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铁的点评

 小娜cls9ddg8gm 2023-12-10 发布于河北
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 1907—1990)意大利小说家、记者、剧作家、散文家、影评人。莫拉维亚之于意大利,如同鲁迅之于中国。卡尔维诺、加缪、埃科、苏珊嵴桑塔格等大作家,都是他的忠实读者。1949年至1966年,他曾获得15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还获得了“欧洲名人”的称号,以及斯特雷加奖和维亚雷焦奖等文学大奖。
人越是不计较幸福,就越是感到幸福。

这本书最近在微读中大热,评论区几乎一边倒的女性书友贬斥男主人公,甚者连带“伤”及所有男同胞包括作者。读的过程中,不断感慨男女读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差异居然那么大,于是越读越觉得有意思(主要是评论区),前几年大火的相亲节目能够博得眼球也是因为集中反映这种差异以体现戏剧性吗?

书中描写的男主人公基本就是现在每天背负着养家负担(房贷车贷信用卡……)的城市男性工薪阶层,像极了我们地铁里早晚高峰如沙丁鱼一般的你我——于是我难免被代入并为男主人公鸣不平。

我在想,假如一个男人胆小如鼠的话(或者有其他不够男人的所谓问题),是不是就不配拥有爱情,极端一点儿是不是就不配活着?那反过来说不够女人的女人呢?怎么说呢。果一个男人如男主人公那么懦弱、自以为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就不配拥有爱情?那么假如男变成女,一个女人如果懦弱、自以为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就都没有问题吗?一方面要求男女对等,另一方面又实行男女双重标准,不是互相矛盾吗?——这段是不太成熟的思维过程,感觉也没有阐述的很清楚,而且有些极端,不太满意,大意如此吧。

所以我认为,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仅是要读出男主人公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所有的劣根性,更应该试着去理解社会环境对人(这里绝不仅是对男性,也一定包括女性)的影响,甚至是摧残。我同情男主人公,因为身边为五斗米折腰的男同胞比比皆是。我也同情女主人公,她鄙视她老公,她母亲又不接受她回去,她自己也说她不是“铁石心肠”,最终会成为制片人的情妇,不管怎么,这都不是她的初衷也不是她想要的,可她没办法、她没办法既获得不错的生活又保持初心,就像有人天生胆小一样他自己也没办法,其实也像所有的为生存而不得不怎么样的人一样。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实都是所处环境的牺牲品,五十步何必笑百步。而且更为重要的,同为牺牲品,应该更好地进行沟通。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裂痕其实源于一次误会(当然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男主人公的懦弱),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误会不断加深,最终变成无法填补的沟壑,不得不让人叹息!

上帝让男人和女人的思考方式角度完全不一样,才让这世界这么丰富多彩!

2021-119。#千书计划#No.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