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勾当”原来是官职

 老黄说史 2023-12-09 发布于河南

涨知识:“勾当”原来是官职

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常用词——勾当,妥妥的贬义词,比如人们常说的“见不得人的勾当”之类。

“勾”和“当”都有“处理”的意思,原是中性词,意指“主管、担当、料理事务”之类。

如《北史·叙传》所云:“事无大小, 士彦一委仲举,推寻勾当,丝发无遗,於军用甚有助焉。”

另有唐令狐楚《贺皇太子知军国表》中有句云:“军国正事权令皇太子勾当。”

唐制,在皇帝不豫或临薨之际,常以皇太子勾当军国事,这是皇位转移,政权过渡时期的一种措施。此时的“勾当”就为“主管、办理国家事务”的意思。

百官职称亦有称勾当者,意为勾检充当其职, 如乾元三年(公元760年)五月以河南尹刘晏为户部侍郎,勾当支度铸币盐铁等使。

另外,唐代朝廷设立的管理新罗侨民的基层机构就称“勾当新罗所”,该机构的主官称“勾当使”。

随着时间的推移,“勾当”一词又有了“差事”“本事”“做事”“谋生”等意。

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什么做不得。”施耐庵《水浒传》:“只得母子二人逃上延安府去,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等等。

宋元以降,“勾当”才开始有好坏之分,并慢慢演化为纯贬义词,多指坏事。

比如,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柳青《铜墙铁壁》中的“可惜人的眼睛透不过高墙,不知道那院里正在干些什么勾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