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那该关注什么:我们如何把握孩子的教育?

 吕静贤 2023-12-06 发布于广东

文丨吕静贤

教育的重点,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唤醒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成为一个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

孩子的成绩很重要吗?

01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生了个儿子,他要把儿子培养成天才: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几国的语言;

6岁考入中学;

10岁上了哈佛大学;

16岁攻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这样的孩子,可以说在我们的父母眼里,是妥妥的学霸、别人家的孩子。谁看到这样的孩子,谁都会眼里充满艳羡。

从小就会几门外语,10岁上哈佛大学,16岁攻读哈佛博士学位……

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对孩子最大的期待和方向?!

就如我身边一个朋友,本身就是做学习辅导工作的。在她的朋友圈里,总是发谁谁谁、哪个孩子考上理想的学院。而她的儿子,我看到她也在倾尽全力打造孩子的学习之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利用自己的资源给孩子语文、数学各学科的补习。可以说,这几年,她的孩子一直都在上辅导班中。

还有一个朋友,朋友圈里不断看到他的孩子在各种兴趣班学习的身影:跆拳道班、钢琴班等等。

我们很多父母,从成为父母的那天起,就开始做孩子学习、成才的规划,并积极地付诸于行动。

这看似对孩子很负责,但效果真的如意吗?

02

回到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儿子这边:

很不幸,这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儿子,并没有如父亲所愿一路辉煌下去:他在18岁时成为英国伦敦一家商店的售货员。他开始拒绝任何“知识性的活动”,因为他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特别高兴。

其实,孩子之所以难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甚至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件我们可以随意修改、打造和琢磨的物品。

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教:

轻之,原来煞费苦心付出的一切都打了水漂;

重之,孩子要不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要不走上叛逆的道路。

就如我身边这两个一直被父母催着、推着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孩子,我如果没猜错的话,上初中后不是迎来厌学就是患上心理疾病。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吗?

很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发展;

不重要,因为如果一直身处当前这样的内卷中,很大几率它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

你想选择哪一样?

对于我来说,我想选择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哪怕走慢点。

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孩子的成绩看得那么重要?

03

为什么我们会把孩子的成绩看得那么重要?

我想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满足自己的期望(或虚荣心);

就如那位从小竭尽全力培养孩子各种技能的心理学教授,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我想为孩子好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他做这件事最大的动机就是:让人们看到他在孩子教育上的成就,让人们承认他的能力。

这其实也是一种虚荣心和自私: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工具。赌上孩子的全部人生。

而生活中有这种虚荣心的自私父母也不少,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能让自己在亲戚、朋友等周围人眼里脸上有光。

二是担心孩子将来没竞争优势;

就像我身边这两个不断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朋友,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这些,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焦虑:

他们担心在这样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孩子将来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害怕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所以他们不断地推孩子向前、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帮孩子早早地策划好将来长远的发展之路。

可以说,我们当前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两种心态的一种,或者两者皆有。

这两种心态对吗?

我觉得不对。

第一,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人生和选择,父母不应把自己的欲望放在孩子身上,从而绑架孩子和他的人生。

第二,其实我们是没有能力做孩子的人生策划师的。

因为每个人身处的时代都不同。时代不同,选择也不同。

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做他身后最坚定的支持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家庭教育上有一个观点就是:家长要学会表现无知。

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代替孩子做选择,也不要指挥孩子。因为每一代人的社会环境都是不同的。而应和孩子一起去学习,甚至向孩子学习、请教。

——其实,这就是要把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

我们该如何把握孩子的教育?

04

有父母也许会说:如果不抓孩子的学习,那该抓什么?难道什么都不用管了吗?

还别说,还真的有不少父母这样做。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一概不管,认为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行。

这其实又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就是放任孩子,任孩子所谓自由地成长。

其实,孩子教育还是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孩子去所谓的“自由发挥”。毕竟孩子的心智就在那里:他(她)还不成熟。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孩子的教育呢?

我有两点建议:

一是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

正所谓:以终为始。

就是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那么就以这样的标准、方向去培养和教育好孩子。

我们会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应该会有独立生存能力吧。

一个人的独立生存能力包括哪些呢?

会赚钱养家,这是最基本的。

再加上生活上的自我照顾等技能。

其次会自我管理:

内,自我生活上的管理、家庭关系的处理和经营等;

外,工作职场上的成长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等。

所以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应怎么做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培养孩子的思维和习惯这两方面入手:

一、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大局型思维,学会以长远目光看问题;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如果做好这两点,可以说孩子的内、外地基都已打好,剩下的就是时间的累积了。

其次,是学会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其实这就是第一点的补充和延伸。

因为在生活中,当我们看到竞争越来越激烈,身边的孩子在不停地上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即使我们定了再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也难免不会感到焦虑、心猿意马。

但是如果我们学会并时时以整体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发展,我们就不容易被身边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所牵扯。

比方说,身边许多孩子报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如英语班、跆拳道班、绘画班等),我该不该也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呢?而且如果报名参加兴趣班,又该学习哪一种呢?

这时如果我们清楚和明确孩子学习成长的整体目标,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和迷茫了。

因为我们可以结合自己设定的孩子学习成长的整体目标,比照这个整体目标,作出相应的安排和选择。

再比如孩子班上的某个同学编程(或某样兴趣)学得非常好,甚至还获了大奖。而我家的这个孩子各方面平平,一点特长和优势也没有,怎么办?

同样,这时我们也可以比照孩子教育的整体目标,来看清孩子现在正处在什么样的成长、学习阶段。当我们看清之后,焦虑也自然少了许多,对待孩子的学习发展和规划,也会更胸有成竹。

05

其实,不论是我们帮孩子做学习规划、推着孩子去学习,还是在一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我们都应记得这个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才是他(她)成长中的主人。

而不是我们。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好好成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发展,那么前提一定是他要、他想要,而不是我们要、我们想要。

那么,对于我们父母来说,在孩子小时候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当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出来后,我们就可以退出不再参与他的学习。这时只需适时地为他提供当前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即可。

而不是一味地推着孩子走、猛灌孩子,这样不仅我们辛苦,孩子也受不了。而且到最后,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空。甚至得不偿失害了、毁了孩子。

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键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习并喜欢上学习,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也就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孩子能并一直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和人生。

这才是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培养的原则和目标。

要知道,教育的初衷和目标,不在于要求孩子学会多少、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而在于唤醒他自我成长的意识和动力。

——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

文末,推荐给父母一本书:

《整体养育》,作者:陈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