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发成功,禁售西方!交12亿学费后,中国夺回高铁“心脏”主导权

 天宇春涛 2023-12-06 发布于内蒙古

“只要我们停止芯片供应,中国高铁就只是一辆牛车。”

21世纪初,手握前沿IGBT芯片技术的西方,公然笑话我国高铁有“心脏病”。德国西门子反常表示要帮助我国,最后却以“小操作”刮走12亿元巨资。

技术落后就只能用钞票“砸”,但这个黑洞却一眼望不到头。痛定思痛下,国人决心不再任人鱼肉,坚决踏上自主研发之路。如今,世界最先进的IGBT芯已是中国制造!

风水轮流转,当西方反过来对我们示好、试探时,我国坚定表示:关键技术,永不出口

Image

01 为“尖端芯”交12亿巨额“学费”

只有指甲盖大的IGBT芯,却曾是我国高铁发展的最大难关。

IGBT芯一直被视为高铁的“动力心脏”。有了它,电流电压便能被精准调控,列车能严丝合缝停靠在相应站台。据报道,记者曾在搭载该“芯”的高铁上侧立一枚硬币,其始终屹立。

2004年,我国表示愿以重金引进西方前沿的高铁技术。德国西门子罕见的热情,表示愿意助我国一臂之力。但在最后协议上他们却表示:只卖成品IGBT芯,不公开技术。

我国耗资6亿元签下合同,却没想到这仍只是开始。由于诸多高铁技术均来自德国西门子,此后我国便需要持续不断地引进配套的IGBT芯。据报道,彼时该高铁芯一枚便需2万元,一辆需152枚高铁芯的列车共需花费300万元。

Image

彼时,我国高铁建设如火如荼,每年需要的IGBT芯数量高达十几万枚。也正因此,我国多年来耗资达12亿元的惊人数字,一度被笑话交了“天价学费”。德国还霸道要求必须提前一年定货,而我国没有技术傍身,只能选择接受。

这种被动也并非个例。多年前,在列车轴承、车轮等部件上,我国也曾无奈“砸重金”。甚至于,在关系到百姓生命质量的生物科技领域,这样的事也在不断上演——

德产核磁共振仪动辄3000万元的引进成本,使得百姓检测费居高不下,成为压在肩上的担子;而能逆转生理老化、拉伸壮年期限的“时光珠”类民用高压氧舱,则曾一度被日、英等国以上千万元的门槛垄断,将我国绝大多数中高龄需求人群拒之门外。

重新拿回我国对尖端科技的定价权,势在必行!

02 二十年磨一剑,高铁装上“国产心”

等待别人给予核心技术显然不切实际,给高铁装上“中国芯”是当务之急。

2006年,IGBT芯片自主研发工程正式启动,官方更拨出大额款项支持其发展。不久,中车株洲、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率先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为我国“高铁芯”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Image

6年磨一剑,终于有了回报。在前期15亿元的决投资之下,2012年我国郑重宣布:正式建成第一条高铁芯量产线!之后仅过去3年,国产高铁芯已势如破竹,狂揽60%全球市场份额,德国“一言堂”的局面就此成为历史的眼泪。

到今天,我国高铁芯已经实现了100%国产,技术更是位居全球第一的水平。从前,一枚德产“芯”需2万元,而如今一枚国产“芯”只需要1000元。忍气吞声、花冤枉钱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

前述生命科技领域,我们也在夺回定价权:国产核磁共振的出现,使该类设备大跳水至290万/台,今年7月,我国更是实现了对其量产;而被誉为“续命舱”的时光珠更是通过技术的翻身,将定价权牢牢夺回手中。

一切要追溯至2020年。彼时,特拉维夫大学公布了一项实验结果,表示经过90天的高压氧干预,均龄65岁的男性志愿者们体内老化细胞被筛除了整整37%,端粒长度被拉伸20%(相当于细胞年轻了20年),另有一人头部的老年斑清晰褪去。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

Image

随后,该类设备逐渐进驻我国,却动辄上千万元天价,只有极少数富豪能够享用。2021年,国内逐渐出现60-200万元门槛的日、英产民用舱,但用户反馈情况却十分“蹊跷”,不少人表示“没什么用啊,感觉被骗了几十万”。

而与此同时,少有人知的是,国内有企业在1998年便已投资几个亿研发国产高压氧舱,历经20多年的研发、8年在南京的安全运营,到今年他们终于在企业“瑞健未来”(Rlab)的百度官网,推出了全球性能最强的民用舱“时光珠”,其压强高达1.9,而此前日、英产民用舱普遍只有1.1-1.3。

Image

此后,一个消息被媒体曝光:原来据海底与高压医学会研究,压强低于1.5的舱体,其有用性至今未得到证实!得知真相的国人纷纷要求退货,据悉,日本某厂商曾一夜被退16台。

而这一边,时光珠上线仅一个月,其“瑞健未来”官网访客便飙升200%,每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富豪在网站留言定货、签合同。

更令人吃惊的是,相较于海外舱上百万、千万的门槛,它性能最强,但门槛仅需30万元。连外媒也不得不感慨“中国又将一天价生命科技拉下神坛”。

不仅如此,据其市场负责人孙先生透露,目前该企业还在陆续推出应用复旦“深痊光”技术的光舱等新设备,据悉,它能以纯净红光透入肌肤老化层,以至“维稳青春”。作为“光青春技术”的代表,目前该类设备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孙先生表示“未来,这类科技还会不断开花结果”。

03 分毫必争,只为惠及民生

Image

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全球罕见的高度发达的高铁系统,不仅便宜还十分高效,成为惠及民生的创举;量产核磁共振的实现则大幅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让其真正成为人人可享的生命科技;而“时光珠”定价权的让渡,则使普通人看见了尖端生命科技进一步平民化的可能性,而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

业内坦言:“我国始终认为尖端科技的落脚点是民生,否则科研将失去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