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梭庄过去叫苏庄

 巨岳 2023-12-06 发布于河北

梭庄村位于邹城市孟子大剧院东6.1千米,在大束镇政府驻地西北1.2千米,地理坐标:北纬35°24′46″东经117°4′30″。该村人口1200多,主要姓氏有:周袁李徐高孙陈王。

该村建村于明初,原名苏庄,因回避外地重名村,1983年改称梭庄。村民传说,最早苏姓居住此地,故名苏庄。有“十里苏家庄,八里马家疃”之说,反映当时苏家土地分布地域广泛。村后曾有古式瓦片出土,相传为苏家住处。村外曾有卞家林、苏家林,早已没有人丁。

周姓清代迁自城前镇水北村,人口最多,传15世。周家祖上有上马石,显示祖上曾经的富贵。高姓迁自张庄镇高山庄。袁姓祖居地不详,约400人,始祖袁呈印,传十五世,马连沟有分支。李姓原籍湖南,相传祖上任考官,因弊案逃至济宁西,后移居邹县东关,续迁香城镇小莫亭,最终在此村定居。李家曾出过文武两秀才。文的李承祥,武的李承瑞。近代有个教书先生叫李部太。如今有李汝富,自改革开放初期从事名酒经营,所经营的古井酒行,曾经名噪一时。孙姓祖籍不详,与匡庄黄庙和杜东三村孙姓同林,传五世。王姓迁自本镇刘付村。徐姓迁自本镇黄柱村。梭庄诸姓村民以务农为主,曾经大量生产粉丝粉皮,做过摔炮,也有人织布。

过去苏庄还有玉皇庙,有三间大殿、三间卷棚、两通碑刻,还有大铁钟。五八年大炼钢铁毁了铁钟,六四年拆了庙盖了大队院。村民传说,梭庄是五宝之地,怎奈不幸破了风脉。据说原来从葛炉山有一道金枝玉带水流向本村,出了文武秀才。后被老辈村民改往西北,从此再也没有考上功名的了。邻村袁麻却出了举人,吴麻出了娘娘。梭庄村想再改回来,人家不让改了。

传说有一年村里牛生麒麟,猪生象,狗生“扁担”,驴生“嘚”,村里不知是好东西都弄死了。有梭庄人出门遇到一个老人撅担着个老公鸡往村里走,问了问,老人说:“你们村牛生麒麟,猪生象,狗生“扁担”,驴生“嘚”,当是五宝之地,我正给你们送凤凰来了。”村里人听了惭愧地告诉老头:“生了不假,就是都弄死了。”说完抬头看老头,不知怎么突然不见了。

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我想起早年老家的故事也涉及“扁担”和“嘚”这两种动物。

“扁担”俗称“狗扁担”,是过去闯东北的人常提到的动物,实际是指大狗熊。或许古人看它憨态可掬,视为吉祥。

至于“嘚”,东乡大律流传的故事《刘二捣斗阎王》,有刘二捣骑着“嘚”戏弄阎王的情节,说这“嘚”即跑得快又跳的高远,骑上它可以随意驰骋。刘二捣说它“拍一拍,走八百,按一按,走八万,摸摸“嘚”眼儿,过江过海,拽拽耳朵,跨山跨河。”结果居然让贪心阎王动了心。他用“嘚”换了阎王的高头骏马,还相互交换了衣服,然后提前赶到阎王殿。阎王殿黑暗无比,只认着装不认人,居然都把刘二捣当成了阎王爷。刘二捣指挥小鬼把迟迟归来的阎王折腾得半死。实际那“嘚”只是一头涂抹花纹的笨牛。至于世间有没有“嘚”这种动物,不得而知。或许是邹城民间传说中类似天马一类的独特神兽。它在邹东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在民间流传,说明“嘚”已是在群众心目中,有固定特点的民间神话角色,是邹城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认真关注。

村庄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