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留学三大成就:娶妻、生子、国君送鲤鱼

 生活英语怎么说 2023-12-07 发布于河南
孔丘的父母都去世了,把父母合葬了却了孔丘的一桩心事,这一年孔丘十七岁。

十七岁这年,孔丘参加执政上卿季平子的宴会,被季家门人阳虎给赶走了,不让参加宴会。

少年孔丘遇到这两件事,对心理冲击很大。

十七岁的孔丘成了孤独的一个人,回到家里,没有了往日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温馨。

孔丘独自在家,脑海里跳出来的都是痛苦。

怎么办,走出去。

去哪里,宋国。

那里是自己的祖上生活过的地方。

从祖上木金父逃难到鲁国之后,几代人每年也回宋国祭祖,和宋国国君毕竟同出一门,这孔丘与宋国还是有渊源的。

想到这里,孔丘决定离开自幼生活的鲁国都城曲阜,回到祖上生活过的地方。

【一】

孔子视鲁国为“父母之邦”,有感情。他对“祖先之国”宋国,也有情感牵系。

孔丘回宋国做什么呢?

学殷礼。

周武王伐纣完成,标志商朝完结。

殷民集中的宋国,保留了对商历代先王礼祭的礼典,也保留了殷文化传统,宋国成为一等大国,其文化价值是重要砝码。

孔丘到了宋国,如饥似渴,发愤图强,他要学习殷礼成为专家权威,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不是庸人。

庸人往往是一经打击就一蹶不振了,真正的豪杰之士那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孔子就是这样的,通过刻苦的学习,在殷礼方面很有水准,掌握了正统的殷礼。

学习改变命运,最早的一个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例子就是孔子。

【二】

孔丘在宋国留学期间,成绩优异,功课很好,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是个很优秀的学生。

孔丘的优秀表现,引起了宋国大夫亓官氏的注意,对孔丘很是欣赏,不仅欣赏他的学问追求,而且欣赏他的品行端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岁这年,孔丘娶宋国大夫亓官氏之女为妻。

当年孔丘大婚的场景是这样的:

19岁的孔子穿戴好衣冠,提着雁进了亓官氏家门,作揖谦让登上庙堂,再下拜摆好雁,表明他是遵父母之命来迎娶的。

然后走下堂,出门上新娘坐的马车,把上车引绳交给新娘,驾车让车轮转过三圈,再改由车夫驾驶。

自己乘车先到家门外等候。

新娘到达后,孔丘向新娘作揖,请新娘进门。

吃饭时,夫妻共享同一牲畜的食物,喝了交杯酒,表示结为亲眷。

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梳妆,与孔丘一道,来到宋国孔家祖墓前,向祖先报告结婚成家啦,请放心吧。

【三】

结婚以后,孔丘继续在宋国读书,到了毕业季,孔丘带上了学位帽,取得了毕业证书。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孔丘留学学业有成,又娶了妻子,就带着妻子回到了鲁国都城曲阜。

孔丘回到了鲁国,海龟回来啦,并且是一流文化大国学的礼,出身于真正的名校。

很快,孔丘以二十多岁的年龄,就在鲁国都城曲阜成为文化界的学术才俊,朝廷高官甚至鲁国国君也听闻孔丘的学术造诣比较高。



回到鲁国的第二年,孔丘生了一个儿子。

文化大国宋国的留学生,礼学才俊,学术造诣比较深的青年学者,孔丘生儿子的消息,有人报告了鲁国国君鲁昭公。

鲁昭公马上派人给孔子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祝愿孔丘的儿子鲤鱼跳龙门,将来成为国家的人才。

几年前17岁时,一个季大夫家的家臣阳虎,把孔丘赶出宴会大厅,大门都不让进。

这留学回国以后,生个儿子,一国之君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

孔丘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改变了他的命运,赢得了尊重,孔丘特别高兴。

孔丘对鲁昭公送鲤鱼很是感激,马上决定给儿子起名,孔鲤。因为这是第一个儿子,又名孔伯鱼。

孔鲤孔伯鱼,这个名字是表达对国君的爱戴之情,这个名字也具有象征意义,孔丘随后的道路就走的就很畅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