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2022年6月整理)

 三禾子恒 2023-12-06 发布于湖南

一、作者:﹝奥﹞弗朗茨·M·乌克提茨, 译:万怡  王莺

二、简论:

1、缘于对善恶的探究,结合自我现实感受中也存有书名之强烈疑惑,辗转而得之以阅。

2、作者对社会主义、对中国抱有较深的成见,或是囿于其三观相异,或是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不同理解,或是予中国现实的不甚了解。如:P25的公审、P120的、P215危险的道德等。

3、作者乌克提茨于序言中即提出了三个问题:一则社会中的多数人从小就接受善恶教育,却仍有犯罪,恶为什么具有如此吸引力?二则结合现在的富裕生活,却面临普遍的道德沦丧,难道富裕生活的创造有可能以礼仪为代价?三则如何理解伦理学?于现实中的中国现阶段而言,却也面临着上述问题的折磨,即如犯罪率居高不下、罪犯年轻化趋势、留守一代的问题、诚信缺失现象等。

4、作者乌克提茨的人性观乃是坚定的人性本恶论者,即如其一再强调的:“人类并非天使,现在正是看清这种形势之时”; “不要对人类进行理想主义的或理想化的设想”;“善与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些必然过程”“开诚布公地说,我们虽然准备照着美德的要求去做,但几乎没有一次不是为了某种酬报——或者就算是宗教信仰所预示的天上的酬报吧毕竟也还是酬报的一种形式”等(或如中国的好人有好报心态、因果循环论、天道轮回观等)

5、作者对书目所示问题并没有直接而明确地回答,其仅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和人性的必然角度去描述,多少给人一种失落。然也就是这一种描述,给读者留下极大思维空间,体现了其智慧与深度,毕竟,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仍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索过程,过于主观,反而存有种种纠葛。

6、不得不说,作者乌克提茨关于论点的设计十分引人注目,如书目、利己者为什么会乐于助人、道德为什么不总是好的.....。但,或是缘于译作之限,或是囿于自我之哲理思维力所乏,或是问题本身即是一种玄妙之境,觉得论证并不十分通透,理解存有困顿而模糊。

7、作者于其他学者理论融汇与借用可谓多多,亦是所有书中之最多,有一种名家知识汇编的感觉。可见其知识面的丰富及调研之深刻、勤勉,思维的广阔性。

8、其于生活的观察及哲理悟析,可谓深刻、亦通俗,至今日也深有同感。全文愈研则愈见精彩与感悟。

9、特别是破折号的大量应用,前所未见。

10、作者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其站在大社会的角度,站在人类这个整体面前予以分析和评论,充满着博识之士的睿智和对统治阶层的揶揄。

11、关键词:区别伦理学和道德主义、提出研究社会现象的正确方法、认识人类道德、剖析动物为什么不懂道德、恶吸引人类的原因、社会中几种特定的恶、批判善恶极端化的两种历史观、相互利他主义和合作、人类进化中的善恶力量、利已者为什么会助人、真正的利已主义者、为什么不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道德的自然性与不自然性、与恶共生之论、人类为善的意愿之论、剖析希特勒等特恶人员的存在问题、人道主义基本准则、理性认识道德准则、社会道德发展前景分析、人类道德能力的有限性、道德并非总是善、人际相处的度、告密者悖论、辩证看待人性中的利己、双重道德现象、人类的“亲戚选择性”现象、道德对天性的无力、道德悖论、克服生活中的敌意、人类的合作需求与无私之别、不求人的孤独者现象、病态的利己主义、生物伦理学的新认知、恶永远存在之论、以作恶而扬善行为、小善易大恶必现象等。

12、拓展阅读: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霍布斯《利维坦》、史密斯《有道德的利己》、安·兰德《自私的德性》、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阿德勒《走出孤独》等。

三、了解、理解及辨析

1、理解:作者乌克提茨关于伦理学的认识?(P5)

①作为一个哲学学科,不能把伦理学和道德主义混为一谈

②钻研伦理学的人绝对不能是一个想规定人类如何生活的人。即伦理学可以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来研究,但,不要试图规定一种抽象的理想主义的典型形象,而是认真看待关于人类、人性、人类发展历程以及在特定社会情况下的行为的认识。

③现今,其己成为最重要的哲学学科。

④不要把伦理学错误地解释为人类及其行为的理想化,或者将它等同于道德主义。

⑤要在研究的时候顾及到,作为一种具有长期交替变换的自然和文化历史的生物社会学存在,人类是什么,以及人类可以是什么。

⑥伦理学作为对规则和价值及其根据的哲学反映,可以使我们增添许多关于我们自身生活的判断力。

2、理解:作者关于研究社会现象的正确方法之剖析?(P8)

    (即:坚持把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结合来研究)

①如果只运用进化论——容易将其与半生不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混为一谈,以“社会性”来对抗“生物性”。(即坠入社会达尔文主义)。

②应当逐步认识到——“生物的”和“社会的”两分法是不存在的

③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社会的生物,因此,反过来把人的社会行为从他的天性里剔除出来观察也是行不通的。(即不能脱离人的动物本能)。

④价值和规则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但只有理解人类自己的天性才能够为道德的行为找到充分的理由,而伦理学家也就不会停留在自己过时的理想主义园囿里了。

3、理解:乌克提茨关于人类道德的认识?(P1-11)

    ①人类所特有。

②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大小集体,甚至每一个犯罪组织,都知道要有某种形式的道德。(即如盗亦有道)

③单就每个个人而言,其至少偶尔也会想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甚至一个重罪犯,有时也会做点好事。(即克服绝对性,不惊讶于万一)

④对道德的具体概念有着天壤之别。

⑤个人受到的各种影响会对个人的道德观念形成巨大作用。

个人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道德表现——如一个人在家庭里可能有着极高的道德要求,但他可能会同时成为犯罪组织的首脑;或者,一个科学家、教师等,其职业道德可能非常出色,但对于家庭而言,其行为可能显得很不道德;或者,一个警察个人放纵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妨碍其正确地执行其职务行为。

文化不同,标准也不一致——如杀害幼童,南美洲的雅诺马马人可以容许;另人类同类相食的行为;对犹太人的行为等。

⑧人类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种无论如何也要捍卫的超越一切的价值,如坚持“生命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坚决反对死刑和堕胎者。

⑨人类喜欢进行道德方面的评判,甚至对非人类的生物(如动物)也是如此。如各种文化形态都流传着各种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如大灰狼。

⑩一个人的良心有多好或者多坏,取决于其个人生活的很多因素。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如果受到某种思想的支配,一个平常极其“普通”的人就有可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如宗教的异教徒、二战中德国一些医生或教授参与对犹太人的灭绝行动)

4、理解:其关于“动物为什么不懂道德”的剖析?(P12)

动物不可能有道德感。它们的生命历程已经注定,只需要成功地繁衍延续,并为此搞到足够的空间和食物就够了。即:

①其不能合理地对善和恶进行反映,且也无法想象这些东西。

绝对只关心其生存利益

③这种利益不属于任何一种“更高的目标”,比如说一种意识形态。

不会思考奖励和处罚,比如包括对来世的想象这种抽象的东西。

5、理解:作者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角度论证“恶吸引人类”的原因?(P19)

①由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允许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准的时间最长

②由于没有产生良心概念的时间最长;

③由于没有法律禁止的东西;

④由于没有美德或者十诫。

(这种恶体现为一种仅由自身利益驱动的行为,并不总是意味着伤害或干脆干掉他人,因此,道德并不总是一种善意的东西。)

6、理解:作者关于几种特定的恶的认识?(P20-29)

以履行义务为遁词的恶——如在第三帝国期间,纳粹的许多军官和大量随大流的人都仅仅是履行了他的“义务”。确切地说,当时和后来都有许多人用他的义务作为行为的遁词,或者至少用来为自己辩白。

以追求实现个人较好生活的恶——如贪污贿赂、偷税漏税、偷摸扒窃等。

以所处社会的道德观念所要求的善,却完全有可能是恶——即当类似对罪犯施行绞刑之类,打着“更高价值”以及上帝或国家的幌子得到了合法化,我们就会厚颜无耻地跟从它。

以同所处的集团保持一致的行为,也有可能为恶——

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或绝对的恶。

7、理解:作者乌克提茨关于“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的论述?(P30-71)

①以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归根结底,遭禁的东西,一切离经叛道的东西,都在吸引着我们。(即从人类的天性角度

那种惩治恶的恶,人们会表示一定程度的好感——如诈骗了肆无忌惮圈钱的保险公司的财产。美国早期西部带枪牛仔的复仇行为等。

生活琐事中的恶——诸如贪小便宜、撒谎等,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

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获得利益——对不劳而获的生活的追求,贯穿人类历史始终。

人类总是倾向于进行二分法思考,而这种倾向在自我心中形成了特别的自我和他人的形象,其中的后者又很容易演变成敌对者的形象。如此,真正的恶也便无法遏止,破坏性的行为几乎可以无坚不摧地到处蔓延。(P59)

⑥人种学家在达尔文的传统上认为——猛烈攻击的行为只会在同类之间出现,即同类总是最可怕的对手,因为同类都有同样的需求,如领土、食物、性伴侣等。(如文人相轻)

8、理解:其关于基因和组织器官的区别描述?(P84)

①复制者和载体的区别。

②作为信息存储器的基因是不灭的,其保证了生命的延续。

③组织器官却有死亡的一天,一般来说其生存的期限还相当短暂。

④基因非常有力,不能低估遗传天分。

9、了解:其批判的两种不同历史观?(P102)

①如赫尔比西等——认为我们种族发育阶段的祖先互相之间充满善意,交往时始终抱着和平的意图,这种想法几乎是不现实的。

②如霍布斯等——认为所有人之间存在的战争状态。

③社会必须以某种最低限度的信任合作互相帮助为前提

④如斯宾塞、达尔文——人科动物的进化不仅有个体之间的攻击和憎恨,而且有对各自集体中伙伴的积极情感。在我们的社会进化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内在相连的,它们两者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10、理解:其关于相互利他主义和合作的分析?(P114-127)

①相互利他主义的发现——如在危险和危机的时刻、在分享食物时等。

②重要功能——只是发挥促进群体团结的功能

③限度——最好的运行只是在小团体,同时,也不能无限扩张。

④本能——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向其他人,甚至经常是陌生人提供了帮助,却并不期望得到回报。如有人落水时,一些人本能地跳入水中。这样做的人遵行的是一种古老的“本能”,在这种本能形成的时代,合作和互相帮助涉及到所有人的生存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帮助他人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而其他人也指望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给自己以帮助。(即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⑤“成熟的社会人”一方面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他同时——即使目的仍是自己得到好处——也会顾及他人的利益,并与他人合作。

⑥但也不可能泛化——如作为启蒙运动的理想之一的博爱从未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实现。“世界公民”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

⑦相互利他主义倾向有可能会导向恶(即被利用)——如大城市里,毫不犹豫地帮助一个求助的人常常并不可取,因为这可能是个恶毒的圈套:某人假装需要帮助,其实只是为了引诱潜在的牺牲品。(即如以假乞丐行骗行为)

11、理解:其关于人类进化中的善恶力量之论述?(P127)

①不管从那个角度看:恶行一直不断地为自己开辟着道路,而且每次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改革都为它提供了惊人的新的可能性。(即恶也在不断创新内容)

②从进化论的视角——人只是他的行为的惟一的创作者,其行为动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曾经既非善亦非恶,而只是服务于求生。“求生”可以不是坏事,给我们造成明显的道德上的困境的,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行为策略。(即判断的标准)

③困难在于——我们对人类的错误设想,在于我们把道德设想建立在一个与现实、与人类生活现实毫无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人类形象的基础上。(如上帝、菩萨等)

④一般来说,现代人类生活的复杂和“丰富”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道德信徒的狭小视野所能涉及的范围。(即发展超出个人的想像)

⑤人类变成道德信徒——即其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特别的困境,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其别无选择。

12、理解:作者关于“利己者为什么会乐于助人”之论?(P128-142)

①西方传统文化——古希腊的奥林匹斯众神是极度的利己主义者,耶稣为无私精神和自我牺牲的典范,却钉死在十字架上。

②生存因素——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和自恋是人类的生存一个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利己主义者才发展了相当高度的协作并且乐于助人。

③认同因素(即友好的诱惑力)——友好的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更多,其凭着自己的乖巧,比性格不友好的更容易达到目的。如当孩子想要什么会表现特别乖、几乎没有什么不友好的售货号。如此——

④毕希纳的观点——利己主义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什么卑鄙行为,它其实是我们的所有行动的最终和最高推动力

⑤带有“伪装”的特性——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的成员会极力掩饰他们的自私动机。无论人们相不相信,伪装是运转良好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从而,使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所谓双重生活的现象——如双面人、伪君子、道德侏儒。

⑦出于利己目的与他合作的个人——会赢得一种个人“剩余”,同时,如果其他人也从合作中得到快乐和乐趣,那么个人也创造了一种所谓的社会“剩余”。(即互惠互利)

⑧阴谋诡计和集体犯罪等表明—— 当人们抱有犯罪意图时,合作得往往特别好。(如朋党、小圈子的窝案,共同作过案的)

倡导正视人性——即如果人们现实地看待人的本性,做一个“健康的利己主义者”,那么就会免去很多失望。即使另一个人因为希望从中得到些什么而帮助了我们,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帮助

⑩这种互利并不都是直接进行的。

⑪利益冲突——当具有不同利益的人都指望从与之合作中得到好处时,其与之合作的倾向就可能导致利益冲突。

⑫特别警惕的倾向——社会中,有一些人有一个致命的倾向,其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声名狼藉的赌棍或小偷变成正派人。如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娶一个妓女,现实中孙姓艺人等。

⑬应该停止对利己主义不分青红皂白的谩骂——因为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帮助我们和其他人获得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是严肃的道学家们无论如何都享受不到的。(类似中国对“存天理灭人欲”等的批判)(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

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无论在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不是圣人——其有机会过一个美丽的人生,也不会嫉妒别人人生的美丽,因为从别人的幸福中他也能获利

13、辨析:作者乌克提茨关于“我们为什么常常不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之论?(P143)

①现象一——在日常生活的很多领域,许多人都拒绝为公益出力。尽管其也希望火车和公共建筑中的厕所清洁卫生,希望有一个整洁的环境,希望不要在街上遇到酗酒的司机,他们接受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只是对他人,而自己则想随心所欲,做的完全是另一套。

②现象二——每个谋杀犯都会受到惩罚,而绝大多数暴君和独裁者却逍遥法外;偷自行车的人会受到惩罚,而金融投机者却免受处罚等。

③伦理分析——从休谟开始,伦理学界普遍认为“是字句”到“必须句”的推断是不合逻辑的。莫尔认为这一推断是自然主义的错误推断。即观察人的存在和应该问题时,不能说,因为人类存在,就必须履行道德;或者说,因为人类有区分善恶的能力,就应该有道德的行为

④现象三——人类都有生理学能力极限,如睡眠、现代竞技、苦行僧等,即人类这一物种的生理极限并不是可以任意延伸的。

⑤推论——如同人类的能力普通受生理极限的限制,我们的道德也受生理极限的限制,即可以假定:为了能被实行,道德体系必须与人的生理承受能力保持一致;道德必须适于生存。如天主教会的传统道德不适于生存。所以即使虔诚地认同教会的人也一再陷入内心冲突。(由而论之我们的现实)

⑥道德能力受限——即人类的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道德能力。我们的道德能力受到很多限制,这种极限取决于我们人类作为小团体生物的进化取决于我们各自的遗传素质取决于我们童年时代影响深远的经历等。同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界限,却也不能任意延伸。如情绪激动、饥饿等情况下,会妨碍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但必须区分酒后开车失事及吸毒后迷幻状态杀人现象。

⑦每个社会的根本问题之一——即:不阻碍个人的发展,尊重个人利益,但同时又要注意不要让一些个人阻碍其他人的发展。在一个人人幸福满意的世界里,个人的行为服务于集体,集体反过来又有利于个人,这是一个为所有人提供了最大机会的幸福世界!但这样的世界还从未出现过

⑧现状——在这个利润和资本决定一切的世界上,那种危险、病态的利己主义得到了大大的促进,其既不能带来社会稳定,也不能帮助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⑨原因——我们常常不能做,或者不想做道德和法律希望我们做的事(而且是我们应该做的),其原因尤其在于,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我们几乎无法估计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我们的石器时代的大脑对这种体系毫无准备。(如税、费)

14、理解:作者关于道德的自然性之论述?(P166)

①人类的行为举止是受自私的(生存)利益控制的

②这一利益终究也涉及其他人,因为作为社会生物的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其他人。即,为了使生活成为可能,人们才创造了准则和价值。

③由此,进行合作和帮助其他人的道德要求符合我们的本性,应该被看做是“自然的”。

④但,帮助所有人的道德要求却是超出了我们的本性,因而不再是“自然的”,如不忽视自己的儿孙,给其以家的温暖,这个道德要求是“自然的”,其符合遗传倾向,但是为了所有的孩子提供帮助的道德要求则是“不自然的”。

⑤没有哪个人能够帮助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穷人、弱者、病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⑥因此,表明——人类的很多社会行为,首先并不是为了符合道德准则,而是更多地遵循了生物学以及生物社会学的倾向。这些倾向是我们物种长久以来一直具有的。(即自然性)

⑦特别的现象,如受虐狂、拳击等,即其他人的痛苦能给一些人、一些施虐狂带来极大满足。

15、理解:关于道德的“不自然性”——即:当要求个人克服我们物种固有的生物学倾向时,就会遇到本质性的问题。如天主教会的性伦理学、中国的“存天理灭人欲”论等一切违背人类固有人性。?(P174)

16、理解:作者乌克提茨关于“与恶共生”之论?(P176)

①假如没有了恶——如贝尔特拉德·胡塞尔之描绘,许多职业将成为多余。由此产生社会悖论:人们一方面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却早已习惯于在一个恶的世界上生存。如当权者会对竞争者及不喜欢的人打压;政党代表贬低对手,极其欢迎其“越轨行为”;科学家对同事的成功丝毫不感到惊喜,等。

②宗教的存在也依靠恶——如果宗教不必与恶做斗争,那么它们就是不可信和多余的。

③人类的文化史在很多方面促进了恶及其吸引力——恐怖电影、宗教、思想体系等。

④结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恶始终都能在我们的世界、在人类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⑤一种佯缪,即试图通过作恶而扬善,善的意图甚至可以作为恶的行为的辩解(如死刑)——因此,一定要提防那些声称对我们充满善意的人表现为善的恶特别危险,因为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认出它的本来面目。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⑥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以来,更多的是作恶而不是行善,其经历了很多道德上的失败。如1951年法国水兵亨利·马丁被判刑,在于其起草并散发反对法国侵入印度的传单。

⑦正视历史——我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对善心存幻想,但是恶战胜了善。尽管如此,人类还是不愿接受恶的统治地位。

17、理解:其关于“为善的意愿”之论?(P186)

①人类始终没有放弃朝向道德行为的努力,其一些成员一直在认真在考虑,怎样才能在道德的条件下生活?

②尽力友善地对待所有人是为善的意愿的最好表现——即把小团体推崇的行为准则推广到全人类,使单个的人成为世界公民的思想是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如柯恩野营旅游原则、马列主义、达尔文的人文主义等。

③要求——一方面必须清除所有形式的种族中心主义和纳粹主义,把所有人都看做兄弟姐妹;另一方面,应将好意推及其他所有生物,把之纳入人类的伦理学之一,如福利生物学。

④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道德进步是存在着的,即道德的向上发展,因为道德情感来自社会本能,人类能够通过文化不断地完善和扩展这一本能。如人权提出、社会福利网建立、动物保护法令实施等。

⑤为善的意愿是非常微弱的——其虽然激励了一些人,使之过着道德上无可指摘的生活,但因为太微弱,无法使人类总体都脱离恶。如征服殖民地、技术发展促成计算机犯罪、希特勒的纳粹思想等。

⑥微弱的两面性——为善的意愿从未阻止过(只有极少数的除外)个人对自己的利己利益的追求,但也从未阻止其对他人的愚弄、诓骗和在极端情况下的杀害。

⑦双重道德标准现象——即人类虽然希望自己家中平静祥和,但却对强盗行径乐此不疲,而且喜欢统治他人。是以形成两种标准。

⑧道德范围悖论——即小团体道德与建立在抽象原则基础上的大团体统治机制之间的根本冲突,在高度文明建立以来的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此观点与柯恩的野营旅游规则论相反)

⑨为善的意愿始终是自相矛盾的——即:人们总想把自己有关善的设想强加在“其他”所有人身上,但是这一“强迫为善”只会使我们又回到恶。如死刑犯。

⑩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个我们对他人已无所期望的世界上,那些要求我们像期望他人那样去行为的道德命令失去了作用。如一些孩子在家庭中只经历过粗暴,电视中的暴力又使他们确认了这种状况的“一般性”,他们不会有机会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善,人们能够(而且应该)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或如扶老人被诈者。

⑪未来趋势——如莫里斯认为:人类的动物天性从不允许理智完全控制其古老的本能,也就是说,即使在将来,进化也不会干预我们和我们为善的意愿。即我们通过文明为自己创造了生活条件,其既可能推动善也可能推动恶。如战争不会消除,压迫、奴役、迫害等也不会消除,现今俄乌战争、唐山打人案。

18、理解:其与弗洛姆等社会学家关于对“希特勒现象”的看法?(P208)

①认为:很容易认出恶人的天真想法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某人开始自己的破坏性工作之前,人们很少能看出他是恶人。如希特勒、斯大林等。

②认为:大多数人没有希特勒那么强的破坏性性格。但是,即使人们假设这种人只占我们人口的10%,当其获得影响和权力时,这个数字也意味着极大的危险。

③当然,不是任何有破坏性性格的人都会成为希特勒。其并非天才,无与伦比的只是使其攀升成为可能的社会政治条件。

④我们中隐藏着成百上千个希特勒,他们的历史时刻一旦到来,其就会“脱颖而出”。

⑤结论——因此,那种社会政治状况并非一次性的,它至少偶尔可能会以相似的方式重新出现。

⑥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恶棍。或许不过只在非常特定的条件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谋杀犯。即如路西法效应。

19、理解:福尔梅尔的人道主义基本准则,其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对立性?(P210)

20、辨析:作者乌克提茨关于如何理性认识道德准则的问题?(P212)

应重点研究人是怎样的问题——即不该拘泥于人应该如何如何的问题,不该满足于在乌托邦的人类理想上修补。(即人是什么)

应考虑到人类道德能力的有限性——即人类的行为举止不是凭空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该把利己主义看做一种消极的东西。(即道德能力有限性)

应认识到人类天性的复杂性——即其不仅仅是恶,还带有多种特征,如合作的意愿、对社会生活的喜好等,应通过教育、传统、文化来加强这一特征。(即复杂性)

④因此,倡导只有齐心协力才能生存下来——如果在生活中,基于各自的需要和愿望,我们即使在将来也不会在行为时顾及全人类,那么我们至少还能希望,我们还是将学会进行比现在更紧密的合作,将明白我们的个人生活不能以牺牲别人的生活为代价。(即道德底线)

21、辨析:作者乌克提茨关于道德的发展前景分析?(P214)

①一切都将取决于人类如何塑造自己将来的文明——即人类的文明会扩大还是缩小贫富差距?是否每个人都将过上体面的生活?不同文化的承载者是否会在保留各自传统的前提下,互相宽容、共同生活,而不再互相厮杀。道德要求不应该违背人类的天性。(文明问题)

②不该用压制个人天性的准则法律来控制社会生活,要保证个人能够依据各自“健康的利己主义”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即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对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人们只能期望这些人有能力做出道德的行为。(管理方式问题)

③进化伦理学在实际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即不能只停留在对我们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方式的进化的复制和描述上。(进化发展的问题)

④慎防危险的道德——即那些认为伦理学必须给人类一幅理想图景,必须从外界把道德,也就是说,把其所认为的道德,强加在人类身上的人会对它很失望。即隐指社会主义的目的原则暨共产主义远景,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要求。

22、辨析:其关于“道德并不总是好的”之论?(P19、P216)

  ①道德常常被当作罪恶的借口——如“圣战”、道德原教旨主义者等。

②存在固定不变而且一目了然的正确道德行为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如当前核酸检测强制行为等。

③纳粹有其道德,但我们费尽气力也无法在其身上找到能让人们想起人道的东西。

④道德和人道并不统一,其甚至可能是对立的。

⑤没有一个全人类都可依赖的道德准则。

应该放弃那种以人为牺牲品的道德

四、字、词、句

1、叔本华关于人际相处的度——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个小孩一样,如果你过度溺爱,他就变得很不听话;所以你对任何人都不能过于随和,过于亲切。(P1)

2、基本道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P16)

3、对乱伦的禁忌是防止人类出现退化现象的极其有效的办法。(P41)

4、强调生活的复杂性——从对动物行为及其进化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知道,自然选择创造了混合的战略:有时候这一种行为方式比较有利,有时候则要选取另外一种方式了。我们平常的生活也与此类似:有时候可以说真话,而换个场合则有必要使用谎言。(P46)

5、告密者悖论——任何一个在社会上有点敏感性的人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即使(或者恰恰就因为)他们事实上什么不公正的事都没有做,仅仅只是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已。为了正义,我们的社会需要其中的成员真诚正直,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要避开和排斥告密者和背信弃义之徒。(P53)

6、尊重人性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一个道德体系中,所有人都有特殊的生存利益,而且他们也因此都是根据其特殊利益而设置的,如果没有充分考虑这所有的情形,那我们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只会看到“不道德”的人。如果一个道德体系竟然只能造就“不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体系可能也会有些什么不妥当的地方。(P93)(即如有道德的利己思想)

7、人类主要的恶习和不幸,是由饥饿、寒冷和贫穷以及他们无力的生存斗争所造成的。(陀斯妥耶夫斯基)(P94)

8、卢梭——自然状态的人更好,文明使他们堕落。(P96)

9、避免理想化历史观——不要把人类的氏族史浪漫化,不要沉湎于史前人类是胸怀人道精神的生物的观点。(P97)

10、同一物种间的生存竞争的确是第一位的。人类始终是利己主义者。(P98)

11、双重道德现象——在某一情况下被禁止的,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完全被允许,甚至是被期望的;法律禁止个人所做的,国家却被允许去做。如私刑除恶不可。(P100)

12、人类的“亲戚选择性”现象——我们天生倾向于一种裙带关系,偏爱与我们亲密的人,他们与我们有紧密的遗传的亲密关系,或者有共同的经历和利益。我们有问题时,也常常会求助于这些人,我们的亲友的影响力越大,对我们便越有利。因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我们可以借助他们以“非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绕开规章制度等等。(P109)

13、道德对天性的无力:要求人们——通过道德——反抗自己的天性,这无异于冲着落水的人大叫,要他们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拉出水面。(P126)

14、道德悖论——一方面,许多道德哲学家习惯于描述一种几乎不给自私留有余地的人类形象,我们的文化也使我们尊敬无私的殉道者,甚至可能去模仿他们。另一方面,我们的强权和消费社会却又造就了一种不惜任何代价向上爬的人类理想。我们也渐渐习惯于此,也不再总期望从那些所谓的向上爬的身上发现积极的东西。(即推崇无私与尊敬成功的强者的冲突性)(P130)

15、成则王候败则寇的表述——攻击和暴力从一开始就不仅出现在不道德一方,而且出现在道德一方;不仅出现在不公正的地方,而且出现在大谈公正的地方。这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也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如死刑是和谋杀一样的暴力行为、财政对个人财产的没收是和入室抢劫一样的暴行,差别在于一方握有法律。(P205)

16、线性的因果关系。(P206)

17、罗素——人们幸福的秘密在于,培养尽可能广泛的爱好和友善,而不是敌意地对待周围有关的人和事的能力。(P223)

五、现实思考与探索

1.思考:人类的合作需求与”真正的“无私之区别?(P111)

①人类在对自己有利时与他人结盟,这是其重要本能。

②为他人牺牲自我以及不求回报的慷慨,它们是最罕见的人类行为方式。

③人类的无私倾向是有限度的。

放弃了所有“自我”的“纯粹”的利他主义者在任何群体中都不会广泛存在

⑤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决不应被看成相互矛盾的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重中之重始终是生存。

2.思考:合作互助是一种古老的“本能”,而现代人的冷漠与疏离,是否缘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独立生活生存的幻觉无限错位所致?(P119)

(即:出现越来越多的所谓“从不求人”的孤独者,阅阿德勒《走出孤独》)

3.思考:病态的利己主义在现今社会产生及影响?(P121)

①随着团体规模的扩大、成员人数的增多,社会联系不是更强,而是更弱,而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满足个人利益的行为急剧增多

②如今天的西方模式,社会已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一个强权和消费社会,其通过攻击性的广告促进和支持了一种“病态的利己主义”,使孩子和青年们很难从这种天真的利己主义中找到出路,从而引向“利己主义陷阱”。

③消费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其利己主义的目的。

4.辨析:作者乌克提茨关于生物伦理学(即自然人道主义者)的认知?(P158)

①生物学领域——直到最近才成为伦理学认真思考的对象,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其对其他物种的态度。现这一主题的文献正迅速增多,推荐比恩巴赫的文集及梭罗《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利奥波德《沙乡年鉴》自然文学三部曲。

②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人想到,我们在自然界中肆无忌惮的行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某种消极后果。如草率地把燃气喷入空气、乱砍树林等。

保护所有生物的道德要求对人类而言是不可能达到的。如阿尔贝特·施伟泽虽极力宣传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道德原则。比如我们无法希望谁尊重蚊子的生命。

④提出保护物种的最后的理由——即:为了自己的生存,人类不该破坏自己的生存基础,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不论它们的外观如何,对之可能都很有用,它们不仅是人类的食物供应者,而且也是抵御病魔的某些有效材料的承载者。虽然自然并不知道什么道德和法律,但是这些行为对我们自身会有消极的反作用。

⑤但也需要理性的判断力——在氏族史上,就人类种系发生的倾向而言,我们不是生来就会为这个行星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保护(即人类没有天然的优势及义务)。却也必须认识到我们行为中的原动力,其使我们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不能简单地被评价为“坏”,但是它给我们,也包括道德方面设下了极限。

    5.辨析:作者乌克提茨关于“恶永远存在”——即:没有一种道德体系、没有一个禁令、没有一部法令能够塑造一种理想的人。在所有社会中至少都有一小部分的破坏准则的人。而且将来似乎也会一直是这样——之论?(P175)

①并不是所有的道德努力都是徒劳的——即或出于自身倾向会遵循一定的准则;也会能够理性地理解和遵守。

②但是就此希望——所有的人都相互心怀善意,希望各种恶行全都自动消失,这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应该面对现实。

③立法者都想堵住所有法律漏洞,但每堵一个则也为一种新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开大门,从而促进了恶行。

④一个完全受到控制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它会引起个人的不快、愤怒和憎恨,而这些会以一种恶行的形式发泄出来。

    6.思考:现实生活中试图通过作恶而扬善的行为,以及尺度的把握?(P185)

7.思考:作者乌克提茨关于“小团体道德与建立在抽象原则基础上的大团体统治机制之间的根本冲突在高度文明建立以来的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之论?即对柯恩的野营旅游规则的对立?(P195)

8.思考:现实中道德的不自然性现象剖析?(P174)

①应区别于不道德行为。

②如报道:一拾荒老人募捐近百万,而自己的妻儿却生活艰难,自己从未履行义务。

③中国的“存天理灭人欲”论等的违背人类固有人性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