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以弹劾出名的御史,此人深得康熙重用

 白衣钱子 2023-12-07 发布于江苏

康熙在位61年,虽然朝廷党派斗争倾轧,贪官污吏仍然存在不少,但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为国为民的高官,也有不少。

前有老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现在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朝初年名臣。

曾奏免荒地钱粮,放粮赈灾。善长判决狱邢,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是清代循吏的代表人物。康熙皇帝曾赞谕道:“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后有小于成龙,字振甲,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爱戴。

曾经流传很多有关于成龙的民间故事,还有一些地方曲艺作品也取于成龙事略为素材,多为侠义公案类内容,如《于公案》等。

而于振甲的同窗兄弟,有一人以弹劾出名的御史,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他就是郭琇。

郭琇虽然以清正廉洁出名,但他前期的升迁之路却让后人垢道。

其一:弹劾河道总督,得皇帝赏识。

康熙二十七年,郭琇第一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向朝廷上了《参河臣疏》,当然在当时的背景下,康熙已经对治河产生不满,以郭琇为刀,陈述河道总督靳辅在户部尚书佛伦支持下治河措施不当,致使江南地区困于水患,百姓怨声载道。因此,河道总督靳辅被罢官,户部尚书佛伦被降职,而郭琇却升任佥都御史。

这以后人的角度来看,郭琇刚开始的做派,诬告河道总督靳辅,实在是谈不上清官二字。

但历史有其局限性,后来的发展,也间接地证明了郭琇的才能。

其二:弹劾英武殿大学士明珠

冒着丢官丧命的风险,郭琇上奏《纠大臣疏》,弹劾明珠及余国柱等官员,揭发他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贪污收贿,挥霍无度等罪行,真正目的,就是参奏气焰冲天的明珠一党,因为这一奏表,他一战成名。

明珠是何人,满洲正黄旗人,平吴三桂作乱时立有大功,对康熙忠心效力,成为康熙身边的红人,官封武英殿大学士。

权大势重的明珠凭借康熙信任结党营私,坑害异己,独揽朝政,唯我是从。一时间朝野内外,宫廷上下,溜须拍马,纳贿送礼,正直之臣避而远之,奸佞小人升迁跋扈。

康熙二十七年,明珠五十三岁大寿,明府上下那是热闹非凡,明灯高悬,彩门层层。丫头、小吏来往如流,达官贵人那是络绎不绝。

酒席上山珍海味摆满,拍马屁的人一个接一个进来贺寿上礼。明珠身穿一品官服端坐中堂,满面红光,接受一批一批的官宦参拜,听到大官来到,他才睁开眼,点一下头。这正是明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康熙默认郭琇弹劾他的原因。

就在天近正中午时,门上传呼:“新调京城任左都御史郭琇,郭大人到!”明珠听后心中一奇:人都说郭琇耿直敢言,刚正不阿,今天也知道来进见我明珠……正想问,郭琇已进中堂。先拜了寿,递上红纸包一个。明珠认为是礼单无疑了,叫下人收存。

出于礼节,明珠亲上郭琇一杯酒,郭琇接酒在手,一饮而尽,回身便去,旁若无人,直出大门而去。明珠见状心里泛疑,忙叫人将郭琇的“礼单”呈上来看,一看吓了一惊。顿时脸色铁青,汗流如雨,正惊慌之时,忽听门上传:“圣旨到!”这一声喊不要紧,就见明珠手里那张郭琇的“礼单”飘落地上,明珠两手下垂,白眼珠一翻没气了。家人们七手八脚地扶起他跪接圣旨,一场寿筵立时散伙。

原来郭琇进京后,立即将明珠的所作所为,列了十一大罪状,奏疏康熙皇帝,然后又将副本用红纸包好,直奔明府,明珠看的正是郭琇奏疏他的副本。

康熙对明珠的猖狂也早已觉察,今见郭琇奏疏有证有据,深感不除明珠危及皇权,就下旨罢了明珠、弗伦、余国柱的官,权倾一时的明珠集团就这样倒台了。

其三:弹劾高士奇,使其丢官卸任

高士奇是何人,深得帝心,康熙的得利能臣,但终究被郭琇给参倒了,可见郭琇的能力,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高士奇是举人出身,好学能文,书法又好,艺术杂家,能力出众,被康熙皇帝破格收进南书房,重用他书写密谕,讲章、论文,曾一度封为儋事。

康熙曾说过:“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把高士奇已当作良师益友,常常赏赐金银物品,并经常让他陪吃饭。

高士奇,能力虽然出众,但恃才傲物,越来越骄横,与左都御史王洪绪等人结成死党,内外呼应,招摇撞骗,一时间求情办事的人堵住门庭,整日车马盈门宾客不绝,谁不依附于他就遭朝野抨击。满朝大员那是对高士奇畏之如虎,为了避免遭到高士奇的祸害,满朝官员那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康熙二十八年,这一天康熙办完朝政,心情颇佳,回到南书房,即传旨请士奇。康熙是个博古通今的君主,对诗文字画无所不通,每次问到高士奇,都是对答如流,深得皇上欢心。

有一次君臣二人谈论正喜,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康熙正兴趣正浓,特赐予高士奇一起吃饭,吃饭时皇上问士奇道:“朕待你如何?”高士奇忙道:“回皇上的话,皇恩浩荡,奴才当以肝脑涂地相报。”康熙更加高兴说:“爱卿勿忘今日之誓言。”

可是好景不长,郭琇终究是参奏了高士奇的罪行,进南书房,从袖中拿出奏折,太监接过奏折呈给皇上,康熙一看,上面写道:“臣都御史郭琇,查权臣高士奇……”

康熙阅读奏表后,对郭琇说:“郭卿所言极是,朕当认真处之。”郭琇忙谢了皇上,退出了南书房。高士奇哪里知道,郭琇的奏折就是列举他的四条大罪,有证有据,罪难宽容。

康熙心里有数。便将奏折递给高士其道:“高卿,你看这案子该如何办理?”高士奇接过奏折一看,忙伏地连连磕头说:“请皇上饶命,臣知罪。”

康熙看在曾为其师的份上道,将高士奇革职回家,他的一众死党,左都御史王洪绪等人也皆都丢官卸任,革职查办。朝野上下的官员都感到非常痛快,为被郭琇不畏权贵,深深折服。

从历史角度来看,后人围观,郭琇的三次弹劾,虽然第一次弹劾河道总督靳辅,后世证明了他的过错。但是后来的几次弹劾,确实有力地抨击了贪官污吏的腐败以及结党营私的不正之风,对康熙时期功不可没。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郭琇的功绩确实斐然,可终究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因为弹劾出名,也最终因为弹劾而最后遭到祸事。

他的出现,其实不过是康熙皇帝的需要罢了,所以,也终究会是皇帝权术下的牺牲品,这种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