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书画]陈绪仁的随笔《良师益友说袁辉》

 黄石新东西 2023-12-08 发布于湖北

良师益友说袁辉

陈绪仁  

袁君辉哥者,良师也!  
我与袁辉老师结缘是在黄石市亚光新村老年大学的书法课堂上,拜他为师是因为他在黄石市乃至湖北省书法界的大名如雷贯耳我愿俯身倾耳以听,而与辉老师的深交是在我们书法学习的课堂之外。  

袁辉,又名湘人,傍湖楼主,号三载苦藤,苦藤;1961年4月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黄石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并获奖,如:全国笫二、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家获奖作品展,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其作品曾获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湖北省首届书法大赛一等奖等三十余项大奖,其许多作品入选《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全国翰墨精英书法》《全国历届获奖作品书法作品集》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录,还有作品入选《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全国翰墨精英书法》、《全国历届获奖作品书法作品集》等。已出版《袁辉书画作品集》。袁辉老师是牛年生人,果然是名如其人牛气冲天,但实至名归。  

自认识袁辉老师以来,我从未听过一句有关他的负面新闻和旧闻,从未见过他动用手中的人脉资源为自己谋过一丝半毫私利;所见所闻,除了他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倾心倾力,余下的便是对我们这些书法学员的倾囊相授与和颜悦色。出于对袁辉老师的仰慕之情,我多次想请他外出喝杯粗茶,可被他一次次硬生生地严辞拒绝,并一再批评我:“稼穑之苦,我老袁何曾不懂?莫陷我于不义。”我是袁老师执教的行书楷书两个班里唯一一位来自乡下二十公里之外的学员,与妻子辛苦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农庄,劳作之余兼有长跑书法写作周易等兴趣爱好,每次上课都是骑着电瓶车而且风雨无阻,从不无故旷课。当袁老师得知我的过往一切之后,对我多有关照,好几次邀我路上长谈,赠我毛笔,叹我辛苦。因为这样的缘故,更因为他的仁慈悲悯之心,袁老师好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我的求学之苦,帮我推销农副产品,言语中满满的都是发自肺腑的关心与照顾。原来袁辉老师的悲天悯人之心这么厚重这么深沉!我的人生已过大半,因机缘巧合结识这样的良师益友何其有幸!不止是我,袁老师对每一位学员都是一视同仁体贴关照。  

因人施教细雨和风,撇捺点画妙语开悟。  
书法入门总有先后,修行悟道岂无快慢?一个班的同学一起学书法,总不可能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年龄有大小,性别分男女,闻道有先后,入门有早晚。起步较晚反应稍慢的同学难免在学书的过程中产生胆怯畏惧瞻前顾后的复杂心理,袁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始终视我们这些学友如亲人,总是在书法课堂上及时鼓励表扬鞭策每一位学员,经常是手把手地示范指导。袁先生在课堂上的语言总是带着幽默透着风趣,有时候讲起笔划提按、书体结构、书写的转承起合时,常用贴切的比喻加以开悟明示,深入浅出不厌其烦。讲到深情处常常是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可见他文学功底的深厚。加上他浑厚圆润带着磁性的男中音,极具穿透力。当然,袁老师也是老年大学出了名的明师和严师。他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每一位学员的作业都认真查阅点评,从不厚此薄彼,也不允许有一位学员掉队。我们楷书班的李正亮同学温巧莲同学喻向阳同学应该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而我也不例外,只是我因为农事太忙精力有限,书写的作业往往不能保质保量,总觉得愧对了袁老师对我寄予的厚望。袁老师懂美学,通声乐,博学多才,诙谐的语言中带着亲和,自然得我们欣赏与仰慕。我们喜欢袁老师,因为他德高为师;我们尊重袁老师,因为他身正为范;我们欣赏袁老师,因为他德才配位!  

披发齐肩,黑白点缀而现高雅;天庭饱满,贵气尽显而得大才;地阁方圆,厚重平稳中又见学者斯文;珠圆玉润的乐音更凸显其男性的无穷魅力,这就是气质儒雅的袁辉老师。  

袁辉老师喜欢古色古香的线装书,对古今名家法帖爱不释手。他生活简单而朴素,衣着普通而整洁;他鲜有豪言壮语,也从不故弄玄虚赴庸风雅。从别人介绍他的文章中,我发现他特别专注传统书画文化的精华并力求发扬光大,其作品古趣盎然又不失时代特色,他渴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与古人比肩。  

袁辉老师祖籍湖南醴陵,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书法造诣极高,自然希望自家的孩子从小能获得真传并以书法立身。袁辉老师的名字就有光耀门楣辉映九州之意。但有意思的是,袁辉老师在周岁“抓周”过程中竟然对笔墨纸砚不屑一顾,他的父亲乃至所有亲朋好友无一例外地断定小袁辉此生注定与书法无缘。  

可幼年的小袁辉又偏偏不受“抓周影响”,倒是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父亲挥毫泼墨时,小袁辉总是站在一旁歪着脑袋津津有味地看,全神贯注地跟着涂鸦,一板一眼有模有样。得益于父亲的循循善诱,并经常声情并茂地给小袁辉讲述古今中外的名人励志故事,深受启发和熏陶的他逐渐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为了练好一个字,小袁辉总要反复练习二三十遍,甚至上百遍。父亲见其迷上书法,便对他加以严格规范指导。几年下来仅他写过的废纸就堆积了半屋,写坏的毛笔也不计其数,这为袁辉老师日后的书法精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辉老师的书法兼收并蓄宽博而不流俗。他初学颜、柳、赵、苏,兼临篆隶魏碑以强其骨,通临汉简帛书章草以增其雅。在重点研习晋唐等主流时,又旁猎写经、民间书法及时下流行元素,使他的书法个性强烈并呈现出发散式的审美格局。  

闻鸡起舞三伏汗,挑灯夜读四时勤。  
袁辉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挥毫泼墨忘昼夜,晨昏颠倒常半痴。1987年,袁辉老师荣获湖北省首届书法大赛一等奖,从一个寂寂的无名书法小辈一举而成书坛大家。迈入而立之年的袁辉老师,又多次参加全国性书法大赛,屡屡中榜,名闻遐迩。  

古人历来强调“书画同源”,但真正能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者凤毛麟角。别人的山水画都是画出来的,而袁辉老师的山水画却是“写”出来的。他能巧妙地把生硬的书法线条,巧妙地嵌入柔软飘逸立体多变的山水画中。层林、岩石、山水、花草、虫鱼鸟兽都有汉字的影子,其画面线条厚实处密不透风,疏朗处足可跑马,自成一家之大。在袁辉老师的书画艺术世界里,书法结字开阔,线条张力十足;在水墨和宣纸中,写出了骨肉,画出了性情,透出了思想。  
一般同道中人都知道袁老师熟知宗黄派山水,深得宗黄派山水的核心秘法。经年累月的笔墨浸染,其画作纯净、老练,兼具书法情趣,熠熠生辉:干湿浓淡韵味十足,点画线条神功尽显。毫无疑问,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天分的袁辉老师用他深厚的书法功夫和对书画艺术的深入独到的见解植入他的画作中,不显山不露水,却古朴典雅深见功力。  
袁辉老师勇于创新,喜欢另辟蹊径。  
他的书画作品无不突显其不羁洒脱的个性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袁老师尤其善于从书画理论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自己有别于人的创作风格。他的书柜案几上摆满了他毕生珍藏的字画名作,《历代书法论文选》等理论书籍是他案头必备。新的书画思潮,新的书画技法,新兴的书画风格流派,所有关于书画的最新前沿动向,都是袁辉老师学习涉猎的对象,所以他的书画作品常出常“鲜”,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俗众或许只知晓袁辉老师书画兼修,可实际上,其篆刻艺术的造诣并不逊色于书法与绘画,只是见之者寡,识之者稀,仅此而已。  
独特如枯藤一样的韧性风格,让袁辉老师的书画难以复制,很多书画爱好者想模仿,但往往都只能得其皮毛一二,而难得其精髓。所幸我的儿子也师从袁辉老师,技法大进。得此良师,我的儿子何其有幸!  
袁辉老师在书画篆刻的艺术创作之路上深耕了大半辈子。一路走来,他总是风尘仆仆、宠辱不惊,孜孜不倦地砥砺前行。他书画篆刻兼修,博取众长,长袖善舞,德艺双馨,是一位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书画中人。  
此生得袁辉先生这位良师益友,夫复何求!  


陈绪仁,汉族,专职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也热衷于长跑、旅游和书法。现居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龙泉村。先后从教于河口初级中学,龙泉小学,现已退休。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