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散文」文哲|含饴弄孙苦亦甜

 谭文峰sdqtneyj 2023-12-05 发布于山西

作家新干线


含饴弄孙苦亦甜


有位德高望重的成功人士在传授机宜时说,退休之后,只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儿女就会争着给老人养老尽孝。第一,花钱请儿女当“保姆”,不让孝顺的人吃亏;第二,主动关心孙辈,让良好家风代代传承下去;第三,做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争取成为晚辈心目中的好榜样。
笔者认为,退休后主动做好第二件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一个家庭,有了优秀的孙辈的时候,儿子这一辈的人,就不得不“服气”了。毕竟,父母是无私爱着儿女的,对于儿女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的。作为爷爷这一辈的人,要“利用”孙辈的力量,而不是固执地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要力所能及地帮忙带孙子、外孙,切莫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退休之后,把孙子和外孙带在身边,一方面可以帮助儿女腾出时间去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几代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人与人的感情,是互相麻烦出来的。如果你不愿意麻烦,那就和孙辈撇清关系了。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麻烦多了,情感也多了。引导孙子和外孙成为一个好人,总要做那么几件事,让孙辈感动,总要说那么几个故事,让孙辈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孙辈变好了成功成才了,祖辈自然也能享受到福报。
退休后帮助儿女带孩子的好处,一是经济上不发愁,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对于一些儿女而言,生活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物价高昂,房租高涨,孩子教育费用也不菲。父母帮助带娃,不仅可以减轻儿女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谋事创业。就像在老家的表妹一样,在商场打拼的过程中,她邀请父母来帮忙照看孩子,让自己得以专心发展事业。经过努力,她的生意范围不断扩大,家庭也逐渐富裕起来。二是享受带娃的乐趣,家庭有生机,避免孤独感。在退休之后,很多老人会面临孤独感的困扰。而帮助儿女带娃,可以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家庭的生机和活力。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还可以享受到带娃的乐趣,让生活更加有意义和充实。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能够避免老两口相对无言的孤独感。三是帮助儿女发家致富,可以进一步融洽感情。父母帮助儿女带娃不仅可以减轻儿女经济负担,同时也能够给儿女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父母的帮助和支持,对儿女的创业和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共同努力,不仅可以实现经济上的繁荣,还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三世同堂之家庭更加融洽和睦。
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愿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呢?环顾四周,扫描症结,我们不难看到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不愿意帮子女带孩子,很多子女会滋长不满情绪,等老人老了的时候也不情愿赡养他们。比如站在年轻爸妈的立场上,总觉得老人是故意的,是不疼爱子女和孙子的表现,所以内心有种报复的心理。但我们要看到,父母把子女养育长大,其实已经尽到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孙子应当是年轻父母自己负责带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老人就算不帮忙带孙子,子女也不应该怨恨他们。至于赡养,这是子女最基本的义务,也是做人基本的道德底线,可以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怎么能以老人不帮忙带孙子为借口而拒绝履行赡养的义务?二是祖孙感情不深。老人不愿意带孙子,自然孙子跟老人的感情不会深。笔者见过好几个不带孙子的老人,确实孙子跟他们也不亲近。这方面没法避免,老人家要想孙子跟自己关系好,那只能多关心他们,培养和巩固相互之间的感情。三是老人晚年生活孤单。从上面可以看出,许多子女会埋怨老人不帮忙带孙子,所以跟老人疏于来往。那些孙子跟老人关系也较冷漠,很少去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此老人晚年的生活会比较孤单,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过日子,比如出去旅游,多多锻炼身体,或者跟其他亲戚朋友走动。以上三种情况是现实中存在的,又是可悲可怜的,是很多老人晚年极不情愿看到的惨淡晚景。
大凡世间事,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辨证地进行分析。帮儿女带孩子免不了苦和累,但辛苦总没有白白付出,孩子们像花骨朵一样,一天一个样。如今,细想起来,我们有欢乐,也有悲伤。欢乐的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悲伤的是:我们一天天变老了,各方面都变得力不从心了。孩子两岁多,会跑了,她在前边跑,老人在后面干着急、追不上。动作迟缓还不算,有时候,思维也跟不上,孩子说出的话,没理解透彻,还免不了挨小孩子的埋怨。
有道是,含饴弄孙苦作乐,呕心沥血甜为福。我们爷孙相处中尽管充满了酸甜苦辣,但品味其中,更多的则是“甜”,一种发自内心的“甜”,这就是人间崇尚的天伦之乐。这天伦之乐能让人以辛苦为乐,以奉献为乐,以和谐为乐。常言道,苦乐相伴,苦乐相倚,苦乐相补,愿天下所有和睦的家庭都能分享到这种含饴弄孙式的天伦之乐。
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喜当爷,乐当爷,当了爷爷才算爷。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地描述出了千百年以来流传民间的爷带孙子的苦乐酸甜心理状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芸芸众生中不乏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且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事例。
如,七律诗词《含饴弄孙》:红颜白发两相依,含饴弄孙乐未央。岁月悠悠飘逝去,唯有亲情永流传。沉香木屋思家乡,檀板琴声响远方。草长莺飞细雨中,长夏蝉鸣乐悠扬。天地同在不离分,人间情义更难忘。愿将余生与孙度,温馨幸福共天长。
又如,自由体的诗作《带孙苦中也有甜》:辛辛苦苦几十年,退休无事开心玩,儿子媳妇工作忙,只好又当保育员。老大照顾整三年,又迎二胎来床前,满月毛娃如稚菊,娇小花朵展眼前。时刻不离细呵护,夜夜五更枕难眠,虽然劳累心也甜,春去冬来又一年。宝贝健康我心欢,转来扭去偎膝前,家庭和睦高歌赞,心中无怨天地宽,淡泊人生度天年,阖家幸福到永远。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各自的苦衷。对于退休的老人而言,可以灵活运用“帮忙带娃,别待在老家养老”的原则,具体操作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整。比如:1、儿女和父母都在县城以上工作,可以考虑父母将农村的产业转移到县城附近,这样可以方便照顾孙子、孙女的同时也能在城市里享受退休生活的便利。2、父母可以选择在儿女的所在城市附近租房居住,这样既能方便照顾孩子,也能更好地与儿女相互照顾。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方式,例如参加兴趣小组、结交新朋友等。3、如果父母在退休之前已经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不需要儿女的经济支持,可以选择在城市里自己购买房产,这样不仅方便照顾孩子,也能享受城市的便利与舒适。总的来说,帮助儿女带娃是一种家庭互助的方式,父母的付出是对儿女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给老人自己带来了乐趣和成就感。然而,对于父母来说,以自己的需求和权益为重,灵活运用“帮忙带娃,别待在老家养老”的原则,才能够在帮助儿女的同时,充分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毋庸置疑,老人带孙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不仅是对老人的一种陪伴和娱乐,也是对孙子的一种关爱和教育。
因为,孙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好好地教育他们,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带孙子让我感到非常幸福,他们的笑容和天真无邪的表情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孙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带孙子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他们的存在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孙子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和保护他们,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带孙子让我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我可以为他们传授知识和经验,让他们受益终身。孙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孙儿对我笑,我就没烦恼;若是对我哭,我也不孤独。含饴弄孙之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不管他们是笑或是哭,是撒娇或是打闹,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的话题,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先我当上爷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感受。听着他们感同身受的表述,一度让我滋生出对带孙子的无限困惑。最富诗意的一句话是,“痛并快乐着。”我想象着“痛”和“快乐”的妙曼,嗤之以鼻那些漫无目的之浪迹天涯、揪住青春尾巴“潇洒走一回”、跳广场舞扰民和用退休金找保姆带孙子的人,私下认为不带孙子的人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和不懂生活情趣和情调的人。
作为出自乡下土生土长的凡夫俗子,我觉得带孙子是一种人老了的乐趣和活法,无论爷爷抑或是姥爷我都是爷,家孙外孙都是我的孙。在这种生命的延续里,激荡的是希冀和欢乐。常言道,“鸡叫狗咬娃娃吵,称作家里三件宝。”有了孙子,家里就有了主题、就有了话题、就有了生机。“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在浓浓的烟火气里含饴弄孙,我体会到了人生从未有过的无限乐趣。孙女刚出生的那几个月里,看见粉嘟嘟的小家伙稚嫩的眼神,简直是一种特殊的美妙的享受。每天每时看不见她,心里就好像空落落的。甚至睡觉时,也不忘看她一眼,好像只有见了她,那晚肯定能睡好睡香做一个好梦。“三翻六坐九爬爬。”随着她的一天天长大,她的笑声、睡姿、坐立、爬行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如沐春风,如花盛开,引导调动全家人及时、精准、优质地为她开展服务。看她、吻她、逗她和她说话,这个世界便满是清纯和恬静。围着她,时间过的真快,一点儿也不感到劳累。人海茫茫,什么升官发财、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金钱欲望等等和忧伤、郁闷、焦虑、痛苦、寂寞、无聊,早已置之度外、烟消云散。只有她才是你的牵挂,才是你的希望,才是生命的一切和全部。跟她在一起,你的心境变得年轻,追求更加简单,宠辱不惊、荣辱皆忘。这等心境,何处能觅?
随着时光的推移,小家伙的眼神越来越吸引人。奶瓶自己抱着就可以吮吸,也知道穿睡衣才睡觉,一般不哭不闹不折腾人。这最让奶奶欣慰。就是到了睡觉的时候,只要她玩不高兴、玩不困、玩不累是万万不睡的。刚刚学说话时的一声“爷爷”“奶奶”,就把我们的魂都叫丢了。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映射出我曾经的过往和岁月。我曾经也有过婴幼儿时期,估计也为父母带来过无限的欢乐和希冀,只是随着生活的艰辛,这种欢愉成了珍藏心底的幸福记忆。她的天真无邪和童心童真童趣还是我过往岁月的过滤器和筛子底,把我的理想抱负、人生追求、为人处世,翻了个底朝天:我还是太珍惜爱护自己的羽毛,太看重自己的名利得失,太喜欢随风飘散的大漠孤烟。我没有逃脱时代的洗刷,也在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拼着命的跟着时尚潮流跑,还不愿意忏悔和直白地道歉。我觉得我要放下一世的包袱和累赘,减轻年龄心理的重压,在养育她成长的同时,为老必尊、六根清净,无忧无虑地享受晚年生活。
有人说,生活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曲扣人心弦的交响乐,只是读的人、听的人多了,就尝出酸甜苦辣的人间百味和生出许多不可理喻的非分。想不开、拿不起、放不下,对错不分,输赢都争,愤怒、排斥、消沉充斥心田,使出浑身的招数争斗,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境如水的婴幼儿,和谁都不争,不也能照样长大,照样给生活和别人带来乐趣。
孙女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走路了。刚开始还需要扶、还需要牵、还需要大人时刻跟着,后来便非常自如了。有时跌倒了,也不哭不叫,爬起来继续走。到了能跑的时候,脱掉鞋子赤脚跑,速度快的惊人,窜上跳下上茶几、餐桌更是平常事,模仿能力很强,防不住就干点大人认为的坏事,家里的东西被扔的乱七八糟,所有的危险源都严格防范、全部收拾关闭。这让我感到她很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自由高傲的飞翔,不惧暴风雨,勇敢无私、乐观坚定、卓然不群。人都是觉得自己的娃儿最心疼,也最有出息。我先前只希望她长大以后成名成家光宗耀祖。但有一天,我突然不这么想了,只期望她做个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想有信仰的普通人。我不为她设计成长路径,实现我未曾完成的抱负,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做一个用心用力用情的有情趣情调和家国情怀的人就心满意足了。我要逐步地教他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懂得生活朴素的真谛和道理,培育良好心态,生活永远像小时候一样与世无争地充满阳光和快乐。
牵着她的小手,陪她健康成长;踏着时代的步履,勇敢地走向诗和远方。
总之,老人带孩子是个很累的活。累是累,却很少有人推三阻四、不情不愿。那些爱怜孩子的老人们总是争先恐后、乐此不疲,我想这就是天伦之乐。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带孙子和外孙的操劳之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首先是老人们觉得关爱下一代是自己的天职,其次是孙儿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童趣能让老人们开心开怀,返老还童。现在的家庭格局,小家庭两边二加二,四个老人。家里添丁增口之后,四老争着带孙子的事时有发生,但这种争夺充满了令人羡慕的温馨与亲情。
大家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之中,面对苦与累,人的态度一定不会有含饴弄孙那样轻松快乐,甚至可能时时充斥着抱怨与不满。譬如在工作面前,大部分人会选择恪守本分、干好本职,不出差错、不出风头。至于废寝忘食者、奋不顾身者、勇往直前者、赴汤蹈火者等等,有则有矣,当属小众。平常人与英雄人物的区别恐怕也就在这里。尤其是单位的加班加点的重活累活,往往是有不少人不情不愿,要么软泡硬磨,要么拒之千里。又譬如公益面前,那就更加不同。公益是靠自觉自发的,从事公益的过程,同样是又苦又累的,而且完全做的是分外的活,费时费钱费力,还得当无名英雄。有人乐意为之,同样有人不愿意参与。
对待苦与累的认知,把工作、公益与含饴弄孙相比较,出现了天壤之别。带孙子累不累?实在是累,有时可能自己会累得像孙子一样。孩子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一会儿要吃一会儿要喝;一会儿要走一会儿要抱;要顶高高骑大马,白天没闹够,晚上还会接着闹腾。为什么爷爷奶奶们总是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呢?因为这是关乎传宗接代家族兴旺的百年大计,这是自身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认为,当爷爷有无尽的乐趣,当一个好爷爷,就会有成就感与自豪感。
是啊,我们应该为那些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爷爷奶奶们大大地点赞。但所有的人不能忘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中国人勤劳善良的良好基因代代相传,同样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为了这种基因不产生变异,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人给一代人树立榜样。从自己做起,则陶醉了个人的情操;从身边做起,则发挥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关心下一代,既是兴家之需也是兴国之需。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我们不觉得累,再苦再累也心甘。关乎国运的每一件事情是从人的精神开始的;是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实事干起的。家运国运,紧密相连、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只要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就一定会获得正确的苦乐观。做好了这一点,我们同样会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在大公大爱面前,在苦累脏重活儿面前,呈现出无尽无穷的力量与智慧,体现出其乐无穷乐此不疲的精神风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