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7年除夕夜,在我国核试验基地的帐篷中,邓稼先和一位同事边喝

 铁血老枪 2023-12-06 发布于河北
1977年除夕夜,在我国核试验基地的帐篷中,邓稼先和一位同事边喝着小酒边聊天。就当两人聊到动情之处,邓稼先一把抱住同事的肩头,哽咽地说:“已经叫了你十几年的王京同志,今天,叫你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被邓稼先抱住的王淦昌眼泪也不自己的落下来,动情的说:“邓稼先同志!”接着还满脸回忆地说:“是啊,已经过去1几年了!”

其实王淦昌和邓稼先既是同事,又是师生,王淦昌曾是邓稼先的老师。

1958年,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邓稼先就秘密地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制任务,开始隐姓埋名。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根本不知道他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邓稼先最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之后,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投身于这项艰巨而秘密的任务中。

1961年,刚从苏联回到祖国的王淦昌,秘密接受了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的重大使命。

其实,王淦昌接受了这项研制任务,就代表了他要改姓埋名,彻底地“失踪”。

而且王淦昌还有一个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成就,就是他带领团队实验发现了反西格马超子,让他成为了当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可他选择了祖国的伟大事业,彻底消失在学界,任何学术论文和期刊都没有再出现过王淦昌这个名字。

很多人都猜测“王淦昌到底去哪里了?”可就连王淦昌的夫人吴月琴也不知道丈夫王淦昌去了何方,要去干什么?

王淦昌接到参加原子弹研制任务时,有着明确的要求“隐姓埋名,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面对艰巨的使命,王淦昌内心十分激动,并且表示:“我愿以身许国!”他化名为王京后,就来到了核试验基地。

王淦昌刚到一年时间,核试验基地就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经过众多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心血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原本顺利完成任务的王淦昌可以回到家庭,与妻儿团聚,还可以继续进行科研,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起冲击。可是,王淦昌却依旧只有四个字“以身许国”。

就这样,王淦昌选择留在核试验基地,继续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奉献余生。王淦昌还得知我国也正研制氢弹,他毫不犹豫向组织申请加入这项研制工作。

在简陋的科研大楼里,所有人都通宵达旦,埋头苦干,每个人桌子上都摆满纸张。每日每夜的计算,我国掌握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8时,在我国罗布泊沙漠深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实验成功。

这是一个奇迹,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只有了2年8个月,美国可是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

1969年,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1976年,中国成功进行最大当量的核试验……

1978年,王淦昌也回到了北京。当被许多人问起这“失踪”的十几年时光时,王淦昌眼中好像带着光,说道:“这片土地可以没有王淦昌这个人,但是不能没有祖国。”

17年前,王淦昌还是满头的黑发,可归来之时已经白发苍苍了。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我国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了“王淦昌星”。

在我国的军事科研中,有着许多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填补我国核武器的空白。就像那一句话,没有箭,和有箭不用,是两回事!还有脍炙人口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