家成为成长型思维、开放型思维持有者。

但在一个“以努力为耻”的环境里几乎不可能濯清涟而不妖式地成为一个成长型人格的人。进步是需要勇气的,进步也是有成本的,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异类、你可能会失败、你可能会糟来别人的笑话等等。在一个固定型的人脉圈子里你成为成长型的阻力是不可想象的大,在一个固定型人的圈子里生活,犹如逆水行舟。

在一个意识形态严重、视角极度受限且不知道自己是笨蛋的笨蛋圈子里,成为拥有开放自由的思维,也是具有同样的阻力。

不要和喜欢自我抱怨、热衷卖惨、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在一起,因为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然后你也会被拖进去。他们给自己的编织故事是这样的:我学历低、我出生不好、我运气不好、大环境不好、同事不给力......总之,他们会一步一步证明自己,最终每个人都会得到同样的结论,我是对的。人生尴尬就在这里。

你还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去听那些抱怨。目的是发现机会,抱怨就是商机。

远离哪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远离为了面子不讲道理的人……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

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不要夸大你的状态,过分渲染你的惨状,不如意是人生的常态。对自己保持真诚,就像对待别人一样。你对自己欺骗,你的欺骗会成为预言,进而开始实现。

如若你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而出生在一个对音乐不受待见,把音乐当成不务正业的事情。你的天赋注定被埋没,除非你极度幸运。

选择你的身边人,选择你所生活“环境”,选择比个人的努力重要。在好的环境等于乘坐电梯,你虽然静止,但电梯在带你“运动”——管它是上行还是下降。

你要成为一个值得交流的人。构建好的环境,从自己开始,吸引同频的人。不要以为自己就像小说里的刘备那样,天天只会哭,身边就会自动出现关羽、张飞、诸葛亮。

图片

自学不是自己个儿一个人学习。

说到自学,顾名思义地认为,一个人学习。这样的自学,应该叫闭门造车。自学不是独自学习。

爱因斯坦每周四都会和导师共进晚餐、亚历山大大帝师从亚里士多德、比尔盖茨有保罗艾伦、沃伦巴菲特有本杰明格雷厄姆、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李小龙接受了叶问的教导、伟大导师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他的导师是哲学家黑格尔、查尔斯·达尔文开创了进化论,他的导师就是他的父亲伊拉斯谟·达尔文。

在成长道路上导师如明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让你快速找到自己的方向

导师会给我们提供正确的反馈、适时的心理建设、监督、高效准确的方法等,他们知道哪里有坑,哪个坑需要你跳进去再出来,哪个坑是必须绕过去的。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鼓励、什么时候给你浇一盆冷水。对于学习,以上的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导师是快速学习、速成的重要途径 —— 导师可以提供更巨大的“森林”视角。

独立学习或许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自学路途常常伴随着艰苦和困惑不解、无助远远等。独自学习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陷阱。

导师不一定是各个方面高于你的,在你想要请教的领域高于你,那就可以成为老师。你不应该只有一个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跟老师,切记不要过早拥有所谓的独立思考,需要执行一段时间。在我们还没有对领域内拥有一定的知识的时候,独立思考反而是坏事。我们需要的是言听计从、苦练功夫。

做之前思考,行动之前充分判断好。如何判断一个好老师?

成长型一定是必要的标准吧!自己都不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怎么让你发生改变。方法也简单 —— 看他是更多的鼓励和激发热情还是去谩骂和诋毁。

只要是在你要学习的领域高于你,他就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也要成为别人的老师,帮助别人。有一个学习方法名叫费曼学习,换一种说,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做老师的种种好处,自己体会,自己总结,这即是自我驱动理由的好方法,又可以精进选择老师这个选择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也是  分享  成长之轮的内容。)

拜师学艺的确是很难的事情。首先,真正的好老师确实难寻;其次,高手也没空当老师;再次,就算是肯收徒授艺的老师也总是时间精力极其有限。

但我们有更好的老师,更贵的老师,以特殊、便宜的方式给我们教学 —— 那就是,阅读。

你可以请诺贝尔经济学家给你讲经济学、让好莱坞知名导演给你教讲故事、可以请最好的程序员给你教编程 ......那些很贵的导师通过书籍方式“上课”,而且可以让你反复给你讲,直到你明白,且很便宜,最重要的是书籍回报比是无限高的。

阅读就是和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只要开始阅读,那就相当于 “已经站在了巨人肩膀之上”。

自学就是把导师的事情由自己主动去干。自学更准确地说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找反馈、主动观察、主动改进、主动提问、主动回答。在导师的指导下,也是自我学习,老师不是背着你前行的人,你依然要主动,再主动。

依靠阅读自学就两个动作

  • 第一遍不求甚解地读完。

  • 反复实践、反复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书,视频、哪个方法好选择哪个,不要对自己学习方法形成路径依赖。

开放、成长、长期(盈余)是学习任何东西的基本观念。缺少任何一个观念都会大打折扣学习结果。害怕丢人、害怕犯错,此关卡死了多数人。

自学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站在巨人的身上,去看的更远,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书籍,视频,演讲、阅读、社区,App,搜索引擎......

(关于自学我会在接下来的日子继续扩展)

图片

寻找好处的悖论——丢掉的那一只袜子。

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不仅是说服别人,说服自己更是如此,你要看到巨大的利益,你要看到足够大的好处。

感性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构造。你要在感性上热爱它,只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你才能抗住技能的复杂且枯燥的重复练习。

要理性的意志力坚持是长久不了的。这句话是非常符合脑科学,我们的理性是非常像一个猎豹一样,只能用来冲刺,而不是持久地去长跑。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都要先解决情绪问题(逻辑大脑和情绪大脑),我们不去做,并不是我们不行,而是害怕失败。不解决情绪的问题,那么,万事开头都会无限难。爬出错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你必须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人的原因。

说服情绪最好的方法是成为一个成长型人格。

我们需要理性寻找你要学习的技能等的好处,然后不断说服情绪脑,不断地说服,直到“心服口服”为止。从此,坚持就像和打游戏一样,上瘾。

技能的好处,它就好像丢掉的那一只袜子,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你正在洗袜子偶然发现一双袜子之间一只丢掉了,你就会发现你原来把另一只袜子弄丢了,而如果两只(一双)都丢了,你就不会察觉到自己的袜子丢了。其实学习和技能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某个技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你才会感觉到这样的一个心理状况“如果我当时没有学习XX,那亏大了”,然后一哆嗦,有点害怕。

如果你没有学习什么技能,你就不会有失去感(你不曾拥有,就没有失去感),这就像丢掉的一袜子。亏大了而不自知。更好的情况是,你看到别人因为投资赚到钱了,你才会后悔当年没有学习怎么投资,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不是吗?虽然有句话是这样的,只要开始,从来不晚。

你可能一开始并不能体验或认知到全部的好处;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边学习和应用,一边去体验其好处。我练习了盲打技巧,然后又从全拼输入法换成双拼输入法,在我未练习双拼前,那是完全不必要的,我还是学习了。那时候,能想到的最大的好处也就是打字快一点。因为打字快,后来开始接受写电子笔记,写各种文章,更乐于公开写作了。

在我练习盲打、双拼盲打前,我又怎么会想到仅仅打字快点,就带来诸多好处。有时候我想,没有盲打,我可能不会有这个账号,不会有那么多的笔记可以随时调用。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个话:学那玩意儿,有什么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人叫无知者,这就是无知者无畏的最好证明。在掌握之前,你是没机会体验全部的好处的。

当你开始体验到好处,变成了自驱的人,自律只是没有机会体验好处人对已经体验到巨大好处人的一种“误解”罢了,是那些人没有发现好玩点,不存在所谓的坚持。

不仅要体验好处和意义,还要体验一整个学成的过程。人的选择是受到过去的体验的影响的。有了此种体验,当“是继续”,“是放弃”的时候,你的体验会帮助你加工情绪,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是知。知和行,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我们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而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是一种智力上的愉悦。你先练习,单词、语法然后会了可以快乐去读书、交流。而技能学习要及时满足,我们被“学校”还是社会本能地影响,认为学习技能是痛苦的。

用——从使用中体验好处和意义,我们传统观念认为坚持的人能吃苦,其实不然,他们是很热爱,他们乐于这样(及时满足)。多和拥有这个技能的人一起相处,感受技能的好处。你还可以混入习得那个技能和知识并成事的人,从别人的经历中体验好处。

在不吃榴莲的人眼里,吃榴莲就是吃屎,但吃榴莲的人在享受中ing。

我上学时候袜子会丢,我就把另一只待到家里。可是妈妈发现后说了弄丢了袜子,打我。从此,只要我的袜子丢了一只,我就把另一只也丢掉。

就妈妈再也不骂我了。请不要向我小时候学习,你要发现让自己发现自己丢了一只袜子。

内在动力是一系列(痛苦或愉悦的)情感,它们是我们行动的燃料。人对损失的敏感性大于得到。痛苦的力量大于愉悦,让自己发现失去感。

你必须让自己清晰地看到、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这些内容的益处,你就真切地感受到“”。

还有另一种感受好处的方法是,多学再多学,多培养技能再培养技能,然后等待时间的“酝酿”,你终将发现,那些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知识和技能,开始串起来了。

专才就像一个只会大力打直拳的拳击手,而通才就像一个灵活出拳(组合拳)的拳手。打字 写作、打字 编程.......光有打字,也就当一个键盘侠。

史蒂夫·乔布斯对上述现象的观察是这样:

图片

语言限定思维&必要的难度之学习方法。

讲一段本人的故事。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放弃学习编程的场景,当初想学习编程,但是对计算机几乎没有概念。仅从官网下载 python、下载编译器就折腾了两三天,这种小儿科,在我这里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任何编程语言的学习,几乎都是从打印Hello word! 开始  我学习Python同样也是如此,代码是这样的:

print(' Hello word! ')

那时候不会盲打,输入这几个字母就够折腾很久的。而且我输入半角括号(在中文输入法的状态下输入括号),因此反复出错,但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然后反复输入,反复读书,也没有打印出属于我自己的 “ Hello word! ”,最终耐心被消耗没了,我也就放弃了。开头就让我放弃。

从此段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必要的难度”这个概念名称谈起,第一个学习的方法。

必要的难度和舒适区两个概念一个意思,但两个概念用词方式对行动力的指导意义和动力激发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大脑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就像前面的概念,独立思考和开放、自学和主动学习很容易引起“误解”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人生。

李笑来对“聪明”这个概念的定义是这样的:第一,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第二,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在《如何使自己变傻》的TEDx 演讲中给出了如何持续变傻、变的更傻、傻无止境的方法。

  1. 概念混淆 

  2. 概念不清。

  • 爱情&婚姻      上学&读书       政府&国家      历史学&历史

阅读潜意识里的各种概念,清理概念(如智商)、重新定义甚至重命名概念(独立思考、自学、舒适区)。

我们说话并不是在口腔里直接蹦出来的,而是在大脑的语言脑区域加工,然后由输出器官(口腔、声带等)表达出来的。在一个不起眼的说话背后是思维、信念的支持。

重复的语言刺激可以直接对人的潜意识造成变化,一个成长型人是不会说出我智商不足、我没有天赋的语言内容。练习成长型最简单、最容易的实操的方法就是记录你的说话内容,让一些积极、有助于培养成长思维的语言成为日常用语,如,我一定会进步、人是可以改变的。

不管写、还是说、条例不清晰、没逻辑本质是大脑的不清晰。你对大脑糊弄,大脑就会糊弄你。时常去定义脑子里的各种概念、原理、方法、模型等。

生活中每个概念都需要审视、清理,升级,重新审视,重新清理,再次升级。

必要的难度。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B.J.福格在他的研究中表明,只有三种方法可以长久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第一种是顿悟。第二种是改变所处的环境。第三种方法用福格博士的话说就是“迈着婴儿的步幅前进”。

也是必要的难度的本意:换一种说法就是站着够不着,跳一跳够的着。

在学习编程之路上,对计算的不熟悉 打字慢 对编程的一无所知,三个“大山”压在我上面,让我就地放弃。

在任何技能和学习时候,都不能过度用力,尤其是初学者。初学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早早放弃了。一开始就想搞定一两个月的事情,这是新手上路的“坟墓”。

任务的难度也不能太低,没有必要难度的任务是没有成长型的,只是重复性劳动。

“间隔期”通过增加难度,让学习者更加高产。努力调动大脑比简单重复要重要得多。在学习过程中垂头丧气,这不代表你没有学习;相反,如果你感到过程很轻松,这才是没有学习。避免把眼下的表现当作学习本身。

给任务留出一定的间隔。间隔复习、间隔回想、间隔考试等。

“交叉练习”被证实可以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像测试和隔离期这样的“必要的难度”,可以让知识长久地停留在脑海中,这些知识会变得持久。而像建立联系和交叉练习这样的“必要的难度”,可以让知识更加灵活,当学习者面对着训练中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时,这种灵活性大有裨益。短期来看,这两类合意难度都让学习进度趋于缓慢,也影响了眼前的表现。但从长期来看,慢就是快。

速成可靠吗?所谓速成,就是全面应用二八法则(最少且必要知识),去找到真正的那20%的知识,然后在短期时间内用80%的时间去练习。

还有一个速成的原因是,知识是越学越快的。在我们上学时候,学习地球的构造时,我们说,地球像煮熟的,鸡蛋有蛋黄、蛋白、蛋壳,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哦!这样啊。我们用水流类比电流;我们用太阳系类比原子内部等。

类比是两事物具有相似性,那么,通过一个事物相似点,去理解另一个事物。鸡蛋和地球相似,用鸡蛋辅助理解地球构造,蛋壳-地壳;蛋白-地幔了、蛋黄-地核。X ≈ A 把 A (或 A 与 X 相似的地方) 解释清楚…… 于是 X 不言自明……

越是学习,越是可以从其他领域获得更多的可迁移的能力。越是学习,对学习好处和意义的了解的越多,越多动力。学习的越多,越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不如意有足够的预期,不至于被吓到。最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丰富、大量、准确恰当的类比来辅助理解新知识。

多语使用者学习另一种语言就是比单语使用者快;学习过吉他的人,学习盲打就是比没有学过吉他乐器的快;有玩过任何球类运动的人就是比没有碰过球类运动的人练习篮球的快。

最后,扔掉固定型思维的包袱,一定要动手,去试错、去体验,自己去思考和总结学习方法。如此,你才会犯错,才可能有反馈,才会有机会修正,然后一点一点进步。很大的情况下,不动手是害怕犯错,这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学习不应该延迟满足,而是及时满足。最好的反馈的地方就是做事,就像打游戏一样,每打完一局,他都会给你反馈,不管是输还是赢。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请乐于分享。

测试,包括考试、复述、回想、重复,都及其高效的学习方法。

( 更多   学习学习   的内容往后持续分享。

学习一个技能,需要经过一段有点长的必要枯燥时间,然后才会出现显著的学习成果。对这件事没有预期的人,会觉得学什么事情都很难,只能学非常简单的东西;有预期的人,则更有耐心等到学习成果的出现,结果什么都能学得会。时间久了之后,这两种人的差距,就被显著拉开了。

我对努力的定义是熬过那一开始的痛苦的过程,所谓的行动力就是有结果(jíé guǒ),持续结果(jíē guǒ)。决定你价格不是过程,是结果,永远不要让我知道你有多努力。

超强的学习能力的最少必要的知识(二-八)是,真的自学练成一个技能,真的自学习得一项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插播一个广告)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一定有很多问题、疑惑、没有说明白的点。请一定要在后台告诉我,一定要告诉我。

图片

如果制造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 

serendipity 和Luck区别是什么?Luck更像是,睡在自家床上,醒来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门前的树下,而serendipity 更像是你经常往兔子多的地方走,然后在一个树下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发现树下有一只兔子。

Luck这样的狗屎运,可遇不可求。而serendipity 可以通过方法论实现。

我是如何制造运气的?人生需要运气,而且很需要。古人总结:一命二运三风水。

第二是运气,你不能等待运气的空降,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吸引运气的“磁铁”。你去追运气,你永远也追不到;而运气开始追你了,你跑不开。

(1)开放—— 当别人给你指出错误,你就是撞了好运。好的答案一直在你的认知范围外。开放,很多人总是希望用自己当前的思维,去选择信息,这种错误本来就不证自破。

(2)持续学习、持续读书。持续培养多样的技能,相信连点成线。你的世界会变得更大,也许在某个瞬间,你就能建立新的联系,而这就是灵感——尤里卡eureka。

(3)随机。人是有路径依赖的,不要框架限制自己。很多人生活太确定了,回家只走那条路,书只读那几个作者,饭只吃那几个饭馆的,旅游只去那一类景点。人只和同龄人、同领域的人交流。请给生活留出一点随机和漫无目的。接触不同年龄层、社会阶层和文化的人、到那些从没有到过的地方,见不一样的人、接触不一样的行业,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每周为这种“不务正业”活动留下点时间。

(4)反着想,总是反着想。思考和自己所现在拥有的信念、思维、观念、结论截然相反、完全对立的信念、思维、观念、结论,不断思考。(如果你是“多数人”,尤其推荐如此。)

(5)分享—— 吸引力法则。你读书,只要你在路上,你就会不断遇到好书,遇到喜欢读书的人。你能力强,你就会遇到更多能力强的人。吸引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往往会带来不可思议的运气。

最后,锻炼你抓住机会的能力。

风来了,你毫无准备,你只有吹吹风的份。

你已经错过了 XXX ,后来你又错过了 YYY ,现在你还想错过 ZZZ 嘛?! —— 然后All in,韭菜就长成这样。都需要别人的提醒才能发现机会,认真思考一下,是你的机会还是提醒你的人的机会。

机会永远在,这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话。

期待luck,就只有loser的命运,祝你成为一个lucky dog 。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有一个经典的台词。

  • 有天,一个人在水里快要淹死了,这时一只船过来问他:“需要帮忙吗?”

  • 他回答说:“不了,谢谢,上帝会救我的”,后来又有一只船过来问:“需要帮忙吗?”

  • 他说:“不用,谢谢了,上帝会救我的”后来他淹死了,上了天堂。

  • 他问:“上帝啊,为什么你不救我?”上帝回答说:“我不是派两艘大船去了吗,笨蛋”。

当上帝来敲门,你要在家。

图片

选择大于努力

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拥有选择权,努力是基本。但我们高估了努力,而低估了选择。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重要的价值判断,而每一次判断都来源于人们的底层信念。开放和封闭、成长和固定、乐观自信和悲观不自信的人,先看见还是先相信,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和动作。

独立思考的人、拥有制造运气方法论的人,知道环境对人的重要性,稀缺思维,其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都是不同的动作。

思维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以及选择后的动作。

请改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我认为如若一个人不更新、不替换自己的思维,却想拥有不同的行为,那叫疯狂。

而行动构成了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