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朱老总你前去会会傅作义,看看他有啥拿出手的本事”。 前言1946年年底毛主席收到一封电报,乃是晋察冀地区敌军傅作义寄来的挑衅信:“晋察冀被包围、被消灭、被打得溃不成军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翻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聂荣臻与贺龙的全部主力部队,你们还有人能守住此地吗?” 这封信毛主席不怒反倒笑起来,让年过6旬的朱德前往晋察冀根据地,不料退居幕后多年的朱老总,仅在三个月内便瞬间扭转华北局势,打得傅作义节节败退最终抛弃蒋介石走上起义之路。 朱老总究竟用了哪些妙计,扭转了整个华北战略局势? 一、大同集宁之失利1946年6月国共内战第二阶段正式打响,我军经过多年奋战终于从小日本手中将横跨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的晋察冀区彻底解放,由于晋察冀区四通八达、铁铜矿物质众多,可以说此地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地,因此也引来蒋介石的觊觎。 晋察冀军区的聂荣臻与贺龙千防万防,却碰上了国民党军的硬茬——傅作义集团。与蒋介石中央集团军不同的是傅作义带领的杂牌军竟然比装备精良的正规国军还要难打。 傅作义出身晋绥军系统是阎锡山手下的强兵利刃,在北伐战争中抢占兖州、曲阜一线立下卓越功劳。 抗日期间傅作义带领心腹部队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太原战役,并在河套地区实力碾压日军,收获五原大捷胜利。然而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爱国爱民的名将却被蒋介石拿捏左右。 1946年8月老蒋为了彻底牢牢捆绑住傅作义,忍痛割爱将阎锡山的大同划入他名下。 不得不说老蒋在拿捏人心上十分有一套,反正傅作义十分开心。为了尽快收复自己的领地,傅作义在9月5日便带领3万人马向大同前进,大军兵分三路其中“铁骑”35军突袭卓资山。 由于聂荣臻低估了傅作义行军进度,导致孤守在卓资山的独立第一旅,仅在8小时就被傅作义攻破。 卓资山的失守让聂荣臻和贺龙措手不及,然而就在两人犹豫到底是南下救援大同,还是在卓资山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一举歼灭“铁骑”35军时,傅作义开着400台道奇大卡车神不知鬼不觉的现身集宁。 9月10日,傅作义集中兵力在集宁发动总攻,虽然我军奋起反抗消灭敌军一万余人,但在13日时集宁还是失守了,傅作义迅速打通集宁、卓资山、凉城三地兵力大力增援大同地区。 在傅作义的眼中大同地区根本就是他的囊中之物,果不其然面对装备精良的傅军,我军占不到任何优势,不时大同战役也失利了,随着集宁和大同被傅作义抢走后,蒋介石大手一挥将不远处的张家口也一并划分给傅作义。 枪口之下的张家口傅作义是志在必得,得意洋洋的他在《奋斗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写给毛泽东的公开信: “晋察冀被包围、被消灭、被打得溃不成军的不是老蒋的国军,而是你们自夸征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聂荣臻与贺龙率领的全部主力部队,现在你们还有人能守住张家口吗?不如解放军做个顺水人情将张家口送给我如何?” 二、朱老总出山毛主席拿着挑衅意味十足的电报不怒反倒笑起来:“傅作义指责我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像过家家,朱老总你怎么看?不如我们一起奇文共赏,帮助傅作义认清现实!” 10月11日,傅作义联合阎锡山的国军趁着夜色突袭张家口,由于我军在此战役前消耗了太多装备和人马,不得已聂荣臻忍痛割爱下令撤退:“战士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张家口我们迟早会夺回来的!” 1947年4月朱老总受毛主席委托从陕北出发抵达晋察冀指挥部,61岁的朱德虽然早已退居幕后多年,精力衰减不似彭德怀、粟裕那样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各大战场上,但卓越的指挥才能是他人无法可匹及的。 他一上来并未指责晋察冀指挥部失职,反而肯定了他们死守阵地的坚毅性:“你们最近打了一些胜仗,只是仗打得零碎,不能汇合成完整的收复行动”,朱德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的指挥缺陷以及军区所存在的问题。 要想打歼灭战首先要弄清楚三点,部队如何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怎样以极小的损失歼灭敌人最大的有生力量,要如何利用有利地形打优势战把控战场局势。 朱德不愧是被毛主席称为“老总”的人,一眼就洞察了歼灭战的要领:“荣臻你们应该改变战术,寻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部队要时刻观察周围情况,让部队的每个战士都机动灵活起来,形成灵敏战斗方式”。 随后朱德召开干部会议,会上他提出了打歼灭敌的四大战略思路:一是主动作战,有选择性的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二是从政治思想层面上给足敌人压力,战场上多组织喊话进行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从根本上动摇敌军军心;三是利用地形进行游击战;四是奇袭包围速战速决才是歼灭战最精华的部分,要学会从不同方向切入战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朱德亲力亲为的主持军事工作,不但具体到作战部署,甚至都重新整合了晋察冀军,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将晋察冀军打造成一支能打歼灭战和打大团战的正规部队。 朱德不愧是十大元帅之首,不仅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更能站在他人无法匹敌的高度纵览全局意识。 1947年6月晋察冀军在朱德的指导下,先后发动青沧战役、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打得傅作义溃败而逃龟缩到天津。 三、英雄不问出处朱德并未在一开始就加入了共产党,而是投在了滇军门下,传奇的是当时的朱德和身为川军的刘伯承曾经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不幸的是滇军被逐出四川,两大开国元帅战场交手的经历是其他元帅并不曾拥有的战绩。 1921年,年仅35岁的朱德早已是靖国军的少将旅长,但是军阀混战局势加上内部腐败现象,让朱德看不到未来的光明之路,解甲归田寻找解救新中国的光明大道。 1923年刘湘以高官诱惑企图再次拿捏住朱德,36岁的他不为所动,前往德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留学期间朱德认识了周恩来。 1928年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朱德虽然身为领导人,但他和普通士兵一样扛着扁担下山挑粮食,从来不以领导人自居经常自称“伙夫头”。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48岁的朱德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在三大红军主力成功会师后,朱德开启默默无闻的总司令路程。 1937年陕北红军更名为八路军,朱德被任命为总司令,与彭德怀一起主持总部工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朱德在与阎锡山、卫立煌等人的交往上,威望空前绝后随后组织了115师誓师大会,动员每一个战士的积极性,不久后平型关取得开门红。 1940年朱德指挥八路军奋起抗战,打退蒋介石率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浪潮,仅在2个月的时间内便狠狠痛击蒋介石,同年7月份朱德马不停蹄的和彭德怀、左权会师,联名部署“百团大战”,并为经济困难地区提出军垦屯田政策,并在次年亲自勘察南泥湾号召军民积极大力开展生产。 自从延安七大召开以后,朱德便从前线战场退下来担任书记一职,虽然朱德不再指挥一线战斗但他仍旧时五大中坚核心人物。 结语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之后,60岁的朱德便转战陕北地区,更是在1947年临危受命前往晋察冀军区扭转华北局势。 然而有一小部分人质疑朱德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这是一个完美的误解,朱德作为十大元帅之首,不在于高超卓越的军事能力,而是长于将将。 甚至粟裕都高度评价朱老总:“是朱德元帅手把手的教会了我们打仗,我和陈军长、彭老总打心眼里敬佩他,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们”,能缔造指挥百万大军的朱德岂会是只靠资历说话的人,他是军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
|
来自: 新用户8100fOr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