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同学丈夫风雨53年,他去世七年后她怎样了

 温暖的图书馆 2023-12-06 发布于广东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曾几何时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总是会把奚美娟和吕中老师搞混,不仅因为她们两人额头上都有一颗痣,还因为她们都一样的优秀好气质,但是她们两人一旦同框还是很好区分的。

早前我们写过一篇关于奚美娟老师的文章,她从艺以来德艺双馨,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在感情上就比较坎坷。

相比于她,吕中老师在感情上就顺遂的多,她与丈夫吴桂苓是小学同学,多年后两人重逢才开始恋爱并结婚生子,风雨53年,是圈内出了名的模范夫妻,人人羡慕。

然而,世事无常,2016年吴桂苓因病去世,享年78岁。

老伴的离去给了吕中很大的痛,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她的泪水不自觉的就滚落下来,如今吴桂苓已去世七年,她怎么样了?

在大众心里,吕中是老艺术家一样的存在,但是在她看来,自己不能这么自居,也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她。

我不是老艺术家,我就是一个著名的女演员。

她这么说,她谦虚的把自己定位成演员,其实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担得起艺术家这三个字,从话剧舞台到影视演员,她塑造过太多经典的角色。

比如电影《故园秋色》中的陶铸妈妈,电视剧《你为谁辩护》中的女律师,凭这个角色获得飞天奖提名;《邓颖超和她的妈妈》中的妈妈,获得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

还有《母亲》中的母亲,获得99年人口文华奖优秀女演员奖,《走向共和》中的慈禧都受到行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以上这些都是吕中,当然也不全是,她是47岁才正式进军演艺圈,至今35年单是影视作品都有一百三十余部,平均每年4部左右,堪称“劳模”。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丈夫吴桂苓的支持与成全,他是她强大的后盾,不仅在艺术追求上与她同频共振,在平凡生活中也把她照料的妥妥帖帖,让她无后顾之忧。

1940年,吕中生于陕西宝鸡,9岁时随家人到北京生活。

吕中的父母都是文化人,他们结婚以后就想着如果生四个孩子,就取中、平、正、直为名,吕中是老大就取第一个“中”字。

他们就是希望孩子能做一个中平,正直,在平平常常中成长的人。

而吕中正是按照他们所希望的去做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她低调的原因,家风如此。

吕中的父亲是个文学爱好者,他的书柜里有很多中外古典名著。

受家庭环境影响,吕中从小就爱阅读,也善思考,这不单渲染了她一身的书香气质,还让她练就了一个出众的文学功底。

除此以外,她的艺术功底也很不错,她爱画画,喜欢做雕塑。

父母都是文化人,对女儿的爱好也表示尊重与支持,高中毕业后,吕中考入河北省话剧学院训练班,当时河北省话剧院属于部队文工团,因而他们的作品也是工农兵形象居多。

我去了以后,因为形象显得很突出,属于知识分子型。

正是因为这样,后来吕中还演过《雷雨》中的周繁漪。

吕中在河北省话剧院工作了十五年,这十五年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成长时期。

在那个时期,吕中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演员就应该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不要觉得受到表扬,拿点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尊称她为老艺术家,她却谦虚的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演员的原因。

吕中至今都还怀念在河北省话剧院的日子,虽苦却乐,是一辈子的财富。

那时候他们常年在农村生活,有时住在老乡家里,白天跟他们一起干活,割麦子,劈柴,建苗、种菜,她样样都会。

不仅如此,每个周六还要开生活小组会,做总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好的还要进行自我批评,非常的严格。

哪像现在的年轻人,浮躁不踏实。

所以作为前辈,她希望进到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能通过实践,认真演戏,踏实做人,好好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好演员。

我们的工作,是研究生,探索人的科学工作,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去赚钱,去逗人乐的娱乐工作。

这是吕中的建议,也是她一辈子的坚守,作为演员她是后辈的榜样,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也同样让人敬佩。

要说起来,吕中与丈夫吴桂苓的爱情颇有现代偶像剧的味道。

那是1959年,吕中有一个话剧汇演在北京,那是她首次登台表演既兴奋又紧张,那天她从化妆室化好妆出门要往前面舞台走去。

正好楼上下来一个人要到后台去,两人都匆匆忙忙的差点撞上。

想象一下当时那个场景,男女主通过这种方式相遇,相互多看了一眼,彼此都觉得很面熟,但就是想不起来,碍于各自正在忙的工作就擦肩而过了。

故事到这里可能就结束了,但要不说像偶像剧呢,两年后两人再次相遇,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浪漫的故事就此又开始了,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一样。

1961年,河北省话剧团排练《雷雨》,吕中也有参演,但是在排练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正好吕中家住北京,于是院领导让她去北京人艺跟人请教,找一些资料。

带着这个任务,吕中就到了北京,经过几番求助,有人叫她去找吴桂苓,他是《雷雨》的舞台监督。

吕中来到舞台监制的办公室门口正要伸手敲门,门开了。

站在眼前的正是两年前在楼梯间遇到的男人,他们都愣住了。

他看我,我看他。

她正要自我介绍,他先开了口:“你是吕中吗?上次咱俩见过。”

吕中正要说他面熟,好像在哪见过,没想到一聊,她发现他们竟然是小学同班同学。

这奇妙的缘分。

吴桂苓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当时是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大班学员,吕中也是河北省话剧学员班的大班学员,两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再加上当时吕中还有任务在身,一来二去的,两人从一起写信交流表演经验,再到后来私下通信往来。

他们恋爱了。

吴桂苓比吕中大两岁,两人谈了差不多一年时他跟吕中表达了自己想结婚的意思。

但吕中家教很严,她没敢告诉父母自己有对象这回事,所以也未曾正面回复吴桂苓。

吴桂苓以为是自己诚意不够,他就跑到吕中单位打听她家住址,直接跑她家去见她妈妈了。

要说吴桂苓还有几分霸道总裁的意思,直接冲上女朋友家里拜访父母,不过霸道总裁也总有征服女主父母的能力。

吴桂苓用自己的才华和人品获得了吕中父母的认可与肯定。

1962年,吕中与吴桂苓结婚了,不过因为工作关系,他们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牛郎织女”的生活。

都说两地分居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新婚夫妻,但吕中和吴桂苓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感情,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小别胜新婚”。

只是那几年夫妻双方两地来回跑,那点微薄的薪水全都贡献给铁道部了。

1973年,吕中正式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夫妻俩正式结束两地分居生活。

婚姻生活不同于恋爱,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处理不好足以磨灭两个人的热情。

住一起后,吕中跟吴桂苓也跟大多数夫妻一样,生活平淡,鸡毛蒜皮,但他们有一点值得学习。

他们知道两个不同的个体,个性肯定会有差距,有差距意见就难免会有不同,关于这点他们在婚前就说好了。

双方经常要自醒,要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对方,求大同存小异。

基于这种约定,他们夫妻相处几十年,没有因为钱,名利等有过任何矛盾。

他们始终相互尊重,彼此成全,各尽所能,绝对的坚持男女平等,用爱包容对方,理解对方,支持对方,不仅夫妻感情和谐,还教育出一双优秀的儿女。

吕中和吴桂苓婚后生有一儿一女。

女儿吴青是搞科研的,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儿子吴兵受他们影响也走上了艺术这条道路,是一名优秀的导演、编剧,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吕中吴桂苓夫妇都是优秀的著名演员,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与坚守影响着一双儿女,让他们在各自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成了彼此的骄傲。

在感情上,两人相濡以沫几十年也成了儿女的榜样。

女儿吴青与丈夫志同道合,婚后美满幸福;

儿子吴兵则与影后何琳通过相亲认识,两人情投意合于2014年喜结连理并育有一个女儿。

何琳是演员,与吕中相处的很好,不存在所谓的婆媳关系,她把她当女儿,她也把她们当自己的母亲孝敬,一家人在一起乐融融的好不幸福。

如今吴桂苓先生因病去世已七年,家人仍时时挂念他,吕中老先生看着过往他为她做的个人画册时时回忆,一切都恍如昨天,他似乎仍在身边,不曾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