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与杜甫的相遇

 zhb学习阅览室 2023-12-05 发布于安徽

作者:向以鲜

天宝三载(744年)夏天,杜甫和李白终于见面了。

两人相见的地方,大多数人认为就是在洛阳,也有人认为是在陈留或梁宋。我认为在洛阳或陈留初见的可能性较大,之后才有梁宋之游。按照郭沫若的考证,这一年李白在陈留迎娶他的第四位人生伴侣,武则天时当过宰相的宗楚客的孙女宗夫人(前妻许氏已于几年前去世)。而此前,杜甫刚刚给最爱的姑姑守完孝。两个一喜一悲的人,有可能是在陈留初遇的。

必须相见的人的相见,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诗人闻一多这样再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

历史性的相见,像极了两颗灿烂星座的相会。

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写道:“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好一个“宿心亲”,叫得这么亲近,这要是杜甫的杨夫人知道了会怎么想!从“乞归”(其实是“放还”)一语来看,两人在洛阳相识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也有七岁之说),祖籍陇西成纪(甘肃天水),祖上一直在西域一带从事商业活动,所以李白出生在遥远的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当然那时那片土地还是大唐的安西都护府。父亲李客也是个商人,商人的流动性大,李白五岁时随父入蜀。李白在诗文中对其家世有过叙述,自称是汉代名将李广和晋代凉武昭王李暠之后,陈寅恪认为这些谱系基本上是“依托”之词。在世系方面,杜甫比李白更有来头,也更真实。

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很快就以他的绝世才情,让出身颇为高贵的杜甫彻底服气。

论天赋杜甫不可谓不高,七岁一张口,就是漫天的鸾飞凤舞。

李白更加早慧,五岁就诵六甲了,十岁就观尽诸子百家了!

李白是诗人是剑客还是箭客,不仅剑术好,射箭的技术一样厉害,“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和杜甫在齐赵时与苏源明一起“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相比,更加凶猛。

杜甫自己就很狂,看不上几个人,这种狂还是他祖父传给他的。在遇上李白之前,杜甫认为他就是最狂的人。见了李白之后,才知道世上还有比他杜甫更狂的人。

在李白的狂中,还加入了几分道家独有的风骨,杜甫当然知道贺知章曾呼李白为谪仙人的典故,杜甫觉得这话一点不虚,李白本来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仙人。这种道骨与仙气,让杜甫十分着迷,从中看见了可以对抗死亡的希望——这几年,杜甫经历了太多的死亡,父亲的死亡,姑姑的死亡,继祖母的死亡。

杜甫还从李白身上看到了一种干净。刚刚从长安白莲池和沉香亭过来的人,身上一点儿也没有官僚味儿。杜甫并不讨厌这种味儿,自家就是世代为官的,当官是杜家的素业。心底里杜甫对李白的那段朝廷经历是很羡慕的。李白见识了最高的权力面目,却保持了一种骨子里的干净。杜甫在《赠李白》诗中写道:“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一身仙风道骨的李白,和杜甫在东都洛阳认识的很多人完全不同:那么轻狂,那么坦诚,那么天真,那么可爱,没有一点儿“机巧”。杜甫完全被眼前这个“金闺彦”给感染给镇住了,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个“奉儒守官”世家子,渴望着和李白一起到梁宋去浪游去“幽讨”,去神仙居住的地方寻找长生的仙草。

对于这位风流倜傥的大哥来说,杜甫除了佩服和景仰,也许还有一丝丝的担心。不过,这种担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他要像李白那样生活,要和李白一起去逍遥。《赠李白》可能写于李杜相见的秋天: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中有没有一丝丝担忧呢?我认为是有的。但那不是对李白的担忧,而是杜甫对自己的担忧,其中也包含着对道家的某种质朴的质疑,世上真的有不死的丹药吗?

就在这个秋天,杜甫、李白与高适重逢了。在高适的导游下,三个诗歌兄弟开始畅游梁(开封)宋(商丘)名迹。杜甫在《遣怀》诗的前半段追忆了这段愉快的时光:“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广济渠岸边的宋州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人口稠密,高楼林立,曾是汉文帝小儿子梁孝王刘武的封地。也是当时游赏之士的必到之地。用今天的话说,是人们必须打卡的地方。

杜甫、李白和高适三人一起饮酒论交情,随口都是才华和藻思,到处都是风景,登吹台怀古,上芒砀射雁,仿佛几年前的齐赵场景的重现。由于宋州商业兴盛,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也是天下各路英雄啸聚的地方。刀光剑影,红尘黄金,侠客恩仇,梁宋的江湖并不平静。这种江湖气氛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意味着不安和危险,但对于李白和高适与此时的杜甫,却是一种充满刺激气味的热血舞台。

杜甫、高适和李白三人还是宋州李太守和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崔县令的座上宾,白天在孟诸泽畔打猎,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日暮时分登上单父台眺望,晚上在酒楼里一边痛饮一边讨论着国家大事,关注边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感觉梁宋的舞台都是他们三个人的。《昔游》诗中也有这次三人行表演的精彩片段:“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梁宋之游,高适在《宋中十首》,李白在《梁园吟》中均有回忆,但没有杜甫写得细致写得深情。

不久,高适决定南游,李白要回他在任城的家。杜甫舍不得和李白就这么分手,决定一起去“拾瑶草”。李杜两人渡过滔滔的黄河,直奔神仙居住的王屋山。怀着长生梦想的李白和杜甫赶到王屋山去拜访心中的神仙——道士华盖君——这位神仙君却已经死了!这个偶然的巧合事件应该给李杜两人,尤其是给杜甫当头一击:原来,神仙也要死啊!杜甫在《忆昔行》和《昔游》中回忆了这段经历。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杜甫重游旧地鲁郡(兖州)。几年前,他曾来兖州看望父亲,现在父亲早已作古。杜甫来鲁郡主要是和李白见面,然后一起去寻访高人。《太平广记》还说李白在任城县内构置有一家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时”。看来诗人开酒楼大多是难以经营得好的,里面的顾客除了请来的朋友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在那儿醉生。

在鲁郡东蒙一带,杜甫和李白寻访了东蒙隐士范居士和元逸人,杜甫作《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和《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在这儿,两人还见到了另一位神仙级的人物董炼师董奉先,董神仙后来又从东蒙到了衡阳。

再痛快的欢聚也要散,再好的兄弟也会分别。

天宝四载(745年)晚秋,杜甫和李白,两位中国最杰出的大诗人,两颗星斗就要分开了。

分手的地点在鲁郡东边的石门,杜甫可能暂时住在石门附近。杜甫与李白两人再一次痛饮,再一次吟诗,再一次互道珍重。

杜甫在石门写给李白的诗没有流传下来,幸好还有李白写给杜甫的诗。

两人分手后,李白到了沙丘(山东临清),写了第二首给杜甫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根据郭沫若的统计,杜甫写及李白大哥的诗前后近二十处,专门写给李白的诗多达十首。相比之下,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就少多了,可以确认的实际上只有两首。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起身仰首一饮而尽,脱口吟道: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啊!

两人强忍住汹涌的泪水,他们都有一个预感,今生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