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这首千古名诗,磅礴大气,读来酣畅淋漓,毛主席也非常欣赏

 肖保存 2023-12-06 发布于山东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人们对曹操的认识,多来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他认为刘备是正统。

他从这个观点出发,就拥护刘备,反对曹操;对刘备什么都说好,而对曹操什么都说他不好,并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虚伪,骄诈,一代奸雄的形象。
实际上,曹操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一个历史人物,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最后,我们在说说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以他的名篇《观沧海》为例。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图片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图片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是多么的浩荡,写完水就写海岛,然后写海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察事物非常仔细,海岛上很少有高大的树,因为海风太大了,故树木都是一丛一丛地生长。

他接着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秋风,大海涌起了波涛,诗人联想的翅膀展开,写下了千古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来,曹操写到这儿也就完了,后来谱曲的乐工为了歌咏的需要,给加上了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特别的幸运啊,唱一首歌来抒发我的情怀。

这如同唱《东方红》时加入的“忽而嘿呦”,人家写诗时是没有的。

大海多么的辽阔,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仿佛出没于大海之中,灿烂的星星和银河仿佛出没在大海之里。

曹操写出了大海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壮阔气势。

总看全篇,《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壮怀激烈的豪迈情怀。气魄宏大,意境高远。

图片

我觉得大家可以多读一读曹操的诗歌,可以让我们的胸怀更开阔,正如伟人所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我们知道,毛主席对于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的评价是很苛刻的,他在《沁园春·雪》中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

他分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总觉得美中不足,但唯独对于曹操,他是打心底的敬佩,开疆拓土,曹操不输秦皇汉武,统一北方,建立魏国,另外在诗词歌赋、军事理论方面,曹操也远远把秦皇汉武落在后面。

1954年,毛主席在北戴河办公、休息时,曾多次吟诵曹操的《观沧海》,并有感于诗中的豪情,写下了一首《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词中的“遗篇”,就是指曹操的《观沧海》。

写浑莽无涯的水天合一景象,依然是衬托雄浑宽阔的胸际和人格。

这两首作品,诗思是雄壮浑厚的,表现诗思的形象也雄阔浑成,由此造出的意境,则如古人所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