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伟大 让人不可想象

 专业工作hj 2023-12-08 发布于江苏

神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人们的信仰里,它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存在。而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佛,可他却是神佛一样地存在于现实中。他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他的所作所为,就如人们信仰中的神佛一样,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无所不能,所以,他是来到人世间的“活菩萨”,人们就崇拜他,敬仰他,爱戴他,怀念他。

人们对神佛的信仰、崇拜,是人们对神圣的敬畏,对美好的期盼,对公正的渴望,对内心的救赎,对精神的寄托,而人们对毛主席的信仰、崇拜,犹如人们对神佛的信仰、崇拜,是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感恩、怀念,是对自己灵魂精神的荡涤,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对家国幸福美好的向往,是对情感朴素正常的流露,不需要谁来树立,不需要谁来强迫,由衷而发,自觉自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毛主席的伟大远远地超越了远古以来的所有伟大的人,至今也无人超越,也无法超越。彰显他伟大的一生的所作所为,到了让人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地步。

一、所立宏愿,伟大志向,不可想象

出身在一般的农家,自小生活在偏僻的农村,心慈性善,小小年纪,就已能体谅他人,为穷人而忧,更不可想像的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过什么样的富裕生活,要当什么样的达官贵人,而是心如环宇,向往远方,系念苍生,为此,他嗜书如命,勤学不缀,而且,几乎是无师自通。上过多家私塾,私塾先生却都无知识可教与他。17岁,手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远处不青山。”留给父亲,走出乡关,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以优异的表现征得了校方的破格录取,才正式上了小学一年级,不到半年,又以出众的表现,越升到高年级,随后考入湖南第一师范。

在湘乡东山小学堂求学时,取名“子任”,即以“天下为己任”之意。在湖南第一师范,19岁的他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知道了世界之大,更感慨世界上有多少穷人在受苦受难,便立下了穷其一生而为之奋斗的宏愿,就是要解救他们于苦难之中,更加勤学苦读,磨练自己。走上职业革命道路后,在革命实践中将其宏愿浓缩为一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如佛家的“普度众生”,至高至纯。想想19岁之前的我们,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想想19岁的我们,在看了世界地图之后又想到了什么?又能想到什么?

二、做事风格,所用方法,不可想象

毛主席少年时,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所思所做远远超出常人的不同之处。少年的他,非常勤劳,劳作之余,就是读书。和小伙伴一起放牛,总是起的早,牛也喂的最结实,而别的小伙伴放的牛总是没有他家的好,有的还因一心多用,顾此失彼,放不好牛,砍不到柴,捡不到野菜被父亲打骂。毛主席就想出了一个既可让牛吃饱,也可让同伴有时间玩的好方法,即一个人看住牛,其他人去砍柴,采野菜,然后,所得柴、野菜几个人均分。这样下来,能早早砍到、采到比平时一整天还多的柴、野菜,牛也吃的饱饱的,还有更多的时间玩。其他伙伴回到家,把这事说给了他们的父母,父母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很多人便按照这个办法来做,后来整个韶山都开始推广,从一家一户放牛,变成了一人放很多牛,其他人各忙各的活。毛主席很快就成了“孩子王”,当孩子们上山放牛,他就象个排兵布阵的司令,谁去放牛,谁去挖野菜,谁去砍柴,安排的妥妥当当,然后所得大家一起分,效率高,收获丰,人还相对较为轻松。这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方法,做事的风格,拿今天的商业来说,更是一种经济活动。毛主席从小就懂生意经,而这种生意不象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只想着自己,只想着如何坑害国家,掏空他人,而是要让大家都受到最大的益处,人人均等。这不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雏形吗?小小的毛主席就已经懂得了“社会大同”的朴素道理,善用高深智慧,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着。

为了说服父亲,同意他走出韶山读书,他动员亲朋好友,请来舅父、舅表哥及私塾先生等在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劝说父亲。想想今天的我们,如果遇上这事,我们会怎么处理?可能大多除了和父母发脾气、闹情绪外,别无他法。

少年时的他,这样的事例还有好多。一个少年,而且是一个久居偏僻农村的少年,能有如此之举,实属让人佩服有加。步入社会,走上革命,迈进改造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这样的天才方法,宏大风格,事事处处皆显。对照现在的自身,更会让人在佩服之余感到不可想像,更不要说对照和毛主席同年纪时候的自己了。

三、坚强意志,宽广胸怀,不可想象

为了实现青年时立下的宏愿,他选择了马列主义这个指南,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这条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致胜法宝,便不顾一切而为之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面临敌人的疯狂,还要面临来自同行者的不公。尽管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自己一贯伟大正确,但却连连遭受到同行者的不解、排挤、打压,竟然还险些被开除他所创立的党组织,所受不公、委屈不可想像,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革命赖以发展的党、军队、根据地、思想等都主要是他创新性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虽如此,但他为了他的宏愿,他选择的马列主义,他建立的党,他采取的革命,却始终不抱怨,不放弃,不懈怠,更不分裂。一次次地将一切不公抛开,将一切委屈吞下,一如既往,坚如磐石,毫不动摇,打倒了,又站起来,从不爬下,从不灰心泄气,从不想“另谋出路”。一次次地探索,实践,总结,得出真理,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寻求更光明的道路,甚至在没有办法说服、阻止别人错误时,只能不无痛心地让他们的行动来证明他们的错误。按常人的思维,做法,如果遭受到如此不公,凭他的学识、名望、一呼百应的能耐本事,另辟蹊径,另立山头,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毫无疑问的是他定会照样赢得胜利,取得成功,可他没有这么做,始终忠于自己创建的党,创建的军队,所走的革命道路,即使一次次受到打压、排挤、不公对待,都能积极面对,无怨无悔,坚信自己要干的伟大事业,这是很难想象的。在党内不同时期的高层中,像毛主席一样坚持真理,惟以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走,不因形势变化而动摇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或多或少因共产国际这个“尚方宝剑”而屈服,谁得势就倾向于谁,就跟谁走。

为什么他总是被同行者不解,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是站立在环宇之上俯瞰大地的人。他的心中装的是全中国、全世界,他的眼中不仅看到的是当下,更看到的是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当率领800多人上井冈山,能否活下来都是疑问的时候,他却已着手创办红军学校,教育红军战士,培养红军干部,改建军队的事情;当别人幻想革命不用斗争即刻就会成功时,他却大声疾呼:“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别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看不到革命前景,甚至开始迷茫摇摆时,他却自信地喊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当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阶段,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许多人苦闷动摇时,他却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准确分析预估了战争的走向,得出振奋人心的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建国之后到他离世时还是如此。当别人享受着新中国舒适的环境,躺在温柔乡里,不再革命时,他却敏锐地警告修正主义将上台,“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采取措施防修反修,等等。新中国已走过70多年了,这70多年来的事实,又如革命年代一样,再一次验证着他的伟大正确。

四、逢凶化吉,绝处逢生,不可想象

毛主席的一生是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一生,他的故事是讲不完的,他所经历的事说起来都象是传说,可却都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比如,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打仗,一生指挥大小战斗无数,除了因特殊原因造成的极少的四个败仗之外,全是胜仗,但他却不摸枪,是用“笔杆子”在战“枪杆子”。让人不可思议、不可想像的是,毛主席总是能在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指挥的战斗几乎全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军事家可比拟。中外战争史上,若论战争的胆识,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可比拟他在24岁还是个学生时持手空拳逼降3000多实枪荷弹的北洋军;若论战争的奇绝,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可比拟东荡西杀、神出鬼没的“四渡赤水”;若论战争的规模,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可比拟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若论战争的力量对比,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可比拟伟大的“抗美援朝”。尤其是被他本人称做得意之作的“四渡赤水”,在当时那么个境况下,提出那样高深莫测的战略战术,气定神闲,指挥若定,就让常人望尘莫及,真乃起死回生之术,神佛妙法之作。至今,有多少中外军事家、研究军事的专家,怎么推演都推演不出是怎么实施的,怎么取胜的,更不要说是在当时那么个条件下如何想出来的,整个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其实,真正让人不可思议、不可想像的是,他所指挥的战争,就如同他是一个影视导演,战争的进程和结果都是按照他的分析、预估、指挥而进行着,就连敌人好象也在听他的调遣,只能按照他的“命令”行动,这是最让人敬佩不已的。

五、首创居多,实现“大同”,不可想象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人,对社会发展提出抽象的大同社会,就是在贤能之士领导下,人人讲信用,求和睦,享平等,互助互爱,共同富裕,天下太平。孔子把这样的理想社会称为“大同”。这其实就是毛主席所要建立和建立过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古代的先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从来没有人实践过,而且这个设想仅指在中国,而非全世界,全人类。马克思主义也只是一种理论,也没有谁实践的如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一样。尽管有法国的“巴黎公社”、苏欧等国的社会主义,但与毛主席所建立的共同富裕的公有制社会还是有所差别,更为根本的是毛主席所要建立的这种社会不仅只是中国,而是希望在全世界受苦受难的穷苦人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实现真正的“世界大同”。

他的一生,为人类社会首创伟大的历史第一之多,迄今无人能及。他所做的事,每件都可以说是惊天动地,都堪称伟大不为过。以一个农家子弟,一介草民,凭着自己的能耐,创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天换地,建造新社会,这些都是千古伟大事,人人皆知。但不为人多有提及的还有很多,而这些大多数均为创新性的历史第一,如:一句“人民万岁”,让千百年来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百姓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社会政治地位,特别是一夜间废除西藏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打土豪,分田地”,让千百年来没有土地的农民圆了自己拥有土地的梦想,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变了千百年来胜利者处死战俘的做法,不折不扣优等俘虏,成功改造战俘战犯;三个世界的划分,硬生生把世界格局由美苏两霸改变为美苏中“三足鼎立”,使“东亚病夫”的中国国际地位一下子跌升为与世界两霸“平起平坐”,拉升不知多少个档次,等等。这种地球之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大战略,大气魄,大手笔,谁人能敌?这其中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感觉到亲手创建的社会发展偏离了他心中所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时,他毅然决然地又要打破重建,这对于任何一个当权者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

毛主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多次挽救党和革命于危难,使党发展壮大,使革命取得胜利。准确地说,是毛主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不是有人说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毛主席,培养了毛主席。

在验证真理的实践中,因历史条件,所处环境等的不同,验证结果的时间长短,效果大小等也就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往往一场战争,尤其是生死攸关的战争,就能验证出战略战术的对错优劣,发展方向的孰是孰非;在和平年代,尤其是社会安定,物质较为富裕的情势下,即使发展路线是错的,发展方向南辕北辙,出现矛盾问题不断,也不会像一场战争那样,立马就能验证出优劣好坏,而是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时间,只有在这个较长的时期内因路线方向的错误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越积越多,以至到了异常突出,不变革便会无路可走的地步,才能显示出是否为真理。只要违背了毛泽东思想,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丢弃了社会大同,无论是短期的验证,还是长期的实验,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2023.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