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的三重境界

 龙泉清溪 2023-12-09 发布于内蒙古

老詹写了一辈子文章,

至今仍然在门外徘徊。

那天,想到一个问题,

写作有没有一定阶段?

或者说,可不可以分为若干境界呢?

我想,应该可以的吧,

大约可分为三重境界。

境界一:词不达意

刚开始写作,常常词不达意。

心里想到八分,写出来只有五六分,

甚至三四分。

一个挺好的题目,写着写着,给写废了。

完全达不到效果,只好扔了。

啥原因呢?

一是没有想透。

你到底想写什么?

要表达什么观点?

文章结构怎么样? 

这些问题,事前没有深想,根本没有想透,

写着写着,自然就写不下去了。

二是结构不对。

文章就像一棵大树,

先有树干,再有树枝,最后才有树叶。

树干没有画好,才画了几根树枝,

你就在那里匆匆忙忙画树叶,

树干已经长歪了,树枝也稀稀疏

只画出一大堆树叶,乱七八糟,

你这棵树,怎么能够好看?

三是功力不足。

如果肚皮里只有很少几个词汇,

要清楚而准确地表达思想,

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心里想的,与笔下写的,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你这文章,怎么可能精彩?

境界二:意到笔随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文章越写越顺,

想到什么,就能写出什么。

想到十分,差不多能写出个六七分,甚至八九分。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此时,你成了一个熟练的码字工,

可以很快写出一篇主题明确,结构清楚,表达顺畅的文章。

报社的一些评论写手,

上午接到领导指示,下午就能弄出一篇评论来,

政府的一些领导秘书,

领导说个大概意思,他就能写出此报告的初稿。

写作达到这一境界,

这辈子吃这碗饭,估计是饿不着了。

境界三:笔下生花

写作最高重境界,是笔下生花。

只消想好题目,有了基本框架,

就可以提起笔来(打开电脑),

哗哗哗哗,开始干活!

刚开始,意到笔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写着写着,写顺了,写嗨了,写到一定程度,

好家伙,你会自然而然地,像山泉汩汩流淌一般,

不经意间,写出一些根本没有想到的句子、段落,

哈哈,这是我写的吗?

你问自己。

嘿嘿,这是我写的呀!

自己回答。

当此时也,笔下还真就生出花来了!

举例说吧,

前些日子,杨乔让我看一组图片,

冬日,池塘里的残荷,

瘦劲干枯,风中摇曳,

在池水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

图片

突然想到,咦,人生不亦如此么?

脑子里冒出一题目《老年之美》。

人到老年,不也跟这残荷一样,

有其苍凉瘦劲之美么?

那,到底有哪些美呢?

一时没有完全想清楚。

没想清楚不要紧,有了主题,有了框架,

树干已经立起来了,树枝也有了几枝,

那就动手吧。

先写了——

淡泊之美、宽容之美、豁达之美

接着写——

孤独之美

后来,想了想,想出了——

慈祥之美、慷慨之美

尚不足七美,最后,加了一个——

超脱之美

七旬老人,能够做到此七美,差不多了!

文章写得很顺溜,不到两个小时吧,

轻轻松松,大功告成。

这算是笔下生花之一例。

晚年之美(点击可读)

很喜欢看汪曾祺的文章,

他老人家,一生写了那么多文章,

小说啦,散文啦,小品啦……

我相信,不少文章都是笔下生花写出来的。

有了题目,有了想法,

坐下来,摊开纸(老先生不用电脑),开始动手,

刷刷刷刷,笔下生花……

一篇一篇文章,就这么出来了!

写作,倘若达到这个境界。

那就不是沉重的负担,

而是一种轻松享受了。

记得汪老曾记述他完成一篇文章后的心情,

仿佛大将军,提刀而立。

此时此刻,皇帝不换也。

到达到笔下生花之境界,有些什么条件呢?

我想,大体该有这么几个条件吧

其一、主题明确。

要想表达什么,已经非常清楚。

下笔直奔主题,句句不离中心。

其二、资料丰富。

围绕此一主题,有些什么材料,

基本已经有数,不至捉襟见肘。

其三、心潮澎湃。

因为心中有数,激起写作冲动。

只管下笔写来,简直就是享受。

还须补充一点的是,

笔下生花的写作,开头非常重要,

详写还是略写?文雅还是通俗?

开头定好调子,后面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了。

调子没有定好,写起来就会非常别扭。

如果有人问,詹老啊,

您的章,都是笔下生花写出来的吗?

嘿嘿,当然不是的啦。

曾经也感到词不达意

通常都只是意到笔随

只是偶尔,灵感来了,

才能够笔下生花

如此状态,并不太多,

正因为不多,所以,

挺珍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