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上海老电影系列之九十一《天堂春梦》

 涤心斋主 2023-12-07 发布于河北

今天聊一部“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1947年出品的剧情片《天堂春梦》,本片编剧徐昌霖,导演汤晓丹,由路明、蓝马、上官云珠、石羽等人主演。

▲“中电二厂”厂标

终于回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旧上海老电影”。艰苦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在大后方深深认识到电影这个宣传利器的超强作用,因此日本刚投降,国民政府的接收大员们立即飞赴上海,首先以“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名义收编汪伪所属的电影制片机构“华影”并将其分为“中电”一厂、二厂。“中电二厂” 位于上海徐汇区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354弄80号,系原“华影”第二制片厂接收改建,主要从事故事片的拍摄制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由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天堂春梦》海报

或许是民国时期电影档案管理不够严谨,拙作之前介绍过的两部香港出品的国语片,《长相思》旧上海老电影系列之八十九《长相思》上映日期是1947年1月7日、《各有千秋》旧上海老电影系列之九十《各有千秋》上映时期是1947年2月20日,都能具体到年月日。反观上海同时期上映的所有电影,资料中的上映日期一概为1947年,连个月份都没有。我只好从查询资料过程中的蛛丝马迹判断大致上映时间,以确定写作的先后顺序。这部《天堂春梦》根据资料显示是在1946年就在《中华时报》副刊以电影小说的形式发表,电影是1947年3月摄制完成,并在报审时遭到当局剪删,在民国电影“井喷式”上映的1947年,本片算是比较早的。之后的写作顺序只能依照大概时间随机而定,欢迎掌握确切上映时间的老师在评论区留言指导,这里先行谢过!

▲编剧徐昌霖

徐昌霖1916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38年在杭州之江大学外文系肄业,1940年毕业于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编剧系,同年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辑;1942年任重庆《戏剧岗位》副主编,并创作《重庆屋檐下》等话剧剧本。1947年任上海中电三厂编剧导演、1949年任上海国泰影片公司导演。解放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编导了《方珍珠》、《小小得月楼》、《球迷》、《美食家》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其艺术生命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这部《天堂春梦》是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

▲导演汤晓丹

汤晓丹原名汤泽民,1910年出生于福建省华安县,童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0岁时随父回国,1928年在厦门集美农林专科学校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次年到上海,结识了田汉,沈西苓等戏剧电影界的重要人物,1931年经沈西苓介绍进入天一影业公司担任布景师。1932年在拍摄电影《白金龙》时,因导演生病,汤晓丹临时顶替导演工作并大获成功,由此开始其电影导演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拍摄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难忘的战斗》、《南昌起义》、《廖仲恺》等故事片,广受大众好评。2004年9月,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在上海辞世,享年102岁。

▲演员路明

路明原名徐薇琯,191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是20年代著名武打片明星徐琴芳(旧上海老电影系列之十六《女儿经(二)》)的妹妹,姐夫是著名导演陈铿然(旧上海老电影系列之六十《红侠》)。1936年她由徐琴芳介绍加入“艺华”后主演的几部影片受到人们关注,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影坛小有名气。

▲演员蓝马

蓝马原名董世雄,1915年出生于北京,1930年考入北平联华电影人才传习所,1931年在北京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4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1939年随中国救亡剧团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1942年在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1946年参加上海剧艺社,次年转入昆仑电影公司。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兼话剧团团长、艺术指导,中国文联第一届委员,中国影协、中国剧协第一届理事。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演员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原名韦均荦,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1933年在常州武进女子师范附中读书;1937年随家人辗转到上海,1938年进入何氏照相馆任职。1940年经照相馆老板何佐民介绍考入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学习话剧,华光戏校停办后转入新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同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王老虎抢亲》开始其影坛生涯。四十年代参演《天堂春梦》、《太太万岁》、《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多部经典影片,并凭借《乌鸦与麻雀》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解放后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是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之一。

▲演员石羽

石羽原名孙坚白,1914年出生于天津,1938年毕业于重庆戏剧学校,同年参加旅川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9年加入中国万岁剧团。1946年到上海参加观众演出公司和清华电影公司,参加了《天堂春梦》、《小城之春》等电影的拍摄。1949年到北京加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副院长、艺委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本片片长125分钟,按照惯例分为五部分为您呈现。

第一部分▼
抗战胜利建筑师夫妇喜添贵子
回上海暂时借住昔日同学家中
第二部分▼
同学企图利用建筑师洗白身份
建筑师一身正气不愿替伪求情
第三部分▼
企图不成同学逼迫建筑师搬家
一介书生求职无门靠典当度日
第四部分▼
有金条汉奸身份买成奉命潜伏
无钱养虽生贵子只好送给同学
第五部分▼
同学妻虐待婴儿生母愤而抱回
堂堂建筑师只能寄居巨厦檐下

抗战胜利后,大批知识分子从重庆返回上海,然而此时的大上海“劫收”肆虐、汉奸横行、物价飞涨、住房紧缺,这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经历了从满怀理想到希望破灭的过程,一批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应运而生。这部《天堂春梦》在1947年3月就摄制完成,但送审时遭到当局电检机构的八处剪删,并将主人公的结局也给修改了。虽如此,本片公映后依然引起轰动,田汉当即在媒体上题诗盛赞。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与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