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便燥结,此穴主之!出自《针灸大成》

 听宫壹号 2023-12-10 发布于北京
《针灸大成》记载:中注主小腹有热,大便坚燥不利,泄气,上下引腰脊痛,目内眦赤痛,女子月事不调。可见,中注穴是治疗大便燥结的主要穴位。
大便燥结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俗称便秘。主要是由于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但大肠蠕动能力减弱所致的。
大肠蠕动的越慢,水分吸收的越多,大便就越干燥,反过来大便越干燥,大肠蠕动也就越慢,形成恶性循环。刺激中注穴,可以将肾经中的阴液注入肠腑,润泽肠道,通调腑气,故经常按揉中注穴对于大便燥结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

中注穴还是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有调补肝肾之功,冲脉又是十二经之海,血之海,刺激此穴有调经止带,通调腑气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肝肾及二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淋沥,腹泻不止,大便燥结,腰嵴疼痛,腹痛,便秘,泄泻,痛经,卵巢炎,睾丸炎,输卵管炎,肠炎,腰痛,结膜炎等病症。
中注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操作此穴时,可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约3至5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艾条灸此穴,每次5至15分钟,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等疾病。
专业人士可直刺1至1.5寸,局部有酸胀感,针感可向上传导。但要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大肠。

小病在家自我诊断和调理,大病及时发现,快速就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